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脉自旋标记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期预后模型构建及评价:一项前瞻性研究
1
作者 王晶晶 赵新斌 +1 位作者 郭笑颜 张立民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 构建基于动脉自旋标记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短期预后模型,评价模型效能。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的107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动脉自旋标记检查。根据出院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 目的 构建基于动脉自旋标记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短期预后模型,评价模型效能。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的107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动脉自旋标记检查。根据出院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的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改良Fisher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血细胞参数等数据。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aSAH预后的风险因素。构建预后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的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改良Fisher量表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GCS评分、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同侧局部脑血流(rCBF)值和rCBF比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4岁和Hunt-Hess量表评分3~5分是aSAH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CS评分>9分和rCBF比值>0.66是aSAH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模型A(由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和GCS评分构成,0.961)和模型B(由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GCS评分和rCBF比值构成,0.981)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A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重合度中等,模型B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重合度高;模型A(0.042)的平均绝对误差值高于模型B(0.014)。在大部分风险阈值范围内,模型B的净收益均高于模型A。结论 aSAH患者的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和GCS评分有助于判断其不良预后。联合rCBF比值构建的模型判断aSAH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模型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载心肌桥冠状动脉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新斌 杨冬生 +2 位作者 赵鹤亮 张惠英 齐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4期102-103,共2页
目的运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载心肌桥(MB)冠状动脉形态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85处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为MB-壁冠状动脉(MCA)的影像资料,观察载MB冠状动脉全程走行。结果不完全肌桥与完全肌桥冠状... 目的运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载心肌桥(MB)冠状动脉形态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85处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为MB-壁冠状动脉(MCA)的影像资料,观察载MB冠状动脉全程走行。结果不完全肌桥与完全肌桥冠状动脉形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A邻近血管迂曲成角组与正常组相比MB长度、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肌桥较不完全肌桥MCA邻近血管更易迂曲成角,而载MB冠状动脉形态变化与MB长度、桥前段冠脉粥样硬化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井淑艳 陈伟彬 +2 位作者 宫凤玲 赵新斌 张惠英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0期1838-1841,共4页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一步优化,成为冠心病筛查与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256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优越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近...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一步优化,成为冠心病筛查与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256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优越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近年来在冠状动脉斑块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评价、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及旁路移植术后的评价、对冠状动脉先天变异和畸形的诊断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斑块
下载PDF
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傅昱 侯晓东 +2 位作者 赵新斌 李英琪 井淑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7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256层螺旋CT颈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依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将其分为H型及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256层螺旋CT颈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依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水平将其分为H型及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特点及斑块造成的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差异。再按照血压水平分层,分别比较两组上述的差异。结果颈动脉总斑块在两组间的构成(OR=1.931,95%CI:1.035-3.601,χ^2=4.281,P=0.039)、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在两组间的构成(OR=2.780,95%CI:1.631-4.738,χ^2=14.123,P=0.000)及颈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在两组间的构成( OR=2.487,95%CI:1.398-4.424,χ^2=9.613,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颈动脉稳定斑块在两组间的构成(OR=1.622,χ^2=2.731,P=0.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血压水平分层,颈动脉总斑块在两组间的构成(ORMH =2.137,95%CI:1.723-2.651,χ^2=47.767,P =0.000),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在两组间的构成(ORMH=2.971,95%CI:1.649-5.354,χ^2=13.135,P =0.000)及颈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在两组间的构成( ORMH =2.584,95%CI:1.536-4.347,χ^2=12.803,P =0.000)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斑块的不稳定性及斑块造成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均与H型高血压有关,且不受血压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相关影响因素对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洪波 赵鹤亮 +2 位作者 赵新斌 杨冬生 崔颖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1936-1938,共3页
目的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共6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4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病例62例,两组病例发病部位均为L5。对两组病例椎弓峡部宽度... 目的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共6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4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病例62例,两组病例发病部位均为L5。对两组病例椎弓峡部宽度、关节突关节面与矢状面夹角、退变程度、腰骶角等因素与腰椎滑脱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对两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得出相应结论。结果应用t检验分别对峡部裂组与对照组下列均数进行比较:(1)椎弓峡部宽度:t=-6.553,P<0.001;(2)关节突关节面与矢状面夹角:t=2.381,P<0.01;(3)腰骶角:t=2.304,P<0.05;以上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椎间关节退变程度经χ2检验,χ2=16.160,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弓峡部发育不良或形态改变(纤细)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重要因素,而椎间关节夹角、退变程度以及腰骶角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形成中起到一定作用,或者为其继发改变,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 椎弓峡部 腰骶角 椎间关节面夹角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鹤亮 项昆 +1 位作者 赵新斌 张惠英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和64层螺旋CT对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胸部创伤患者,均采用两种多层螺旋CT(64层和256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于骨折、肺损伤、气胸及液气胸的检出率和两种检查方法的射线剂量情况(包括扫...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和64层螺旋CT对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胸部创伤患者,均采用两种多层螺旋CT(64层和256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于骨折、肺损伤、气胸及液气胸的检出率和两种检查方法的射线剂量情况(包括扫描长度、有效剂量、扫描时间)。结果 256层螺旋CT对骨折、肺损伤、气胸及液气胸检出率(95.5%、70.9%、31.8%)均显著高于64层螺旋CT(84.5%、5.5%、20.0%,P<0.05)。与64层螺旋CT比较,256层螺旋CT有效剂量更低[(4.97±1.49)mSv比(6.03±1.26)mSv,P<0.05],扫描时间更短[(5.38±1.52)s比(9.26±1.37)s,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诊断胸部创伤临床效果优于64层螺旋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胸部创伤 临床诊断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赵鹤亮 项昆 +1 位作者 赵新斌 张惠英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5期94-97,共4页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32位患者48处病灶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与不规则形组病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必须经过...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32位患者48处病灶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与不规则形组病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必须经过气囊、气液囊、血肿3个阶段;32处病灶靠近胸膜下,16处位于非胸膜下,比较不同演变形式肺撕裂伤病灶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实变加重可使病灶缩小或消失;所有病灶复查中均未继续增大。结论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的观察肺撕裂伤的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肺撕裂伤
下载PDF
矩阵秩优化问题的一种分离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新斌 单晓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具有线性约束的最小矩阵秩优化问题在控制、信号处理、系统识别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矩阵优化问题中,矩阵的秩能够反应数据的稀疏性,但由于矩阵秩函数的非凸性,矩阵秩优化问题一般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目前,矩阵核范数的应用对于解... 具有线性约束的最小矩阵秩优化问题在控制、信号处理、系统识别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矩阵优化问题中,矩阵的秩能够反应数据的稀疏性,但由于矩阵秩函数的非凸性,矩阵秩优化问题一般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目前,矩阵核范数的应用对于解决矩阵秩优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具有线性约束的最小核范数问题为最小秩问题最紧的凸松弛问题,对于最小核范数问题,如今已存在大量的算法,而可以解决最小化2个下半连续凸函数之和这一类优化问题的Douglas-Rachford分离技巧也同样可以用于此类问题的研究,运用此类技巧得到的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有效性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秩优化 核范数 Douglas-Rachford分离技巧 邻接算子
下载PDF
肺撕裂伤的256层螺旋CT诊断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鹤亮 项昆 +1 位作者 赵新斌 张惠英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2期35-38,88,共5页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利用256层螺旋CT对32例(48个病灶)肺撕裂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23个(62.2%),非胸膜下14个(37.8%);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利用256层螺旋CT对32例(48个病灶)肺撕裂伤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23个(62.2%),非胸膜下14个(37.8%);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90.9%),非胸膜下1个(9.1%)。不规则形组病灶位于胸膜下的发生率高于圆形/类圆形组(χ^2=4.016,P〈0.05)。按照肺撕裂伤的演变形式分为3组,即气囊组(20个)、气液囊组(12个)及血肿组(16个)。其中气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4个(70.0%),非胸膜下6个;气液囊组病灶位于胸膜下10个(83.3%),非胸膜下2个;血肿组病灶位于胸膜下8个(50.0%),非胸膜下8个,3组病灶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1,P〉0.05)。当周围肺组织实变进一步加重时,气囊或气液囊的最大径较前变小;当周围肺组织实变明显吸收好转后,原来变小的气囊或气液囊又恢复到未发生实变前大小。所有病灶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在复查过程中病灶的最大径没有继续扩大,并且在15~90 d完全吸收。结论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肺撕裂伤的位置及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撕裂伤 诊断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诊断离体猪小肠隆起性病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冬生 赵新斌 +2 位作者 刘志勇 赵鹤亮 史继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VE)技术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取离体猪小肠标本,于内壁模拟高度分别为〈5 mm及5~10 mm、直径2~15 mm、形态各异的隆起性病变,并行MSCT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CTVE成像,比较不同大小、高度的模拟隆起性...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VE)技术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取离体猪小肠标本,于内壁模拟高度分别为〈5 mm及5~10 mm、直径2~15 mm、形态各异的隆起性病变,并行MSCT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CTVE成像,比较不同大小、高度的模拟隆起性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随着模拟病变直径、高度的增加,CTVE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粗一致性均升高。对于高度〈5 mm而直径11~15 mm、高度为5~10 mm而直径为6~10 mm以及直径11~15 mm的模拟隆起性病变,CTV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CTVE对于直径和高度均〉5 mm的小肠隆起性病变检出的准确率较高;与病变直径相比,病变高度对CT仿真内镜检出的准确度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镜检查 小肠
下载PDF
肺撕裂伤的256层螺旋CT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鹤亮 洪波 +1 位作者 赵新斌 张惠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9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对256层螺旋CT检查肺撕裂伤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46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分别为48例、26例、80例,左肺上叶、下叶分别为54例、64例。共累计224个病... 目的对256层螺旋CT检查肺撕裂伤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146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分别为48例、26例、80例,左肺上叶、下叶分别为54例、64例。共累计224个病灶,其中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的病灶占78.57%(176个病灶),肺中心区域的病灶占21.43%(48个病灶),病灶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病灶累及一个肺叶、两个肺叶的数量远远多于肺中心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气液囊组的人数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气液囊组的病灶数也远远多于气囊组和血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血肿组患者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56层螺旋CT用于肺撕裂伤检查及诊断效果较佳,对此病症的救治极具参考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撕裂伤 胸部外伤
下载PDF
CT、MRI仿真操作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鹤亮 洪波 +1 位作者 赵新斌 张惠英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 CT 及MRI等影像设备的相关检查,熟练其操作的步骤和成像的过程,明确成像参数在影像检查结果质量方面存在的影响。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病理情况下使用不同参数组合的方法,让影像检查... 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 CT 及MRI等影像设备的相关检查,熟练其操作的步骤和成像的过程,明确成像参数在影像检查结果质量方面存在的影响。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病理情况下使用不同参数组合的方法,让影像检查结果以其最敏感的方式显示病变。以上都是在教学中保证基本质量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选择最有效方法。实验教学就是一种解决的途径,它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验的教学完美结合,通过高仿的计算机系统为学生讲解和操作临床影像设备。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实践能力[1]。但是,该教学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医学影像设备需要高投入,限制了对CT和MRI的操作室的建立,最终不能正常地开展影像检查的操作课程,无法将教学与技能训练完全的结合起来。这些都对学生的影像技术学习不利,使其不能较好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更是减少了实训的机会。所以如何可以解决这些教学难题,达到满意的实验及实训效果,笔者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实验设计[2]。近来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仿真技术 操作系统 影像医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城乡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感知及消费意愿差异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承国 赵新斌 +2 位作者 杨建辉 刘伟玲 刘峰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67-172,共6页
农产品消费在城乡消费二元结构中具有主导地位,研究城乡两端的农产品消费差异,对解决城乡农产品消费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对山东省415个消费者的调研数据,采用交叉统计描述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城乡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 农产品消费在城乡消费二元结构中具有主导地位,研究城乡两端的农产品消费差异,对解决城乡农产品消费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对山东省415个消费者的调研数据,采用交叉统计描述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城乡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和安全农产品消费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统计特征对城乡两个层面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城市消费者的影响明显高于村镇;城市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消费意愿与对"三品一标"的认知、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村镇消费者则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评价和受教育程度方面呈现显著性。降低城乡农产品消费差异应该从不断完善公平性、突出的政府引导机制、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推广方式、加强城乡农产品消费领域差异的研究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城乡消费者 最优尺度回归 差异
下载PDF
症状性心肌桥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与运动-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新斌 傅昱 +1 位作者 董小波 闫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3-59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症状性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心电图与运动-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心前区疼痛、不适... 目的:对比分析症状性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心电图与运动-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心前区疼痛、不适等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确诊为单纯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MB,1周内进行TET心电图及运动-静息核素MPI检查的97例(男59例,女38例)患者资料。依据MB形态分为不完全MB组(n=41)与完全MB组(n=56);依据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收缩期狭窄程度行Noble分级,分为Noble 1级组(n=44)、2级组(n=31)、3级组(n=2);另外,根据检测方法将异常的检出者分为TET异常组(n=21)和MPI异常组(n=31)。比较总的、不同MB类型及Noble分级中TET与MPI的差异,以及TET及MPI异常者中完全MB厚度、长度的差异。结果:总的MPI阳性率(39/97)高于TET(2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8,P〈0.01)。不完全MB组TET(5/41)与MPI(8/4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P〉0.05)。完全MB组MPI阳性率(31/56)比TET(21/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3,P〈0.01)。Noble 1级组TET(6/44)与MPI(12/44),2级组TET(11/42)与MPI(18/42)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4.500,P〈0.05;χ^2=5.444,P〈0.05)。3级组TET(9/11)与MPI(9/1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与MPI异常中完全MB组厚度分别为(3.4±0.6)和(2.9±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9,P〈0.05);MB长度分别为(16.6±5.5)和(15.7±7.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9,P〉0.05)。结论:在评价MB患者心肌缺血方面运动-静息核素MPI比TET更敏感,尤其对完全MB及MCA收缩期狭窄轻中度程度者。但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完全MB患者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均低,而对MCA收缩期重度狭窄者则均高度敏感。两种检查结果阳性中MB厚度有差异,而MB长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CT冠状动脉成像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对心肌供血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新斌 傅昱 +1 位作者 董小波 齐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59,共6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对心肌供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心前区不适、疼痛症状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为左前降支单发MB,1周内又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74例(男40例、女34例)患者影像资料,...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对心肌供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心前区不适、疼痛症状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为左前降支单发MB,1周内又行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74例(男40例、女34例)患者影像资料,将其分为不完全与完全两型,测量MB长度,计算MCA收缩期狭窄率,并依据Noble分级,比较MPI正常组与缺血组MB类型、长度及MCA收缩期狭窄Noble分级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及吸烟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MPI正常组与缺血组不完全、完全MB分别为38、13例与5、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34,P=0.000);MB长度分别为(14.7±3.7)mm和(15.5±4.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4,P=0.424);MCA收缩期狭窄Noble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9,P=0.000)。所选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及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类型、MCA收缩期狭窄程度均可影响心肌供血,完全MB及MCA收缩期狭窄2、3级者更易引发心肌缺血,临床应高度重视。而MB长度与心肌缺血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异常值检测方法在民航告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新斌 李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4-530,共7页
随着民用飞机和航线数量的不断攀升,民航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地检测异常数据并且避免它们对分析结果的不利影响是研究的焦点。本文围绕四分位法和目前民航界惯用的标准差法展开讨论,主要从数据集分布、异常值比例、异常值检测... 随着民用飞机和航线数量的不断攀升,民航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地检测异常数据并且避免它们对分析结果的不利影响是研究的焦点。本文围绕四分位法和目前民航界惯用的标准差法展开讨论,主要从数据集分布、异常值比例、异常值检测能力、抗扰动性和可视化效果5方面对四分位法和标准差法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快速存取记录器(Quick access recorder,QAR)数据分析论证,四分位法在上述5方面都表现出比标准差法更好的性质,四分位法更适合应用在民航告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值检测 民航告警 标准差 四分位数 抗扰动性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新斌 傅昱 +2 位作者 李劼 孙萌 赵鹤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评估心肌桥(MB)-壁冠状动脉(MCA)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胸闷、胸痛症状就诊,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为左前降支单发MB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MB厚度、长度,计算MCA收缩期狭窄率。同期选择CTCA未见异常的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评估心肌桥(MB)-壁冠状动脉(MCA)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胸闷、胸痛症状就诊,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为左前降支单发MB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MB厚度、长度,计算MCA收缩期狭窄率。同期选择CTCA未见异常的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心率及吸烟史等临床资料,比较MB组与正常对照组上述临床资料及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E’/A’<1例数的差异。MB厚度、长度、MCA收缩期狭窄率与左心室前壁中段舒张早期及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年龄(t=0.97,P=0.65)、性别(χ~2=0.10,P=0.75)、BMI(t=1.82,P=0.07)、心率(t=0.87,P=0.39)及吸烟史(χ~2=0.43,P=0.51)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室间隔(t=1.54,P=0.13),左心室后壁厚度(t=1.47,P=0.14),左心房内径(t=1.62,P=0.1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t=0.49,P=0.63)、收缩末内径(t=1.29,P=0.20)和左心室射血分数(t=0.56,P=0.57)方面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MB组E’/A’<1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1比0,χ~2=38.22,P=0.00)。左心室前壁中段SRe(r=-0.97,P=0.00;r=-0.93,P=0.00)和SRa(r=-0.89,P=0.00;r=-0.90,P=0.00)与MB厚度和MCA收缩期狭窄率呈显著负相关;左心室前壁中段SRe(r=-0.09,P=0.76)和SRa(r=-0.13,P=0.66)与MB长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MB与心脏收缩功能无相关性,但与心脏舒张功能明显相关。随着MB厚度增加,MCA收缩期狭窄程度加重,心脏舒张功能逐渐降低,而MB长度与心脏舒张功能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心功能 冠状动脉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基于偏态分布的飞行品质风险度量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新斌 王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0-166,共7页
为防控飞行风险,利用安全风险矩阵的构建思想和概率论知识,研究飞行品质风险的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满足偏态性的数据进行正态性转换,由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件严重度;基于"风险为概率与严重度乘积"... 为防控飞行风险,利用安全风险矩阵的构建思想和概率论知识,研究飞行品质风险的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满足偏态性的数据进行正态性转换,由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件严重度;基于"风险为概率与严重度乘积"的思想,提出飞行品质风险度量方法;从轻、中、重、综合等4个不同角度度量飞行品质风险,并运用快速存取记录(QAR)数据对方法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整合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件的严重度,能够度量4类飞行品质风险,所得结果可用于指导风险的差异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 偏态分布 飞行品质监控(FOQA) 风险度量 快速存取记录(QAR)数据
原文传递
民用飞机着陆垂直加速度标准的优化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新斌 李斌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1-67,共7页
飞行品质监控是分析查找原因、消除隐患、确保飞行安全的有效手段。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飞行品质监控项目标准制定的影响,提高监控项目预测的准确性,基于着陆垂直加速度的截尾正态性和风险度量理论,提出了民用飞机着陆垂直加速度标... 飞行品质监控是分析查找原因、消除隐患、确保飞行安全的有效手段。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飞行品质监控项目标准制定的影响,提高监控项目预测的准确性,基于着陆垂直加速度的截尾正态性和风险度量理论,提出了民用飞机着陆垂直加速度标准的诊断模型,该模型通过风险极大化的思想,得到了着陆垂直加速度的次优监控标准。通过对某航空公司的数据进行数值试验,给出了某高原机场和某普通机场的着陆垂直加速度超限标准和一些相关结论,结果表明,监控项目标准具有动态性,该诊断模型是合理有效的,除了用来诊断着陆垂直加速度,此诊断模型还可以运用到满足截尾正态分布的其他参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航空安全 重着陆 着陆垂直加速度 监控标准 截尾正态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