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束鹿页岩油密切割压裂技术——以SY302X井为例
1
作者 吴刚 刘其伦 +3 位作者 钟小军 王孝超 冯汉斌 赵政嘉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5期36-43,共8页
为评价束鹿凹陷中洼槽沙三下段砾岩体致密油气藏,最大程度释放储层产能。钻探水平井SY302X井,水平段长1160 m,储层钻遇率95.60%,为充分改造储层,在总结以往大型体积酸压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优选无限级滑套的改造工艺,段间距缩短到10 m左右... 为评价束鹿凹陷中洼槽沙三下段砾岩体致密油气藏,最大程度释放储层产能。钻探水平井SY302X井,水平段长1160 m,储层钻遇率95.60%,为充分改造储层,在总结以往大型体积酸压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优选无限级滑套的改造工艺,段间距缩短到10 m左右,可实现对水平段密切割压裂。该井使用140 MPa高压管汇撬、140型井口、5500 m^(3)储液池、连续输砂装置等设备,并完成26段压裂,单段最大液量达1850.2 m^(3),单段最大加砂51 m^(3),全井累计泵注液体2.41×104 m^(3),累计加砂956.6 m^(3)。该井的顺利完成为束鹿凹陷非常规储层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改造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鹿凹陷 页岩油 密切割 无限级滑套 压裂 水平井 砾岩体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对淤泥质潮滩有机碳来源和储量的影响——以茅埏岛为例
2
作者 刘雨薇 于培松 +3 位作者 郑旻辉 赵政嘉 张偲 韩沉花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1,共8页
滨海湿地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不同植被类型会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和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茅埏岛无植被、老红树林、幼红树林和互花米草等4种淤泥质潮滩各采集1根沉积物柱状样品(柱样长度均为1 m,按10 cm间隔分样),测定沉积物粒度、... 滨海湿地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不同植被类型会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和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茅埏岛无植被、老红树林、幼红树林和互花米草等4种淤泥质潮滩各采集1根沉积物柱状样品(柱样长度均为1 m,按10 cm间隔分样),测定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等参数,分析和讨论沉积物有机碳来源、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无植被潮滩、老红树林潮滩、幼红树林潮滩和互花米草潮滩沉积物中TOC平均含量依次为0.71%±0.03%,0.76%±0.16%,0.69%±0.12%,0.83%±0.09%。在0~20 cm层,有植被潮滩TOC含量显著高于无植被潮滩;在20~100 cm层,互花米草潮滩沉积物TOC含量高于其它潮滩类型。2)茅埏岛潮滩中互花米草潮滩沉积物有机碳储量最高,达5.79 kg m^(2),其次是老红树林潮滩(5.61 kg m^(2)),幼红树林潮滩(4.95 kg m^(2))和无植被潮滩(4.84 kg m^(2))有机碳储量较低。互花米草潮滩和红树林的覆盖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潮滩的储碳能力。3)互花米草潮滩沉积物中的有机碳主要以陆源为主,占比57.75%;本地植物贡献在老红树林潮滩沉积物中占比最大,占比32.65%;幼红树林潮滩和无植被潮滩沉积物中有机碳均以海源贡献为主,分别占比61.47%和5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潮滩 植被类型 碳储量 茅埏岛
下载PDF
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气绝缘问题 被引量:44
3
作者 王鹏 赵政嘉 +3 位作者 刘雪山 周群 雷勇 王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09-2322,共14页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是建设未来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当电力电子系统引入整流和逆变环节后,电气设备绝缘易受到高频、含有谐波电压的影响而加速老化。然而,正弦电压下电气设备绝缘系统检测及评估技术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有电力...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是建设未来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当电力电子系统引入整流和逆变环节后,电气设备绝缘易受到高频、含有谐波电压的影响而加速老化。然而,正弦电压下电气设备绝缘系统检测及评估技术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有电力电子设备。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从相关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作特性和应用背景等方面综述了新能源发电、电力电子变压器、换流变压器、变频电机等电力电子设备中存在的电气绝缘问题。尤其针对变频电机绝缘系统的老化现象及放电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相关试验需要在模拟电、热、环境等应力条件下进行。认为研究相应设备的绝缘破坏机理、找到其影响规律、制订相关标准等手段是最终实现提升电力电子设备绝缘可靠性的途径。结合未来电力电子设备向高频率、大功率、高电压发展的趋势,对与其相关的电气绝缘关键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绝缘 变频电机 脉宽调制 绝缘老化 局部放电
原文传递
阿尔塔拉凹陷压裂控缝高及诊断技术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安军 胡金堂 +3 位作者 赵政嘉 才博 牛永泽 谢凤华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1,共3页
对于低渗透薄互层油气藏,储层压裂改造期望压裂作业后人工裂缝尽可能在目地层内支撑,从而增加有效支撑裂缝长度,提高人工裂缝的支撑效果。然而在实际压裂施工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层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由于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 对于低渗透薄互层油气藏,储层压裂改造期望压裂作业后人工裂缝尽可能在目地层内支撑,从而增加有效支撑裂缝长度,提高人工裂缝的支撑效果。然而在实际压裂施工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层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由于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缝高易过度增长。因此需要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提高该类储层压裂效果。提出了压裂改造此类储层的单薄层控缝高和多层提高压开程度的低伤害、高效改造工艺及诊断方法。通过现场应用平均探井单井产量提高了4~10m3/d,勘探试油成功率提高到85%以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控缝高 诊断 低渗透薄互层
下载PDF
非对称重复方波电压对局部放电统计特性及耐电晕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赵莉华 徐洪英 +2 位作者 赵政嘉 李想 王鹏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为研究非对称重复方波电压对变频电机匝间绝缘局部放电和耐电晕寿命的影响规律,在对称和非对称重复方波电压下对变频绝缘单点放电模型的局部放电及耐电晕寿命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在非对称重复方波电压上升沿和下降沿产生的局部放... 为研究非对称重复方波电压对变频电机匝间绝缘局部放电和耐电晕寿命的影响规律,在对称和非对称重复方波电压下对变频绝缘单点放电模型的局部放电及耐电晕寿命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在非对称重复方波电压上升沿和下降沿产生的局部放电呈非对称分布特性,上升沿附近的放电幅值较大,而下降沿放电幅值较小。非对称重复方波电压下匝间绝缘试样的平均耐电晕寿命约为对称重复方波电压下的2倍。因此,当采用重复方波电压评估变频电机绝缘性能时,不仅要注意上升时间的影响,还要考虑下降时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局部放电 耐电晕 方波电压
下载PDF
示踪剂在分段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赵政嘉 顾玉洁 +3 位作者 才博 赵安军 王彬 吴昊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95,共4页
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后各段产液贡献不易测试和计算。通过分析示踪剂法测量的原理,进行了示踪剂测试技术优化研究,形成了利用示踪剂评价水平井分段产液贡献率的测量方法。应用该方法在束鹿凹陷致密油体积压裂井束探2x井进行了测试,优选了... 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后各段产液贡献不易测试和计算。通过分析示踪剂法测量的原理,进行了示踪剂测试技术优化研究,形成了利用示踪剂评价水平井分段产液贡献率的测量方法。应用该方法在束鹿凹陷致密油体积压裂井束探2x井进行了测试,优选了7种不同示踪剂分别注入7个压裂层段,通过分析在不同时间取得的246个样品,得到了7个层段的产液贡献率,为体积压裂优化设计和产能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体积压裂 产能评价 示踪剂 束探2x井
下载PDF
二连盆地赛51井石灰岩储层深度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安军 才博 +1 位作者 路占军 赵政嘉 《油气井测试》 2011年第3期55-59,77-78,共5页
赛51井储层改造存在如下问题:①物性差基质基本不含油;②杨氏模量高,应力遮挡差;③储层温度低,破胶困难;④原油凝固点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易结蜡;⑤酸液浓度高,对缓蚀要求高,需要采用深度酸压技术形成长缝等。在储层评价研究基础上,... 赛51井储层改造存在如下问题:①物性差基质基本不含油;②杨氏模量高,应力遮挡差;③储层温度低,破胶困难;④原油凝固点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易结蜡;⑤酸液浓度高,对缓蚀要求高,需要采用深度酸压技术形成长缝等。在储层评价研究基础上,针对以上问题研究制定技术对策,应用地面交联酸体系施工获得成功。该井的施工成功开辟了二连盆地古生界灰岩潜山找油新领域,实现了我国东部地区石炭系灰岩潜山勘探的首次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灰岩 深度酸压 技术难点 地面交联酸
下载PDF
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低压交流与直流配电网运行经济性对比 被引量:29
8
作者 赵政嘉 李海波 +4 位作者 赵宇明 刘国伟 杨超 蒋世用 李雨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0-61,共12页
配电网运行经济性是配电网经济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用户用电效益。随着直流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低压配电网,如何定量评估低压交流与直流配电网运行损耗,进而对比二者运行经济性,对于未来低压配电系统的... 配电网运行经济性是配电网经济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用户用电效益。随着直流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低压配电网,如何定量评估低压交流与直流配电网运行损耗,进而对比二者运行经济性,对于未来低压配电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含有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低压交流与直流配电系统典型拓扑结构,建立了基于系统全环节功率损耗的交直流运行经济性对比评估模型,并以运行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建立考虑储能充放电状态的配网运行策略优化模型。最后基于深圳中美中心低压直流配网示范工程实际数据对系统典型运行日的功率损耗进行分类统计,对比了交流与直流配网运行经济性的差异以及储能接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系统功率损耗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且长期运行下低压直流配电网运行经济性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交流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功率损耗 运行经济性
下载PDF
考虑工程设备差异性的微能源网设备综合优化配置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政嘉 滕振山 +3 位作者 王志光 张超 左高 谭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4-93,共10页
微能源网设备的优化配置对提高其长期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优化方法未充分考虑待配置设备的参数差异性,对不同运行场景适应性不强。因此,重点研究了考虑设备差异性的微能源网设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设备关键参数构建待选... 微能源网设备的优化配置对提高其长期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现有优化方法未充分考虑待配置设备的参数差异性,对不同运行场景适应性不强。因此,重点研究了考虑设备差异性的微能源网设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设备关键参数构建待选型设备库,并对核心设备进行筛选。然后,结合多维度约束条件建立以设备数量为离散型变量的混合整数优化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在不同场景下进行设备配置的方案对比,验证了设备库构建的完整性对规划结果具有一定影响,且以各型号设备的数量作为离散变量在多设备优化配置时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多能互补协同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下载PDF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花岗岩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政嘉 顾玉洁 +4 位作者 史原鹏 吴刚 成捷 李凯 张智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76,共5页
通过对乌兰花凹陷花岗岩裂缝性储层进行研究,分析了花岗岩的岩石矿物成分、孔隙结构、裂缝产状等基本特征,梳理了裂缝性花岗岩储层改造难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借鉴非常规储层改造理念,形成了促进油气-裂缝的连通,增大油气-裂缝接触面积的... 通过对乌兰花凹陷花岗岩裂缝性储层进行研究,分析了花岗岩的岩石矿物成分、孔隙结构、裂缝产状等基本特征,梳理了裂缝性花岗岩储层改造难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借鉴非常规储层改造理念,形成了促进油气-裂缝的连通,增大油气-裂缝接触面积的储层改造工艺技术,同时配套形成复合压裂液体系及全尺度支撑剂组合注入技术。该技术已应用在探井Lan47井花岗岩裂缝储层改造中,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乌兰花凹陷花岗岩储层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裂缝性储层 压裂 复合压裂液 粒径组合
下载PDF
含水层构造改建地下储气库盖层封闭能力评价研究——以冀中坳陷大5目标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祥杰 郭发军 +6 位作者 陈洪 刘团辉 林建品 张辉 陈曦 赵政嘉 贾善坡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11期32-39,共8页
盖层封闭能力,是决定含水层构造能否成功改建为地下储气库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冀中坳陷大5目标为研究对象,在岩心、地震、测井、室内试验、地层测试、干扰试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盖层岩性、厚度、物性特征、排替压力等方面开展封... 盖层封闭能力,是决定含水层构造能否成功改建为地下储气库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冀中坳陷大5目标为研究对象,在岩心、地震、测井、室内试验、地层测试、干扰试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盖层岩性、厚度、物性特征、排替压力等方面开展封闭能力静态评价,从地层测试、干扰试井等方面开展封闭能力动态评价。综合静态、动态评价研究,建立含水层构造改建地下储气库盖层封闭能力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认为大5目标盖层封闭能力良好,符合建库密封条件。该项研究对国内含水层储气库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地下储气库 盖层 封闭能力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快速测试技术在水层建库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政嘉 顾玉洁 赵俊魁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4期48-49,77,共2页
水层建库是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准确了解水层的产能和物性特征是储气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以XX井测试为例,针对水层建库的要求和测试目的,通过两次测试施工对比分析,优化测试管柱和开关井工作制度。利用测试技术快速获取地层的... 水层建库是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准确了解水层的产能和物性特征是储气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以XX井测试为例,针对水层建库的要求和测试目的,通过两次测试施工对比分析,优化测试管柱和开关井工作制度。利用测试技术快速获取地层的产能液性和储层参数,缩短了测试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为水层储气库建设提供了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层建库 快速测试 管柱优化 工作制度
下载PDF
重复短脉冲及方波电压频率对变频电机绝缘局部放电统计特性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能 王鹏 +6 位作者 赵政嘉 徐洪英 郑昌江 李颖 吴琦 项恩新 王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6-63,共8页
为研究重复短脉冲及方波电压频率对局部放电统计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不同频率的重复短脉冲及方波电压对变频电机漆包线绞线对进行测试,得到了两种电压条件下频率对局部放电幅值及相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重复短脉冲及方波电压下,频... 为研究重复短脉冲及方波电压频率对局部放电统计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不同频率的重复短脉冲及方波电压对变频电机漆包线绞线对进行测试,得到了两种电压条件下频率对局部放电幅值及相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重复短脉冲及方波电压下,频率升高造成表面积累电荷衰减减小,促使初始电子出现概率增加,从而导致局部放电幅值减小;放电相位随频率变化可能会受到电压极性的影响,在高频重复短脉冲电压下放电相位延迟,在高频重复方波电压下放电相位提前;在重复方波电压下的放电幅值为0.2~2 V,高于重复短脉冲下的放电幅值。根据研究结论,在依据国际标准对变频电机绝缘性能进行检测时,为提高信噪比,推荐采用频率较小的重复方波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重复短脉冲电压 重复方波电压 频率 局部放电统计特性
下载PDF
杨税务高温潜山气藏测试射孔联作技术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述忍 程晓东 +3 位作者 赵政嘉 李璐 李金华 陈京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针对杨税务高温潜山气藏井深大、井底温度高、射孔跨距大的测试技术难点,根据测试射孔管柱既要满足测试需求又要简单可靠的原则,优化了负压测试阀射孔联作管柱,形成了由负压测试阀、RDS循环阀和RD循环阀组成的测试阀组合,优选了川南692... 针对杨税务高温潜山气藏井深大、井底温度高、射孔跨距大的测试技术难点,根据测试射孔管柱既要满足测试需求又要简单可靠的原则,优化了负压测试阀射孔联作管柱,形成了由负压测试阀、RDS循环阀和RD循环阀组成的测试阀组合,优选了川南692厂的超高温深穿透射孔弹。该工艺在杨税务高温潜山气藏3口井进行了施工作业,测试工作制度采用一开一关一开放喷,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负压测试阀射孔联作管柱和超高温深穿透射孔弹能够满足杨税务高温潜山气藏测试射孔联作施工的要求,提高了测试层资料录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深化地质人员对杨税务潜山储层的认识和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税务潜山气藏 测试射孔联作 负压测试阀 超高温 大跨距射孔 压力测试
下载PDF
重复方波频率对聚酰亚胺耐电晕寿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敖兵 雷勇 +1 位作者 王鹏 赵政嘉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研究重复方波电压频率对聚酰亚胺耐电晕寿命的影响规律,搭建了双极性方波测试平台,测试不同频率下聚酰亚胺的耐电晕寿命和局部放电统计特性。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的耐电晕寿命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趋势逐渐变缓,这是因为随着重复方波频... 为研究重复方波电压频率对聚酰亚胺耐电晕寿命的影响规律,搭建了双极性方波测试平台,测试不同频率下聚酰亚胺的耐电晕寿命和局部放电统计特性。结果表明:聚酰亚胺的耐电晕寿命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趋势逐渐变缓,这是因为随着重复方波频率的增加,发生在上升沿和下降沿处的放电幅值和相位都逐渐减小,致使单个周期内放电产生的电老化作用减弱。据此,对绝缘采用提高方波电压频率来加速老化时,需考虑上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绝缘系统 耐电晕寿命 聚酰亚胺 局部放电
下载PDF
巴彦河套盆地片麻岩储层改造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凯 王孝超 +4 位作者 陈猛如 赵政嘉 张辉 赵伟峰 魏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8-162,共5页
巴彦河套片麻岩储层具有埋藏浅、低温、低孔低渗透、天然裂缝发育、孔喉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储层改造过程中存在加砂困难、缝高失控、压裂液难以破胶等风险,根据上述难点,结合岩石力学分析和非常规储层压裂理论,形成了水力裂缝... 巴彦河套片麻岩储层具有埋藏浅、低温、低孔低渗透、天然裂缝发育、孔喉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储层改造过程中存在加砂困难、缝高失控、压裂液难以破胶等风险,根据上述难点,结合岩石力学分析和非常规储层压裂理论,形成了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缝、多裂缝延伸形成缝网,增渗增产的储层改造工艺技术,同时配套多尺度裂缝支撑、缝高控制及低温破胶技术。该技术在巴彦河套盆地片麻岩裂缝储层的3口井已得到成功应用,压后产油量10.50~27.96m3/d,平均产油量达到19.83m3/d,对巴彦河套盆地片麻岩裂缝储层后期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天然裂缝 加砂 缝高 破胶
下载PDF
TAP阀及泵送桥塞分段压裂工艺在束探3井的应用分析
17
作者 赵政嘉 霍丽芬 +4 位作者 杨春华 李伟 张海英 田绍雪 王晓霞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1期58-60,78,共3页
束探3井是一口致密油直井,首次采用TAP阀套管滑套完井工艺。经对该井压裂方案设计讨论,采用TAP阀及泵送桥塞分段压裂工艺。该井压裂过程中,TAP阀分段压裂工艺缺点突出,诸如钻井泥浆杂质堵塞TAP阀进液孔,导致打开困难;TAP阀出液端口与地... 束探3井是一口致密油直井,首次采用TAP阀套管滑套完井工艺。经对该井压裂方案设计讨论,采用TAP阀及泵送桥塞分段压裂工艺。该井压裂过程中,TAP阀分段压裂工艺缺点突出,诸如钻井泥浆杂质堵塞TAP阀进液孔,导致打开困难;TAP阀出液端口与地层接触面积小,使压裂施工中压力较高,地层致密,存在压不开的风险。泵送桥塞分段压裂工艺安全、可靠、高效,更适用于致密油措施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阀 分段压裂 工艺分析 致密油
下载PDF
基于时序仿真的商业楼宇交流与直流配电系统能效对比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海波 赵宇明 +2 位作者 刘国伟 蒋世用 赵政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194-4206,共13页
直流配电以其具备高效接入分布式电源、储能与直流负荷的优势,近几年建筑电气行业得到广泛关注。作为数量众多、节能潜力巨大的商业楼宇,采用何种配电形式成为影响其能效水平的关键因素,亟需开展楼宇交流与直流配电系统的能效对比分析... 直流配电以其具备高效接入分布式电源、储能与直流负荷的优势,近几年建筑电气行业得到广泛关注。作为数量众多、节能潜力巨大的商业楼宇,采用何种配电形式成为影响其能效水平的关键因素,亟需开展楼宇交流与直流配电系统的能效对比分析。现有配电网能效评估研究未能充分考虑商业楼宇负荷的特殊性,评估方法和指标难以适用。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商业楼宇交、直流配电系统典型结构,考虑楼宇负荷类型的特殊性和时序性,建立了换流设备的分段线性效率函数及线路动态功率损耗模型,以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及负载支路作为评估单元,提出了基于时序仿真的能效评估指标及其方法。最后基于深圳中美中心直流配电示范工程,设计了具备相同边界条件的交流配电系统,进行能效对比分析。算例分析表明,商业楼宇负载类型对于交、直流配电系统能效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直流负荷比例与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的增加,直流配电系统的能效优势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能效评估 商业楼宇 直流负荷 分布式能源 时序仿真
下载PDF
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存储式产液剖面测试技术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昊洋 王燕声 +5 位作者 牛润海 郑晓培 徐克彬 颜文刚 申琦 赵政嘉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3期46-48,77,共3页
产液剖面测试是了解生产层段产液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油田开发的一项主要工作。为了评价水平井产液剖面,根据水平井井身结构和井内流体的流动状态特性,开发了一种连续油管输送存储式产液剖面测井工艺,可定性定量分析解释水平井段产液状况... 产液剖面测试是了解生产层段产液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油田开发的一项主要工作。为了评价水平井产液剖面,根据水平井井身结构和井内流体的流动状态特性,开发了一种连续油管输送存储式产液剖面测井工艺,可定性定量分析解释水平井段产液状况及产出井段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液剖面 测试 水平井 连续油管
下载PDF
超铀金属有机化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政嘉 刘康 +2 位作者 郭燕 于吉攀 石伟群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33-1641,共9页
锕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性质而备受关注.锕系元素的高毒性和放射性以及对水和氧的超敏感性造成锕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及表征手段都比较苛刻.而超铀元素的获取途径更为严苛,加之极其强的放射性,超铀金属有机... 锕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性质而备受关注.锕系元素的高毒性和放射性以及对水和氧的超敏感性造成锕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及表征手段都比较苛刻.而超铀元素的获取途径更为严苛,加之极其强的放射性,超铀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报道甚少.近年来,随着合成技术及表征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结构新颖的超铀金属有机化合物被合成,通过对其电子结构、成键模式及理化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超铀元素的认识和理解.综述了近年来超铀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成键性质的研究,以期为系统地理解超铀元素的电子结构和成键规律以及合成结构新颖的超铀金属有机化合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铀元素 放射性 金属有机化合物 电子结构 成键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