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检β-HCG、P、E_2、LIF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春虹 陈淑萍 王丽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Β-HCG 早期诊断 异位妊娠 临床应用 联检 E2 LIF 白血病抑制因子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应用胸部CT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春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期180-180,182,共2页
目的: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中胸部CT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研究,全部患者均做胸部CT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胸部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以术后病理检... 目的: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中胸部CT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研究,全部患者均做胸部CT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胸部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胸部CT检查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1.46%(75/82)。80例患者存在结节样改变或者肿块,42例肿块最大径大于2cm,38例肿块最大径小于2cm。81例存在毛刺征(12例短小尖角状毛刺征、17例粗长触须状毛刺征、21例伪足状毛刺征)或者分叶征(4例分叶征较深、27例分叶征较浅)。23例患者的肿瘤边缘或者中心有点状、小片状的钙化表现存在,在调整窗位和窗宽后4例患者可见高密度影。62例局部皮肤增厚患者中,有4例患者合并局部凹陷,2例患者乳头凹陷。81例明显强化患者中,55例动脉期快速强化、延迟期缓慢退出以及实质期持续强化,26例强化明显,主要表现是动脉期快速强化以及延迟期快速退出。结论: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胸部CT可提供清晰的图像,从而使早期乳腺癌可准确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 胸部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性血液稀释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桂香 房玲玲 +2 位作者 蒋明星 赵春虹 陈钢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性血液稀释(AHH)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高容量性血液稀释组(A组)在切皮前30分钟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液1000ml;对照组(C组)常规输液,不实施...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性血液稀释(AHH)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高容量性血液稀释组(A组)在切皮前30分钟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液1000ml;对照组(C组)常规输液,不实施血液稀释。分别与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术后24小时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及CD_4^+/CD_8^+细胞百分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结束后(T1)、手术后第1天(T2)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及CD_4^+/CD_8^+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CD_8^+无显著性变化;但A组手术结束后和手术后第1天CD_3^+、CD_4^+及CD_4^+/CD_8^+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术前采用急性高容量性血液稀释(AHH),可显著改善妇科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T淋巴细胞亚群 妇科肿瘤 急性 患者 CD3^+ CD4^+/CD8^+ 常规 输入
下载PDF
我的爱好
4
作者 赵春虹 《师范教育》 1991年第10期34-35,共2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许多爱好。我爱养花。小时候看爷爷花养得好,也学着养。找来花籽,不问品种,精心种下。每天浇水、松土,盼着它们早日发芽、长大、开花。有时不知怎的或是花籽不发芽,或是没等开花就死了。但我并不灰心,我会接着养。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许多爱好。我爱养花。小时候看爷爷花养得好,也学着养。找来花籽,不问品种,精心种下。每天浇水、松土,盼着它们早日发芽、长大、开花。有时不知怎的或是花籽不发芽,或是没等开花就死了。但我并不灰心,我会接着养。一次不行两次……反正总会有成功的时候。我也养鱼,鱼苗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到坑边去捉虫子。我们用自制的小网,蹲在坑边,捞呀捞,有时一下午只能捞到一点儿。把虫子放入小鱼缸,看着鱼儿欢快地游着,我高兴得忘记了疲劳。我还养虾。一天,同学送我一只小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好 日常生活 发芽 花籽 开花 小虾 虫子 古钱币 疲劳 鱼苗
下载PDF
性病患者血清HCMV pp65特异性IgM表达水平
5
作者 赵春虹 《浙江实用医学》 2009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HCMV pp65特异性lgM的酶联捕获技术,并分析性病患者HCMV感染状态。方法利用抗人IgM(μ链特异性)抗体包被固相载体,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HCMV pp65单克隆抗体或HCMV pp65抗原,建立抗体捕获HCMV pp65特异性IgM酶联... 目的建立检测人HCMV pp65特异性lgM的酶联捕获技术,并分析性病患者HCMV感染状态。方法利用抗人IgM(μ链特异性)抗体包被固相载体,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HCMV pp65单克隆抗体或HCMV pp65抗原,建立抗体捕获HCMV pp65特异性IgM酶联免疫技术。用该法检测688例性病患者及450名健康献血员血清样本,并与HCMV-pp65抗原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性病患者血清HCMV pp65-IgM阳性分别为274例(39.8%,酶标抗体法)和262例(38.1%,酶标抗原法),与正常对照组(0.8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酶标抗体法与酶抗原法在抗体捕获HCMV pp65特异性IgM检测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符合率95.6%,且不受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结论酶联捕获HCMVpp65特异性lgM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等特点,可诊断HCMV活动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HCMV) PP65 ELISA 抗体酶联捕获
下载PDF
新生儿HIE血清IL-6 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毛立英 郑钦平 +1 位作者 寿文祥 赵春虹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1期1185-1186,共2页
关键词 血清IL-6 新生儿HIE IL-8水平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神经系统后遗症 围产期脑损伤 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窒息 HIE患儿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春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7-638,共2页
目的:通过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率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患儿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5年间共检测患儿6012例,... 目的:通过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率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患儿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5年间共检测患儿6012例,总阳性数为1755例,总阳性率为29.19%。其中0~1岁组阳性率为12.58%,明显低于其它年龄组,而1~3岁和3~6岁组阳性率接近,且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发病季节以冬季(10~12个月)阳性率最高;男女儿童以女性儿童阳性检出率为高;且5年来,该地区阳性检出率呈连续上升态势。结论:小儿MP感染以冬季为多,女性高于男性,年龄以1~6岁为主,有婴儿感染病例,且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加强检测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小儿吸道感染 IGM抗体
原文传递
2018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春虹 王丽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了解诸暨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诸暨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儿科送检的合格痰液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诸暨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儿科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诸暨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儿科送检的合格痰液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018例痰液标本分离到病原菌1 146株,总阳性率为56.8%,其中革兰阳性菌218株,占19.02%(218/1146),革兰阴性菌718株,占62.65%(718/1146),真菌195例,占17.01%(195/1146)。感染前4位的革兰阴性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柏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菌为主,占77.06%(168/218),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1.28%(139/195)。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超广谱B-内酰胺酶实验)率分别是50.96%、50.00%,二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率为95.6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真菌(白色念珠菌为主)的检出率较高,以及耐菌药物的日益增多,提示儿科亟需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缩短用药周期,避免乱用、滥用抗菌药物,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春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1079-1081,共3页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鹪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 非发酵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严重,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非发酵菌的感染。为了鹪我院ICU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间从ICU分离的非发酵菌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非发酵菌 耐药性分析 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抵抗力低下 耐药特征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诸暨市3岁以下儿童贫血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戚均超 陈惠鸿 赵春虹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诸暨市3岁以下儿童贫血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3岁以下儿童保健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完筛选出1200例3岁以下儿童,并对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经调查发现,3岁以... 目的探讨诸暨市3岁以下儿童贫血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3岁以下儿童保健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完筛选出1200例3岁以下儿童,并对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经调查发现,3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者为144例,占12.0%;且6~11个月儿童为发病高峰期,之后随着年龄增加而患病率下降。经单因素分析发现,看护人、体重低下、过去2周内腹泻、生长迟缓、6个月龄内喂养方式、母亲贫血、辅食添加种类及辅食添加方式与3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有关。经多因素发现,体重低下(OR=1.579)、母亲贫血(OR=2.215)、过去2周内腹泻(OR=2.147)、6个月内混合喂养(OR=2.179)及人工喂养方式(OR=5.279)为儿童贫血高危因素;而添加普通牛奶(OR=0.719)及添加铁米粉(OR=0.602)为儿童贫血保护因素。结论本市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需加强对儿童的保健管理,同时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积极防治儿童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岁以下儿童 贫血 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