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电动修复中电极切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庆节 沈根祥 +3 位作者 罗启仕 刘芳 梁丹涛 顾海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7-940,共4页
通过细菌计数和Biolog方法,研究了在3.0V·cm-1的电压梯度下,不同电场切换周期(24h、5h、10min和1min)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梯度为3.0V·cm-1的电场作用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但会轻微地降低土壤微生物功... 通过细菌计数和Biolog方法,研究了在3.0V·cm-1的电压梯度下,不同电场切换周期(24h、5h、10min和1min)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梯度为3.0V·cm-1的电场作用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但会轻微地降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电场切换不能改变这种电场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长时间的电场处理下,电极反应对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损害严重,切换电场电极能有效消除电极效应,电场电极切换周期≤5h时,可保护电极附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当切换周期≤10min时,不仅可保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保护微生物数量。研究结果说明了电场电极切换能有效降低电极反应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揭示了电场电极切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规律,为电场电极切换方法在污染土壤电动强化生物修复技术中的深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土壤修复 BIOLOG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种植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庆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了解人工湿地中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种植美人蕉、香蒲、芦苇和旱伞草4种植物的人工湿地中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正在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中,在15~25 cm深度,人工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无显著性... 为了解人工湿地中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种植美人蕉、香蒲、芦苇和旱伞草4种植物的人工湿地中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正在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中,在15~25 cm深度,人工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16SrDNA的PCR-DGGE图谱显示微生物群落相似性高于70%;在40~50 cm深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15~25 cm深度土壤,种植不同植物的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差异,芦苇和旱伞草湿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美人蕉和香蒲。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中植物根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着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植物根系对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存在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微生物多样性 DGGE
下载PDF
五种人工湿地植物根际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庆节 梁丹涛 +4 位作者 沈根祥 胡双庆 郭春霞 顾海蓉 周海花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08年第3期11-13,共3页
为了了解人工湿地消除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应用PCR-DGGE方法对同一个人工湿地系统中香根草、美人蕉、香蒲、芦苇和旱伞草5种植物根际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PCR-DGGE分析结果显示,同一个人工湿地系统中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具有类似的DN... 为了了解人工湿地消除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应用PCR-DGGE方法对同一个人工湿地系统中香根草、美人蕉、香蒲、芦苇和旱伞草5种植物根际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PCR-DGGE分析结果显示,同一个人工湿地系统中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具有类似的DNA图谱,其中有6个相同的优势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五种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因此,在人工湿地的基质土壤中,决定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因素可能是系统处理的污水性质,而与栽种的植物种类不存在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样性 DGGE 植物根际
下载PDF
土壤电动修复中匀强电场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庆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551-11554,共4页
对土壤电动修复过程中匀强电场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进行研究。土壤细菌计数及PCR-DGGE研究结果显示,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土壤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在电场强度为3.0V/cm时,电场对土壤细菌的刺激与抑制作用基本平... 对土壤电动修复过程中匀强电场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进行研究。土壤细菌计数及PCR-DGGE研究结果显示,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土壤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在电场强度为3.0V/cm时,电场对土壤细菌的刺激与抑制作用基本平衡。较低的电场强度刺激土壤细菌生长繁殖,高电场强度显著抑制甚至致死土壤细菌。在匀强电场中,中间土壤细菌群落受到的影响较小,电极附近土壤细菌群落受到的影响较大。电场阳极对土壤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而电场阴极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匀强电场 电动修复 PCR—DGGE 细菌群落
下载PDF
有机相中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酶催化拆分消旋萘普生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庆节 余莹 +1 位作者 周文瑜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3-426,共4页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 ( CCL)的固定化效果。实验证明大孔吸附树脂 HZ- 841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为酶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 ,对水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当固定化酶的含水量为 8%时催化效率最高。醇既是底物又是竞争性...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 ( CCL)的固定化效果。实验证明大孔吸附树脂 HZ- 841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为酶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 ,对水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当固定化酶的含水量为 8%时催化效率最高。醇既是底物又是竞争性抑制剂 ,它的浓度对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萘普生浓度为 2 0 mmol/L时正辛醇最适浓度为 40 mmol/L。选择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HZ- 841固定化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循环反应 ,2 0 h左右转化率超过 40 % ,反应 3批后酶活仍保持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相 萘普生 固定化脂肪酶 折分 大孔吸附树脂 消炎镇痛解热药 催化选择性酯化反应
下载PDF
浅水体浮萍污水净化系统的除氮途径 被引量:31
6
作者 沈根祥 徐介乐 +2 位作者 胡双庆 赵庆节 刘勇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7,共6页
以稀释的猪场厌氧污水为供试水样,少根紫萍为供试生物材料,对夏、冬2季浅水体浮萍污水净化系统TN、NH4+-N和NOx--N(NO2--N与NO3--N之和)的去除途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气温条件下,T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NH4+-... 以稀释的猪场厌氧污水为供试水样,少根紫萍为供试生物材料,对夏、冬2季浅水体浮萍污水净化系统TN、NH4+-N和NOx--N(NO2--N与NO3--N之和)的去除途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气温条件下,T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NH4+-N和NOx--N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TN去除量的30.5%、15.9%和53.6%;NH4+-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和硝化反应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NH4+-N总去除量的33.1%、17.3%和49.6%;NOx--N则完全通过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得以去除。在冬季气温条件下,TN通过气态氨挥发和浮萍系统吸收/吸附NH4+-N得以去除,2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TN去除量的31.7%和68.3%;NH4+-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和硝化反应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NH4+-N总去除量的28.9%、69.5%和1.6%;而水体中的NOx--N含量始终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污水净化 浅水体 去除途径
下载PDF
直流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9
7
作者 沈根祥 周海花 +3 位作者 罗启仕 赵庆节 梁丹涛 刘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0-925,共6页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利用改进的PCR-DGGE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场对根际土壤...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利用改进的PCR-DGGE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与电场条件有关,合适的电场条件有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电场形式、强度和施加方式不当则会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受到明显影响。电场作用下土壤性质的变化、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的迁移作用和致死效应,以及微生物对环境压力的生理响应等是电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机制。为了避免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不利影响,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电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场 根际土壤微生物 PCR—DGGE分析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
下载PDF
热塑淀粉Mater-Bi可生物降解地膜的适用性与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顾海蓉 沈根祥 +3 位作者 黄丽华 石建福 赵庆节 Giovanni Minuto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9-543,共5页
通过霉菌侵蚀法、田间考察法和受控掩埋试验法,对Mater-Bi可生物降解地膜在上海郊区的适用性及其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ater-Bi可生物降解地膜由于其高达90%的淀粉含量,能够被霉菌等微生物作为碳源所利用,仅需数天,霉菌菌... 通过霉菌侵蚀法、田间考察法和受控掩埋试验法,对Mater-Bi可生物降解地膜在上海郊区的适用性及其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ater-Bi可生物降解地膜由于其高达90%的淀粉含量,能够被霉菌等微生物作为碳源所利用,仅需数天,霉菌菌落即可在该膜表面旺盛生长。在上海崇明岛的气候条件下,Mater-Bi可生物降解地膜的诱导期为60~120d,在田间生产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满足上海郊区作物生产的需要。Mater-Bi可生物降解地膜能够被崇明岛当地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迅速降解,在土壤中埋藏90d后,失重率为58.6%。其降解速度在10~20cm耕作层土壤中的最快,90d后失重率即高达84.2%。因此种植季结束后,可生物降解地膜不需要人工或机械捡拾残膜,只需翻耕入土壤即可,最佳翻耕深度为10~2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淀粉 可生物降解地膜 适用性 生物降解性能
下载PDF
典型农田土壤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欣 陈小华 +4 位作者 顾海蓉 钱晓雍 沈根祥 赵庆节 白玉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34-1641,共8页
土壤酶是参与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关键成分,其活性可以用作衡量土壤健康的指标。了解土壤酶活性对农田利用方式的响应,对评价土壤健康状况、建立可持续耕作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农田生产方式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分布及主要... 土壤酶是参与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的关键成分,其活性可以用作衡量土壤健康的指标。了解土壤酶活性对农田利用方式的响应,对评价土壤健康状况、建立可持续耕作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农田生产方式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分布及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以果园、蔬菜大棚、水田3种农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农田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S-CAT)、脲酶活性(S-UE)、水解酶活性(FDA)、中性磷酸酶活性(S-NP)分布特征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酶活性因耕作管理方式不同,存在较大差异(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蔬菜大棚<果园<水田,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蔬菜大棚<水田<果园,水解酶活性在不同耕作管理方式下无显著差异(P>0.05),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水田<蔬菜大棚<果园。前3种土壤酶活性的变异系数大于16%,为中等变异,中性磷酸酶为强变异。冗余分析(RDA)表明,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是土壤全钾TK(P=0.002)、水解性氮HN(P=0.002)、呼吸通量SR(P=0.002)、pH(P=0.008)、有效磷AP(P=0.016)、全氮TN(P=0.002)和阳离子交换量CEC(P=0.040)。在上海农田的主要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呼吸通量、pH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农田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对不同类型农田土壤进行土壤健康评价时,应合理选择针对性的酶活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酶活性 RDA分析 农田利用方式 土壤健康
下载PDF
频率域电磁感应技术在场地全覆盖污染快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小华 沈根祥 +7 位作者 胡双庆 钱晓雍 付侃 郭春霞 白玉杰 顾海蓉 王振旗 赵庆节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6-161,共6页
针对上海典型化工企业场地(A)和金属制品企业场地(B),运用低成本的频率域电磁感应技术(FDEMI)进行全覆盖扫描探测,依据地层视电导率(ECa)空间分布特征,快速定位土壤/地下水疑似污染区,并合理布置钻孔取样点位。取样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土... 针对上海典型化工企业场地(A)和金属制品企业场地(B),运用低成本的频率域电磁感应技术(FDEMI)进行全覆盖扫描探测,依据地层视电导率(ECa)空间分布特征,快速定位土壤/地下水疑似污染区,并合理布置钻孔取样点位。取样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地下水实际污染空间分布与地层ECa值平面分布高度一致。综合FDEMI全覆盖扫描和钻孔取样分析结果,采取"点面结合"方式对全场进行风险分级分区,确定了场地A的西北部及中部存在TPH、氯代芳烃、苯系物和重金属Mn的复合污染区,占全场总面积的28%;场地B的中部为重金属(Cr、Cu、Ni和Zn)重度污染区,占全场总面积的23%。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线性电导特性、污染物质极性、有机物自然降解过程中的离子释放现象等可能是引起地层ECa值空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电磁感应 全覆盖 场地调查 视电导率 风险分区
下载PDF
华东地区典型畜禽养殖场重金属产污系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晓雍 王振旗 +4 位作者 沈根祥 赵庆节 徐昶 付侃 汤正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1-206,共6页
通过对华东地区生猪、奶牛、蛋鸡典型规模化养殖场四季粪污产生量及其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提出了基于各类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同阶段畜禽品种的常规性比例,以及粪污收集和处理利用代表性工艺的典型畜禽养殖场重金属产污系数。结果表明:生猪... 通过对华东地区生猪、奶牛、蛋鸡典型规模化养殖场四季粪污产生量及其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提出了基于各类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同阶段畜禽品种的常规性比例,以及粪污收集和处理利用代表性工艺的典型畜禽养殖场重金属产污系数。结果表明:生猪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1.28、0.005、23.8、0.11、2.74、243、416、277 mg·d^-1·头^-1;奶牛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40.6、0.28、51.6、0.63、10.62、127、786、735 mg·d^-1·头^-1;蛋鸡场砷、汞、铬、镉、铅、铜、锌、锰产污系数分别为0.046、0.0006、1.11、0.016、0.18、2.00、16.1、21.0 mg·d^-1·羽^-1。生猪场、奶牛场重金属产污系数总体表现为秋冬季相对较高、春夏季相对较低;蛋鸡场重金属产污系数为冬春季相对较高、夏秋季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粪便 污水 重金属 产污系数
下载PDF
直流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根祥 罗启仕 +3 位作者 周海花 赵庆节 刘芳 梁丹涛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0-55,共6页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文章利用改进的PCR-DGGE(多聚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文章利用改进的PCR-DGGE(多聚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与电场条件有关,合适的电场条件有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电场形式、强度和施加方式不当则会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受到明显影响。电场作用下土壤性质的变化、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的迁移作用和致死效应.以及微生物对环境压力的生理响应等是电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机制。为了避免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不利影响,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电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场 根际土壤微生物 多聚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
下载PDF
菲和铬(Ⅵ)单一及复合暴露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双庆 沈根祥 +3 位作者 顾海蓉 赵庆节 汪杏 张鸿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543,共9页
有机物和重金属已成为我国土壤环境中常见的2类污染物质,二者间复合污染引起的土壤生态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本研究以多环芳烃模式物菲和典型重金属铬(VI)作为受试物质,采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探讨这2种污染物单一及复合暴露对土... 有机物和重金属已成为我国土壤环境中常见的2类污染物质,二者间复合污染引起的土壤生态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本研究以多环芳烃模式物菲和典型重金属铬(VI)作为受试物质,采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探讨这2种污染物单一及复合暴露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选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戴斯系数3种算法对微生物群落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暴露实验第1天,菲单一暴露低浓度组中微生物群落相似性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而到第7天时,菲和铬(VI)单一暴露高浓度组均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采用香农指数法评价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发现在暴露实验第7天,菲和铬(VI)单一暴露高浓度组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比复合暴露高浓度组更强,二者复合暴露的相互作用方式表现为拮抗效应。本研究证明低浓度菲短期暴露的效应高于高浓度暴露结果,因而多环芳烃菲自身及其在复合暴露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PCR-DGGE
下载PDF
PCR-DGGE分析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丹涛 沈根祥 赵庆节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技术是一项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分析方法。文章综述了PCR—DGGE分析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和在环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技术的优缺点和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多样性 环境微生物 环境检测
下载PDF
双酚A对鲫鱼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免疫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双庆 沈根祥 +4 位作者 赵庆节 顾颖 刘树深 李延 尹大强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1-76,共6页
双酚A是聚碳酸酯塑料的单体成分,已证明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双酚A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毒性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双酚A对鱼类的免疫毒性研究相对较少。文章研究了双酚A对鲫鱼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与2种天然激素雌二... 双酚A是聚碳酸酯塑料的单体成分,已证明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双酚A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毒性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双酚A对鱼类的免疫毒性研究相对较少。文章研究了双酚A对鲫鱼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与2种天然激素雌二醇,可的松的免疫学效应进行了比较。实验过程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3种受试物对两类细胞增殖(PHA诱发)的影响,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它们对巨噬细胞呼吸爆发(ConA诱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在0.054~5.4mg/L浓度范围内、雌二醇在0.0002~2.0mg/L浓度范围内、可的松在5~50mg/L浓度范围内明显诱导鲫鱼淋巴细胞增殖,而高浓度的可的松(500~5000mg/L)却表现出抑制效应。双酚A在0.005~50mg/L浓度范围内、雌二醇在0.005~800mg/L浓度范围内.可的松在0.005~500mg/L浓度范围内,明显诱导鲫鱼巨噬细胞增殖,而高浓度的双酚A(500~1000mg/L)却表现出抑制效应。此外,50mg/L的双酚A和50、500mg/L的可的松抑制巨噬细胞呼吸爆发,而雌二醇在0.05~500mg/L浓度范围内都诱导巨噬细胞呼吸爆发。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对鲫鱼具有潜在的免疫毒性,并且在高浓度和低浓度下,双酚A对鲫鱼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变化产生不同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免疫毒性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鲫鱼
下载PDF
长江下游“玉米-花菜”轮作模式下旱地降雨产流过程及氮磷输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文俊 李金文 +5 位作者 钱晓雍 沈根祥 张敏 付侃 王振旗 赵庆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67-2178,共12页
农田氮(N)、磷(P)的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然而农田径流N、P浓度与流失量受到前期土壤含水率(AMC)、降雨量、翻耕等多种因素影响,尚缺乏田间监测方法。本研究以位于长江下游的崇明岛旱地为研究对象,建立自动取样方法,在天然降... 农田氮(N)、磷(P)的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然而农田径流N、P浓度与流失量受到前期土壤含水率(AMC)、降雨量、翻耕等多种因素影响,尚缺乏田间监测方法。本研究以位于长江下游的崇明岛旱地为研究对象,建立自动取样方法,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对农田径流量和水质进行高频率取样与连续监测,分析“玉米-花菜”轮作模式下降雨产流过程及N、P输出特征,采用径流曲线数(CN)表征土壤的持水能力,研究10、30、50 cm深处土壤AMC(AMC10、AMC30、AMC50)对CN的影响,并利用电导率(EC)来反映径流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以及降雨的稀释效应。结果表明:农田径流峰值滞后于降雨峰值,CN值取值范围为37~88,且与AMC10线性关系最好(y=293.40x-39.41,R2=0.7905,P<0.01),与AMC50无显著相关关系;秸秆还田后的翻耕导致总磷(TP)和溶解性总磷(DTP)浓度升高,夏季翻耕显著增加了P浓度,但N的浓度没有增加;径流N浓度随着径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但P浓度相反。EC与径流速度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降雨量增加了径流流量并产生了稀释效应,导致EC下降,且EC可以反映总氮(TN)、NO^(-)_(3)-N的浓度变化,EC的变化可充分反映N的输出特征,而P的输出与N输出不同,当径流速度较大且EC较低时,P的浓度可能较高;NO^(-)_(3)-N、DTP分别是农田N、P输出的主要形式,径流流量和养分浓度差异影响N、P的输出负荷,但养分浓度差异对NH+4-N、TP、DTP输出负荷的影响要大于径流流量对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降雨 面源污染 崇明岛 农田径流
下载PDF
不同作物对土壤中Cd的富集特征及低累积品种筛选 被引量:32
17
作者 陈小华 沈根祥 +7 位作者 白玉杰 郭春霞 钱晓雍 顾海蓉 胡双庆 赵庆节 王振旗 付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47-4653,共7页
为探究镉(Cd)污染土壤中农作物的食用安全性,以上海市常见农作物(青椒、黄瓜、豇豆、菠菜、花菜、西红柿、水稻和小麦)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土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Cd含量梯级(0. 23、0. 6、1. 2、1. 8、2. 4和3. 0 mg·kg-1... 为探究镉(Cd)污染土壤中农作物的食用安全性,以上海市常见农作物(青椒、黄瓜、豇豆、菠菜、花菜、西红柿、水稻和小麦)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土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Cd含量梯级(0. 23、0. 6、1. 2、1. 8、2. 4和3. 0 mg·kg-1)下不同作物生物量变化以及可食部分Cd富集特征,建立不同种类作物与土壤Cd含量相关关系,探讨不同作物对应的土壤Cd安全限量值,筛选Cd低累积作物品种.结果表明:①随着土壤中Cd含量增加,作物地上生物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青椒耐受性最强,西红柿、菠菜耐受性最差.②不同作物可食部位Cd的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小麦>菠菜>水稻>青椒>花菜>西红柿>黄瓜>豇豆.③作物可食部分Cd含量与土壤中Cd含量都呈显著正相关(P <0. 05),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菠菜>小麦>西红柿>黄瓜>青椒>水稻>花菜>豇豆.④不同作物对应的土壤Cd安全限量值大小依次为:豇豆>黄瓜>花菜>青椒>西红柿>水稻>菠菜>小麦.依据作物对土壤中Cd的耐受性、富集能力及食用安全限量值,筛选出黄瓜、豇豆、花菜为Cd低累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富集 土壤 农作物 低累积品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