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蒲公英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吴昭蓉 杨素芳 +3 位作者 李文意 陈少锋 滕红丽 赵湘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和体外实验探讨蒲公英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STITCH、BATMAN-TCM、GEO、中药研究数据库、Bindingdb、DAVID数据库获取蒲公英的活性成分及卵巢早衰的潜在靶点,构建靶...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和体外实验探讨蒲公英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STITCH、BATMAN-TCM、GEO、中药研究数据库、Bindingdb、DAVID数据库获取蒲公英的活性成分及卵巢早衰的潜在靶点,构建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KEGG富集分析。通过卵巢颗粒细胞在不同浓度H2O2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选择最佳造模条件构建卵巢细胞早衰模型(模型组),另采用不同浓度的蒲公英甾醇预处理细胞,选择后续干预的最佳浓度。将细胞设置空白组、模型组及蒲公英甾醇高、低剂量组。蒲公英甾醇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蒲公英甾醇预处理24 h后和模型组一同加入H2O2,空白组不做处理。干预结束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质、细胞核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结果 数据库共筛选出蒲公英活性成分23个,相应的作用靶点345个,卵巢早衰相关靶点基因497个,二者共同靶点基因61个,涉及的通路有HIF-1信号通路、蛋白聚糖作用等。当用600μmol/L H2O2处理细胞4 h,细胞活力最接近IC50。蒲公英甾醇浓度为7.5、15.0μmol/L时,细胞活力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ROS相对荧光强度高于空白组,蒲公英甾醇高、低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四组细胞质HIF-1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细胞核HIF-1α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蒲公英甾醇高、低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蒲公英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卵巢早衰,其代表性成分蒲公英甾醇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发挥治疗卵巢早衰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卵巢早衰 网络药理学 抗氧化
下载PDF
消瘤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周欢思 李艳萍 +3 位作者 金明静 赵湘培 赵昱倩 卢春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67-1773,共7页
目的:研究消瘤藤乙酸乙酯提取物(XLTE)对人结直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索其与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Incucyte S3活细胞动态分析系统监测XLTE作用下HCT116和HT29细胞形态变化并拟合... 目的:研究消瘤藤乙酸乙酯提取物(XLTE)对人结直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索其与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Incucyte S3活细胞动态分析系统监测XLTE作用下HCT116和HT29细胞形态变化并拟合48 h的IC50值,采用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Rhodamine 123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Bax、Bcl-2、Caspase-3基因的表达。结果:XLTE可以抑制HCT116、HT29细胞增殖,48 h的IC50分别为567μg/mL和549μg/mL,XLTE作用下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细胞染色质发生固缩或断裂,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ax、Caspase-3基因的表达量增加,Bcl-2基因的表达量降低。结论:研究表明XLTE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16、HT29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与阻滞细胞周期在G0/G1期和激活Bax/Bcl-2/Caspase-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瘤藤 结直肠癌 细胞周期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评价不同产地土茯苓的品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湘培 郭力城 滕红丽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建立评价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品质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落新妇苷为指标,以氯仿-甲醇-甲酸(4∶1∶0.05)展开系统,建立土茯苓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土茯苓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土茯... 【目的】建立评价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品质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落新妇苷为指标,以氯仿-甲醇-甲酸(4∶1∶0.05)展开系统,建立土茯苓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土茯苓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在与对照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Rf)为0.41。【结论】薄层色谱法能够有效对土茯苓进行鉴别,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落新妇苷 薄层色谱
下载PDF
壮药痛风立安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赵湘培 杜娜娜 +4 位作者 李凤珍 舒建龙 龙朝阳 邹晓素 孙宗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4-818,共5页
目的结合体内外实验研究壮药痛风立安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27 mg/kg别嘌醇+0.27 mg/kg秋水仙碱)和痛风立安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2、4.5、9.0 g/kg),每组10只。除... 目的结合体内外实验研究壮药痛风立安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27 mg/kg别嘌醇+0.27 mg/kg秋水仙碱)和痛风立安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2、4.5、9.0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诱导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纯水,连续14 d。检测大鼠踝关节肿胀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滑膜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另以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痛风立安胶囊(62.5、125、250μg/mL)干预后,检测细胞中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IL-1β水平,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率、血清中IL-1β水平、滑膜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表现出滑膜增生、水肿、血管充血、毛细血管增生、炎症细胞增多等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痛风立安胶囊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中、低剂量组大鼠上述大部分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大鼠踝关节滑膜增生改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体外实验结果显示,痛风立安胶囊可显著降低细胞中NO、ROS、IL-1β水平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抑制NF-κB入核。结论痛风立安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痛风立安胶囊 痛风性关节炎 抗炎作用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景天属三种植物药不同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雨洁 林亲雄 +2 位作者 万定荣 赵湘培 胡婧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8-92,共5页
利用MTT法检测景天属三种植物药垂盆草、佛甲草及凹叶景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及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体外增值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植物药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 利用MTT法检测景天属三种植物药垂盆草、佛甲草及凹叶景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及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体外增值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植物药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各植物药总黄酮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佛甲草 凹叶景天 MTT法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番荔枝不同部位醇提物对S_(180)荷瘤小鼠的抑瘤和一般毒性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旭坤 赵湘培 +2 位作者 米雪 李环 符若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61-63,共3页
为评价番荔枝的叶、枝、种子乙醇提取物的抑瘤和一般毒性作用,以3 mg/kg顺铂为阳性药,将不同剂量的醇提物对S180荷瘤小鼠给药10 d后测定小鼠抑瘤率、体重、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显示:17.5,35,70 mg/kg的种子醇提物有明显的抑瘤作用(P&l... 为评价番荔枝的叶、枝、种子乙醇提取物的抑瘤和一般毒性作用,以3 mg/kg顺铂为阳性药,将不同剂量的醇提物对S180荷瘤小鼠给药10 d后测定小鼠抑瘤率、体重、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显示:17.5,35,70 mg/kg的种子醇提物有明显的抑瘤作用(P<0.05),其抑瘤率分别为51.3%、42.7%和39.5%,并显著降低荷瘤小鼠体重、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1).而300,600 mg/kg叶和枝醇提物无抑瘤作用,不能降低荷瘤小鼠体重、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5).表明番荔枝的抗肿瘤和毒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种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 S180荷瘤小鼠 抗肿瘤 一般毒性作用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评价不同产地解毒草的品质 被引量:3
7
作者 滕红丽 郭力城 赵湘培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建立评价解毒草(Onychiumjaponicum(Thunb.)kunze var.Japonicum)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菊苣酸为指标,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3∶6∶1)为展开剂,建立解毒草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解毒草的品质。... 【目的】建立评价解毒草(Onychiumjaponicum(Thunb.)kunze var.Japonicum)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菊苣酸为指标,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3∶6∶1)为展开剂,建立解毒草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解毒草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解毒草药材与对照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Rf)为0.66。【结论】薄层色谱法能够有效对解毒草进行鉴别,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草 菊苣酸 薄层色谱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评价不同产地黄根的品质
8
作者 郭力城 赵湘培 滕红丽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建立评价黄根(Prismatomeris connate Y.Z.Ruan)品质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甲基异茜草素为指标,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3∶1∶0.2∶0.1)为展开剂,建立黄根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黄根的品质... 【目的】建立评价黄根(Prismatomeris connate Y.Z.Ruan)品质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甲基异茜草素为指标,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3∶1∶0.2∶0.1)为展开剂,建立黄根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黄根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黄根药材与对照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Rf)为0.76。【结论】薄层色谱法能够有效对黄根进行鉴别,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根 甲基异茜草素 薄层色谱
下载PDF
炮制前后隔山消对荷S_(180)肉瘤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佳强 邓旭坤 +2 位作者 刘刚 赵湘培 梅之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95-2097,共3页
目的比较炮制前后隔山消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率和毒性。方法 KM小鼠接种S180瘤株造成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比较隔山消生品及两种炮制品的水提物的抑瘤率和毒性。结果 3种水提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4.64%5,4.22%和46.93%... 目的比较炮制前后隔山消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率和毒性。方法 KM小鼠接种S180瘤株造成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比较隔山消生品及两种炮制品的水提物的抑瘤率和毒性。结果 3种水提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4.64%5,4.22%和46.93%。无明显毒性。结论隔山消炮制前后均对小鼠S180肉瘤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无明显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隔山消 小鼠S180肉瘤 抑瘤率 毒性
下载PDF
白杨素抗肿瘤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构效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泽阳 邓旭坤 +2 位作者 赵湘培 王强 陈旅翼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合成一系列白杨素衍生物并结合体外实验探讨白杨素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以5,7-二羟基黄酮为原料,通过取代、水解、酰胺缩合等化学反应引入一些极性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合成一系列白杨素的衍生物,然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 目的合成一系列白杨素衍生物并结合体外实验探讨白杨素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以5,7-二羟基黄酮为原料,通过取代、水解、酰胺缩合等化学反应引入一些极性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合成一系列白杨素的衍生物,然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及其衍生物对食管癌EC109细胞、肝癌HepG2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化合物Ⅲa、Ⅲb、Ⅲc、Ⅲd、Ⅲf对抑制EC109增殖表现出的抗癌活性较白杨素有明显的提高,化合物Ⅲa、Ⅲd、Ⅲe、Ⅲf对抑制HepG2增殖表现出的抗癌活性较白杨素有明显的提高,其中Ⅲd和Ⅲf的抗肿瘤作用显著;白杨素及其衍生物对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均较高,但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与白杨素相比没有提高。结论引入极性基团对白杨素的抗肿瘤活性有明显的提高,经过极性基团修饰后的白杨素衍生物能明显提高对EC109、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炎症模型的分类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奇慧 赵湘培 朱丹 《中国药物评价》 2017年第6期401-405,共5页
大量研究表明,炎症与众多疾病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筛选抗炎药物,明确其抗炎机制,首先应明确炎症模型的机理,确保抗炎评价的正确理解。本文根据炎症的病程长短和特点,将炎症模型分为变态反应炎症模型,急性、亚急... 大量研究表明,炎症与众多疾病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筛选抗炎药物,明确其抗炎机制,首先应明确炎症模型的机理,确保抗炎评价的正确理解。本文根据炎症的病程长短和特点,将炎症模型分为变态反应炎症模型,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模型,阐明了各种炎症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机理,以期为不同目的的药理实验选择更适合的炎症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模型 急性炎症 亚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变态反应炎症 中医药
下载PDF
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泽阳 赵湘培 邓旭坤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1期45-46,共2页
合成白杨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活性评价。以5,7-二羟基黄酮为原料,通过取代、水解、酰胺缩合反应合成白杨素的衍生物,然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白杨素及白杨素衍生物对EC109(食管癌)、HepG2(肝癌)、SW480(结肠癌)、Hela(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 合成白杨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活性评价。以5,7-二羟基黄酮为原料,通过取代、水解、酰胺缩合反应合成白杨素的衍生物,然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白杨素及白杨素衍生物对EC109(食管癌)、HepG2(肝癌)、SW480(结肠癌)、Hela(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合成的白杨素衍生物对HepG2、SW480肿瘤细胞的IC50值比白杨素的IC50值低。该衍生物对HepG2、SW480肿瘤细胞的抗癌活性较白杨素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白杨素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肿瘤细胞
下载PDF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隆白带”阳证——湿毒瘀结证的疗效初探
13
作者 冯晓芬 赵湘培 +1 位作者 滕红丽 卿荣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隆白带”阳证——湿毒瘀结证的疗效。方法:60例“隆白带”阳证——湿毒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壮医药线点灸)30例,遵循龙氏“以灶选穴”的治疗原则,用重、中、轻不同手法予以壮医药线点灸相应穴位;...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隆白带”阳证——湿毒瘀结证的疗效。方法:60例“隆白带”阳证——湿毒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壮医药线点灸)30例,遵循龙氏“以灶选穴”的治疗原则,用重、中、轻不同手法予以壮医药线点灸相应穴位;对照组(抗HPVβ-葡聚糖功能敷料组)30例,予以抗HPVβ-葡聚糖功能敷料纳入阴道后穹窿处。观察两组患者壮医症状变化、宫颈糜烂愈合情况、HPV转阴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HPV转阴率疗效相当,但壮医症状、血清炎性相关指标(IL-6)、宫颈糜烂愈合率、宫颈糜烂愈合时间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隆白带”阳证——湿毒瘀结证可有效促进宫颈糜烂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清除HPV病毒及降低炎性指标,明显改善壮医证候,且价格低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 “隆白带” 阳证——湿毒瘀结证 宫颈糜烂 人类乳头瘤病毒 IL-6
下载PDF
壮医方白花丹消蛊汤对食蟹猴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湘培 陈少锋 +5 位作者 黄卫宣 苏华 阳明 余胜民 覃子瑞 钟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研究壮医方白花丹消蛊汤对食蟹猴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CCI4)油剂0.5 m L·kg^(-1),同时辅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造模6... 目的研究壮医方白花丹消蛊汤对食蟹猴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CCI4)油剂0.5 m L·kg^(-1),同时辅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造模6个月后,各组相应给药,白花丹消蛊汤小、大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0,4.0 g·kg^(-1)(按处方生药量计算)汤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化水。给药2个月后,静脉采集食蟹猴血液样本,检测各组食蟹猴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食蟹猴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花丹消蛊汤能降低肝纤维化食蟹猴血清ALT、AST、T-BiL含量,能降低其血清中α-SMA及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能调控肝纤维化食蟹猴肝组织TGF-β1的升高。结论壮医方白花丹消蛊汤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降低TGF-β1、α-SMA表达、调节肝脏细胞外基质的代谢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消蛊汤 壮医方药 肝纤维化/食蟹猴
下载PDF
3种壮医方对CCl_4肝损伤大鼠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鸣 陈少锋 +2 位作者 赵湘培 苏华 余胜民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3种壮医方对CCl4肝损伤大鼠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144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2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秋水仙碱组,白花丹消蛊汤高、中、低剂量组,鸡骨草驱蛊汤高、中、低剂量组,七叶化蛊散高... 目的:研究3种壮医方对CCl4肝损伤大鼠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144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2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秋水仙碱组,白花丹消蛊汤高、中、低剂量组,鸡骨草驱蛊汤高、中、低剂量组,七叶化蛊散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0.6m L/100g动物体重皮下注射给予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造模,2次/wk,连续造模8wk。造模2wk灌胃给药,连续给药6wk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脂、肝功能及肾功能水平,对比各方剂疗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七叶化蛊散、白花丹消蛊汤和鸡骨草驱蛊汤各方剂能不同程度改善肝损伤大鼠血清肝肾功能各指标水平(P<0.01或P<0.05)。结论:七叶化蛊散、白花丹消蛊汤和鸡骨草驱蛊汤具有改善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方 肝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瑶药白花丹炮制前后白花丹醌含量测定及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湘培 陈少锋 +1 位作者 余胜民 钟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第8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的白花丹醌含量及急性毒性大小,为探讨白花丹炮制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测定半数致死量的方法对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中的白花丹醌的含量。结... 目的:比较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的白花丹醌含量及急性毒性大小,为探讨白花丹炮制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测定半数致死量的方法对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中的白花丹醌的含量。结果: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的LD50分别为88.7 g/kg、99.5 g/kg,其白花丹醌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36%、0.0041%。结论:白花丹炮制后急性毒性显著降低,表明用炮制能减少白花丹醌的含量,降低白花丹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 炮制 白花丹醌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白花丹炮制前后对大鼠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湘培 余胜民 +3 位作者 陈少锋 黄琳芸 杨东爱 钟鸣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比较白花丹炮制前后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180~220 g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1×10-4 g·kg-1),白花丹生品高、低剂量(10、5 g·kg-1)组,白花丹炮制品高、低剂量(10... 目的比较白花丹炮制前后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180~220 g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1×10-4 g·kg-1),白花丹生品高、低剂量(10、5 g·kg-1)组,白花丹炮制品高、低剂量(10、5 g·kg-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按0.6 m L/l00 g体重给予,每周2次,连续8周,造模2周后连续给药6周,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AST、ALT、ALB、TP及HA含量,另取适量肝组织检测Hyp、SOD、MDA含量。结果白花丹生品组出现毒性反应,有动物死亡,其余各组均无动物死亡现象。白花丹炮制品组实验后动物体重显著增长,而白花丹生品组这一现象不明显。白花丹生品组和炮制品组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ST、ALT、ALB、T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炮制品组降低AST、ALT作用与白花丹生品组相比显著增强。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对HA及Hy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均可提高肝损伤大鼠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炮制品效果更好。结论白花丹生品及炮制品对大鼠慢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白花丹炮制后能达到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 炮制 慢性肝损伤
原文传递
食蟹猴肝纤维化形成过程动态观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少锋 苏华 +5 位作者 赵湘培 黄卫宣 阳明 覃子瑞 余胜民 钟鸣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376-378,416,共4页
目的研究食蟹猴肝纤维化形成动态过程。方法 3只食蟹猴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高脂饮食诱导法建立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实验开始前、造模80 d、160 d、240 d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目的研究食蟹猴肝纤维化形成动态过程。方法 3只食蟹猴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高脂饮食诱导法建立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实验开始前、造模80 d、160 d、240 d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随着造模推进,肝纤维化食蟹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水平呈逐步上升。实验前肝纤维化的分级评定为G0级S0期;造模80 d,评定为G1级S0期;造模160 d,评定为G2级S1期;造模240 d,评定为G3级S1期。结论实验前肝组织正常,造模后各阶段食蟹猴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轻度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肝纤维化 动态观测
下载PDF
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少锋 赵湘培 +1 位作者 余胜民 钟鸣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βR-Ⅰ)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HSC-T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βR-Ⅰ)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HSC-T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0μg/ml秋水仙碱)及37.5μg/ml、75.0μg/ml、150.0μg/ml排钱草总生物碱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培养液,其他组加入相应药物作用48 h后,提取总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SC-T6中PDGF-BB、TGF-β1、PI3K、TβR-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阳性对照组、37.5μg/ml、75.0μg/ml及150.0μg/ml排钱草总生物碱组的TGF-β1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5组PDGF-BB、PI3K及TβR-Ⅰ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钱草总生物碱可下调HSC-T6中的TGF-β1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钱草总生物碱 肝星状细胞 细胞因子 蛋白 大鼠
下载PDF
壮医方“白花丹消蛊汤”对食蟹猴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少锋 赵湘培 +5 位作者 苏华 阳明 覃子瑞 黄卫宣 余胜民 钟鸣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7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壮医方白花丹消蛊汤对食蟹猴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只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0.5 mL/kg 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剂造模,同时辅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造模6个月... 目的:研究壮医方白花丹消蛊汤对食蟹猴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只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0.5 mL/kg 40%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剂造模,同时辅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造模6个月后,各组相应给药,白花丹消蛊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4.0 g(生药)/(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8周后,静脉采集食蟹猴血液样本,检测各组食蟹猴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食蟹猴血清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白介素1β(1L-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白花丹消蛊汤低、高剂量组血清ALT、AST、ALP、T-BIL、PDGF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白花丹消蛊汤低、高剂量组基质金属蛋白酶、免疫组化、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结论:壮医方白花丹消蛊汤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白花丹消蛊汤 PDGF 1L—β 食蟹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