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护士对急性皮肤衰竭认知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陈香萍 宫晓艳 +6 位作者 赵林芳 劳月文 张奕 何雪花 王凯丽 丁茱萸 庄一渝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索ICU护士对急性皮肤衰竭的认知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8月-12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 目的探索ICU护士对急性皮肤衰竭的认知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8月-12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ICU,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感知到认识急性皮肤衰竭的益处、期望建立急性皮肤衰竭的护理管理规范、渴望拥有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共享和意识到ICU家属关于急性皮肤衰竭的信息支持不足。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重视临床护士对急性皮肤衰竭的认知管理、制订急性皮肤衰竭护理管理规范、构建围危重期家属关于急性皮肤衰竭的信息支持方案等策略,以促进危重症患者皮肤护理临床实践。同时,亦需积极探索皮肤器官视角下的多学科知识共享模式,促进皮肤护理的创新科学研究,实现危重症领域皮肤护理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皮肤衰竭 压力性损伤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不同长度的中线导管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盛婉婷 杨小惠 +4 位作者 于卫华 曹秀珠 曾旭芬 金向红 赵林芳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期13-16,22,共5页
目的观察两种长度的中线导管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短期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56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试验组置入10 cm迷你中线导管,对照组置入25 cm中线导管,比较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总发... 目的观察两种长度的中线导管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短期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56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试验组置入10 cm迷你中线导管,对照组置入25 cm中线导管,比较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因并发症拔管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试验组为33.33%、对照组为11.54%,χ^(2)=10.646,P=0.002;因并发症拔管率试验组为17.95%、对照组为2.56%,χ^(2)=10.029,P=0.003;导管留置时间试验组为6.00(5.00,6.00)d、对照组为5.00(5.00,6.00)d,Z=0.617,P=0.537。结论在短期输液治疗的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迷你中线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因并发症拔管率均高于25 cm中线导管,但两者的留置时间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线导管 外周静脉导管 静脉穿刺困难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穿刺点渗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徐文婷 唐迎迎 +2 位作者 曹秀珠 王雪 赵林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3期273-275,共3页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通过上肢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穿刺置入,可留置1~4周[1]。相关研究显示,穿刺点渗血是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24%~8.33%[2,3]。穿刺点渗血导致局部皮肤潮湿,影响敷贴固定效果,容易引发...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通过上肢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穿刺置入,可留置1~4周[1]。相关研究显示,穿刺点渗血是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24%~8.33%[2,3]。穿刺点渗血导致局部皮肤潮湿,影响敷贴固定效果,容易引发导管滑脱,同时血液是细菌的最佳培养基,增加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皮肤潮湿 穿刺点渗血 头静脉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滑脱 贵要静脉 中等长度
下载PDF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联合研讨会教学在高级护理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鲜雪梅 乔世娜 +6 位作者 赵林芳 胡贝贝 胡宏鸯 袁红娣 钱颖 蒋小芳 叶志弘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联合研讨会教学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护理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校2020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联合研讨会教学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护理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校2020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29)。试验组采用SPOC联合研讨会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分别在课前和课后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价两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两组的理论测试和综合报告成绩、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后,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300.97±26.45)高于对照组(283.67±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综合报告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在“有助于提高临床问题分析能力”和“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能力”2个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级护理实践课程中应用SPOC联合研讨会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高级护理实践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研讨会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孕晚期期待疗法患者中应用的循证依据及护理
5
作者 王雅萍 赵林芳 曹秀珠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2期69-71,共3页
总结中等长度导管在孕晚期期待疗法患者中应用的循证依据及护理经验。循证依据显示,中等长度导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成本低、无需X线检查定位等优点。置管前由专科人员置管,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首选右侧肢体静脉... 总结中等长度导管在孕晚期期待疗法患者中应用的循证依据及护理经验。循证依据显示,中等长度导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成本低、无需X线检查定位等优点。置管前由专科人员置管,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首选右侧肢体静脉;置管后合理压迫穿刺点,带管期间妥善固定导管,采用标准冲封管技术,尽早握拳运动。58例患者顺利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完成期待疗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期待疗法 护理 中等长度 妊娠
下载PDF
胸部X线摄片与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头端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6
作者 曹秀珠 赵林芳 +1 位作者 金向红 曾旭芬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评价PICC置管后行胸部X线摄片定位导管头端和PICC置管中使用腔内心电图实时定位导管头端的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方便抽样选取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247例,按不同院区使用不同的定位方法确定分组,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130例,腔内心电... 目的评价PICC置管后行胸部X线摄片定位导管头端和PICC置管中使用腔内心电图实时定位导管头端的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方便抽样选取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247例,按不同院区使用不同的定位方法确定分组,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130例,腔内心电图定位组117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两种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两种定位方法的效果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将两种定位方法未出现原发异位的比例、完成置管操作总时间、患者满意度、操作者满意度4类指标换算成一个综合效果指标作为总效果的代表值。结果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平均成本为(3022.34±61.95)元,腔内心电图定位组平均成本为(2974.96±37.74)元,t=-7.162,P<0.001。腔内心电图定位组置管效果中的导管未发生原发异位比例、操作者满意度达标比例、完成置管操作总时间达标比例优于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内心电图定位组综合效果指标为1.07,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综合效果指标为0.93。腔内心电图定位组成本效果比为2780.34,胸部X线摄片定位组成本效果比为3249.83。结论PICC置管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导管头端技术成本效果好于胸部X线摄片定位,可作为独立的导管头端定位方法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图 X线摄片 定位 成本
下载PDF
经股静脉置入PICC堵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唐迎迎 徐文婷 +5 位作者 王丽萍 曹秀珠 端烨 陈一丹 周娜 赵林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了解经股静脉置入PICC堵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经股静脉置入PICC患者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导管堵管的影响因素。结果24.07%患者发生了导管堵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了解经股静脉置入PICC堵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经股静脉置入PICC患者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导管堵管的影响因素。结果24.07%患者发生了导管堵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管堵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伴有导管脱出、首次置管、经常行走以及导管类型为耐高压材质(均P<0.05)。结论经股静脉置入PICC堵管发生率较高,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关注导管堵管的独立风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干预或相关健康教育,降低堵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股静脉 静脉输液 堵管 并发症 血栓 导管脱出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血管通路装置选择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季奕君 赵林芳 +1 位作者 陈思洁 钱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基于血液肿瘤患者使用血管通路需求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对有关血液肿瘤患者血管通路装置的置管时机、置管部位、导管类型选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血液肿瘤患者更合理地应用血管通路装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血管通路装置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治疗 并发症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减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思洁 赵林芳 +1 位作者 杨小惠 曹秀珠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3期2176-2179,共4页
目的 探讨中等长度静脉导管(MC)在减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114例减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并记录MC置管情况、MC应用情况(导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和经MC采血情况... 目的 探讨中等长度静脉导管(MC)在减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114例减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并记录MC置管情况、MC应用情况(导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和经MC采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4例留置MC的减重手术患者中,导管平均留置时间(5.18±1.26)d,总留置时间591导管日。治疗结束后拔管113例(99.12%)、非计划拔管1例(0.88%)。114例患者均经导管采血,平均采血(4.68±1.26)例次,经导管采血成功率为100%。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2.28%,其中渗血5例、导管堵塞4例、导管外滑4例和静脉炎1例。结论 MC能满足减重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静脉输液和多次反复采血的需求,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静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手术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 血管通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多通路输液患者应用三腔耐高压PICC的评估与护理
10
作者 金奕 赵林芳 曹秀珠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5期80-83,共4页
总结了68例多通路输液患者应用三腔耐高压PICC的评估与护理。护理措施:重视置管前评估,包括血管通路评估、置管史及影像学资料评估、置管血管评估;做好置管中护理,包括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进行置管操作,采用腔内心电图联合超声实时定位... 总结了68例多通路输液患者应用三腔耐高压PICC的评估与护理。护理措施:重视置管前评估,包括血管通路评估、置管史及影像学资料评估、置管血管评估;做好置管中护理,包括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进行置管操作,采用腔内心电图联合超声实时定位及钝性送鞘技术;加强置管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留置期间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敷料、薄型泡沫敷料等功能敷贴预防感染及静脉炎,敷贴内外纱布压迫法防止导管外滑及渗血渗液,做好导管输液护理等。68例患者置管成功率100%,导管留置中位时间24.00(11.00,48.00)d;非计划拔管4例(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标准化配置换药包用于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林芳 叶志弘 +1 位作者 朱陈萍 袁玉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8期45-47,共3页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在留置期间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包括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在留置期间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包括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感染 PICC Infection) 换药包 标准化 经外周静脉穿刺 预防 配置
原文传递
改良送鞘法降低PICC置管相关渗血渗液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林芳 曹秀珠 +4 位作者 王雅萍 金向红 曾旭芬 陈香花 陈春华 《护理与康复》 2017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送鞘法与手术刀扩皮送鞘法对PICC后渗血渗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24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生成的随机码,按患者所置导管类型(单腔导管、双腔导管)的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腔导管观察组121例、对照组117例,... 目的比较改良送鞘法与手术刀扩皮送鞘法对PICC后渗血渗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24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生成的随机码,按患者所置导管类型(单腔导管、双腔导管)的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腔导管观察组121例、对照组117例,双腔导管观察组92例、对照组9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送鞘法,对照组采用手术刀扩皮送鞘法。分别比较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置管后24 h、48 h、72 h局部渗血与渗液情况。结果单腔导管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95.87%,其余3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100%;置管后24 h局部渗血换药例数比较,单腔导管和双腔导管中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 h局部渗血纱布层数比较,单腔导管和双腔导管的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48 h纱布压迫止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腔导管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渗液,双腔导管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渗液,而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渗液,单腔导管两组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改良送鞘法行PICC可减少置管后局部渗血和渗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塞丁格技术 渗血 渗液 改良送鞘法
下载PDF
专科护士执行PICC导管尖端位置评估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林芳 叶志弘 陈春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是否能承担评估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职能。方法:由经过培训的5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2010年4-12月入住我院行PICC置管的1016例患者的导管尖端位置进行评估。结果:专科护士对1013例患者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评估结...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是否能承担评估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职能。方法:由经过培训的5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2010年4-12月入住我院行PICC置管的1016例患者的导管尖端位置进行评估。结果:专科护士对1013例患者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评估结果与放射科出具的诊断报告相吻合,准确率达到99.7%。结论:经过培训的专科护士有能力正确评估PICC导管的尖端位置,授权予专科护士PICC导管尖端位置评估职能是可行的,不仅大大缩短置管后患者用药等待的时间,且能及时处理导管异位的问题,在患者治疗的及时性、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以及加快医院床位周转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PICC尖端位置 评估
原文传递
国内外输液小组与PICC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2
14
作者 赵林芳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2期5-9,共5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从国外引入我国已有10余年的历史,这项新技术有待进一步拓展及加强管理,从而完善技术操作规范,预防由其引发的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本期特别策划,从国内外有关PICC的组织管理到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从国外引入我国已有10余年的历史,这项新技术有待进一步拓展及加强管理,从而完善技术操作规范,预防由其引发的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本期特别策划,从国内外有关PICC的组织管理到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我国率先应用PICC技术医疗机构的先进经验:从PICC护士的准入制度、多层面的系统培训直至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还对置管后的护理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期望推动PICC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技术 组织管理 国内外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 技术操作规范 保障医疗安全 质量控制管理
原文传递
注重细节管理 提升静脉治疗安全性 被引量:32
15
作者 赵林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566-569,共4页
静脉导管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静脉治疗的效果,而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医务人员的操作、维护和管理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导管冲管及封管、敷料的更换、输液接头的消毒、导管的拔除等操作细节进行了解读... 静脉导管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静脉治疗的效果,而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医务人员的操作、维护和管理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导管冲管及封管、敷料的更换、输液接头的消毒、导管的拔除等操作细节进行了解读,为进一步提升患者静脉治疗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并发症 预防和控制 护理标准
原文传递
遵循JCI标准开展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的探索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林芳 张悦怡 +2 位作者 陈融 葛松林 王青青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2期181-183,共3页
总结医院培训中心遵循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标准开展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的体会。依据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认证标准,制定了医务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并组织和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进行了效果跟踪。经过3年实施,复苏技术和疼痛知识... 总结医院培训中心遵循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标准开展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的体会。依据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认证标准,制定了医务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并组织和开展培训工作,同时进行了效果跟踪。经过3年实施,复苏技术和疼痛知识培训在医护人员中的覆盖率为100%,员工对各种培训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 医务人员 培训
下载PDF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骨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林芳 李云霞 +4 位作者 曹秀珠 王雅萍 曾旭芬 金向红 陈香花 《护理与康复》 2022年第8期53-55,共3页
目的 分析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骨科老年患者输液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66例留置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骨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置管原因、并发症、导管结局等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66例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置管原因包... 目的 分析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骨科老年患者输液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66例留置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骨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置管原因、并发症、导管结局等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66例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置管原因包括预计静脉输液时间>7 d 55例,外周静脉无法穿刺8例,输注甘露醇2例,输注肠外营养液1例。置管平均穿刺时间为(14.2±18.6)min,导管留置时间为(14.12±10.28)d,总留置时间为932导管日。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9例次(9.66例次/千导管日),其中导管外滑4例次、渗血2例次、导管异位1例次、堵管1例次、渗液1例次,经处理后9例导管继续使用至治疗结束。治疗结束正常拔管64例(96.97%),意外拔管2例(3.03%)。结论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适宜在骨科老年中长期输液患者中使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老年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高,留置期间需加强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骨科 老年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美国输液护士协(学)会介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林芳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期72-73,共2页
过去的30年间,数个静脉治疗组织在欧美国家相继建立起来。其中的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S(Infusion Nurses Society)是目前已知的全球范围内组织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输液护士的非盈利性学术团体。目前拥有会员5700多名,50多个分会,会员遍... 过去的30年间,数个静脉治疗组织在欧美国家相继建立起来。其中的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S(Infusion Nurses Society)是目前已知的全球范围内组织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输液护士的非盈利性学术团体。目前拥有会员5700多名,50多个分会,会员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其中93.5%为注册护士,6.5%为其他专业人员(医生及药剂师),30%的注册人员拥有静脉输液专科护士资格证书(CRNI),1%为国际会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欧美国家 护士协会 护士资格证书 注册护士 静脉治疗 学术团体 会员
原文传递
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置入PICC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林芳 曹秀珠 +4 位作者 王雅萍 金向红 曾旭芬 陈春华 陈香花 《护理与康复》 2017年第5期465-467,共3页
总结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置入PICC的护理经验。依托多学科团队实施系统评估方案包括置管前血管通路需求的评估、上肢血管的评估、置管风险的评估;依托专业的静脉治疗护理团队实施精细化置管和置管后的维护。本组13例患者置管后未出现严重... 总结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置入PICC的护理经验。依托多学科团队实施系统评估方案包括置管前血管通路需求的评估、上肢血管的评估、置管风险的评估;依托专业的静脉治疗护理团队实施精细化置管和置管后的维护。本组13例患者置管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顺利完成静脉治疗后拔管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方案
下载PDF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林芳 丁金旺 +4 位作者 楼军 雷志锴 蔡劲 刘学明 韩志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但其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病灶较大时可触诊发现,但多数结节因较小无法触及只能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彩色超声,所以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1]。 Park、Horvath等[2,3]先后...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但其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病灶较大时可触诊发现,但多数结节因较小无法触及只能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彩色超声,所以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1]。 Park、Horvath等[2,3]先后提出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级方法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及指导结节的处理。本次研究采用TI-RADS分级诊断标准,综合评估分类,回顾性评价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资料,对照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旨在探讨TI-RAD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分级诊断标准 数据系统 影像报告 应用 甲状腺结节 临床症状 彩色超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