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侦查人员可信度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内疚感与供述有利性认知的多重中介模型
1
作者 赵雪莲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4,共11页
为考察侦查人员可信度对犯罪嫌疑人供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2名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可信度并不能直接显著预测供述行为,但可以通过内疚感、供述有利性认知的独立中介作用和“内疚感→供述有利... 为考察侦查人员可信度对犯罪嫌疑人供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2名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可信度并不能直接显著预测供述行为,但可以通过内疚感、供述有利性认知的独立中介作用和“内疚感→供述有利性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供述行为。提升讯问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是对当前讯问规范性和有效性要求的现实回应,应当通过建立和维持融洽信任关系、内疚感的唤起、供述有利性认知的强化,以期实现对供述行为的科学干预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人员可信度 内疚感 供述有利性认知 供述行为
原文传递
“罗湖医改”模式下健康管理中心对居民慢性疾病筛查、防治效率的影响
2
作者 赵桂芬 蔡梦娇 +2 位作者 林海燕 戴嘉媚 陈云云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技术的完善,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步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患有慢性疾病将导致身体功能水平的下降、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提高,同时影响生命质量。由于疾病模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技术的完善,人们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步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患有慢性疾病将导致身体功能水平的下降、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提高,同时影响生命质量。由于疾病模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病已呈现高发态势。慢性病引发的功能障碍目前已受到广泛关注。有利于深化健康管理中心对居民慢性疾病筛查、防治的本质研究。本文详细论述了健康管理中心对居民慢性疾病筛查、防治研究目前主要着眼于以社会“罗湖医改”模式框架解析健康管理中心对居民慢性疾病筛查、防治和健康管理中心对居民慢性疾病筛查、防治工作,引入“健康管理中心对居民慢性疾病筛查、防治”这一新视角,系统勾勒健康管理中心对居民慢性疾病筛查、防治生产与消费的整体框架,深入分析数字化时代健康管理中心对居民慢性疾病筛查、防治过程、对象、方式等的转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中心 居民慢性疾病 筛查 防治
下载PDF
大理州中医医院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与探讨
3
作者 刘颖 赵桂芬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大理州中医医院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6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报告中,女性中药药...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大理州中医医院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6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报告中,女性中药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 ion,ADR)发生率高于男性,各年龄中50~59岁发生频率最高,一般ADR数量占94%,涉及的26个品种中,刺五加注射液发生ADR例数最多,血必净注射液发生ADR频率最高。结论 应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针对诱发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ADR发生风险,完善中药使用评价体系,促进合理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组织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桂芬 毕惜茜 +1 位作者 翟金鹏 毛欣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7,共8页
实地调查显示,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组织形态不成熟,以暴力为工具积累经费,境内外相结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暴力恐怖犯罪组织生成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不公平感和挫折感,共同的宗教与民族因... 实地调查显示,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组织形态不成熟,以暴力为工具积累经费,境内外相结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暴力恐怖犯罪组织生成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不公平感和挫折感,共同的宗教与民族因素强化的群体凝聚力,语言障碍导致的沟通障碍和文化荒漠化,以及极端宗教宣传产生的认知失调等。针对暴力恐怖犯罪组织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解决问题的重点应当包括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及双语教学、关注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及调整宗教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暴力恐怖 社会心理 原因
原文传递
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现状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桂芬 安福元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为考察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现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知识产权被害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调查和分析,发现公众整体上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处于"一般了解"和"听说过"之间,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与涉及个人物质利益之... 为考察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现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知识产权被害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调查和分析,发现公众整体上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处于"一般了解"和"听说过"之间,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与涉及个人物质利益之间,更多考虑后者并希望以较少的支出获得较大的收益;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方面,73.4%的被试认为保护知识产权很重要,当涉及到自身的权利可能受到侵害时,关于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就会上升;对企业被试的调查发现,企业被试认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处于较不完善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意识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公众 企业
下载PDF
一种激光目标探测系统的模型仿真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桂芬 邓甲昊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31-33,共3页
为对激光探测系统的科学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有效指导,针对一种激光目标探测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分析并建立了激光回波功率和光电转换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探测系统进行仿真,经样机试验数据验证所建模型有效可行。通过对特定典型目标的... 为对激光探测系统的科学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有效指导,针对一种激光目标探测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分析并建立了激光回波功率和光电转换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探测系统进行仿真,经样机试验数据验证所建模型有效可行。通过对特定典型目标的仿真可以推断该激光探测系统能实现对目标的准确识别,并可以通过回波波形的差异区分具有不同外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探测 探测方程 计算机仿真 激光回波模型
下载PDF
讯问中的非言语行为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所谓非言语行为 ,是指与说话者言语行为相伴而产生的身体姿势、手和腿的动作、目光接触、脸部表情以及副语言行为。虽然非言语行为经常被误用 ,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非自主控制的特征 ,仍然可以帮助在侦查讯问中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谎言。需... 所谓非言语行为 ,是指与说话者言语行为相伴而产生的身体姿势、手和腿的动作、目光接触、脸部表情以及副语言行为。虽然非言语行为经常被误用 ,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非自主控制的特征 ,仍然可以帮助在侦查讯问中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谎言。需要注意的是 ,必须要掌握促进识别非言语行为的有效性的方法 ,尽量提高识别谎言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讯问 非言语行为 有效性 犯罪嫌疑人 谎言
下载PDF
论讯问中的心理强迫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65,共7页
刑事诉讼法关于不强迫自证其罪及讯问方法的禁止性规定,实质是为了保障供述的任意性。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有任意供述的相对自由,也即意志的相对自由是必须保障的。心理强迫的方法,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认知加工方式及形成决策需要的信... 刑事诉讼法关于不强迫自证其罪及讯问方法的禁止性规定,实质是为了保障供述的任意性。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有任意供述的相对自由,也即意志的相对自由是必须保障的。心理强迫的方法,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认知加工方式及形成决策需要的信息进行干扰或影响,迫使犯罪嫌疑人仅能形成具有唯一性的且是侦查人员所期待的供述决策。欺骗、引诱等心理强迫的方法,在讯问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犯罪嫌疑人意志的选择性,会导致犯罪嫌疑人形成有关案件证据、法律处置等内容的一种确定性的认识,在这种确定性认识的影响下,犯罪嫌疑人在作出是否供述的认知决策时,难以作出依据自己的选择性判断的供述决策,导致供述意志具有非任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供述 任意性 心理强迫
原文传递
论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社会心理氛围的调控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桂芬 赵国玲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7-94,共8页
恐怖犯罪的发生与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国际形势、历史遗留问题等多种因素有关。反恐怖策略固然需要重视对暴力恐怖犯罪的打击,但更要重视营造健康的社会心理氛围,降低既定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从一般预防的层面减少恐怖犯罪发... 恐怖犯罪的发生与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国际形势、历史遗留问题等多种因素有关。反恐怖策略固然需要重视对暴力恐怖犯罪的打击,但更要重视营造健康的社会心理氛围,降低既定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从一般预防的层面减少恐怖犯罪发生的机率。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社会心理氛围的调控要注意反恐宣传、社会控制与心理引导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恐怖 社会心理氛围 调控
下载PDF
犯罪嫌疑人拒供动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犯罪嫌疑人拒供是侦查讯问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影响犯罪嫌疑人拒供的原因中,拒供动机是较难把握的一种现象。通过对国外学者的观点和国内的相关研究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拒供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或弱化各类拒供动... 犯罪嫌疑人拒供是侦查讯问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影响犯罪嫌疑人拒供的原因中,拒供动机是较难把握的一种现象。通过对国外学者的观点和国内的相关研究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拒供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或弱化各类拒供动机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拒供行为 动机
下载PDF
个体恐怖分子的人格探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3,共7页
个体恐怖分子的人格,是恐怖主义犯罪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国外学者的基本认识是:恐怖分子不是变态人格者,他们在人格上与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不管怎样,恐怖分子首先是普通人,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情感、性格;其次,恐怖分子与普通人还... 个体恐怖分子的人格,是恐怖主义犯罪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国外学者的基本认识是:恐怖分子不是变态人格者,他们在人格上与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不管怎样,恐怖分子首先是普通人,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情感、性格;其次,恐怖分子与普通人还是有一些区别,其区别在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如他们对某种歪曲理论或荒谬观念的强烈信仰,他们对组织的忠诚等。个体恐怖分子人格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个体恐怖分子既有常态人格者,也有非常态人格者;领导者与成员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构成;个体的差异与共同性并存;人格的分裂。个体恐怖分子具有的共同特质包括:有较高的智能、心理上有压抑感、冒险敢为、狂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恐怖分子 人格基本特征 共同特质
下载PDF
浅析以转化医学为指导的学科建设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桂芬 朱建丽 《卫生软科学》 2011年第6期408-409,共2页
学科建设就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医院立足与发展的生命线。以转化医学为指导,从学科发展方向的选择、人才梯队的建设、学科发展的环境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四方面对学科建设进行了论述。期望能为医院的学科优化布局和深化人才培养提供... 学科建设就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医院立足与发展的生命线。以转化医学为指导,从学科发展方向的选择、人才梯队的建设、学科发展的环境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四方面对学科建设进行了论述。期望能为医院的学科优化布局和深化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转化医学 优化布局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犯罪嫌疑人从宽期待供述动机形成机制之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有较强的对抗讯问的意志。在面对是否供述罪行的动机选择中,犯罪嫌疑人自身存在的期待得到从宽处理的优势需要,与讯问人员使用的恰当的讯问方法相结合,即可以促使其产生供述动机。对犯罪嫌...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有较强的对抗讯问的意志。在面对是否供述罪行的动机选择中,犯罪嫌疑人自身存在的期待得到从宽处理的优势需要,与讯问人员使用的恰当的讯问方法相结合,即可以促使其产生供述动机。对犯罪嫌疑人所作的调查结果表明,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讲明主动供述罪行可以得到从宽处理,同时结合亲情感化和唤醒良知等方法,对有从宽期待的犯罪嫌疑人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述动机 优势需要 期待从宽
原文传递
侦查中的催眠方法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2,共6页
催眠方法经常被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在国外侦查实践中,催眠方法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广泛运用于帮助证人、被害人唤醒记忆。对侦查中运用催眠方法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由于暗示是催眠的心理机制之一,催眠过程很容易被催眠师操纵。此外,... 催眠方法经常被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在国外侦查实践中,催眠方法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广泛运用于帮助证人、被害人唤醒记忆。对侦查中运用催眠方法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由于暗示是催眠的心理机制之一,催眠过程很容易被催眠师操纵。此外,催眠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催眠的结果不可靠。因此,应当有限制地在侦查中使用催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 心理机制 暗示 记忆机制 可靠性
下载PDF
看守所在押人员拘禁心理测量量表编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桂芬 李丽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共8页
基于对看守所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研究文献分析以及对管教民警的访谈,并结合运用司法部《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对北京市及其他地区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试测的结果,初步编制《在押人员拘禁心理测量问卷》,共涉及外倾、焦虑、冲动、波动... 基于对看守所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研究文献分析以及对管教民警的访谈,并结合运用司法部《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对北京市及其他地区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试测的结果,初步编制《在押人员拘禁心理测量问卷》,共涉及外倾、焦虑、冲动、波动、抑郁、妄想、暴力倾向、独立、偏执、谎言10个维度。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该问卷10个维度的65个项目。通过对621份问卷的信度分析和区分效度分析,以及对100个样本进行的效标效度分析,证明自编测验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用于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守所 在押人员 拘禁心理 量表
原文传递
性侵害或施虐系列杀人犯罪人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2,共7页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34例以性侵或施虐为特征的系列杀人案件的统计分析,发现样本中的犯罪人在案件特征方面有如下特征:每一个犯罪人在案件特征上都有自己的一致性特点,接近被害人的方式多样化,作案手段群集化,异常行为发生比...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34例以性侵或施虐为特征的系列杀人案件的统计分析,发现样本中的犯罪人在案件特征方面有如下特征:每一个犯罪人在案件特征上都有自己的一致性特点,接近被害人的方式多样化,作案手段群集化,异常行为发生比例高,犯罪人侵害的被害人主要是目标下的陌生人。就犯罪人特征而言,高发年龄集中于27-36岁,犯罪人文化程度偏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较多犯罪人有过婚姻关系,有前科经历的比例较高,犯罪人更多具有内向、偏执、自卑等特征。对此类案件的侦查,主要途径包括通过技术手段查找以及通过犯罪人行为特征的一致性串并案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杀人 性侵害 施虐 犯罪人特征
原文传递
故意杀人案件中表达性犯罪动机的分析及运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桂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表达性犯罪动机是相对于工具性犯罪动机而言的犯罪动机类型。在杀人案件中,熟人之间发生的犯罪多数是受表达性动机的支配。表达性动机的形成,一方面基于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另一方面也与交往双方的人格特征以及交往者具有的社会资源密切... 表达性犯罪动机是相对于工具性犯罪动机而言的犯罪动机类型。在杀人案件中,熟人之间发生的犯罪多数是受表达性动机的支配。表达性动机的形成,一方面基于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另一方面也与交往双方的人格特征以及交往者具有的社会资源密切相关。基于这种假定以及相关的推论,在侦查中确定犯罪人存在表达性犯罪动机,就可以根据被害人的人际交往特点以及犯罪行为人的作案方式等特征推测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性别、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明确侦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人案件 表达性犯罪动机 侦查
原文传递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桂芬 袁红 +2 位作者 钱绪芬 单晓红 帕孜来提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10期962-964,共3页
总结1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循证护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循证问题是给氧方法、浓度及氧疗时间安排;经文献检索,寻找循证支持,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氧疗方法,给予合适的氧疗浓度,合理安排氧疗时间。经循征护理,120例患者氧疗... 总结1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循证护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疗的循证问题是给氧方法、浓度及氧疗时间安排;经文献检索,寻找循证支持,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氧疗方法,给予合适的氧疗浓度,合理安排氧疗时间。经循征护理,120例患者氧疗后呼吸功能改善,达到合理氧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氧疗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浅析转化医学指导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桂芬 《卫生软科学》 2012年第7期613-615,共3页
转化医学已成为国际上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它有效地弥补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之间的裂隙,促进了实验室成果向临床新技术的转化。转化医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医学人才。文章通过对转化医学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培... 转化医学已成为国际上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它有效地弥补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之间的裂隙,促进了实验室成果向临床新技术的转化。转化医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医学人才。文章通过对转化医学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临床医疗与科学研究复合型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复合型人才 临床 基础 培养
下载PDF
美国警察教育培训体系及相关理念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桂芬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4,共7页
美国警察体制的多样化和警察机构在规模方面的极大差距,导致美国警察教育和培训模式的多元化。在教育培训的理念方面,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政治时代和之后的改革时代,直至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社区警务的发展,警察教育培训才开始有了观念支... 美国警察体制的多样化和警察机构在规模方面的极大差距,导致美国警察教育和培训模式的多元化。在教育培训的理念方面,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政治时代和之后的改革时代,直至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社区警务的发展,警察教育培训才开始有了观念支持。人们认识到随着警察工作性质的变化,培训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成人教育法等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作为美国警察精英培养机构的联邦调查局培训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兼顾传统的侦查手段和与当前新技术、新警情相关的警务技术与理论,对学生考核有严格的规定。对美国警察培训体系及相关理念的研究,可为中国当前的侦查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警察培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警察 教育培训 制度 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