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永春作品
1
作者 赵永春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0期124-124,共1页
下载PDF
基于堆机协调的汽轮机停机顺控方案
2
作者 赵永春 《今日自动化》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文章针对传统汽轮机停机顺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堆机协调的汽轮机停机顺控方案.通过实施与应用,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并评估了其优势与局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堆机协调的汽轮机停机顺控方案能够实现高效的停机顺序调度,优化能源利用... 文章针对传统汽轮机停机顺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堆机协调的汽轮机停机顺控方案.通过实施与应用,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并评估了其优势与局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堆机协调的汽轮机停机顺控方案能够实现高效的停机顺序调度,优化能源利用,并提高停机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机协调 汽轮机 停机顺控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表面形貌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永春 刘小君 +1 位作者 王伟 刘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7-490,共4页
针对摩擦过程中的表面形貌相互作用问题,文章基于离散元原理,并利用该原理的一种应用程序——颗粒流程序(PFC程序),直观地对表面形貌相互作用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刚性光滑平面与理想粗糙表面相互作用之后,粗糙度变小,表面结构也发... 针对摩擦过程中的表面形貌相互作用问题,文章基于离散元原理,并利用该原理的一种应用程序——颗粒流程序(PFC程序),直观地对表面形貌相互作用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刚性光滑平面与理想粗糙表面相互作用之后,粗糙度变小,表面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并且随着2个接触表面法向接近量的增大,粗糙表面的脱落颗粒数增加,磨损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方法 颗粒流程序 粗糙表面 接触
下载PDF
加快开展公众规范化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活动——评价多媒体急救培训软件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永春 张雁 +1 位作者 温新华 关金保 《当代医学》 2005年第2期50-51,共2页
意外伤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意外伤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生率和死亡潜在寿命损失率高,后遗残疾率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约70万人,位于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
关键词 意外伤害死亡 急救知识 公共卫生问题 居民死亡 潜在寿命损失率 人群 残疾 培训活动 规范化 中国
下载PDF
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永春 金雅丽 +1 位作者 张雷 张进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09-1311,共3页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疗卫生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各医院已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医院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而院前急救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疗卫生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各医院已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医院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而院前急救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与应用进行系统的概括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基于压电元件的悬臂梁半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永春 季宏丽 +1 位作者 裘进浩 朱孔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429,共6页
为了探讨非线性同步开关阻尼技术(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简称SSD)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开关切换效率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详细推导了基于开关切换效率的SSDI(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 on inductor)及SSDV(synchronized switch... 为了探讨非线性同步开关阻尼技术(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简称SSD)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开关切换效率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详细推导了基于开关切换效率的SSDI(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 on inductor)及SSDV(synchronized switch damping on voltage)的振动阻尼表达式,并搭建了悬臂复合梁振动半主动试验平台,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开关切换的延时越小,控制效果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开关阻尼 半主动 振动控制 压电元件
下载PDF
辽人自称“中国”考论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永春 李玉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149,共7页
辽人"中国意识的觉醒",并非是到了辽兴宗以后才出现,而是早在契丹建国之初,契丹人就已经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开始以"炎黄子孙"自诩,并以"中国"自居了。到了辽圣宗时期,... 辽人"中国意识的觉醒",并非是到了辽兴宗以后才出现,而是早在契丹建国之初,契丹人就已经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开始以"炎黄子孙"自诩,并以"中国"自居了。到了辽圣宗时期,由于契丹人正统意识觉醒,又在自称"中国"的基础上,开始自称正统。辽兴宗以后,中国正统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开向国人及宋、高丽等国宣称辽朝是中国正统。辽人自始至终自称"中国",主要是利用和发挥历史上比较宽泛的"中国"概念,以为自己居于"天下之中"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 中国 炎黄子孙 正统
下载PDF
山东秋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宋振启 王庆芬 +1 位作者 张乐 赵永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介绍了山东秋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关键词 山东 秋大白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金代品官命妇获封赠途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永春 王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金代妇女获得朝廷封赠品官命妇封号,主要途径是依靠家庭成员中品官达到一定品阶后的推恩。当品官达到封赠标准时,作为品官妻室的正室、继室均可从夫荣而受封,次室受封赠,其夫至少为一字王或爵级正从一品以上。作为品官母辈,凡符合封赠资... 金代妇女获得朝廷封赠品官命妇封号,主要途径是依靠家庭成员中品官达到一定品阶后的推恩。当品官达到封赠标准时,作为品官妻室的正室、继室均可从夫荣而受封,次室受封赠,其夫至少为一字王或爵级正从一品以上。作为品官母辈,凡符合封赠资格,品官家庭中嫡母均可凭子贵受封赠为品官命妇;庶母、继母若凭子贵而受封赠,其子至少为一字王或正从三品以上爵。金代妇女亦可凭孙、曾孙辈贵而受封,但其孙、曾孙至少或为一字王,或为正从三品以上爵。同时,金代少部分妇女亦可通过自身功绩而受封为品官命妇。金廷通过诸多途径封赠品官命妇,最终仍是稳定官员、标榜这类女性美德与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品官命妇 封赠 《金史》 《大金国志》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国号”与历史上的“中国”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永春 贾淑荣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7,15,共8页
中国古代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与"中国"不是一个概念,中国古代的国号只代表某一个政权,而"中国"的涵义则有很多,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名称,即使用来指称政权,也常常不指一个政权,或指同时并立的几个政权,或指历史... 中国古代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与"中国"不是一个概念,中国古代的国号只代表某一个政权,而"中国"的涵义则有很多,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名称,即使用来指称政权,也常常不指一个政权,或指同时并立的几个政权,或指历史上以中原地区为主且有相互递嬗关系的多个政权。经过元朝和清朝的转换,到中华民国定国号为中国,"中国"与"国号"最终实现了统一。古代历史上任何一个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元朝和清朝除外)都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中国",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也不是以国号为代表的某个政权的疆域,而是包含了为中国所继承的当时以国号为代表的各个政权所控制的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号 中国 国家政权 疆域
下载PDF
亚微米级Al_2O_(3P)/6061Al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永春 武高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通过对亚微米级Al2O3P/6061Al复合材料的SEM的动态拉伸观察,研究了该材料的微观断裂行为及其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定量地描述了亚微米级Al2O3P/6061Al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并讨论了该种复合材料的... 本文通过对亚微米级Al2O3P/6061Al复合材料的SEM的动态拉伸观察,研究了该材料的微观断裂行为及其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定量地描述了亚微米级Al2O3P/6061Al复合材料的断裂过程,并讨论了该种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 断裂 三氧化二铝 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构建的再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永春 李玉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2,167,共10页
民族应该划分为狭义民族和广义民族两种,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大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民族六大特征的具体的某一个民族共同体,如汉族、匈奴族、蒙古族等等;广义民族则指具有或某种程度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 民族应该划分为狭义民族和广义民族两种,狭义民族是指具备斯大林所说的民族四大特征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民族六大特征的具体的某一个民族共同体,如汉族、匈奴族、蒙古族等等;广义民族则指具有或某种程度具有民族特征的包括两个狭义民族以上的多个狭义民族的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游牧民族、中华民族(即国族)等等。目前一些学者所引用的西方和日本学者有关民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民族定义,不过是广义的“国族”定义而已,既不包括狭义民族,也不包括其余的广义民族,不能颠覆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概念。从西方传入的“族群”概念涵义模糊,如果说“族群”是处于“政治共同体”的“民族”下位的话,那么,“族群”就具有发展成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并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必然前景,是十分有害的;如果说“族群”是指斯大林所说的具有四特征的“民族”下位的话,不见得比斯大林所说的“部族”高明多少;如果说“族群”是指斯大林四特征的民族的话,更没有必要用“族群”颠覆“民族”。我国学者已经在吸取、改造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民族理论体系,没有必要以西方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的民族理论为圭臬,并按照他们的理论用“国族”和“族群”去颠覆民族,应该形成我们自己的有关民族理论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国族 族群 斯大林民族理论
下载PDF
试论辽人的“中国”观 被引量:29
13
作者 赵永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90,共13页
契丹人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建国之后即因袭鲜卑人附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观念,开始以"中国"自居。契丹人自称"中国"之初,并没有自称"正统&quo... 契丹人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的影响,建国之后即因袭鲜卑人附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观念,开始以"中国"自居。契丹人自称"中国"之初,并没有自称"正统",直到辽圣宗后期才萌生自称"中国正统"的思想意识。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仍然称宋朝为"中国",在强调夷人懂礼是"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汉人懂礼也是"中国",在自称"正统"的同时,仍然称宋朝是"中国"。辽人的"中国观"具有辽宋同为中国、华夷懂礼即同为中国以及"正统"与"非正统"都是"中国"等特点。辽人的这种"中国观",实际上是一种"多元一体"的"中国观",对后来的金、元等王朝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 中国 正统
下载PDF
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永春 王观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2,共12页
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继南北朝以来又一个中原汉族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对峙时期,辽、宋、西夏、金各个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正统",它们虽然没有得到他者的完全认同,但却出现了部分他者逐渐认同的发... 10—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继南北朝以来又一个中原汉族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对峙时期,辽、宋、西夏、金各个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正统",它们虽然没有得到他者的完全认同,但却出现了部分他者逐渐认同的发展趋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国"极具魅力和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权引以为自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试图跻身"天下中心"和"文化中心"行列所向往的对象。正是因为"中国"认同,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才形成了今天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权对峙 “中国”观 正统观 “中国”认同 统一的多民族中国
下载PDF
关于“人口迁移”、“移民”及其相关概念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永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8,共5页
中国历代边疆人口迁移是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必须弄清楚有关中国历代边疆人口迁移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然而,学界对这些概念的使用则存在较大分歧,需要作一些辨析。下面仅就"人口迁移"、"人... 中国历代边疆人口迁移是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必须弄清楚有关中国历代边疆人口迁移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然而,学界对这些概念的使用则存在较大分歧,需要作一些辨析。下面仅就"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移民"、"民族迁移"几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一些简单的辨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概念 移民 边疆治理 人口流动 民族迁移 历代 中国
下载PDF
金丽使节“贡赐贸易”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永春 吕士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8-94,共7页
金朝与高丽间的使节贸易分为四种类型,即贡赐贸易、私觌贸易、自由贸易和走私贸易。其中,金朝与高丽间的贡赐贸易存在"三年一大聘"的规则。同时,金丽两国对贡赐贸易的态度不尽相同。金朝看重的是在贡赐贸易中要始终保持其对... 金朝与高丽间的使节贸易分为四种类型,即贡赐贸易、私觌贸易、自由贸易和走私贸易。其中,金朝与高丽间的贡赐贸易存在"三年一大聘"的规则。同时,金丽两国对贡赐贸易的态度不尽相同。金朝看重的是在贡赐贸易中要始终保持其对高丽的宗主国地位,而高丽更加看重的是其所得的经济利益。在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影响下,两国交流的内容也必然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 高丽 使节贸易 贡赐贸易
下载PDF
辽人自称“北朝”考论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永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7,共9页
辽人自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就遵循历史上称南北并立政权为"南北朝"的习惯而自称"北朝",那时,辽人还没有形成"北朝"高于"南朝"的理念。宋朝建立以后,辽人积极主张与宋朝互称"南北朝"... 辽人自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就遵循历史上称南北并立政权为"南北朝"的习惯而自称"北朝",那时,辽人还没有形成"北朝"高于"南朝"的理念。宋朝建立以后,辽人积极主张与宋朝互称"南北朝",具有意欲提高自己政治地位以取得和北宋对等往来的意图。到了辽圣宗后期,随着辽人"正统"意识增强,辽人意欲凌驾于北宋之上的欲望大增,辽重熙二十一年(1052)"其国书始去国号,而称南、北朝",就有了"意以自尊大"之倾向。辽人自称"北朝",具有强调"南朝"和"北朝"是"一家"之用意,"一家"就是"中国",辽人承认五代和宋朝是"中国",同时也自称"中国",他们强调"南朝""北朝"是一家人,就是"南朝""北朝"都是"中国"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 宋人 南朝 北朝
下载PDF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考论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永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7-142,176,共6页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并非是辽末天祚帝时期由汉族史官耶律俨在纂修《皇朝实录》时附会《魏书.序记》虚构出来,而是契丹人由于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并非是辽末天祚帝时期由汉族史官耶律俨在纂修《皇朝实录》时附会《魏书.序记》虚构出来,而是契丹人由于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影响,早在辽太祖建国之初就已经自称"炎黄子孙"了。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不无与汉人攀附亲戚之嫌,但他们在自称"炎黄子孙"的同时,并不否认汉人也是"炎黄子孙",具有契丹人和汉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一体"、"中华一家"中成员的思想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炎黄子孙 耶律俨
下载PDF
试论清人的辽金“正统观”--以辽宋金“三史分修”“各与正统”问题讨论为中心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永春 张喜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元人确立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三史分修方案,承认了辽金的"正统性";明朝曾有人依据"夏尊夷卑"观念,对这一正统体系提出挑战;到了清朝,虽然也有人对这一正统体系存在不同看法,但基本上已成... 元人确立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三史分修方案,承认了辽金的"正统性";明朝曾有人依据"夏尊夷卑"观念,对这一正统体系提出挑战;到了清朝,虽然也有人对这一正统体系存在不同看法,但基本上已成定论。有人认为"清朝统治者从北方民族王朝立场转向中国大一统王朝立场之后,最终也否定了辽金正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但其实,清朝统治者无论是在坚持北方民族王朝立场阶段还是从北方民族王朝立场转向中国大一统王朝立场之后,都承认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这从乾隆皇帝并没有"抑辽金",允许四库馆臣在编修《四库全书》时持辽宋金"各与正统"的观点,以及钦定了包括《辽史》和《金史》在内的中国正史"二十二史"、"二十三史"和"二十四史"等方面就能体现出来。实际上,清人认为,三史分修,已成定论。"宋辽金三史的正统体系"始终未被颠覆。这说明逐渐强化"华夷之辨",按照"尊夏贱夷"思想区分正统和非正统,并非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而逐渐淡化"华夷之辨",倡导"华夷一家",才是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金 正统 明朝 清朝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的背离与重合——中国古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进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永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5-220,共6页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概念,与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存在背离现象,但有时也用来指称政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国号"为代表的各个政权的自称,在古代"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下,这种"中国"自称与各个政权皆自称"中国"的统称仍然存在背离现象,只有在历史上中国处于统一的情况下"中国"与"国号"才会出现某种重合,这种重合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最终完成,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与"国号"才最后实现了统一。另一种情况是后来的政权在追述本朝历史或议论以前各个朝代时,对历史上以中原地区为主且有相互递嬗关系或没有递嬗关系但为自己政权所继承的多个政权的通称,这种通称虽然与一些"国号"也会出现某种背离,但基本上符合古代中国历史实际,并成为我们认识前代历史的一种准则,今天认识中国历史疆域也应该遵循这种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号 中国 国家观念 历史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