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生扁蕾呫吨酮联合益生菌调控TGF-β1/Smads通路及炎性因子干预大鼠结肠炎癌转化
1
作者 卢年华 靳展洪叶 +4 位作者 张茜 张萌 李俊珂 赵慧巧 张永鹏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基于TGF-β1/Smads通路及炎性因子探讨湿生扁蕾呫吨酮(GPX)联合益生菌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饮用右旋糖酐硫酸钠(DSS)3 d]和给药组。其中,模型组又分为炎症期组、炎癌前期组[... 目的基于TGF-β1/Smads通路及炎性因子探讨湿生扁蕾呫吨酮(GPX)联合益生菌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饮用右旋糖酐硫酸钠(DSS)3 d]和给药组。其中,模型组又分为炎症期组、炎癌前期组[注射二甲基肼(DMH)4周]、炎癌中期组(注射DMH 13周)、炎癌末期组(注射DMH 21周);给药组是在炎癌末期组的基础上边建模边给药且根据所给药物再分组,即饮用DSS 3 d,在饮用DSS的第1天就开始灌胃各组药物,每日1次,持续8周,分别为GPX 69.3 mg/kg(GPX组)、益生菌400 mg/kg(益生菌组)、GPX 69.3 mg/kg+益生菌400 mg/kg(联合组)、沙利度胺13.5 mg/kg(沙利度胺组)。对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和湿质量指数进行比较;观察大鼠结肠瘤体特征;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4,Smad7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结果与炎癌末期组比较,各给药组结肠长度增加,结肠壁厚、湿质量指数与瘤体最大直径降低,TGF-β1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mad7、IL-6、TNF-α水平降低,GPX组与联合组DAI得分降低(P<0.05),GPX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的肠黏膜层结构和形态改善,结肠隐窝结构与杯状细胞数量增加;与益生菌组和GPX组比较,联合组结肠壁厚、结肠湿质量指数、瘤体数量降低,TGF-β1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IL-6、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GPX和益生菌联用可抑制结肠炎癌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通路和抑制IL-6、TNF-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炎 生物转化 湿生扁蕾呫吨酮 益生菌 TGF-β1/Smads通路
下载PDF
药用植物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慧巧 卢年华 +6 位作者 刘华 罗飞 贺伟 李刚 张永鹏 王莹 李仲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2-94,109,共4页
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职业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药用植物学教学全过程,... 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职业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药用植物学教学全过程,以期为新时期高校思政育人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TL1A/DR3探究肠道菌群对TNBS诱导大鼠肠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赵慧巧 张玉玲 +4 位作者 张永鹏 靳国印 贺伟 罗飞 卢年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 探究肠道菌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肠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林可霉素组(85 mg/kg)和益生菌组(85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目的 探究肠道菌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肠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林可霉素组(85 mg/kg)和益生菌组(85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5 d,次日除正常对照组外均采用TNBS诱导大鼠肠纤维化模型,再连续给予相应药物7 d。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行为表现,实验结束后收集结肠标本,进行组织学评分,并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α-SMA、TGF-β1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1A、DR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受损,胶原纤维表达增加,提示肠纤维模型成功。盐酸林可霉素组可进一步加重结肠损伤和胶原纤维表达,经益生菌治疗结肠损伤和纤维化均有缓解。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林可霉素组大鼠TL1A/DR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益生菌组能够显著降低TL1A/DR3、α-SMA、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菌群紊乱通过激活TL1A/DR3信号调控结肠组织EMT过程促进纤维化发生,而采取益生菌干预能够缓解结肠纤维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肠纤维化 肠道菌群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盐酸林可霉素 益生菌 TL1A/DR3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基于黄酮成分优化张家口产湿生扁蕾的采贮研究
4
作者 赵慧巧 李桐铜 +3 位作者 聂旋 张永鹏 靳国印 卢年华 《甘肃科技》 2023年第6期73-76,共4页
探究张家口地区湿生扁蕾的最佳药用部位、采收期、贮存条件,为湿生扁蕾的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不同药用部位、采收期、贮存条件湿生扁蕾样品中所含木犀草素,并计算醇提物的干浸膏率;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探究张家口地区湿生扁蕾的最佳药用部位、采收期、贮存条件,为湿生扁蕾的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不同药用部位、采收期、贮存条件湿生扁蕾样品中所含木犀草素,并计算醇提物的干浸膏率;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湿生扁蕾样品中总黄酮含量。湿生扁蕾茎叶部位木犀草素、总黄酮含量和干浸膏率均显著优于根部,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收期和贮存条件湿生扁蕾茎叶部位总黄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9月中下旬采收最佳,阴凉干燥处贮存最宜。本实验为张家口地区湿生扁蕾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药用部分 采收期 贮存条件 总黄酮 木犀草素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调控β-防御素2”探究败酱草对IBD肠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赵慧巧 卢年华 +3 位作者 苏雅迪 靳展洪叶 付羽佳 李仲平 《神经药理学报》 2023年第1期8-15,29,共9页
目的:探究败酱草提取物通过肠道菌群变化调控β-防御素2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肠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组(Model)、柳氮磺胺吡啶阳... 目的:探究败酱草提取物通过肠道菌群变化调控β-防御素2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肠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ormal)、模型组(Model)、柳氮磺胺吡啶阳性对照组(SASP)、败酱草高(PS-H,3.2 g·kg-1)、中(PS-M,2.2 g·kg-1)、低剂量组(PS-L,1.1 g·kg-1),除Normal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肠外,其他各组大鼠均给予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TNBS)的50%乙醇溶液灌肠以诱导炎症性肠病肠纤维化发生。造模后次日起连续灌胃给药7 d, 1次·d-1,Normal组和Model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行为情况;革兰氏染色观察肠道粪便菌群的变化;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β-防御素2、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的表达。结果:与Normal组相比,Model组大鼠结肠病理损伤严重,胶原纤维蓝染增多,提示肠纤维化模型成功。与Model组相比,PS给药组能显著改善IBD肠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下调α-SMA,TGF-β蛋白的异常高表达(P<0.05),降低β-防御素2的表达水平(P<0.05),升高IL-13表达水平(P<0.05),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现象。结论:败酱草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β-防御素2表达进而缓解IBD肠纤维化的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草 炎症性肠病 肠纤维化 Β-防御素2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湿生扁蕾-苦豆子不同比例配伍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慧巧 张艳霞 +3 位作者 刘雪枫 陈正君 卢年华 景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62-64,共3页
目的比较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药组、不同配伍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7 d,每日1次。采用冰醋酸扭体法和热板致痛法比较不同配伍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琼... 目的比较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药组、不同配伍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7 d,每日1次。采用冰醋酸扭体法和热板致痛法比较不同配伍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琼脂致肉芽肿法比较不同配伍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湿生扁蕾复方镇痛、抗炎作用明显(P<0.01),湿生扁蕾和苦豆子按20∶0.6和20∶0.9配伍时,镇痛、抗炎效果较好。结论湿生扁蕾-苦豆子配伍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以湿生扁蕾和苦豆子20∶0.6配伍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苦豆子 镇痛 抗炎 小鼠
下载PDF
基于药效学与毒理学结合的湿生扁蕾与苦豆子配伍比例的优选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慧巧 景明 +2 位作者 卢年华 陈正君 张艳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湿生扁蕾与苦豆子的最优配伍比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热板致小鼠疼痛、琼脂致小鼠肉芽肿、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腹泻的动物模型,观察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止泻作用;并观察湿生... 目的:探讨湿生扁蕾与苦豆子的最优配伍比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热板致小鼠疼痛、琼脂致小鼠肉芽肿、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腹泻的动物模型,观察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止泻作用;并观察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配伍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随着湿生扁蕾配伍比例的增加,其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止泻效果明显增强;随着苦豆子配伍比例的增加,其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效果也明显增强,但止泻作用增强不明显;灌胃给药未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MTD)为32.0 g/kg,是成人临床拟日用剂量的106倍。结论:该实验采用药效学与毒理学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优选的湿生扁蕾与苦豆子配伍比例为20∶1,与临床拟日用剂量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苦豆子 配伍 药理学
原文传递
RP-HPLC法同时测定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和当药醇苷的含量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慧巧 陈晖 +1 位作者 景明 李成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3-605,共3页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和当药醇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在0~20 min内,甲醇∶水(含0.04%H3PO4)由40∶60~63∶37线性梯度洗脱,在20~50 ...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和当药醇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在0~20 min内,甲醇∶水(含0.04%H3PO4)由40∶60~63∶37线性梯度洗脱,在20~50 min内,甲醇∶水(含0.04%H3PO4)=63∶37等度洗脱;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素在3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回归方程:Y=84 800X+4540(r=0.999 9),线性范围0.848 0~4.240μg;当药黄素在1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回归方程:Y=52 300X-32 300(r=0.999 9),线性范围0.896 0~4.480μg;当药醇苷在2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回归方程:Y=102 000X+83 400(r=0.999 9),线性范围为0.832 0~4.160μg。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湿生扁蕾 木犀草素 当药黄素 当药醇苷
原文传递
当归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娟娟 赵慧巧 +1 位作者 卢年华 景明 《药学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293-295,共3页
文章通过文献和报道对当归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为当归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当归 病害 虫害 防治
下载PDF
湿生扁蕾和苦豆子配伍的提取工艺优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慧巧 卢年华 +3 位作者 陈晖 景明 芦彦兆 张旭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10-2412,共3页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湿生扁蕾和苦豆子配伍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前期本课题组已研明湿生扁蕾和苦豆子最佳配伍比例为20∶0.9,适用80%乙醇提取。本研究选取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采用L9(34)设计正交试验,以湿生扁蕾中...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湿生扁蕾和苦豆子配伍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前期本课题组已研明湿生扁蕾和苦豆子最佳配伍比例为20∶0.9,适用80%乙醇提取。本研究选取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采用L9(34)设计正交试验,以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当药醇苷的含量结合干膏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提取工艺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8倍量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90 min,该结果在验证试验中得到验证。结论:正交设计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可靠,评价指标可控,是湿生扁蕾和苦豆子配伍的理想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苦豆子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藏药湿生扁蕾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调控因子CyclinD_1、CDK4、PCNA和p21^(kip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雅莉 景明 +5 位作者 张艳霞 陈正君 高娜 赵慧巧 刘娟娟 苏永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藏药湿生扁蕾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调控因子CyclinD1、CDK4、PCNA和p21ki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W480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24h后分别用不同浓度(0.25、0.50、1.00 mg/ml)的湿生扁蕾干预,继续培养24h,提取每组总R... 目的:探讨藏药湿生扁蕾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调控因子CyclinD1、CDK4、PCNA和p21ki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W480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24h后分别用不同浓度(0.25、0.50、1.00 mg/ml)的湿生扁蕾干预,继续培养24h,提取每组总RNA,以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RT-PCR法检测CyclinD1、CDK4、PCNA及p21kip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CNA、CyclinD1及CDK4的mRNA表达随湿生扁蕾浓度增加而减少,而p21kip1mRNA的表达随湿生扁蕾浓度增加而增加,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藏药湿生扁蕾干预SW480细胞的增殖与其抑制CyclinD1、CDK4、PCNA的表达和促进p21kip1的表达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湿生扁蕾 结肠癌SW480细胞 增殖调控因子
下载PDF
科研反哺教学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伟 张永鹏 +1 位作者 罗飞 赵慧巧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0-91,107,共3页
中药药剂学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实验操作不足和学生学习热情度不高等问题,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从科研反哺教学的角度,构建教学与科研融合共建的新模式。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中药药剂学
下载PDF
基于线上教学模式的Seminar教学法在《中药资源学》授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慧巧 张海霞 +5 位作者 王莹 罗飞 靳国印 贺伟 张静 卢年华 《甘肃科技》 2021年第7期58-60,共3页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范围开启“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模式,《中药资源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重要分支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时空变化、开发保护、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应用Semi...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范围开启“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模式,《中药资源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重要分支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时空变化、开发保护、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应用Seminar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紧追学科前沿的观念,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Q教学平台 SEMINAR教学法 中药资源学 线上教学
下载PDF
HPLC与HPCE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6种化学成分含量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年华 赵慧巧 +3 位作者 景明 刘娟娟 陈正君 陈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86-90,共5页
目的建立HPLC与HPCE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当药醇苷及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当药醇苷的含量,采用HPCE测定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在... 目的建立HPLC与HPCE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当药醇苷及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当药醇苷的含量,采用HPCE测定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当药醇苷及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均被很好地分离。结论本试验建立的HPLC与HPCE联合测定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木犀草素、当药黄素、当药醇苷、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苦豆子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下载PDF
湿生扁蕾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慧巧 王雅莉 +2 位作者 寇亮 卢年华 景明 《甘肃科技》 2018年第23期97-100,共4页
探究藏药湿生扁蕾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潜在作用机制。MTT试验筛选湿生扁蕾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Gentianopsis paludosa,GPE)最佳给药剂量。将试验分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干预高、中、低剂量组。MTT... 探究藏药湿生扁蕾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潜在作用机制。MTT试验筛选湿生扁蕾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Gentianopsis paludosa,GPE)最佳给药剂量。将试验分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干预高、中、低剂量组。MTT试验检测GPE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EB双染试剂盒检测GPE对SW480细胞的凋亡的促进作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GPE对SW480细胞的Wnt3a、β-catenin、C-myc、Bcl-2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与溶剂对照组相比,GPE给药组表现为剂量依赖式抑制SW48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尤以高剂量组为最优,阳性对照组也可不同程度降低SW48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GPE给药后Wnt3a、β-catenin、C-myc、Bcl-2蛋白表达也呈剂量依赖式降低,阳性对照组也具有降低以上蛋白表达的作用。GPE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结肠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SW480细胞
下载PDF
基于qRT-RNA技术筛选藏药湿生扁蕾抗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卢年华 赵慧巧 +2 位作者 刘雪枫 景明 陈正君 《药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628-631,662,共5页
目的研究藏药湿生扁蕾抗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模型,灌胃给予藏药湿生扁蕾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活性提取物,以硅胶色谱分离、薄层定性得到的活性部位,采用... 目的研究藏药湿生扁蕾抗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模型,灌胃给予藏药湿生扁蕾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活性提取物,以硅胶色谱分离、薄层定性得到的活性部位,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胶原ⅠmRNA、胶原ⅢmRNA、α-SMA mRNA、E-cad mRNA的表达,筛选其活性成分。结果湿生扁蕾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得到的活性部位经纯化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用光谱分析等鉴定为1-hydroxy-3,7,8-Trimethoxyxanthones、1,8-Di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s、1-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s和1,7-Dihydroxy-3,8-Dimethoxyxanthones,4种单体化合物对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大鼠模型均有明显的活性。结论湿生扁蕾抗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的物质基础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成分主要体现为4种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成分 qRT-RNA 湿生扁蕾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通过NF-κB通路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卢年华 赵慧巧 +2 位作者 陈正君 景明 张艳霞 《药学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通过JC-1染色检测SW48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通过Hoechst染色以判断藏药湿生... 目的探讨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通过JC-1染色检测SW48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通过Hoechst染色以判断藏药湿生扁蕾提取物是否具有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凋亡效应。同时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用以明确NF-κB信号通路在结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结果经一定浓度的湿生扁蕾提取物处理后的SW480细胞内,NF-κB的表达明显下调,染色现象揭示湿生扁蕾提取物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湿生扁蕾提取物可以在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机制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结肠癌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药效学和化学方法的金蕾复方醇提工艺优选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旭东 柳娜 +4 位作者 芦彦兆 赵慧巧 寇亮 陈晖 景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73-77,共5页
目的优选金蕾复方醇提工艺条件。方法以金蕾复方药液对胆汁淤积小鼠模型的干预效果为指标筛选最佳提取溶媒,以当药黄素、当药醇苷含量及干膏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筛选最佳提取... 目的优选金蕾复方醇提工艺条件。方法以金蕾复方药液对胆汁淤积小鼠模型的干预效果为指标筛选最佳提取溶媒,以当药黄素、当药醇苷含量及干膏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金蕾复方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本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保证了金蕾复方的药效,简单合理、稳定可行,可用于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蕾复方 正交设计 药效学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藏药湿生扁蕾及扁蕾的相关本草考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年华 赵慧巧 +2 位作者 刘娟娟 景明 陈正君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
就扁蕾和藏药湿生扁蕾两药从文献记载、植物形态、生境分布、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考释,以期今后更好地开发应用本种或本属植物资源。
关键词 湿生扁蕾 扁蕾 本草考证
下载PDF
基于药效学指标筛选藏药湿生扁蕾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年华 陈正君 +4 位作者 刘雪枫 赵慧巧 景明 陈晖 张艳霞 《实验动物科学》 2016年第5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藏药湿生扁蕾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肠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藏药湿生扁蕾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活性提取物以硅胶色谱分离、薄层定性得到的活性部位,分别灌胃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目的研究藏药湿生扁蕾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肠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藏药湿生扁蕾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活性提取物以硅胶色谱分离、薄层定性得到的活性部位,分别灌胃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acid,TNBS)诱导的大鼠UC肠纤维化模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胶原ⅠmRNA、胶原ⅢmRNA、α-SMAmRNA、E-cadmRNA的表达,筛选其活性成分。结果湿生扁蕾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得到的活性部位经纯化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用光谱分析等鉴定为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和1-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4种单体化合物对UC肠纤维化大鼠模型均有明显的活性。结论湿生扁蕾抗UC肠纤维化的物质基础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成分主要体现为4种口山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成分 qRT-RNA 湿生扁蕾 结肠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