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共晶溶剂在生态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赵文志 谢旭 +2 位作者 张兵兵 张锦涛 何添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新型绿色溶剂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将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溶剂用于生态地质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减少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深共晶溶剂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低环境影响、低成本和易于合成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生态地质样品中... 新型绿色溶剂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将绿色溶剂替代传统溶剂用于生态地质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减少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深共晶溶剂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低环境影响、低成本和易于合成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生态地质样品中分析物的提取和分离。文章在介绍深共晶溶剂的概念、制备方法和主要理化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该技术在水、土壤和生物样品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深共晶溶剂是一类有望替代传统有毒有害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但仍需要解决其高黏度的缺点,同时要加强提取机理研究和与多种检测方法联用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共晶溶剂 生态地质样品 绿色化学 样品制备 提取技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草甘膦
2
作者 谢旭 赵文志 +2 位作者 姜士龙 孟军 方晶晶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文章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草甘膦这一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用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磷酸盐缓冲液(35∶6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 L/mi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检测波长为302 nm... 文章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草甘膦这一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用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磷酸盐缓冲液(35∶6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 L/mi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检测波长为302 nm。该方法检出限为0.063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10%。对于试验中草甘膦的回收率表现出了高度准确性,回收率范围达到了97.6%~100.1%。在10μg/L目标物本底质量浓度下进行加标试验,回收率表现为97.57%;而在100μg/L目标物本底质量浓度下的加标试验中,回收率则显著提高至99.8%;150μg/L目标物本底质量浓度的加标回收率达到了99.2%。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回收率较高,适用于检测水中草甘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析方法验证
下载PDF
加压钢板固定术后内植物失败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文志 刘迎曦 +2 位作者 张军 李宝文 杨梁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探讨内固定失败的生物力学原因。方法 在用有限元方法对普通加压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进行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内植物失败病例34例的失败原因。结果 除手术操作和内植物自身的缺陷外,许多因素如钢板的安放位置、钢板长度、螺钉... 目的 探讨内固定失败的生物力学原因。方法 在用有限元方法对普通加压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进行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内植物失败病例34例的失败原因。结果 除手术操作和内植物自身的缺陷外,许多因素如钢板的安放位置、钢板长度、螺钉安放不足、螺钉选择不当、骨折端有间隙、骨皮质有缺损等方面均影响骨折的稳定性和钢板的安全性。结论 应强调骨折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原则,尽可能避免应力集中,以保证内植物确实达到坚强有效的内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加压钢板 内植物失败 有限元方法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文志 陈维钧 +1 位作者 云大真 吕忠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5-377,369,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新途径。方法:34只健康家犬随机分成3组:26只动物的左膝为A组,右膝为B组,另8只动物的双膝为C组。A组单纯切除内侧半月板;B组切除内侧半月板后,将从另一动物右膝关节取下的内侧半月板植入原... 目的:探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新途径。方法:34只健康家犬随机分成3组:26只动物的左膝为A组,右膝为B组,另8只动物的双膝为C组。A组单纯切除内侧半月板;B组切除内侧半月板后,将从另一动物右膝关节取下的内侧半月板植入原位;C组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2只动物,移植物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16周时,2只动物行动脉灌注,23只动物标本行生物力学试验。留3只动物以作远期观察。结果:移植半月板组织能存活。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植入半月板明显提高了膝关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在负重时。结论:初步认定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能够同宿主良好愈合,并能在移植后短期随访过程中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从而防止或延缓了膝关节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同种异体新鲜半月板 生物力学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移植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文志 郑连杰 +1 位作者 何盛为 方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6期491-492,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有严重骨关节炎的手术经验。方法对7例10髋成人高位先天性髋脱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上移4~6cm。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2分恢复到术后6个月的85.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有严重骨关节炎的手术经验。方法对7例10髋成人高位先天性髋脱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上移4~6cm。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2分恢复到术后6个月的85.34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在正确认识和理解本病各种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软组织松解,尽可能将髋臼假体放置在真臼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成人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长骨内开口效应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文志 刘迎曦 +3 位作者 张军 李守巨 李靖年 孙晓江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2-1054,共3页
建立一个股骨中段的外侧皮质带有矩形开口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骨开口区的尺寸改变时,股骨的扭转刚度和应力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骨开口长度为骨外径的1倍时(1OD),对股骨扭转刚度和剪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小;开口长度从2OD增至4O... 建立一个股骨中段的外侧皮质带有矩形开口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骨开口区的尺寸改变时,股骨的扭转刚度和应力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骨开口长度为骨外径的1倍时(1OD),对股骨扭转刚度和剪应力分布的影响较小;开口长度从2OD增至4OD时扭转刚度急剧减小,而且剪应力的最大值位于开口区中心。本结论对临床骨科的手术治疗方法和骨开口尺寸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效应 力学模型 扭转刚度 有限元方法 开口 骨内 理论模型 力学性能 手术治疗方法 应力分布 有限元方法 骨扭转 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动物实验的应力与股骨近端生长关系的生物力学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文志 刘迎曦 +2 位作者 张军 方旭 何盛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建立可数值量化的应力与骨生长生物力学模型。方法将动物实验、骨生长方程中未知参数的反演识别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究应力环境对快速生长期大鼠股骨生长与重建的影响,依据大鼠股骨所受外力刺激以及近端骨密度数值的改变,反演骨... 目的建立可数值量化的应力与骨生长生物力学模型。方法将动物实验、骨生长方程中未知参数的反演识别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究应力环境对快速生长期大鼠股骨生长与重建的影响,依据大鼠股骨所受外力刺激以及近端骨密度数值的改变,反演骨生长方程中的未知参数B和K。结果文中所建的生物模型不仅能够数值模拟快速生长期大鼠股骨骨密度变化和外界刺激的关系,而且能够预测大鼠生命周期中某段时间内不同应力环境下股骨的生长趋势。结论:本文的建模思路和方法为人体骨骼重建适应模型的确立起到提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重建适应模型 动物实验 反演理论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应力环境对大鼠股骨生长与重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文志 刘迎曦 +4 位作者 张军 李守巨 李靖年 孙晓江 李宝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87,共5页
通过创建一种新的动物模型,研究应力环境对生长期大鼠股骨生长与重建,以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切断6周大SD大鼠右后肢的坐骨神经,致使其右后肢残废,为废用组;左后肢过度负重,为过载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每天早午晚... 通过创建一种新的动物模型,研究应力环境对生长期大鼠股骨生长与重建,以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切断6周大SD大鼠右后肢的坐骨神经,致使其右后肢残废,为废用组;左后肢过度负重,为过载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每天早午晚鼓励动物运动半小时,4周后结束实验观测。测量股骨中段的宏观几何学参数、物理学参数和生物力学参数。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股骨的若干几何及物理参数发生了明显变化,表明应力环境可以改变活骨组织的成份和结构并逐渐改变其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实验模型实用且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环境 生长与重建 组织计量学 生物力学性能
下载PDF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文志 李斌 +3 位作者 陈秉智 苏晋 何盛为 张路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608-612,共5页
有限元分析法是用于结构分析的矩阵方法,将一个由无限个质点构成并且有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划分成有限个小单元所组成的集合体。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可对颈椎在生理、病理以及不同治疗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立颈椎... 有限元分析法是用于结构分析的矩阵方法,将一个由无限个质点构成并且有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划分成有限个小单元所组成的集合体。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可对颈椎在生理、病理以及不同治疗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立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四项基本原则(解剖轮廓、材料特性、边界条件和模型验证)及其实现方法,展望了有限元法应用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生物力学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膝半月板全切除对膝关节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文志 陈维钧 +1 位作者 云大真 吕忠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0-262,共3页
报告了16只犬左后肢内侧半月板全切除后3个月时,生物力学实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和压缩试验结果。在冲击实验和压缩实验中,切除组的冲击韧性和破坏应力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说明半月板全切除后导致了膝关节的不稳... 报告了16只犬左后肢内侧半月板全切除后3个月时,生物力学实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和压缩试验结果。在冲击实验和压缩实验中,切除组的冲击韧性和破坏应力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说明半月板全切除后导致了膝关节的不稳定和载荷传导的紊乱,提示临床上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应以保留半月极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全切除 膝关节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文志 郑连杰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8例(8髋)。平均年龄 3 5 .6岁 (2 6~48岁 )。男 3例 ,女 5例。手术方法在田川髋臼旋转截骨术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平均随访时间 2 .1年 (1 5~3 6个... 目的 :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8例(8髋)。平均年龄 3 5 .6岁 (2 6~48岁 )。男 3例 ,女 5例。手术方法在田川髋臼旋转截骨术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平均随访时间 2 .1年 (1 5~3 6个月 )。结果 :以Lack的改良Tonis标准评定 ,优6例 ,良 2例 ;X线片显示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恢复了正常匹配关系。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办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骨切开术 骨疾病 发育性 治疗
下载PDF
V度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文志 郑连杰 +1 位作者 杨梁 李宝文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6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V度腰椎滑脱 手术治疗 手术技术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基于快速生长期大鼠骨生长与重建适应模型的数字量化研究(英文)
13
作者 赵文志 刘迎曦 +1 位作者 张军 张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8779-8783,共5页
背景:目前骨重建生物模型研究通常运用有限元分析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量或骨结构的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因此,模型不是处在真实的力学环境中,而是在生理限定应力的范围内进行模拟,通过各种数值方法进行试算。目的:将动物实验... 背景:目前骨重建生物模型研究通常运用有限元分析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量或骨结构的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因此,模型不是处在真实的力学环境中,而是在生理限定应力的范围内进行模拟,通过各种数值方法进行试算。目的:将动物实验、数学表达式中未知参数的反演识别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建立数值量化的骨生长与重建适应生物模型,观察应力环境对快速生长期大鼠股骨生长与重建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实验于2002-10在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6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法国DMS公司Challenger双能X线骨密度仪,德国西门子公司sensation16CT机。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5只,不做任何处置;实验组45只由臀部切断其右侧坐骨神经,致使其右后肢瘫痪。其中左后肢承受多于正常状态下的负重为实验组中的过载组,右后肢基本不承受任何负重为实验组中的废用组。实验期为8周。每周提取的大鼠股骨近端骨密度数值,反演骨生长方程中的未知参数B和K,根据股骨的CT截面信息,重塑了三维几何模型。主要观察指标:大鼠体质量、股骨近端骨密度变化;反演骨生长方程中的未知参数B和K变化。结果:实验期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体质量随时间增长呈递增趋势,对照组和过载组股骨近端骨密度随时间增长呈递增趋势,而废用组骨密度在5周后呈下降趋势。从反演结果和处理后的数据上看,骨生长系数B随时间的变化而迅速变小,第10周时基本接近于零。生长因子K随时间的变化而迅速增加,5~10周内增长减缓,10周以后接近水平线。说明骨的快速生长期已经结束,骨的重建和吸收进入了一个平衡期。结论:实验提出的骨重建适应模型不仅能够数值模拟大鼠快速生长期股骨骨密度变化和外界刺激的关系,而且能够预测大鼠整个生命周期中在不同应力环境下股骨的生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重建适应模型 动物实验 反演理论
下载PDF
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决策
14
作者 赵文志 张路 +1 位作者 方旭 何盛为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9期39-41,共3页
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决策,在权威评价系统中查询最佳证据。结果显示,外固定架和髁-头型钉不适用粗隆间骨折;DHS具有明显优势;不能证明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何者占优。提示应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决策,在权威评价系统中查询最佳证据。结果显示,外固定架和髁-头型钉不适用粗隆间骨折;DHS具有明显优势;不能证明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何者占优。提示应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决策,可以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决策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多元素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文志 张填昊 +2 位作者 张元 杨园 卢兵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4期505-511,516,共8页
在农业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中,植物的化学组成是重要的直接指标,因此对植物样品元素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植物样品中多元素的分析方法,同时不需... 在农业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中,植物的化学组成是重要的直接指标,因此对植物样品元素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植物样品中多元素的分析方法,同时不需要在光谱测定之前进行费力而繁琐的样品前处理.采用微波消解、电热板消解及超声消解3种方法处理植物样品,利用ICP-OES分别测定植物样品中Ca、Cr、Cu、Fe、Mg、Mn、Ni、Pb、Sr、Zn等10种元素的含量,并对3种方法的消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42×10^(-6)~0.239×10^(-6)、0.046×10^(-6)~0.237×10^(-6)、0.026×10^(-6)~0.232×10^(-6);测定待测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相对误差分别为-11%~+13.8%,-22.1%~+8.7%,-13.3%~+8.9%.其中超声消解表现出更低的检出限和较好的准确度,满足DD2005-03《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同时验证了超声消解在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实验证明,王水溶样超声辅助消解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样品制备方法,能够满足植物样品分析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样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微波消解 电热板消解 超声消解 样品前处理
下载PDF
建立全腰椎有限元接触模型 被引量:46
16
作者 苏晋 赵文志 +3 位作者 陈秉智 李斌 何盛为 方旭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应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并结合接触理论建立全腰椎有限元模型。方法以正常自愿者全腰椎节段螺旋CT扫描图像的基础,利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生成全椎体的骨性有限元模型,补充建立终板、关节突软骨、椎间盘及韧带等结构,建... 目的应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并结合接触理论建立全腰椎有限元模型。方法以正常自愿者全腰椎节段螺旋CT扫描图像的基础,利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生成全椎体的骨性有限元模型,补充建立终板、关节突软骨、椎间盘及韧带等结构,建立全腰椎有限元分析模型。引入接触理论处理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面-面接触问题。结果所建模型几何外型较真实,组织结构更完整,外观表现更细腻。生理载荷下的模拟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更加吻合。结论利用自编软件和HyperMesh软件可以提高有限元模型建立的速度和准确度,引入接触理论可提高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接触 生物建模 腰椎
原文传递
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颈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斌 赵文志 +3 位作者 陈秉智 苏晋 何盛为 方旭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邻近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应力改变。方法将接触问题引入生物建模,建立正常全颈椎有限元模型,模拟C5/6椎间植骨融合和C5/6人工间盘植入,分析两种状态下其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的应力改变。结果(1)所...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邻近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应力改变。方法将接触问题引入生物建模,建立正常全颈椎有限元模型,模拟C5/6椎间植骨融合和C5/6人工间盘植入,分析两种状态下其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的应力改变。结果(1)所建立模型包含了韧带、关节囊及其他软组织结构,而且真实细腻,准确度高;(2)椎间植骨融合术后邻近椎间隙运动范围增加,相应椎间盘应力明显增大,上位节段髓核与纤维环的应力约增加70%,而下位节段髓核与纤维环应力约增加40%;(3)人工间盘植入后颈椎运动范围除仅后伸受限(P(0.05)外,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不超过10%。结论植入的颈椎人工间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邻椎体节段的应力,且有利于改善颈椎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生物力学 有限元 植骨融合 人工间盘
原文传递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杜广宇 赵文志 +5 位作者 何盛为 方旭 米立东 孙传秀 张路 孙雪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4870-4873,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探讨其临床适应证。方法:以"人工髋关节,转子间骨折,内固定"为中文关键词;"Hip replacement,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Internal Fixations"为英文关...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探讨其临床适应证。方法:以"人工髋关节,转子间骨折,内固定"为中文关键词;"Hip replacement,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Internal Fixations"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69-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材料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10篇文献为重点进行了讨论。临床验证选择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68例75岁以上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方法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卧床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上多以采用内固定为主,对是否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仍存在争议。目前,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主要有钴合金和钛合金、聚乙烯、多孔聚砜类物、多缩醛类树脂、碳素等材料。主要采取的固定方式有:骨水泥型假体、生物型假体、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互补及现代骨水泥技术。经临床验证,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手术时间、置换后并发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好于内固定方法(P<0.05);置换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内固定方法(P<0.05),置换后12个月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置换后恢复好、能早期负重、并发症少等近期疗效好的优点,其远期并发症有待观察和进一步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关节置换 内固定 老年人 假体材料
下载PDF
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斌 赵文志 +3 位作者 陈秉智 苏晋 何盛为 方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299-2302,共4页
背景:有限元分析作为数值计算中的一种离散化方法,具有实验时间短、费用少、对身体无任何破坏、力学性能测试全面及可重复实验等突出优点。以往研究多将其集中应用于腰椎模型,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及损伤机制复杂,稳定性差等原因,颈椎有限... 背景:有限元分析作为数值计算中的一种离散化方法,具有实验时间短、费用少、对身体无任何破坏、力学性能测试全面及可重复实验等突出优点。以往研究多将其集中应用于腰椎模型,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及损伤机制复杂,稳定性差等原因,颈椎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多,并且研究只局限于单椎体和运动节段。目的:建立更为真实、有效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1名既往无颈椎病史健康男性志愿者的颈椎进行CT扫描成像,应用CAD造型软件Solid-Works2003、HyperMesh软件和ANSYS11.0软件,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方法,对颈椎周围组织赋予不同的材料特性,引入接触理论和非线性结构计算方法,建立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在所建模型上加载模拟脊柱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的生理活动,并与生物力学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所建模型共有97705个节点,372896个单元。所建立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方向的运动范围,理论分析结果与生物力学实测数据高度一致。证实建立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细腻有效,具有良好的生物逼真度,可应用于临床生物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生物力学 有限元 三维模型 数字化骨科技术
下载PDF
局部低温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靖年 李郃 +3 位作者 赵文志 王东昕 王鸿飞 李光灿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低温对肢体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 只兔分成常温、甘露醇、15 ℃、10 ℃和5 ℃共5 组。血管夹阻闭股动脉。5h 后放松,并施以保护因素。胫前肌镜检。静脉血生化检测。结果:各项检查均提示低... 目的:探讨局部低温对肢体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 只兔分成常温、甘露醇、15 ℃、10 ℃和5 ℃共5 组。血管夹阻闭股动脉。5h 后放松,并施以保护因素。胫前肌镜检。静脉血生化检测。结果:各项检查均提示低温组有意义,15 ℃组及10 ℃组更好。结论:局部低温可减轻肢体缺血/ 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低温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肢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