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术后腹膜转移及预后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启阳 王华南 +1 位作者 刘圣文 赵春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SRCC)术后腹膜转移、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8-12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357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膜转移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SRCC)术后腹膜转移、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8-12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357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膜转移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357例患者中,94例为SRCC(SRCC组),发生腹膜转移65例(69.1%);263例为非SRCC(NSRCC组),发生腹膜转移126例(47.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RCC组65例发生腹膜转移的患者中,55例(84.6%)发生于术后2 a内,其中Ⅲ期46例(83.6%),Ⅱ期和Ⅰ期9例(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RCC组126例发生腹膜转移的患者中,105例(83.3%)发生于术后2 a内,其中Ⅲ期102例(97.1%),Ⅱ期和Ⅰ期3例(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RCC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3个月,3 a生存率为25.5%;NSRCC组患者分别为26个月和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CC组内腹膜转移者中位OS为19个月,3 a生存率为20%;NSRCC组内腹膜转移者分别为23个月和3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腹膜转移者的总生存期及3 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RCC、腹膜转移、肿瘤直径、肿瘤分期、脉管侵犯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膜转移、肿瘤直径和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其中SRCC患者的腹膜转移率较高,多发生在术后2 a内,且以Ⅲ期较多见。SRCC患者的预后较NSRCC差,可能与术后高腹膜转移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术后复发 腹膜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与胃混合印戒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圣文 张红雨 +3 位作者 王华南 王蕾 王启阳 赵春临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6-1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胃印戒细胞癌(SRCC)与胃混合印戒细胞癌(mixed-SRC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为胃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含印戒细胞成分的胃癌患者481例,其中胃SRCC 161例、胃mixed-SRCC 320例...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胃印戒细胞癌(SRCC)与胃混合印戒细胞癌(mixed-SRC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为胃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含印戒细胞成分的胃癌患者481例,其中胃SRCC 161例、胃mixed-SRCC 320例。比较胃SRCC、胃mixed-SRC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分析胃SRCC、胃mixed-SRCC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胃SRCC肿瘤直径>5 cm、肿瘤位于胃下1/3、淋巴结转移阴性、浸润深度T1a者比例高于mixed-SRCC(P均<0.05);早期胃SRCC远端胃切除术、肿瘤直径>5 cm、浸润深度T1a、病理分期ⅠA期者比例高于早期胃mixed-SRCC,进展期胃SRCC淋巴结转移阴性、脉管侵犯阴性者比例高于胃mixed-SRCC(P均<0.05)。胃SRCC患者总体3年生存率及进展期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胃mixed-SRCC患者(P均<0.05)。淋巴结转移(HR=0.407,95%CI 0.177~0.937,P=0.035)、浸润深度(HR=4.409,95%CI 1.269~15.322,P=0.020)、病理分期(HR=4.365,95%CI 1.546~12.324,P=0.005)是胃SR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HR=0.241,95%CI 0.137~0.424,P<0.001)、病理分期(HR=3.496,95%CI 1.311~9.321,P=0.012)是胃mixed-SR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胃mixed-SRCC相比,胃SRCC浸润深度相对较浅,病理分期较早,总体预后更好。胃mixed-SRCC相较于胃SRCC具有更强的淋巴结转移倾向,且淋巴结转移与mixed-SRCC不良预后相关;进展期胃mixed-SRCC的预后差于胃SR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胃混合印戒细胞癌 胃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出现癌结节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分析
3
作者 潘浩 王华南 +1 位作者 张红雨 赵春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出现癌结节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62例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性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出现癌结节分为癌结节阳性组和癌...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出现癌结节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62例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性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出现癌结节分为癌结节阳性组和癌结节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5 a生存率和5 a无瘤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大体类型、印戒细胞成分、T分期、N分期、TNM分期、脉管浸润和神经侵犯,是胃癌患者出现癌结节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含印戒细胞成分(OR=4.207,95%CI:1.851~9.562,P<0.05)、N分期较晚(OR=1.643,95%CI:1.071~2.522,P<0.05)和脉管浸润阳性(OR=2.614,95%CI:1.095~6.238,P<0.05)是胃癌患者出现癌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癌结节阳性患者的5 a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劣于癌结节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Ⅰ期胃癌患者,癌结节阳性组与癌结节阴性组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胃癌患者,癌结节阳性组生存率劣于癌结节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癌结节阳性的胃癌患者,完成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P<0.05)。结论含印戒细胞癌成分、N分期较晚、脉管浸润阳性是胃癌患者出现癌结节的高危因素,癌结节阳性患者的预后不良,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改善癌结节阳性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结节 危险因素 预后 辅助化疗
下载PDF
围手术期病人的血糖调控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春临 袁甲翔 张谢夫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维持血糖稳定是一大难题。围手术期高血糖能引发病人术后感染和增加病死率。尽管如此,严格控制血糖(如胰岛素强化治疗)却能导致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合理目标和最佳方式仍无充分的依据。本文...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维持血糖稳定是一大难题。围手术期高血糖能引发病人术后感染和增加病死率。尽管如此,严格控制血糖(如胰岛素强化治疗)却能导致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合理目标和最佳方式仍无充分的依据。本文作者复习近年来的有关研究,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现就围手术期病人的血糖控制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血糖控制 胰岛素
原文传递
基于脑电功率谱-连续隐马尔科夫链的精神疲劳分级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春临 郑崇勋 赵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74-1478,共5页
提取多通道脑电(EEG)功率谱特征,训练连续高斯密度混合隐马尔科夫模型(CHMM),建立了基于功率谱-CHMM的精神疲劳分级模型.分级结果表明:EEG各节律功率谱及其比值是精神疲劳的敏感指标,CHMM对于不同的精神疲劳状态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最... 提取多通道脑电(EEG)功率谱特征,训练连续高斯密度混合隐马尔科夫模型(CHMM),建立了基于功率谱-CHMM的精神疲劳分级模型.分级结果表明:EEG各节律功率谱及其比值是精神疲劳的敏感指标,CHMM对于不同的精神疲劳状态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最高分类正确率达到97.5%;在训练样本相同的情况下,CHMM比反向传输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隐马尔科夫模型 脑电 功率谱 精神疲劳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95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春临 李鹏辉 +4 位作者 叶延伟 赵红超 余洋 丁朝辉 张红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9-771,共3页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近年来,人们对GIST的认识逐渐深入,诊断标准趋于统一,靶向药物伊马替尼也已成功应用于转移性GIST的治疗[1-4]。目前该肿瘤在河南地区报道较少。该研究...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近年来,人们对GIST的认识逐渐深入,诊断标准趋于统一,靶向药物伊马替尼也已成功应用于转移性GIST的治疗[1-4]。目前该肿瘤在河南地区报道较少。该研究对GIST术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伊马替尼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核学习算法的驾驶精神疲劳分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春临 郑崇勋 赵敏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9,共5页
为了有效地评测人的驾驶精神疲劳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学习算法的精神疲劳分级方法。该方法首先用多变量自回归模型(MVAR)提取于前额、顶叶、枕叶共6个通道的多维脑电信号特征组成特征向量。然后用核主分量分析(KPCA)和优化支持向... 为了有效地评测人的驾驶精神疲劳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学习算法的精神疲劳分级方法。该方法首先用多变量自回归模型(MVAR)提取于前额、顶叶、枕叶共6个通道的多维脑电信号特征组成特征向量。然后用核主分量分析(KPCA)和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对基于脑电信号(EEG)的驾驶精神疲劳进行分级。经过对3位受试者在3个状态下的驾驶精神疲劳进行分类,平均分类精度达到89.47%。分析显示,应用KPCA并结合优化SVM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特征空间的维数,可实现较高精度的驾驶精神疲劳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分量分析 支持向量机 多变量自回归模型 驾驶精神疲劳 脑电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8
作者 刘圣文 赵春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6—2021-06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0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6—2021-06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0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TNM分期,是否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以及手术方式、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分析与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以及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与胃癌术后患者发生腹腔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以及切口长度≥10 cm是胃癌术后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以及切口长度≥10 cm是胃癌术后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明确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能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对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患者进行筛查,针对性制定防治策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腘静脉肌袢代瓣膜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春临 王子凡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 探讨静脉肌袢代瓣膜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来我院收治的 85 9例 90 7条肢体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静脉肌袢代瓣膜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患肢酸、困、肿胀等症... 目的 探讨静脉肌袢代瓣膜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来我院收治的 85 9例 90 7条肢体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静脉肌袢代瓣膜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患肢酸、困、肿胀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 1周左右患肢足靴区色素沉着开始消退 ,2周左右即基本消失或明显变淡。足靴区溃疡在术后 3周左右均基本痊愈。随访 6~ 12 0个月。 60个月以内的总有效率 96.8%。 60个月以上的总有效率为 87.2 %。结论 静脉肌袢代瓣膜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功能不全/外科学 胞静脉肌袢代瓣膜术 腘静脉/外科学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春临 乔军波 +3 位作者 张谢夫 高志军 陈文超 刘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67000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mRNA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中67LR和galectin-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67LR、galectin-3mRNA阳性率分别为60.3... 目的:探讨67000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mRNA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中67LR和galectin-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67LR、galectin-3mRNA阳性率分别为60.3%(47/78)、83.3%(65/78),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20.0%(4/20)、25.0%(5/20)(χ2分别为10.336,26.592,P均<0.01)。胃癌组织中67LR、galectin-3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Lauren分型无关(P均>0.05);67LRmRNA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χ2=7.770,P<0.05),而galectin-3mRNA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χ2=1.505,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2者表达均增高(χ2=7.595,11.440,P<0.01);随浸润深度的增加和PTNM分期的升高,2者表达均增强(67LR:χ2=11.153、12.747;galectin-3:χ2=10.986、11.440,P均<0.01)。胃癌组织中67LR mRNA与galectin-3mRNA表达存在正相关(r=0.260,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67LR及galectin-3的表达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已经上调,2个基因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7LR 半乳糖凝集素3 胃癌
下载PDF
静脉肌袢代瓣膜术859例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春临 王子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腘静脉 肌袢代瓣膜术 临床应用 瓣膜功能不全
下载PDF
p53,p21在乳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春临 吴飞跃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讨p5 3 ,p2 1蛋白在乳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 2 0例癌旁乳腺组织和 6 9例乳癌组织中p5 3和p2 1蛋白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癌旁乳腺组织中p5 3和p2 1表达阴性 ;乳腺癌组织中p5 3和p2 1阳性率分别为 47.8%... 目的 探讨p5 3 ,p2 1蛋白在乳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 2 0例癌旁乳腺组织和 6 9例乳癌组织中p5 3和p2 1蛋白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癌旁乳腺组织中p5 3和p2 1表达阴性 ;乳腺癌组织中p5 3和p2 1阳性率分别为 47.8%和 43 .5 % ;随细胞分化程度降低 ;p5 3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 ,p2 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降低。p2 1表达的阳性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p5 3阳性、p2 1阴性组术后 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p5 3阴性、p2 1阳性组 (P <0 .0 5 ) ;在乳癌组织中p2 1表达与p5 3明显相关(P <0 .0 5 )。结论 p5 3和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遗传学 癌基因蛋白p53 癌基因蛋白p2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21^(WAF1/C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春临 许冰 +1 位作者 吴阳 梅林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6期391-392,共2页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半定量检测p2 1蛋白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2 1蛋白表达位于细胞核 ,呈棕黄色。在 2 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 ,无p2 1蛋白表达。... 目的 探讨p2 1WAF1/CIP1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半定量检测p2 1蛋白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2 1蛋白表达位于细胞核 ,呈棕黄色。在 2 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 ,无p2 1蛋白表达。在 69例乳腺癌组织中有 3 0例p2 1蛋白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 ,随组织学分级升高 ,p2 1阳性率下降 (P <0 0 5 ) ,随临床分期升高 ,p2 1阳性率下降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组p2 1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p2 1蛋白阳性表达者术后 5年无瘤生存率高于p2 1蛋白阴性者术后 5年无瘤生存率 (P <0 0 5 )。结论 p2 1蛋白可用来评估乳腺癌细胞分化情况及转移潜能 ,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CIP1 细胞周期 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DNA聚合酶β靶向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14
作者 赵春临 王志举 +2 位作者 樊红琨 赵国强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构建DNA聚合酶β(polβ)靶向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Bank中人DNApolβ基因(M13140)的全长序列,利用设计分析软件设计2个DNApolβ靶向发卡样siRNA结构,退火后形成双链,克隆入表达载体pslience2.0-GFP,得到重... 目的:构建DNA聚合酶β(polβ)靶向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Bank中人DNApolβ基因(M13140)的全长序列,利用设计分析软件设计2个DNApolβ靶向发卡样siRNA结构,退火后形成双链,克隆入表达载体pslience2.0-GFP,得到重组质粒pslience2.0-GFP-sipolβ1和pslience2.0-GFP-sipolβ2。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测定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寡核苷酸已成功插入表达载体pslience2.0-GFP,DNA序列分析表明插入片段序列与合成的siRNA序列相同。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DNApolβsiRNA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聚合酶Β RNA干扰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Livin、Ki-67和MMP-9的表达及生存分析
15
作者 赵春临 陈文超 +1 位作者 张谢夫 刘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探讨Livin、Ki-6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Livin、Ki-67和MMP-9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肿瘤... 目的:探讨Livin、Ki-6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Livin、Ki-67和MMP-9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原发部位、Livin表达、Ki-67增殖指数及MMP-9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χ2分别为10.04、31.95、14.36、8.40、17.33和6.14,P均<0.05)。结论:Livin表达、Ki-67增殖指数及MMP-9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估计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LIVIN KI-67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胃癌组织氨基酸代谢的研究
16
作者 赵春临 董志远 +5 位作者 余洋 张红雨 李鹏辉 王水生 丁朝辉 徐化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5期2696-2699,共4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氨基酸谱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19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Ⅰ、Ⅱ期胃癌组织中氨基酸含量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氨基酸谱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19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Ⅰ、Ⅱ期胃癌组织中氨基酸含量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胃癌组织中氨基酸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苏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胃癌组织中多种氨基酸含量升高,表明胃癌组织存在明显的氨基酸代谢异常,这种代谢异常可为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氨基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氨基酸失衡疗法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CyclinD1、ICAM-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与危险度分级 被引量:12
17
作者 务森 张谢夫 +1 位作者 赵春临 刘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胃肠道间质瘤存档蜡块标本中各蛋白的表达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蛋白表达与Fletcher分级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危险度分组中,Ki-67、CyclinD1、Livin及MMP-9蛋白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clinD1和MMP-9对Fletcher分级影响显著,是Fletcher分级的独立影响因子,CyclinD1和MMP-9的优势比分别为3.51和3.29。结论:CyclinD1、MMP-9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Fletcher分级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恶性程度的参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KI-67 细胞周期素D1 细胞间黏附分子 凋亡抑制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军波 张谢夫 +2 位作者 李珊珊 赵春临 高志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67000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癌手术远端切缘正常胃组织中67LR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67000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癌手术远端切缘正常胃组织中67LR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67L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9.8%,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4.1%,均高于相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0.0%和35.0%)。胃癌组织中67LR与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Lauren分型无关;67L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5)。胃癌组织中67LR与Galectin-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67LR及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层黏连蛋白受体 GALECTIN-3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HSP90抑制剂17-DMAG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志军 赵春临 +1 位作者 乔军波 张谢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3269-3273,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功能特异性抑制剂17-DMAG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以不同浓度的17-DMAG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PI)染色分析细...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功能特异性抑制剂17-DMAG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以不同浓度的17-DMAG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 V-FITC试剂盒监测17-DMAG对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17-DMAG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各组之间比较(P<0.01),且呈时效量效依赖关系(F=241.313,246.856,均P<0.001).17-DMAG作用24h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呈现G2/M期阻滞,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231.991,P<0.001),呈浓度依赖关系.17-DMAG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24h早期凋亡细胞增加,48h晚期凋亡细胞增加.结论:17-DMAG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使胃癌细胞SGC-7901阻滞于G2/M期,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GC-7901 热休克蛋白90 17-DMAG MTT法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D44v6、MMP-9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水生 赵春临 +2 位作者 丁朝辉 徐化楠 叶延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双染技术检测CD44v6和MMP-9在60例原发性胃癌及6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双染技术检测CD44v6和MMP-9在60例原发性胃癌及6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相关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和MMP-9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χ2配对=36.393和44.083,P<0.001)。CD44v6和MMP-9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χ2=10.899和11.129,P<0.05)、TNM分期(χ2=8.102和6.376,P<0.05)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生长的部位无关(P>0.05)。CD44v6和MMP-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关联(rS=0.036,P=0.009)。结论:CD44v6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可能在肿瘤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44V6 MMP-9 浸润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