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右向左分流的偏头痛患者左房前后径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研究
1
作者 张健 江毅 +1 位作者 单体茹 赵洪芹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325-3338,共14页
目的: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在偏头痛中很常见,可能与右向左分流(Right- to-Left-shunt, RLS)有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RLS对左心房扩大(left atrium enlargement, LAE)有影响。然而,关于LAE与伴有RLS偏头痛... 目的: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s)在偏头痛中很常见,可能与右向左分流(Right- to-Left-shunt, RLS)有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RLS对左心房扩大(left atrium enlargement, LAE)有影响。然而,关于LAE与伴有RLS偏头痛患者的WMHs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我们旨在探讨LAE对伴RLS偏头痛患者的WMHs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偏头痛患者WMHs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入自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共计206名。选入研究对象均符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的诊断标准(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beta version))。所有入选的受试者均接受了经颅多普勒造影(C-TCD)、经胸超声心动图(TEE)、MRI检查。入选标准:(1) 年龄在18~65岁之间;(2) 声窗良好,能有效执行Valsalva手法(VM)。排除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1) 急性脑卒中。(2) 合并严重心肺疾病。(3) 创伤、手术和妊娠。(4)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癌变、严重感染、癫痫等精神病。(5) 不能配合Valsalva动作。(6) 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由于合并心功能不全、Valsalva动作无法完成、严重的颅内动脉狭窄以及声窗不良而排除18人,最终纳入本研究共188人。入选的受试者均参与有关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的标准化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偏头痛既往史以及家族史、酒精状况(每月至少一次饮酒5年以上)和吸烟情况(连续或累计吸烟6个月以上,包括研究前6个月戒烟的前吸烟者)。此外,所纳入对象均完成颅脑MRI的T2加权序列(T2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re-image)扫描以确定WMHs。在Flare和T2WI图像上,脑白质病变被定义为侧脑室周围区域(通常是额部、后角或放射冠区、脑室旁)和深部白质的高强度病灶,可散发或融合成斑片状。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确定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长径、左心房短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肺动脉压以及心脏射血分数。所有研究对象完成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检查(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 c-TCD),通过c-TCD在双侧颞窗和枕窗探及到的微气泡信号证明RLS的存在。根据探测到的微栓子信号(MB)分级及划分流量大小:0级(未探测到微栓子信号)、I级(1~10 MB)、II级(11~25 MB)、III级(>25 MB,未形成雨帘)、IV级(形成雨帘);小流量(25 MB或形成雨帘)。通过颅脑MRI分为有WMHs组和无WMHs组并进行各心脏径线、年龄等相关危险因素的组间差异比较。此外,根据c-TCD分为有RLS和无RLS组以及大小不同流量亚组,比较组间各心脏径线、脑白质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有无差异。针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 < 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关于伴有RLS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所用资料的统计分析均通过软件SPSS 24.0完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88名偏头痛患者,平均年龄43.3岁(18至65岁),其中男性64例(34%)、女性124例(66%),伴有脑白质病变的偏头痛患者97例(51.6%),不伴有脑白质病变的患者91例(48.4%)。与无脑白质病变组相比,伴有脑白质病变的偏头痛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更大(LAAPD 3.59 ± 0.43 VS. 3.27 ± 0.34, p = 0.000)。此外,伴WMHs的偏头痛组的左房长径(LA major axi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均大于不伴有WMHs组(LA major axis 4.79 ± 0.57 VS. 4.50 ± 0.47, p = 0.000;LVDd 4.53 ± 0.30 VS. 4.43 ± 0.28, p = 0.012;LVDs 2.89 ± 0.30 VS. 2.80 ± 0.28, p = 0.041)。而且,伴有WMHs偏头痛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无WMHs的偏头痛患者(63.98 ± 3.07 VS. 65.02 ± 3.52;p = 0.031)。在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史方面,有无WMHs偏头痛组间样存在明显差异。此外,伴有RLS的偏头痛患者(占纳入对象的69.14%)被进一步分为大分流量亚组79名和小分流量亚组51名。与包含58名不伴RLS的偏头痛患者组比较,RLS (+)组偏头痛患者更易出现脑白质病变(%)(75 (57.5) VS. 22 (38.6), p = 0.018),而且RLS (+)组中偏头痛病史更常见(%) (104 (80) VS. 37 (63.8), p = 0.028),组间比较显示RLS与脑白质病变及偏头痛关系密切。但在大、小分流量亚组之间脑白质病变、各心脏径线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前后径增大是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9.352;95% CI = 2.081~42.027;p = 0.004)。结论:在偏头痛患者中,伴有WMHs组的LAAPD明显大于无WMHs组,此外,WMHs组的LA major axis、LVDd及LVDs也显著大于无WMHs组。而在有无RLS组间以及RLS大小分流亚组之间LAAPD无差异。研究表明,在伴RLS的偏头痛患者中LAAPD与WMHs有关,而且LAAPD增大是偏头痛患者发生WMH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脑白质病变 左心房前后径 右向左分流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是伴右至左分流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
2
作者 张扬 赵洪芹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429-1439,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S患者RLS与PH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究PH对CS患者卒中发生的潜在贡献。方法:PH通过右心导管检查确诊,并经胸超声心动图采集心脏参数,通过发泡实验明确RLS的存在及分流程度。此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血管病危险...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S患者RLS与PH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究PH对CS患者卒中发生的潜在贡献。方法:PH通过右心导管检查确诊,并经胸超声心动图采集心脏参数,通过发泡实验明确RLS的存在及分流程度。此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心脏参数指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3例患者。PH在CS患者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CS患者(P < 0.001)。此外,CS在PH组中的发病率高于无PH组(P < 0.001)。PH的发生率RLS 组高于RLS−组(P = 0.042),且在大分流组高于小分流组(P < 0.001)。PH组比无PH组更常观察到大分流的发生(P < 0.001)。经过多因素分析,PH是CS患者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OR: 4.151, 95% CI: 1.317~13.086, P = 0.015)。结论:与无CS患者相比,CS患者合并PH,且PH的发生可能与RLS相关,并受分流程度的影响。此外,PH可能是CS患者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可能成为预测RLS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向左分流 隐源性卒中 缺氧状态
下载PDF
血管迂曲致锁骨下动脉盗血(附7例报道)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洪芹 李宏 +1 位作者 王伟 张永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迂曲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 lavian steal syndrom e,SSS)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TCD检测,在检测中发现有椎动脉血流方向逆转者,行DSA检查明确盗血原因。结果7例因动脉迂曲造成盗血的患者中,5例... 目的探讨血管迂曲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 lavian steal syndrom e,SSS)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TCD检测,在检测中发现有椎动脉血流方向逆转者,行DSA检查明确盗血原因。结果7例因动脉迂曲造成盗血的患者中,5例存在锁骨下动脉迂曲,2例为椎动脉迂曲;1例表现为晕厥,其余6例全部表现为头晕或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1例动脉迂曲与先天发育有关,其余6例均有高血压病史,考虑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结论血管迂曲是引起SSS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迂曲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左心房增大与伴有右向左分流的隐源性卒中患者卒中发病的关系
4
作者 方乐 魏凌 赵洪芹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56-359,364,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右向左分流(RLS)的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的患者RLS与左心房增大(LAE)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LAE与伴有RLS的CS患者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2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1例CS患者(CS组)及211例... 目的探讨伴有右向左分流(RLS)的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的患者RLS与左心房增大(LAE)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LAE与伴有RLS的CS患者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2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1例CS患者(CS组)及211例非脑卒中患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各项心脏参数,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检测患者是否伴发RLS及RLS的分流程度。CS组患者根据有无RLS分为CSRLS+组和CSRLS-组,对照组患者依据有无RLS分为对照组RLS+组和对照组RLS-组,CSRLS+组患者依据分流程度分为大分流组和小分流组。对CS组和对照组、CSRLS+组和CSRLS-组、大分流组和小分流组以及CSRLS+组和对照组RLS+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RLS的CS患者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CS组与对照组患者心脏参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10.65~-2.45,P<0.05)。CSRLS+组患者的左心房直径(LAD)、左心房短径、左心房长径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大于CSRLS-组(t=-7.82~-2.30,P<0.05),并且大分流组患者LAD显著大于小分流组(t=-2.39,P<0.05)。CSRLS+组与对照组RLS+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构成比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LAD、左心房长径、PASP差异有显著性(t=-9.80~11.4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增大是伴有RLS的CS患者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患者LAE可能与RLS的存在及分流程度有关,LAD增大可能与伴有RLS的CS患者卒中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流动力学 心脏扩大 心房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4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洪芹 张永红 +1 位作者 李宏 潘旭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FM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4例经DSA及MR血管成像(MRA)检查确诊的脑血管FM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3例为青年人(18~27岁),1例为中年女性(48岁),均无卒中史。所有患者均表现... 目的探讨脑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FM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4例经DSA及MR血管成像(MRA)检查确诊的脑血管FM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3例为青年人(18~27岁),1例为中年女性(48岁),均无卒中史。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3例为脑梗死,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影像学检查发现2例颈内动脉颅外段及2例右侧大脑后动脉(PCA)呈串珠样改变。1例颈动脉FMD患者合并大脑中动脉夹层及大脑前动脉微小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FMD患者合并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结论脑血管FMD常导致无卒中史的中青年人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影像学特点为受累血管呈串珠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肌纤维发育不良 DSA MR血管成像
下载PDF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颅内脑血流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洪芹 李宏 +1 位作者 赵诚 潘旭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颅内 改变 重度 患者 脑血流动力学 缺血性脑血管病 技术检测 TCD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常见病因学超声诊断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洪芹 潘旭东 +1 位作者 赵诚 刘枫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表现。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记录动脉壁形态学及回声的变化。结果: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约占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85~90%,其次为T...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表现。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记录动脉壁形态学及回声的变化。结果: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约占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85~90%,其次为Takayasu大动脉炎、颈动脉夹层(caritid artery dissection CAD)及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不同病因所致颈动脉狭窄在超声下具有不同的特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动脉内膜局限性隆起.突入管腔形成斑块:Takayasu大动脉炎为动脉内中膜弥漫性增厚,管腔向心性增厚;CAD可见双腔m流或偏心狭窄;FMD可见局限性狭窄与扩张形成“串珠样”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几种常见病因诊断均可提供相当准确的客观依据。与DSA的一致率很高,在临床上考虑颈部颈动脉病变的患者应首选该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病因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重度EICAS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洪芹 张晓芳 +1 位作者 丁磊 潘旭东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颅外颈内动脉狭窄(EICAS)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不同类型脑梗死间的关系。方法重度EICAS病人128例,根据有无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分为症状性EICAS组与无症状性EICAS组;病人于发病1周内行颅脑MRI检查,根据梗死灶形态,... 目的探讨重度颅外颈内动脉狭窄(EICAS)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不同类型脑梗死间的关系。方法重度EICAS病人128例,根据有无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分为症状性EICAS组与无症状性EICAS组;病人于发病1周内行颅脑MRI检查,根据梗死灶形态,将病人分为区域型脑梗死(Ⅰ型)组、皮质下梗死(Ⅱ型)组、弥散性梗死(Ⅲ型)组及分水岭梗死(Ⅳ型)组4组,用TCD评价各组狭窄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MCA)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评价狭窄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不同类型脑梗死间的关系。结果 128例重度EICAS病人中,症状性EICAS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与无症状性EICA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4)。不同类型脑梗死侧支循环开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症状性EICAS组病变侧PSVMCA中位数与症状性EICA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W=905,P<0.05);不同类型脑梗死患侧PSVMCA中位数显著不同,Ⅲ型梗死组PSVMCA水平高于其他组,Ⅱ型梗死组PSVMCA水平低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意义(H=10.67,P<0.05)。结论重度EICAS后侧支循环开放与脑梗死类型无关,狭窄后PSVMCA与脑梗死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洪芹 潘旭东 +1 位作者 王均红 张勇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7期497-499,共3页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其常见的病因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夹层分离、纤维发育不良、Takayasu大动脉炎和放疗。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动脉夹层分离 肌纤维发育不良
下载PDF
头颈部动脉夹层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洪芹 刘贤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3期255-258,共4页
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ial dissection,CAD)是指头颈部动脉内膜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CAD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外伤、遗传、感染、偏头痛、吸烟、高血压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 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 arterial dissection,CAD)是指头颈部动脉内膜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CAD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外伤、遗传、感染、偏头痛、吸烟、高血压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典型CAD表现为颈痛或头痛、Homer综合症、同侧颅神经麻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卒中。影像学检查对CA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常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是“线样征”,特征性改变是“内膜瓣”或“双腔征”。CAD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少数患者经抗凝治疗6个月效果不佳,颈动脉夹层动脉瘤进一步扩大或夹层所致的高度狭窄进一步加重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头部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与脑缺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洪芹 潘旭东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脑缺血 病理生理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nNOS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洪芹 潘旭东 +1 位作者 王海萍 滕继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NNOS 脑缺血-再灌注 表达
下载PDF
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洪芹 谢安木 +2 位作者 张勇 刘敏 张栩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1期805-806,共2页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9岁,因'言语不清20 d,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记忆力减退1 d'入院.   现病史:20 d前患者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在当地医院给予改善循环药物,肢体活动不灵活症状缓解.1 d前再次出现右侧...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9岁,因'言语不清20 d,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记忆力减退1 d'入院.   现病史:20 d前患者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在当地医院给予改善循环药物,肢体活动不灵活症状缓解.1 d前再次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发育不良 颈动脉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nNOS的表达
14
作者 赵洪芹 潘旭东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84-385,391,共3页
①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与脑缺血的关系。②方法 制备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缺血后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nNOS的变化。③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及壳尾核n... ①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与脑缺血的关系。②方法 制备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缺血后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nNOS的变化。③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及壳尾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增多 ,以再灌注 3h最多 ,6h开始下降。组织学观察可见缺血区内有神经元的变性、肿胀及坏死。④结论 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nNOS表达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缺血 脑缺血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伴发的脑血管炎1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海峰 赵洪芹 +1 位作者 李军 刘宗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611,共1页
患者,女,30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3个月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3个月内共有3次无诱因的意识丧失,发作前无头晕、心悸、眼前发黑和肢体抽动,发作时间3~5min,肢体抽动轻微,但非强直阵挛样,一次有舌咬伤。均无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有头昏1h左... 患者,女,30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3个月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3个月内共有3次无诱因的意识丧失,发作前无头晕、心悸、眼前发黑和肢体抽动,发作时间3~5min,肢体抽动轻微,但非强直阵挛样,一次有舌咬伤。均无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有头昏1h左右。发作期间偶有头晕和头痛,无耳鸣。无自发性流产病史。病前1.5年生育后感轻微记忆力减退,睡眠稍差,情绪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脑血管炎 发作性意识丧失 伴发 大小便失禁 自发性流产 记忆力减退 发作时间
下载PDF
右向左分流相关隐源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病因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敏 赵洪芹 +2 位作者 何香芹 解倩倩 魏凌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2期482-489,共8页
目的:探讨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 RLS)相关隐源性脑卒中(cryptogenic stroke, 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引起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根据TOAST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 目的:探讨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 RLS)相关隐源性脑卒中(cryptogenic stroke, 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引起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根据TOAST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诊断为CS的患者。所有CS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检查,根据有无RLS,分为RLS+组和RLS−组。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共纳入111例CS患者,RLS+组55例,RLS−组56例。血管病危险因素方面,RLS+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比例更少(P 【0.05),而合并偏头痛、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t ischemic attack, TIA)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比例更多(P 【0.05)。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方面,RLS+组平均血小板体积(11.34 &#177;1.34 vs 10.29 &#177;0.82, P 【0.001)、D-二聚体含量(965.27 &#177;1609.90 vs 320.54 &#177;175.38, P = 0.004)均显著高于RLS−组。心脏结构与功能方面,RLS+组左房前后径(4.03 &#177;0.40 vs 3.69 &#177;0.34, P 【0.001)、肺动脉收缩压(30.82 &#177;7.31 vs 28.48 &#177;4.14, P = 0.040)均大于RLS−组。结论:伴RLS的CS患者血管病危险因素少见,但偏头痛、卒中、TIA、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动脉高压病史多见。伴RLS的CS发病可能与RLS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血液高凝、左房扩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脑卒中 右向左分流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 临床特点 发病病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COX-2与LR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洪芹 吴立平 +1 位作者 李奎英 王卫振 《青岛医药卫生》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及肺耐药蛋白(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介导NSCLC耐药与LR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NSCLC标本与22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和L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患者的...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及肺耐药蛋白(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介导NSCLC耐药与LR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NSCLC标本与22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和L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关系。结果 COX-2与LRP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肺组织(60.3%vs31.8%,75.9%vs41.0%,P均<0.05),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鳞癌的表达水平(P<0.05);NSCLC中COX-2与LRP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均>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P均<0.05);NSCLC组织中COX-2与LRP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9,P<0.05)。结论 COX-2及LRP在NSCLC中高表达,COX-2可能通过调控LRP介导NSCLC原发性耐药,检测两者表达水平对肺癌的综合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环氧化酶-2 肺耐药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检出椎动脉收缩期切迹及束臂试验对锁骨下动脉闭塞的诊断意义
18
作者 李宏 潘旭东 赵洪芹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出椎动脉(VA)收缩期切迹及束臂试验对锁骨下动脉(SubA)闭塞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2例经TCD检测VA有收缩期切迹的患者进行束臂试验,再次进行TCD检测;并与31名TCD正常(无切迹)者(正常对照组)对照。对17例VA频谱异...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出椎动脉(VA)收缩期切迹及束臂试验对锁骨下动脉(SubA)闭塞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2例经TCD检测VA有收缩期切迹的患者进行束臂试验,再次进行TCD检测;并与31名TCD正常(无切迹)者(正常对照组)对照。对17例VA频谱异常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根据VA频谱收缩期切迹最低点血流速度,VA切迹的波形分为:波形1(高于舒张末期流速)18例(34.6%);波形2(等于或低于舒张末期流速)25例(48.1%);波形3(流速达到基线(0)水平)9例(17.3%)。在束臂试验中,VA切迹组48例(92.3%)出现频谱波形异常变化,正常对照组均无出现变化。DSA检查显示,12例(70.6%)患者SubA存在闭塞性病变。VA切迹波形与SubA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TCD检测有VA收缩期切迹及束臂试验对SubA闭塞及其程度有诊断意义。提示有VA切迹的患者,既使无返转血流,仍有SubA闭塞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椎动脉 血流动力学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和重症肌无力好转过程中出现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病变
19
作者 李海峰 赵洪芹 +2 位作者 潘旭东 李军 丛志强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2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脱髓鞘病变 格林-巴利综合征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 中枢脱髓鞘病变 神经肌肉接头 周围神经 免疫损害
下载PDF
高血压病程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脑白质疏松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翊 王玲 +2 位作者 赵洪芹 丁磊 李展秀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程与脑血流动力学及脑白质疏松(LA)的关系。方法将73例高血压病人,按高血压病程分为4组,A组高血压病程〈5年,B组5~10年,C组11~20年,D组〉20年。所有病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颅脑MRI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McA...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程与脑血流动力学及脑白质疏松(LA)的关系。方法将73例高血压病人,按高血压病程分为4组,A组高血压病程〈5年,B组5~10年,C组11~20年,D组〉20年。所有病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颅脑MRI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及LA严重程度,以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组、C组Vm、Vs显著增快,D组Vd显著减慢,PI显著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F=7.8~31.9,P<0.05)。B组、C组、D组LA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Z=-4.74,P<20.01)。高血压病人年龄、病程、PI、Vd与LA存在明显相关性(r=-O.294~0.706,P<0.05)。控制年龄、病程、Vd后,McA—PI与LA仍相关(r=O.307,P<O.05)。结论高血压病人脑血流速度增快,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增长,脑血流速度有逐渐减慢的趋势。MCA—PI能够预测高血压病人LA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液动力学现象 脑白质疏松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