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毒PLA2原核表达及溶血作用研究
1
作者 刘苗苗 王兆宇 +2 位作者 陈龙龙 吕建华 赵慧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蜂毒(Bee_Venom,BV)是天然的动物药,药理效应广泛,成分较为复杂。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蜂毒的重要活性成分和主要过敏原,可与蜂毒肽发挥协同作用,诱发溶血。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出蜂毒磷脂酶A2(BvPLA2... [目的]蜂毒(Bee_Venom,BV)是天然的动物药,药理效应广泛,成分较为复杂。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蜂毒的重要活性成分和主要过敏原,可与蜂毒肽发挥协同作用,诱发溶血。本研究旨在通过原核系统表达并纯化出蜂毒磷脂酶A2(BvPLA2)蛋白,并通过溶血试验对比蜂毒(bee venom,BV)、蜂毒肽(melittin)以及BvP⁃LA2的溶血效果。[方法]将已构建好的pET28a-BvPLA2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并通过IPTG低温诱导蛋白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并纯化获得重组BvPLA2蛋白。采集小鼠眼球全血与生理盐水等体积混合配制成2%的红细胞混悬液,加入不同浓度的BvPLA2蛋白液、蜂毒液及蜂毒肽,通过酶标仪测定溶血率。[结果]经IPTG诱导后的表达产物在约15 kDa的分子量处呈现清晰的条带,与理论推算值一致。超声破碎后在上清及沉淀中均表达出特异性条带,且上清中的表达量与沉淀表达量基本一致。不同浓度的BvPLA2蛋白液均具有溶血效果,溶血率均超过5%,且低浓度BvPLA2溶血率较高。经对比得出,BvPLA2溶血率显著低于蜂毒和蜂毒肽(P<0.05)。[结论]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诱导并纯化出可溶性目标蛋白BvPLA2,且BvPLA2具有一定的溶血效果,但溶血效果显著低于蜂毒和蜂毒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磷脂酶A2 原核表达 溶血性
下载PDF
越冬西方蜜蜂4个亚种的转录组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慧婷 赵淑果 +3 位作者 杜亚丽 刘苗苗 刘玉玲 徐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在越冬期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规律及抗寒机理,进而更好地指导蜂群越冬管理。【方法】利用转录组学鉴定和比较了西方蜜蜂4个亚种高加索蜂A.m.caucasica、欧洲黑蜂A.m.mellifera、意大利蜜蜂A.m...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在越冬期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规律及抗寒机理,进而更好地指导蜂群越冬管理。【方法】利用转录组学鉴定和比较了西方蜜蜂4个亚种高加索蜂A.m.caucasica、欧洲黑蜂A.m.mellifera、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和卡尼鄂拉蜂A.m.carnica在越冬期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并进行了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q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西方蜜蜂4个亚种在越冬期DEGs的表达量变化各具特点,其中意大利蜜蜂在越冬初期到越冬中期DEGs表达量变化活跃,卡尼鄂拉蜂和欧洲黑蜂在越冬中期到越冬末期DEGs表达量变化活跃,高加索蜂在整个越冬期DEGs表达量相对稳定。越冬初期西方蜜蜂4个亚种的DEGs表达模式存在差异,高加索蜂和欧洲黑蜂中表皮蛋白22、卵黄原蛋白、气味结合蛋白14、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色素P4509e2基因的表达量比意大利蜜蜂和卡尼鄂拉蜂的高,意大利蜜蜂中几丁质酶、防御素1、视黄醇脱氢酶和细胞色素b5基因的表达量较高,而卡尼鄂拉蜂中DEGs表达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从DEGs表达趋势来看,意大利蜜蜂和卡尼鄂拉蜂的热休克蛋白基因和ATP合酶亚基基因表达量在整个越冬期持续上调,同时高加索蜂和欧洲黑蜂的表皮蛋白22、卵黄原蛋白和细胞色素b/c1基因的表达量则呈连续下调趋势。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和高加索蜂的DEGs在越冬初期到越冬中期富集在了氧化还原过程以及糖酵解/糖异生、氧化磷酸化和TCA循环代谢通路上,其中意大利蜜蜂和卡尼鄂拉蜂富集的DEGs是上调的,而高加索蜂富集的DEGs则是下调的;欧洲黑蜂在越冬期DEGs主要富集在了氨基酸代谢通路,另外还参与了Hippo, FoxO和Hedgehog信号通路。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的表达趋势相同,表明转录组测序数据可靠。【结论】本研究初步解析了4种西方蜜蜂亚种的抗寒机制,即意大利蜜蜂和卡尼鄂拉蜂在越冬期通过加强分解体内的糖原物质为机体供能,而高加索蜂越冬以前降低糖原物质分解速率,推测高加索蜂可能与欧洲黑蜂一样,通过在越冬以前积累体内抗寒物质,越冬期逐渐释放能量来抵御寒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转录组 越冬 抗寒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注释
下载PDF
中华蜜蜂气味受体AcerOr2的体外表达特性研究
3
作者 郭丽娜 郭媛 +3 位作者 赵慧婷 王春梅 兰俊 姜玉锁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178,共7页
本研究旨在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气味受体基因AcerOr2体外表达特性进行分析验证。本研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体外RNA干扰(RNAi)的效果,并通过钙离子成像检测该受体在RNAi前后对气味配体的结合特性。结果显示:体外... 本研究旨在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气味受体基因AcerOr2体外表达特性进行分析验证。本研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体外RNA干扰(RNAi)的效果,并通过钙离子成像检测该受体在RNAi前后对气味配体的结合特性。结果显示:体外AcerOr2的最佳干扰浓度为5μg的dsAcerOr2,其能有效抑制目的基因在Sf9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AcerOr2本身缺乏对植物气味物质的敏感性,只对其激动剂VUAA1敏感,RNAi后其对VUAA1敏感也有所降低。AcerOr2体外表达特性的验证,可以为进一步研究AcerOr2在嗅觉过程中的功能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AcerOr2 体外功能 RNAI 钙离子
下载PDF
气味受体基因Orco在中华蜜蜂雄蜂触角中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慧婷 高鹏飞 +4 位作者 张桂贤 田嵩浩 杨珊珊 孟娇 姜玉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6-803,共8页
【目的】昆虫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其发挥嗅觉识别过程中采用的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信号传导机制,这一离子通道是由一个特定的共受体与一个普通气味受体结合为异源二聚体而形成的。其中,气味共受体(odorant receptor corece... 【目的】昆虫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其发挥嗅觉识别过程中采用的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信号传导机制,这一离子通道是由一个特定的共受体与一个普通气味受体结合为异源二聚体而形成的。其中,气味共受体(odorant receptor coreceptor,Orco)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家族,在不同种类昆虫中高度保守,并在调控昆虫的嗅觉行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论文在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工蜂Orco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雄蜂Orco的表达特性。【方法】采集中蜂1日龄雄蜂的触角、头(去除触角)、胸、腹、足5部分组织,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蛹及成蜂触角。提取各样本的总RNA,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技术鉴定Orco在雄蜂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采集1日龄雄蜂触角制备冰冻切片,合成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Orco在雄蜂触角中的表达进行细胞定位分析。【结果】q PCR分析结果表明,Orco转录本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表现为触角>头>足>腹>胸,其中触角表达量约为头部的100倍;Orco在雄蜂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幼虫期和蛹期表达量较低,羽化后开始逐渐升高,性成熟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外,结合前期工蜂荧光定量试验数据,分析得到Orco在雄蜂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工蜂触角表达量(P<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Orco阳性杂交信号大量表达于雄蜂触角的板型感器和毛型感器的神经元细胞中。【结论】气味受体基因Orco在中蜂雄蜂的触角中大量表达,且在性成熟后表达量达到高峰。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Orco在中蜂中是偏雄性表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气味受体 表达谱 定位分析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慧婷 赵祥 +3 位作者 高新中 孙洁 姜玉锁 董宽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12份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作为试验用种,采用不同温度(50℃、60℃、70℃)热水浸泡、浓硫酸(5min、10min、15min)浸种和液氮(2min、5min、8min)对种子进行硬实处理,在15℃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达乌里... 以12份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作为试验用种,采用不同温度(50℃、60℃、70℃)热水浸泡、浓硫酸(5min、10min、15min)浸种和液氮(2min、5min、8min)对种子进行硬实处理,在15℃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达乌里胡枝子种子间硬实率与萌发情况有所差异;硬实处理中以浓硫酸浸种10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胡枝子 硬实 浓硫酸 热水浸种 液氮
下载PDF
中国东方蜜蜂不同地理种群的RAPD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慧婷 高鹏飞 +2 位作者 姜玉锁 杨桂英 陈廷珠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6,共8页
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来自中国境内8个省市的28群东方蜜蜂Apis cerana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5条随机引物共扩增产生了155条谱带,其中单个引物扩增的谱带数为4~16条,多态性条带为122条,多态比率为78.7... 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来自中国境内8个省市的28群东方蜜蜂Apis cerana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5条随机引物共扩增产生了155条谱带,其中单个引物扩增的谱带数为4~16条,多态性条带为122条,多态比率为78.7%;不同种群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距离变化较大,最大为0.4197(海南-北京),最小为0.0933(江西-甘肃);聚类结果显示8个地理种群的东方蜜蜂可聚为3个聚类簇,且各地理种群的亲缘关系与空间距离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地理种群 RAPD分析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气味结合蛋白OBPs在意大利蜜蜂头部表达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慧婷 彭竹 +3 位作者 黄丽 郭丽娜 杜亚丽 吕建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9-1236,共8页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是脂溶性化学物质的载体,参与了嗅觉识别和化学传输等生理过程。本研究利用MEME在线软件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OBPs基因家族21条氨基酸序列进行Motif预测分析;采用RT-PCR初步筛选出在意大利蜜蜂...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是脂溶性化学物质的载体,参与了嗅觉识别和化学传输等生理过程。本研究利用MEME在线软件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OBPs基因家族21条氨基酸序列进行Motif预测分析;采用RT-PCR初步筛选出在意大利蜜蜂头部表达量较高的OBPs基因,然后利用q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基因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日龄内勤蜂头部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预测获得的6个motif中,motif 1为21个OBPs所共有,具有极高的保守性,推测该序列元件可能是意大利蜜蜂OBPs与底物结合的区域;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13个OBPs基因的凝胶电泳条带明显(即在头部的表达量较高),且大多数基因在4日龄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值,推测这类蛋白可能参与了幼虫信息素和糖类物质的识别过程。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蜜蜂OBPs表达特性的研究数据,同时也为探讨昆虫OBPs广泛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气味结合蛋白 motif预测分析 荧光定量PCR 时序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中华蜜蜂气味结合蛋白AcerOBP7的表达及结合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慧婷 彭竹 +4 位作者 姜玉锁 赵淑果 黄丽 杜亚丽 郭丽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3-624,共12页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也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和经济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是蜜蜂嗅觉感知中的关键蛋白。在前人对中蜂AcerOBP7基因序列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也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和经济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是蜜蜂嗅觉感知中的关键蛋白。在前人对中蜂AcerOBP7基因序列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对其表达特性及与气味物质的结合能力进行探究,为揭示气味结合蛋白在中蜂嗅觉系统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qRT-PCR检测AcerOBP7在工蜂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性;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AcerOBP7融合蛋白,使用Ni-NTA柱进行蛋白纯化;采用荧光竞争结合法,以1-NPN(N-phenyl-1-naphthylamine)为荧光探针,测定AcerOBP7与信息素及植物挥发物的结合能力;设计并合成dsAcerOBP7,采用饲喂法对该基因进行沉默,通过qRT-PCR测定沉默效率;结合RNAi,利用EAG检测并比较对照组与干扰组中蜜蜂触角对待测物质反应值的差异。【结果】qRT-PCR结果显示,AcerOBP7 mRNA在工蜂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且在2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在1日龄时表达量最低。成功构建了pET28a/AcerOBP7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与37种配体分子的荧光竞争结合试验表明,AcerOBP7与9-ODA、1-壬醇结合能力最强,Ki值均为1.85μmol·L^(-1),其次与(+)-柠檬烯、1-辛烯-3-醇、芳樟醇、反式肉桂酸乙酯、桉树脑、(+)-3-蒈烯及壬醛有较强的结合活性,Ki值分别为1.87、2.66、2.72、3.05、3.88、4.14和4.40μmol·L^(-1),与所选择的幼虫信息素均无结合能力。使用饲喂dsRNA的方法成功干扰了AcerOBP7的表达,干扰效率最高可达70.63%。干扰后的EAG试验表明,中蜂触角对所测气味物质的反应强度均有所下降,其中1-辛烯-3-醇、壬醛、桉树脑和9-ODA的EAG相对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AcerOBP7在中蜂采集蜂触角中高表达,重组蛋白能与多种气味分子结合,表明AcerOBP7是一种广谱型结合蛋白,推测其可能在工蜂采集和哺育蜂王的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1-辛烯-3-醇、壬醛、桉树脑和9-ODA可能是AcerOBP7结合特异性较高的配体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气味结合蛋白 表达模式 蛋白纯化 结合特性
下载PDF
中华蜜蜂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慧婷 彭竹 +1 位作者 杜亚丽 姜玉锁 《中国蜂业》 2019年第3期68-72,共5页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蜂触角呈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工蜂柄节比雄蜂的修长,而雄蜂鞭节较工蜂的粗壮,且多一节。工蜂触角上有7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多,雄蜂触角上有6种感器,其中板形感器分布最多。在雄蜂触角上发现了一类新的感器为栓锥形感器。工蜂和雄蜂触角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和触角节数上,其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触角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明 商聪 +1 位作者 马思源 赵慧婷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80,共14页
综合能源系统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绿色低碳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调度过程中存在的发用电预测误差大、系统优化数据采集处理复杂和经济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中,并计及... 综合能源系统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绿色低碳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调度过程中存在的发用电预测误差大、系统优化数据采集处理复杂和经济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中,并计及电、热、冷三种负荷综合需求响应和碳排放交易,调用智能合约,以系统经济性和环保性最优为目标,提出了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优化调度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特性,构建了面向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总体架构,使得区块链网络成为整个综合能源系统信息交互与数据存储中心,同时保留了调度中心的部分导向作用,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仿真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可以进一步挖掘综合能源系统数据价值,更好地实现信息交流透明性;同时,构建的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优化调度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供能的灵活性、运行的经济性以及环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区块链 综合需求响应 碳交易 优化调度
下载PDF
中、意蜂蜂毒对小鼠耳肿胀炎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慧婷 黄丽 +3 位作者 张敏爱 刘苗苗 赵淑果 陈淑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17,共8页
[目的]蜂毒由工蜂的毒腺合成,螫刺时由螫针排出,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中蜂蜂毒和意蜂蜂毒对小鼠急性耳肿胀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理。[方法]选用体重30 g左右的健康昆明小鼠,按照试验要求随机分组。采... [目的]蜂毒由工蜂的毒腺合成,螫刺时由螫针排出,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中蜂蜂毒和意蜂蜂毒对小鼠急性耳肿胀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理。[方法]选用体重30 g左右的健康昆明小鼠,按照试验要求随机分组。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急性耳肿胀模型,比较蜂毒作用前后小鼠耳肿胀度和肿胀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介质PGE2、TNF-α和核因子NF-κB的含量,qRT-PCR法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4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肿胀程度和肿胀率显著增加,血清中TNF-α、PGE2和NF-κB含量均显著升高,耳组织中IL-1β、IL-6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4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使用不同剂量蜂毒处理后均能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度和肿胀率(P<0.05),并使得小鼠血清中升高的TNF-α、PGE2和NF-κB含量显著降低(P<0.05),使小鼠耳组织中IL-1β和IL-6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而IL-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还发现,中蜂蜂毒和意蜂蜂毒对小鼠耳肿胀及炎症介质、核因子和炎性因子表达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蜂毒可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的急性炎症,对急性炎症的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介质和炎症因子释放有关。中蜂蜂毒的抗炎效果略低于意蜂蜂毒,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小鼠 耳肿胀 抗炎
下载PDF
RAPD技术及其在牧草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慧婷 高鹏飞 +1 位作者 董宽虎 姜玉锁 《草业与畜牧》 2006年第10期16-19,共4页
简要介绍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该技术在牧草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研究、品种及杂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它在牧草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关键词 RAPD 分子标记 牧草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姜玉锁 赵慧婷 +4 位作者 姜俊兵 曹果清 张桂贤 朱文进 郭传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35-1542,共8页
【目的】从线粒体水平上探讨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东方蜜蜂亚种分化的研究及我国境内东方蜜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公开的E2、H2引物对11个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 【目的】从线粒体水平上探讨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东方蜜蜂亚种分化的研究及我国境内东方蜜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公开的E2、H2引物对11个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利用相关软件和网站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该序列长度为471bp;序列中共有9个位点发生变异;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限制性酶切分析表明:云南保山东方蜜蜂缺少一个SwaⅠ酶切位点;部分编码蛋白序列比对表明,海南海口和吉林安图东方蜜蜂各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异。与GeneBank上公开登录的国内外有关东方蜜蜂相关序列的比较表明,单纯利用非编码区序列对比,不能把日本蜜蜂同中国大陆的东方蜜蜂区别开来;COⅡ基因部分序列对比显示,东方蜜蜂的线粒体类型包括:日本-韩国型、中国大陆型、中国台湾型、马来西亚沙巴州-印度黑色蜜蜂型、中国海南型、印度黄色蜜蜂型、泰国南部型和印度黑色蜜蜂型。【结论】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存在着较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海南东方蜜蜂由于长期的海岛隔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群,支持了通过形态学认定的海南东方蜜蜂为东方蜜蜂的一个新亚种的观点。本研究部分测序结果已在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网站Gene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DQ385854,DQ388602~DQ388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线粒体DNA 非编码区 细胞色素氧化酶Ⅱ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杜亚丽 徐凯 +3 位作者 赵慧婷 刘玉玲 牛庆生 姜玉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5-380,共16页
昆虫主要依赖其复杂且灵敏的化学感受系统来识别并区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化学信号。嗅觉是负责嗅觉信号传导的感官方式,能够引起昆虫觅食、产卵、交配和躲避天敌等对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的行为反应。在嗅觉感知过程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 昆虫主要依赖其复杂且灵敏的化学感受系统来识别并区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化学信号。嗅觉是负责嗅觉信号传导的感官方式,能够引起昆虫觅食、产卵、交配和躲避天敌等对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的行为反应。在嗅觉感知过程中,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最先与外界脂溶性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并将其转运至化学受体神经元上,激活树突膜表面分布的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是嗅觉系统正常运行的必需蛋白。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昆虫OBPs相继得以鉴定并开展功能研究。昆虫OBPs是一类可溶性的小分子蛋白,一般由6个α-螺旋构成一个稳定、紧密的疏水性结合腔,其构象变化因昆虫种类和配体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OBPs的分布不受限于嗅觉器官,还在口器、足、中肠、腺体等非嗅觉组织中表达,具有嗅觉识别、味觉感受、营养物质转运、信息素合成与释放、组织发育与分化等生理功能。OBPs行使以上功能的共同特性为结合和溶解包括信息素组分、普通气味分子和非挥发性物质等的疏水性小分子物质。昆虫OBPs的稳定性和多功能性暗示其可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生物传感器、分析化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本文对过去20多年来昆虫OBPs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开展OBPs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嗅觉 气味结合蛋白 嗅觉系统 嗅觉受体 配体结构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中国东方蜜蜂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鹏飞 赵慧婷 +1 位作者 张春香 姜玉锁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5-1013,共9页
从线粒体DNA水平上对中国境内东方蜜蜂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进行研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宝贵的蜂种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对我国10个省市的21群东方蜜蜂mtDNA Cyt b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测序,并以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印尼蜂作为外... 从线粒体DNA水平上对中国境内东方蜜蜂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进行研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宝贵的蜂种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对我国10个省市的21群东方蜜蜂mtDNA Cyt b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测序,并以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印尼蜂作为外群进行序列分析。采用Minimum-Spanning Network方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扩增片段长度429bp;在得到的21条同源序列中,共检测出13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数为9,颠换数为4,并且变异位点大都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无碱基插入或缺失;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西方蜜蜂、印尼蜂和东方蜜蜂各为独立的蜂种;在中国东方蜜蜂群体中,吉林、海南和云南的东方蜜蜂各为一个独立的类群,其它地区的东方蜜蜂为一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东方蜜蜂 遗传多样性 MTDNA 细胞色素B Minimum-Spanning Network
下载PDF
中华蜜蜂气味结合蛋白基因AcerOBP14的克隆及时空表达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杜亚丽 张中印 +4 位作者 潘建芳 王树杰 杨爽 赵慧婷 姜玉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852-3862,共11页
【目的】克隆获得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Acer OBP14基因序列,并对其蛋白结构进行预测,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差异,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蜜蜂全组织c 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和克隆获... 【目的】克隆获得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Acer OBP14基因序列,并对其蛋白结构进行预测,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差异,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蜜蜂全组织c 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和克隆获得Acer OBP14 c DNA全长序列,并提交至Gen Bank数据库;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征;采用MEGA5.2软件中的邻位相连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Acer OBP14及其同源膜翅目昆虫OBPs的系统发育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cer OBP14在1、5、10、15、20、25和30日龄中华蜜蜂不同组织(触角、头、胸、腹、足和翅)中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了中华蜜蜂气味结合蛋白基因Acer OBP14的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KT24648)。Acer OBP14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408 bp,编码135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分子量为15.08 k D,理论等电点为5.44,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且第18—127位氨基酸之间存在一个昆虫气味结合蛋白家族PBP-GOBP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存在多个比较明显的疏水区域,可能是脂溶性气味分子的结合位点;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属于Minus-C OBP亚家族。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Acer OBP14属于分泌型蛋白,主要集中在内质网-高尔基体-质膜分泌途径上。Acer OBP14蛋白具有7个α螺旋,α1—α6属于典型OBPs核心螺旋,α7位于C端且暴露在蛋白表面。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Acer OBP14与西方蜜蜂Amel OBP14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达到86%;其次是大蜜蜂Ador GOBP56a-like,一致性为5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同为蜜蜂属的中华蜜蜂Acer OBP14、西方蜜蜂Amel OBP14、大蜜蜂Ador GOBP56a-like、中华蜜蜂Acer OBP21和小蜜蜂Aflo GOBP56d-like聚为一个分支,切叶蜂属的苜蓿切叶蜂Mrot GOBP56a-like、侧沟茧蜂属的毁侧沟茧蜂Mdem GOBP83a-like、壁蜂属的角额壁蜂Ocor OBP3和熊蜂属的Bter GOBP56d-like和Bimp GOBP56d-like聚为另一大分支。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cer OBP14在成蜂不同发育期的触角、头、胸、腹、足和翅中均有表达,其表达程度有差异。1日龄工蜂的胸部表达量最高,触角次之,且两者均极显著高于头、腹、足和翅(P<0.01);其他日龄工蜂触角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中20日龄工蜂的触角表达量最高。从各组织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来看,触角的表达量在1日龄最低,极显著地低于其他日龄(P<0.01);5、10日龄逐渐增加,15日龄突然下降,20日龄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之后又呈逐渐下降趋势。头、胸、腹、足和翅膀表达量总体上随日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5日龄之后大幅下降,之后趋于平稳且呈低丰度表达。【结论】Acer OBP14属于Minus-C OBP亚家族,具有PBP-GOBP家族的典型结构;组织表达谱结果暗示,Acer OBP14属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在中华蜜蜂中除嗅觉识别之外还参与其他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Acer0BP14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时空表达
下载PDF
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AcerOR113的克隆与时空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亚丽 王树杰 +5 位作者 赵慧婷 潘建芳 杨爽 郭丽娜 徐凯 姜玉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3-543,共11页
【目的】鉴定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气味受体基因并分析其结构特征,明确其在外界蜜粉源充足和缺乏时期不同发育阶段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期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中华蜜蜂采集蜂触角中扩增获... 【目的】鉴定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气味受体基因并分析其结构特征,明确其在外界蜜粉源充足和缺乏时期不同发育阶段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期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中华蜜蜂采集蜂触角中扩增获得气味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性;采用MEGA6.0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蜜粉源条件下在中华蜜蜂不同日龄(1,5,10,15,20,25和30日龄)工蜂的不同组织(触角、头(去除触角)、胸(去除翅)、腹、足和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从中华蜜蜂采集蜂触角中克隆获得了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Acer OR113的c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KT252877.1)。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 035 bp,编码344个氨基酸,成熟蛋白分子量为40.13 kD,理论等电点(pI)7.05,无信号肽,含有6个跨膜结构且N端位于胞内,在第59-343位氨基酸之间存在一个昆虫气味受体家族7tm-6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Acer OR113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Amel OR113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无论外界环境中蜜粉源是否充足,Acer OR113在不同日龄工蜂触角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腹部中的表达量最低;外界蜜粉源充足时各日龄工蜂触角中Acer OR113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蜜粉源缺乏时相应日龄工蜂触角中的表达量(P<0.01)。【结论】Acer OR113具有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其基因特异性高表达于中华蜜蜂成虫触角中,且表达量在外界蜜粉源缺乏时期高于在蜜粉源充足时期,推测其主要与识别外界蜜粉源的花香气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工蜂 气味受体 生物信息学分析 时空表达 蜜粉源
下载PDF
中华蜜蜂嗅觉受体AcerOrco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中印 杨珊珊 +2 位作者 孟娇 赵慧婷 姜玉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5-191,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嗅觉受体AcerOrco的表达及蛋白定位分析,阐明AcerOrco的表达特性,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通过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对中华蜜蜂气味受体AcerOrco mRNA及蛋... 【目的】通过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嗅觉受体AcerOrco的表达及蛋白定位分析,阐明AcerOrco的表达特性,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通过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对中华蜜蜂气味受体AcerOrco mRNA及蛋白在内勤蜂和采集蜂5个组织部位(触角、头、胸、腹和足)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AcerOrco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定量结果显示,AcerOrco转录本在内勤蜂和采集蜂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在采集蜂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内勤蜂。AcerOrco受体蛋白在内勤蜂和采集蜂各组织中也均有表达,在触角和头部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内勤蜂触角中,AcerOrco主要在毛形感器中表达,板形感器中表达不明显;在采集蜂触角的板形感器和毛形感器中均有表达,但毛形感器中的表达更多一些。【结论】获得了AcerOrco mRNA及其蛋白在内勤蜂和采集蜂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并将这一蛋白表达定位于工蜂触角的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嗅觉受体 MRNA表达 蛋白表达 蛋白定位
原文传递
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AcerOr16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亚丽 潘建芳 +3 位作者 王树杰 杨爽 赵慧婷 姜玉锁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7,共9页
本研究通过RT-PCR获得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Or167的cDNA序列,并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预测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Acer Or167 m RNA在工蜂羽化后不同发育阶段(1、5、10、15、20、25和30日龄)和不同组织(触角、头、... 本研究通过RT-PCR获得中华蜜蜂气味受体基因Or167的cDNA序列,并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预测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Acer Or167 m RNA在工蜂羽化后不同发育阶段(1、5、10、15、20、25和30日龄)和不同组织(触角、头、胸、腹、足、翅)中的相对表达量。克隆获得中华蜜蜂Or167的c DNA序列,命名为Acer Or167(Gen Bank登录号为KF239369),其全长1311 bp,编码436个氨基酸,预测有5个跨膜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中华蜜蜂Acer Or167与西方蜜蜂Amel Or167的一致性最高,达94%,而与毕氏粗角蚁Cbir Or4-like的一致性最低,为49%;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cer Or167 m RNA在成蜂不同发育期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各个组织(P<0.01),在头、胸、腹、足、翅中有少量表达;从触角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来看,1日龄表达量最低,5日龄表达量显著升高,20日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它各日龄(P<0.01)。推测Acer Or167可能在中华蜜蜂的嗅觉识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中华蜜蜂外出采集,识别花香气味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蜜蜂传统气味受体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AcerOr167 基因克隆 荧光定量 表达谱
下载PDF
白羽王鸽部分生殖激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表达的组织差异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鹏飞 赵慧婷 王钦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8-664,共7页
为了解鸽特殊的就巢泌乳机理,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技术(RI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公、母鸽在青年期、就巢期和哺育期3个生理时期,血清中催乳素(PRL)、雌二醇(E2)2种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和催乳素受体(PRLR)、血管活性肠肽(VIP)mRNA在脑、肝... 为了解鸽特殊的就巢泌乳机理,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技术(RI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公、母鸽在青年期、就巢期和哺育期3个生理时期,血清中催乳素(PRL)、雌二醇(E2)2种激素浓度的动态变化和催乳素受体(PRLR)、血管活性肠肽(VIP)mRNA在脑、肝脏和肾脏3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测定期间母鸽血液中2种激素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公鸽。在青年期,测定前公鸽血清中PRL和E2水平没有显著变化,但在测定后期(124d)PRL浓度下调,而此时母鸽血清中E2浓度显著提高;就巢期,公、母鸽血清中PRL浓度都有显著升高趋势,并在哺育期达到最高峰,母鸽血清中E2浓度随着就巢时间的延续有下降的趋势,到哺育中期才升高。在鸽脑、肝脏、肾脏3种组织中均表达PRLR和VIP这两种基因,与青年期相比,就巢期公、母鸽脑组织中PRLR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在哺育第1天达到最高;在就巢期,脑组织中公、母鸽VIP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青年期和哺育期。初步推断PRL对鸽就巢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激素 时空表达 就巢哺育机制 白羽王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