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镇痛镇静方案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杰 王永慧 +2 位作者 王慧霞 赵慧颖 安友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镇静方案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危重症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芬太尼镇痛+咪达唑仑镇静,70例)、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镇痛+咪达唑仑镇静,70例)、对照组(单...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镇静方案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实施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危重症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芬太尼镇痛+咪达唑仑镇静,70例)、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镇痛+咪达唑仑镇静,7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咪达唑仑镇静,70例),3组中使用肠内营养患者分别有37例、37例和30例。比较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肠内营养使用率、镇痛镇静药物用量、首次肠内营养时间、肠内营养量、肠内营养使用天数/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中断喂养次数、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胃潴留量、大便次数、大便量、28 d生存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APACHE Ⅱ评分及肠内营养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咪达唑仑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mg/d:144.9±31.8、164.4±31.7比181.9±42.0,P<0.05)。芬太尼组首次肠内营养使用时间明显晚于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d:10.7±6.5比5.4±2.9、6.1±4.7,均P<0.05),但瑞芬太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中断喂养次数多于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次:1.50±1.20比0.70±0.39、0.70±0.27,均P<0.05),但瑞芬太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肠内营养量及使用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芬太尼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较瑞芬太尼组与对照组最慢(10.5±6.5比5.0±3.3、6.5±4.0,均P<0.05),但瑞芬太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腹胀发生率、胃潴留量、大便次数、大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28 d生存率与芬太尼组均略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9%、91.9%比86.7%,P>0.05),但瑞芬太尼组存活天数总体好于芬太尼组。结论在镇静基础上应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镇痛的镇痛镇静方案对于肠内营养的实施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芬太尼易导致危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可明显延缓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影响肠内营养的实施,而瑞芬太尼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瑞芬太尼 镇痛镇静 胃肠道功能 危重症患者
下载PDF
医院重症医学专病库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武亚琴 卢晟晔 +3 位作者 赵慧颖 闫华 刘丽红 赵翔宇 《医院管理论坛》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构建具有科研应用及临床应用意义的重症医学专病库。方法基于医院构建的临床研究数据平台,挖掘重症医学相关的业务系统数据,建立重症医学专病标准数据集模型,实现专病库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整合,形成具有数据分析与检索能力的重症医学... 目的构建具有科研应用及临床应用意义的重症医学专病库。方法基于医院构建的临床研究数据平台,挖掘重症医学相关的业务系统数据,建立重症医学专病标准数据集模型,实现专病库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整合,形成具有数据分析与检索能力的重症医学数据库及应用平台。结果通过数据治理,将医院沉淀10年的重症医学数据重构为符合重症研究需要的重症医学专病库,实现了系统自动、持续地生成高质量、标准化、结构化的重症患者诊疗数据。结论搭建的重症医学数据库及应用平台可实现重症患者病例检索、病程浏览和患者数据导出等功能,支持重症医学相关课题研究,辅助科研人员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并应用于临床,验证其辅助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数据库 数据集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2种心脏超声造影技术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沈鹏 赵连泽 +2 位作者 吕杰 赵慧颖 安友仲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比较心脏超声微泡造影和快速灌注湍流造影2种技术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行中心静脉置管的107例成人危重症患者,分别应用心脏超声微泡造影技术和快速... 目的比较心脏超声微泡造影和快速灌注湍流造影2种技术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行中心静脉置管的107例成人危重症患者,分别应用心脏超声微泡造影技术和快速灌注湍流造影技术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位置,并以床旁胸部X线片所示结果为标准,分析2种超声造影技术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的效果。结果应用心脏超声微泡造影技术和快速灌注湍流造影技术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所需时间分别为6(5~7)min和5(4~6)min,均短于胸部X线片判断导管尖端位置所需时间[70(57~90)min](P均<0.01)。以床旁胸部X线片作为判断导管位置的金标准,应用心脏超声微泡造影和快速灌注湍流造影2种技术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的灵敏度均高达100.0%,特异度均为81.2%。结论相较于床旁胸部X线片,心脏超声微泡造影技术和快速灌注湍流造影技术均可快速、准确地判断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尤其心脏超声快速灌注湍流造影技术无须注射造影剂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危重症 中心静脉置管 超声造影检查
原文传递
酵母培养物调控瘤胃功能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谭健 赵慧颖 +1 位作者 蒋林树 赵玉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3-1472,共10页
酵母培养物是一种独特的微生态制品,在特定工艺条件控制下由酵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经过充分的发酵后形成。酵母培养物富含蛋白质、小肽、低聚糖、维生素、矿物质、酶和许多未知生长因子,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瘤胃发酵有着显著... 酵母培养物是一种独特的微生态制品,在特定工艺条件控制下由酵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经过充分的发酵后形成。酵母培养物富含蛋白质、小肽、低聚糖、维生素、矿物质、酶和许多未知生长因子,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瘤胃发酵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本文综述了酵母培养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酵母培养物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近308年来大兴安岭北部森林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慧颖 田宝星 +4 位作者 宫丽娟 曲辉辉 季生太 李秀芬 张兴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00-1911,共12页
揭示大兴安岭北部气候变化敏感区的气候生产潜力演变及其影响机理,对于维持东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标准树轮年表反演气象资料与研究区13个气象站观测数据组成的1707—2014年气象资料序列,利用Miami模型和小波分析等方法... 揭示大兴安岭北部气候变化敏感区的气候生产潜力演变及其影响机理,对于维持东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标准树轮年表反演气象资料与研究区13个气象站观测数据组成的1707—2014年气象资料序列,利用Miami模型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兴安岭北部气候生产潜力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1707年以来,气温、降水、蒸散和标准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均表现极显著增加趋势,标准气候生产潜力(W)变化率为1.79 kg hm^(-2)a^(-1),20世纪气候倾向率最大为10.14kg hm^(-2)a^(-1),温度气候生产潜力(WT)与降水气候生产潜力(WR)的比值21世纪最大,水热配比状态最好;4种气候生产潜力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但变化一致性较好,主周期均为215—219a;大兴安岭北部W呈现一致的正变化趋势,高值、次高值、低值中心分别在根河、塔河、鄂伦春偏南地区,振幅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W与年气温、降水量、蒸散量正相关显著,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年降水量和蒸散量均增加10 mm,W变化率依次为453.71、74.40、219.01 kg/hm^2,且气温是影响W的主要因子;未来"暖湿型"气候对森林植被生长有利,而"冷干型"气候对森林植被生长不利,气候生产潜力增加(减少)幅度均为10.9%—21.7%。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区域尺度内研究森林植被气候生产潜力提供基础方法,而且对进一步估算森林碳汇、即将实施的碳交易及中国北部边疆生态安全研究和生态功能规划制定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Miami模型 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全民阅读背景下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6
作者 姚琼 易大东 赵慧颖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全民阅读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探讨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策略至关重要。“鸿雁悦读”计划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展的阅读推广计划,该计划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民阅读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探讨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策略至关重要。“鸿雁悦读”计划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展的阅读推广计划,该计划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公共图书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聚焦该案例,以期为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阅读背景 阅读推广 公共图书馆 提升策略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服务效能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慧颖 陈红 +4 位作者 安友仲 任景怡 宋俊贤 赵秀娟 朱凤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评估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连续观察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入住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年龄>18岁的非心脏手术患者,观察终点为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并根据此终点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无事... 目的评估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连续观察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入住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年龄>18岁的非心脏手术患者,观察终点为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并根据此终点将患者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出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1 286例患者,其中事件组63例(4.9%);相继对两组进行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OR=1.030)、冠心病病史(OR=2.392)、心力衰竭病史(OR=7.333)、糖尿病病史(OR=1.995)、脑梗死病史(OR=2.230)、肾功能不全病史(OR=4.468)、高危手术(OR=10.716)、术中出血量(OR=1.022)和急诊手术(OR=2.583)为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非心脏手术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冠心病病史、心力衰竭病史、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肾功能不全病史、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和急诊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脏手术 围术期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气象水文因子对呼伦湖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慧颖 顾润源 +3 位作者 白晓慧 李翀 王彦平 宋卫士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7-1003,共7页
利用呼伦湖湿地50年的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和生态环境监测资料,采用迈阿密模型及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气象水文因子对呼伦湖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50年来该湿地植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总体为下降趋势,减少的... 利用呼伦湖湿地50年的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和生态环境监测资料,采用迈阿密模型及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气象水文因子对呼伦湖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50年来该湿地植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总体为下降趋势,减少的气候倾向率为每10年157.7 kg·km-2,峰值时段为1970—1990年,两个谷值时段为1961—1969年、1991—2010年,最大值和最小值与降水量出现的最多值和最少值一一对应。②在15个气象水文因子中有年降水量、年蒸散量、生长季径流量、春季大风日数、水位、春季平均风速、年大风日数、水域面积8个因子达到显著性检验(P<0.150~0.001),上述8个因子的排序也是与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相关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综述表明,呼伦湖湿地区域呈暖干化趋势,并且干旱灾害比较严重,是限制气候生产潜力的重要原因。③气象水文因子协同作用对该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较大,复相关系数为-0.997,年蒸散量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生长季径流量和水位因子对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贡献相反,随其减少或增加,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率增加或减少149.7 kg·hm-2。可以看出,该湿地气象水文因子的匹配并不理想,暖干化趋势依然是制约该区光能利用率低下的重要原因。④该湿地区域植物现实的生产力远未达到气候生产潜力,约有近60%的潜力可以开发;光能利用率较小的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及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二是该区域暖干化趋势显著;而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是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和积极实施人工增雨、节水灌溉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潜力 气象水文 呼伦湖湿地 因子影响
下载PDF
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慧颖 吕晓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降低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402例腹部大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3例肺部感染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其他369例患者未发生肺... 目的降低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402例腹部大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3例肺部感染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其他369例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结论手术麻醉的方式、术后切口的疼痛、环境和空气的污染等,是术后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做好术前指导,有计划地进行呼吸训练,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减轻切口疼痛及控制感染,防止环境和空气的污染,是预防肺部感染的较好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肺部感染 预防
下载PDF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在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慧颖 陈满秋 王秀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研究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EDHF)在血管舒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测定各种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抑制剂、钾通道抑制因子、细胞色素P4 5 0单氧化酶抑制剂作用下的血管环张力。结果 EDHF的血管舒张作用在大鼠肠系膜微动脉明显大... 目的 研究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EDHF)在血管舒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测定各种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抑制剂、钾通道抑制因子、细胞色素P4 5 0单氧化酶抑制剂作用下的血管环张力。结果 EDHF的血管舒张作用在大鼠肠系膜微动脉明显大于胸主动脉。一氧化氮 (NO)合成受到慢性抑制时 ,胸主动脉的EDHF作用有增加趋势 ,在肠系膜微动脉投药后 3d和 1周的EDHF作用明显增加。ChTx部分抑制、TBA明显抑制EDHF在肠系膜微动脉的舒张作用。结论 EDHF在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在NO合成受抑制时其作用明显增加 ;其作用介导于KCa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钾通道 一氧化氮 EDHF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慧颖 徐宝华 马小欣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MMP-2、MMP-9在不同时期的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中的变化,研究其影响因素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30只长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组(n=10),高脂饮食组(n=10),球囊损伤+高脂饮食组(n=10),3个月后以中国斑点蝰蛇毒... 目的观察血清MMP-2、MMP-9在不同时期的兔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中的变化,研究其影响因素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30只长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组(n=10),高脂饮食组(n=10),球囊损伤+高脂饮食组(n=10),3个月后以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触发使斑块破裂。其间监测血脂情况,并行血清MMP-2、MMP-9检测。动物处死后查找动脉硬化斑块行病理检测。结果普通饮食组实验中各检测项目均无明显差异。高脂饮食及球囊损伤+高脂饮食组一个月后血脂明显升高。药物触发后高脂饮食组血清MMP-9活性明显增加,球囊损伤+高脂饮食组血清MMP-2、MMP-9活性均明显增加。结论在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中,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时血清MMP-9活性明显增加,而MMP-2的活性升高可能与内皮机械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慧颖 吕晓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5年腹部术后切口感染47例病历的感染情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结果:腹部术后切口感染与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手术环境、医务人员素质及应用抗生素等方...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5年腹部术后切口感染47例病历的感染情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结果:腹部术后切口感染与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手术环境、医务人员素质及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合理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切口护理、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加强病人的营养支持,从而降低腹部术后切口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切口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45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赵慧颖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17-1821,共5页
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方法,对近45年呼伦贝尔沙地气象观测资料和草场沙化、退化面积、植被状况等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地总体气候暖干化趋势显著;气温逐年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使流动沙地... 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方法,对近45年呼伦贝尔沙地气象观测资料和草场沙化、退化面积、植被状况等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地总体气候暖干化趋势显著;气温逐年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使流动沙地面积不断增加,植被盖度下降。卫星遥感监测和全国沙漠化普查结果进一步表明,呼伦贝尔沙地的沙漠化正在扩展,生态环境正在恶化。逐年减少的大风日数和沙尘暴日数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的保护与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沙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沙化的治理力度,沙地局部植被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暖干化趋势 呼伦贝尔沙地 生态环境演变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慧颖 安友仲 +2 位作者 刘方 吕杰 杨劲松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观察B型利钠肽(BNP)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的评价及其预测预后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观察并收集54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24h时的血浆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28d病死率,用ROC曲线... 目的:观察B型利钠肽(BNP)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的评价及其预测预后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观察并收集54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24h时的血浆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28d病死率,用ROC曲线评价血浆BNP水平变化对死亡的预测作用,进一步将存活的患者分为BNP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血浆BNP水平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LVEF<50%)中要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患者(LVEF≥50%)[(1268.3±601.5)pg/mL比(764.6±297.4)pg/mL,P=0.009]。血浆BNP水平在死亡组中要明显高于存活组[(1574.1±541.4)pg/mL比(365.2±94.7)pg/mL,P=0.006],以入ICU后首个24h时血浆BNP水平>692.5pg/mL作为预测死亡的临界点,其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2.4%。在存活的患者中,BNP升高组的ICU住院天数为(22.7±7.8)d,要明显高于正常组(14.0±5.7)d(P=0.02)。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预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严重感染 感染性休克 心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N-硝基L-精氨酸甲酯对大鼠动脉内皮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慧颖 赵利华 郭新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观察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投药大鼠的动脉内皮功能及结构改变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大鼠离体动脉环的张力测定,3氚-瓜氨酸标测及组织染色。结果:大鼠胸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投药3天后明显下降... 目的:观察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投药大鼠的动脉内皮功能及结构改变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大鼠离体动脉环的张力测定,3氚-瓜氨酸标测及组织染色。结果:大鼠胸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投药3天后明显下降,1周时有所恢复,8周时再次下降并释放内皮依赖性收缩因子。肠系膜微动脉的内皮功能无改变。投药8周后出现了动脉中膜肥厚及其周围纤维化。结论:L-NAME投药大鼠的胸主动脉内皮功能下降与投药时间呈非线性关系。肠系膜微动脉的内皮功能无改变。组织学变化与内皮功能变化之间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 精氨酸甲酯 L-NAME 血管疾病 病理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清NOS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慧颖 徐宝华 马小欣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研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30只长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球囊损伤+高脂饮食组,每组10只,3个月后以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触发使斑块破裂。生化监测血脂、血... 目的研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30只长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球囊损伤+高脂饮食组,每组10只,3个月后以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触发使斑块破裂。生化监测血脂、血清NO、NOS及OH-水平,病理检查动脉硬化斑块。结果高脂饮食组、球囊损伤+高脂饮食组血脂水平明显增高;血清NO水平在药物触发及斑块破裂后明显减少;NOS活性及OH-水平在高脂喂养后明显升高,药物触发后明显减少。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NOS活性增强,内皮功能得到代偿;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时,NOS活性明显下降,内皮功能明显受损进入失代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大鼠肾小球硬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慧颖 黄雯 +1 位作者 黄海长 李月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11期610-614,共5页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关系。方法12只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7只,一次性静脉注射氨基核苷嘌呤霉素9mg/100g体重,对照组5只,静脉注射生...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关系。方法12只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7只,一次性静脉注射氨基核苷嘌呤霉素9mg/100g体重,对照组5只,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次,动态观察尿蛋白定量变化。第20周末宰杀,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留取肾脏,制备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大鼠肾组织中MMP-2、MMP-9和FN的表达,分析其在肾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及与蛋白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FSGS模型组大鼠用药后尿蛋白定量显著增高,血总胆固醇显著增高。肾脏病理变化示部分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或全球性硬化,细胞外基质节段性增多。MMP-9在正常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有少量表达,在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MMP-9的表达与尿蛋白定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MMP-2在正常大鼠的肾小球动脉和肾小管间质有少量表达,在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MP-2的表达略有减少(P>0.05);MMP-2的表达与尿蛋白的定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在正常大鼠肾组织中FN表达于肾小球系膜区,基底膜及肾间质处,在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FN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FN的表达与尿蛋白定量、MMP-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与MMP-9的表达呈直线负相关。结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时,MMP-9的表达下调,可以引起FN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入重症监护室早期肌钙蛋白Ⅰ水平对非心脏手术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慧颖 赵连泽 安友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评估入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早期肌钙蛋白I(TnⅠ)水平对非心脏手术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观察2015-01-01至2015-12-31入住我院外科ICU的非心脏手术重症患者,检测其入ICU早期TnⅠ水平;比较入ICU早期TnⅠ升高患者与TnⅠ... 目的:评估入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早期肌钙蛋白I(TnⅠ)水平对非心脏手术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观察2015-01-01至2015-12-31入住我院外科ICU的非心脏手术重症患者,检测其入ICU早期TnⅠ水平;比较入ICU早期TnⅠ升高患者与TnⅠ正常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死亡率,比较存活者与死亡者的入ICU早期TnⅠ水平、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APACHEⅡ评分等指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非心脏手术重症患者ICU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ICU早期TnⅠ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ICU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1 193例患者,其中159例(13.3%)入ICU早期TnⅠ水平升高。入ICU早期TnⅠ升高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TnⅠ正常的患者[17.0(14.0,21.0)分vs 15.0(13.0,18.0)分],前者死亡率也高于后者(18.2%vs 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对死亡者(n=56)与存活者(n=1 137)进行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OR=1.041)、APACHEⅡ评分(OR=1.218)、入ICU早期TnⅠ水平(OR=6.366)为非心脏手术重症患者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ICU早期TnⅠ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预测ICU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和0.778,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03。结论:入ICU早期TnⅠ升高是非心脏手术重症患者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死亡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Ⅰ 重症监护 预后
下载PDF
各级医院非肾脏病科医生对慢性肾脏病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慧颖 黄雯 张国娟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对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可逆因素、用药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为探索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提供帮助。方法对北京市12家社区医院、10家二级医院、8家三... 目的调查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对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可逆因素、用药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为探索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提供帮助。方法对北京市12家社区医院、10家二级医院、8家三级医院的共304名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从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与分期、诊断、防治、加重因素和可逆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答对80%以上为知晓,答对40-80%为部分知晓,答对40%以下为不知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完成问卷97份,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与分期,知晓25%,部分知晓47%,不知晓28%;慢性肾脏病的诊断,知晓22%,部分知晓43%,不知晓35%;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知晓20%,部分知晓45%,不知晓35%;慢性肾脏病的加重因素与可逆因素,知晓17%,部分知晓43%,不知晓40%。二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完成问卷98份,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与分期,知晓38%,部分知晓51%,不知晓11%;慢性肾脏病的诊断,知晓25%,部分知晓43%,不知晓32%;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知晓22%,部分知晓46%,不知晓32%;慢性肾脏病的加重因素与可逆因素,知晓16%,部分知晓47%,不知晓37%。三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完成问卷109份,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与分期,知晓39%,部分知晓50%,不知晓11%;慢性肾脏病的诊断,知晓25%,部分知晓46%,不知晓29%;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知晓25%,部分知晓48%,不知晓27%;慢性肾脏病的加重因素与可逆因素,知晓16%,部分知晓51%,不知晓33%。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与分期,二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较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知晓率高,χ~2=9.669,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较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知晓率高,χ~2=10.818,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与三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比较无显著差异。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防治、加重因素和可逆因素,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概念与分期,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非肾脏病科临床医生的知晓率不高,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的知晓率更低,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加重因素和可逆因素的知晓率就更低,不利于患者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和延缓病情进展,因此应加强慢性肾脏病知识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知晓率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微区拉曼光谱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慧颖 徐宝华 马小欣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6-382,共7页
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微区拉曼光谱特征,以球囊损伤日本长耳白兔右侧颈总动脉后予以高脂饮食喂养,在实验过程中监测体重和血脂变化情况。3个月后,以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加以触发使斑块破裂,将动物处死并查找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组织... 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微区拉曼光谱特征,以球囊损伤日本长耳白兔右侧颈总动脉后予以高脂饮食喂养,在实验过程中监测体重和血脂变化情况。3个月后,以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加以触发使斑块破裂,将动物处死并查找动脉硬化斑块,动脉组织经大体病理分类后,进行微区拉曼光谱及病理检测。结果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拉曼光谱图在1450及1660cm-1处均有明显的胆固醇等脂质特征峰。特征峰曲线下相对面积统计结果表明: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谱峰下相对面积(5.80×10-3±3.51×10-3)显著高于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组织(2.01×10-3±1.49×10-3)及正常动脉组织(1.01×10-3±0.94×10-3),P<0.05。正常动脉组织拉曼光谱曲线较光滑,无明显特征峰。血栓形成处拉曼光谱图荧光背底较强,未见特征谱峰。该研究结果证明微区拉曼光谱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胆固醇等脂质含量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表明微区拉曼光谱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