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提高脂肪血临床利用率的脂肪血分离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林园 赵树华 朱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脂肪血/分离 红细胞 悬液
下载PDF
关于冰冻红细胞三珠袋改进的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林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6-326,共1页
关键词 冰冻红细胞 RH(D)阴性血型 残留甘油含量 保存技术 解冻后 汉族人群 红细胞内 实验对比 保护剂
下载PDF
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林园 赵树华 侯韦莲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制冰冻血小板加样振荡仪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林园 赵树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冰冻血小板 加样振荡仪 二甲基亚砜
下载PDF
冰冻血小板的关键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丁国良 秦卫胜 +4 位作者 赵林园 朱琳 薄玉芳 刘真 刘景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6-1231,共6页
目的:探讨制备冰冻血小板的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57份冰冻血小板机采前献血员外周血小板数、开始冰冻时间、冻存保护剂注入速度和均匀度、存放形式、复融温度和水浴箱容量等制备条件对冰冻血小板质量的影响,通... 目的:探讨制备冰冻血小板的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57份冰冻血小板机采前献血员外周血小板数、开始冰冻时间、冻存保护剂注入速度和均匀度、存放形式、复融温度和水浴箱容量等制备条件对冰冻血小板质量的影响,通过检测150例输注冰冻血小板患者输注后1、24、48和72 h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和90例产科出血病人输注200份复融冰冻血小板后外周血小板数、血小板升高指数(CCI)、出血时间和血块收缩率等指标观察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效果。结果:外周血小板数为(175-250)×10~9/L献血员的复融冰冻血小板絮状物明显减少(P<0.01)。DMSO注入过快且速度不匀、血袋多层存放、小容量水浴箱复融等因素均可明显降低冰冻血小板质量。常规保存0和3 d再冻存对血小板功能无影响。冻存时间1年内血小板回收率平均>80%。产科出血病人输注冰冻血小板后止血效果良好,未出现输血反应。冰冻血小板输入体内后立刻被消耗并发挥其功能,48 h后计数提升不佳。结论:机采前献血员外周血小板数量、保护剂注入速度和均匀度、存放血袋层数和复融水浴箱容量等均为影响冰冻血小板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制备的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血小板 关键制备技术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小板冰冻后功能变化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丁国良 朱琳 +2 位作者 赵林园 张珊珊 薄玉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冰冻后功能变化及临床应用,并试图探讨血细胞冰冻的个体化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保护剂加入血小板中,在-80℃条件下冰冻,观察冰冻前后凝血及收缩块形成过程,检测冰冻前后及不同离心条件下血小板计... 目的探讨血小板冰冻后功能变化及临床应用,并试图探讨血细胞冰冻的个体化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保护剂加入血小板中,在-80℃条件下冰冻,观察冰冻前后凝血及收缩块形成过程,检测冰冻前后及不同离心条件下血小板计数、血浆中血小板第3因子(PF3)、第4因子(PF4)、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P-选择素(CD62P)对血小板的聚集、黏附、血块收缩功能的影响。对质控条件合格的冰冻血小板单独或合并新鲜血小板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小板阻断后血液不凝集;5%DMSO与2%DMSO做保护剂冰冻血小板的血浆凝固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及血块收缩功能(血浆析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DMSO做保护剂的冰冻血小板的上述各项指标与5%DMSO做保护剂的血小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样本随着离心次数的增多,所取上清血浆中血小板计数越低,但血浆凝固时间也越短,血块凝固效果越差,离心1次和离心2次后上清血浆的凝固时间、凝固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DMSO做保护剂的冰冻血小板的上述各项指标与5%DMSO做保护剂的血小板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1%DMSO做保护剂的冰冻血小板无凝块形成,将其离心并用新鲜血浆代替上清液后,血块收缩现象又重新出现。2%DMSO做保护剂与5%DMSO做保护剂的样本中血小板计数、PDW、血浆中PF3、PF4及CD62P等各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搭配应用与单独新鲜血小板临床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冰冻后血浆凝固时间明显缩短,且与血小板破坏程度有关,血小板破坏越严重,血浆凝固时间越短;但血块收缩时间明显延长,血小板破坏程度越严重,血块收缩时间越长;血块的凝固质量随着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而变差;血小板破坏后释放出的PF3、PF4、CD62P对血小板功能有促进凝集和抑制收缩两方面的影响。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搭配应用效果较好;可用低浓度2%DMSO进行冻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血小板 个性化 因子释放类 血块收缩类
下载PDF
献血体位(坐、半卧)与献血反应调查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田秀花 赵林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献血体位 献血反应
下载PDF
应用去白细胞滤器加洗涤有效利用脂肪血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明文娟 赵林园 +1 位作者 朱琳 陈秀兰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现有技术合理使用已经采集的经检验合格的脂肪血。方法已经采集经检验合格的脂肪血,先进行4℃~6℃、2900g/min、10min离心,经旁路分离出脂肪血浆并热合去除,同时在此联管路上用无菌接管机接驳上四联盐水洗涤袋,逆向... 目的探讨利用现有技术合理使用已经采集的经检验合格的脂肪血。方法已经采集经检验合格的脂肪血,先进行4℃~6℃、2900g/min、10min离心,经旁路分离出脂肪血浆并热合去除,同时在此联管路上用无菌接管机接驳上四联盐水洗涤袋,逆向将相应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粘附有脂肪的红细胞保存袋内并摇匀洗涤,再关闭旁路夹进行去白过滤,离心去除洗涤生理盐水,同样方法洗涤3次,最后注入MAP红细胞保存液并留样热合,按正常去自悬浮红细胞保存35d,保存期内依次检测该产品质量,并与正常同类产品比较。结果用改进的分离洗涤方法制备的、从脂肪血分离出的红细胞,经无菌接驳生理盐水洗涤去除脂肪后,再加入MAP红细胞保存液,与非脂肪血制备的去白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去白细胞滤器加洗涤处理的脂肪血,可正常应用于临床输注,减少脂肪血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糜)血 无菌接管机 红细胞添加剂
下载PDF
去白细胞血浆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观察
9
作者 张月华 赵林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去白细胞血浆 FNHTR 预防 同种免疫反应 去白细胞滤器 新鲜冰冻血浆 HLA抗体
下载PDF
新型振荡注射仪在冰冻血小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林园 任爱莉 +2 位作者 延义芹 明文娟 闫玉玲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研究手工法与某新型振荡注射仪冰冻血小板之异同。方法:通过手工法及与某厂家合作研制的振荡注射仪冰冻血小板,检测2组血小板冰冻前后的关键指标及临床应用指标,并比较2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手工组和振荡注射仪组在加入DMSO后冰冻... 目的:研究手工法与某新型振荡注射仪冰冻血小板之异同。方法:通过手工法及与某厂家合作研制的振荡注射仪冰冻血小板,检测2组血小板冰冻前后的关键指标及临床应用指标,并比较2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手工组和振荡注射仪组在加入DMSO后冰冻前与对照组比较,在血小板P选择蛋白和PF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加入DMSO冰冻后复溶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黏附功能、血小板P选择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血块收缩试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手工组与振荡注射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振荡注射仪组与手工组在融化后报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振荡注射仪组在融化后报废率方面优于手工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血小板 振荡注射仪 二甲基亚砜
原文传递
血小板功能分类及止血机制新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国良 徐群 +3 位作者 朱琳 赵林园 张珊珊 薄玉芳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6期784-789,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分类及临床应用,并试图探讨血细胞冰冻的个体化。方法:将不同浓度的(DMSO)作为保护剂加入血小板中,在-80℃条件下进行冰冻,观察冰冻前后凝血及收缩块形成过程,检测冰冻前后及不同离心条件下血小板的计数、血浆中血...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分类及临床应用,并试图探讨血细胞冰冻的个体化。方法:将不同浓度的(DMSO)作为保护剂加入血小板中,在-80℃条件下进行冰冻,观察冰冻前后凝血及收缩块形成过程,检测冰冻前后及不同离心条件下血小板的计数、血浆中血小板第3因子(PF3)、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P-选择素(CD62P)对血小板的聚集、黏附、血块收缩功能的影响。对质控条件合格的冰冻血小板单独或合并新鲜血小板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小板阻断后血液不凝集;血浆纤维蛋白收缩块形成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步血浆凝集,需要5~15min;第二步纤维蛋白收缩块形成,约在2h内完。血浆中PF3、PF4及CD62P对血小板的功能有促进凝集和抑制收缩两方面的影响。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搭配应用与单独的新鲜血小板的临床效果有明显差异;2%与5%的DMSO冻存血小板质量无明显差别。结论:血小板可进行功能分类,即因子释放类和血块收缩类;止血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血浆凝集阶段第二步为血栓形成阶段,两类血小板分别参与不同的止血阶段,经典的止血机理值得商榷;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搭配应用效果较好;可用低浓度2%的DMSO做进行冻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功能分类 止血机制 冰冻 个性化 因子释放类 血块收缩类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血浆置换与血小板洗涤对ITP患者血小板及相关抗体影响的研究
12
作者 赵林园 张月华 阎玉玲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和血小板洗涤(PW)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及血小板计数(BPC)变化的影响。方法:对各组测定PAIg和BPC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PE加PW治疗组PAIg含量的递减速度均明...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和血小板洗涤(PW)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及血小板计数(BPC)变化的影响。方法:对各组测定PAIg和BPC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PE加PW治疗组PAIg含量的递减速度均明显快于普通治疗组(P<0.01),普通治疗组BPC的回升速度明显慢于PE加PW组(P<0.01)。结论:血浆置换及血小板洗涤治疗ITP可迅速降低患者体内PAIg水平、促进体内BPC的回升;BPC的回升与PAIg水平的递减呈负相关,动态监测PAIg和BPC的变化有助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转归情况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血小板洗涤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计数 新鲜冰冻血浆
原文传递
2种生化分析仪在全血采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明文娟 赵林园 李翠红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5期791-793,共3页
目的:研究2种生化分析仪在血站全血采集中应用之异同及优劣。方法:通过应用锐尔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Photometer 4040和罗氏干式生化分析仪Reflotron Plus对献血者的采前生化指标检测,2组献血者采前、采后的关键指标及报废率,并比较二者... 目的:研究2种生化分析仪在血站全血采集中应用之异同及优劣。方法:通过应用锐尔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Photometer 4040和罗氏干式生化分析仪Reflotron Plus对献血者的采前生化指标检测,2组献血者采前、采后的关键指标及报废率,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罗氏干式生化分析仪Reflotron Plus在采前只能检测ALT,检测报废率为2.06%;锐尔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Photometer 4040检测ALT报废率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otometer 4040测定乳糜血指数(CB)导致脂肪血报废率0.61%,Reflotron Plus不能检测乳糜指数只能靠采前咨询判断,导致脂肪血报废率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全血采集预防ALT、脂肪血导致报废率方面,Photometer 4040优于Reflotron P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血 生化分析仪 全血采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乳糜血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