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hapley值的知识共享利益分配策略及改进 被引量:20
1
作者 卜心怡 赵灵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知识共享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激励成员进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合理分配知识共享利益是成功实现激励的基础。通过分析知识共享活动的特点,提出将Shapley值法应用于解决知识共享活动中各成员收益分配问题... 知识共享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激励成员进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合理分配知识共享利益是成功实现激励的基础。通过分析知识共享活动的特点,提出将Shapley值法应用于解决知识共享活动中各成员收益分配问题。同时考虑到成员贡献知识量对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将Shapely值法进行了修正,进一步对各成员的收益分配额进行了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 SHAPLEY值法 收益分配
下载PDF
知识共享研究方法与进展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卜心怡 赵灵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9-83,共5页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该文在综合国内外知识共享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重点以及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等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共享的主体,对象,手段和环境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该文在综合国内外知识共享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重点以及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等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共享的主体,对象,手段和环境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了知识共享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知识共享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 知识转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涛 赵灵丽 +3 位作者 钟林江 戴静 曾钦 何勇志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25-229,共5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来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疾病的分子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复方当归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和靶标;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基因名,通过GeneCards获得疾病基因,取成分基因与疾病基因的交集,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借...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来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疾病的分子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复方当归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和靶标;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基因名,通过GeneCards获得疾病基因,取成分基因与疾病基因的交集,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拓扑参数分析;将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筛选得到的关键化合物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得到的关键化合物有槲皮素和山奈酚,将关键靶点与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其中AKT1、MAPK8、MAPK14、NFKBIA的结合能较小,活性较强。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复方当归注射液 头痛 原发性痛经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研究中“槲皮素类现象”与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23
4
作者 马焓彬 贾利军 +5 位作者 李玉婷 马聪 赵灵丽 雷阳 张梅 刘涛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23-230,共8页
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中,槲皮素类黄酮成分成为了“万能药”,为解释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合理性进行综述,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注意.广泛查阅近年来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研究文献,从中药材的用药部位、有效成分的筛选标准及槲皮素类... 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中,槲皮素类黄酮成分成为了“万能药”,为解释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合理性进行综述,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注意.广泛查阅近年来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研究文献,从中药材的用药部位、有效成分的筛选标准及槲皮素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查阅文献发现,在网络药理学研究过程中,“万能药”现象存在于中药材的用药部位、有效成分筛选标准及槲皮素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网络药理学为研究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但“万能药”现象的出现需要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槲皮素 山柰酚 芦丁 对策
下载PDF
情景设计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分析
5
作者 赵灵丽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0年第11期0138-0140,共3页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根据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多元化教学情景,能够为师生提供较大的自主空间,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真实感受历史情景,产生求知欲、探索欲。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固有教学思维,不再仅使用填鸭式教学法,而是根据具体的历史课程内容...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根据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多元化教学情景,能够为师生提供较大的自主空间,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真实感受历史情景,产生求知欲、探索欲。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固有教学思维,不再仅使用填鸭式教学法,而是根据具体的历史课程内容,结合情景教学法具体创设直观情景、问题情景、表演情景等,以情景的设计引领学生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学习难关,快速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发展学生的历史应用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设计 高中历史 应用策略
下载PDF
小学文学写作主动探究课堂模式研究
6
作者 赵灵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8期198-198,共1页
文学写作是一个不断奠基和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不停地去阅读,去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文学写作也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别人能带给你的知识写作的某一些灵感,但最后真正的写作还是自己长久的积累和学习得到的。小学文学写作没有什么... 文学写作是一个不断奠基和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不停地去阅读,去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文学写作也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别人能带给你的知识写作的某一些灵感,但最后真正的写作还是自己长久的积累和学习得到的。小学文学写作没有什么特定的规模,我们只需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写作的一些基本特点就可以了。很多的文学大家也都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现和创作的,他们的灵感都是在不断的探究中得到的。我们在小学文学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意识,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写作。小学生涉及的文学作品不多,生活经验也不足,我们要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课堂模式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能够真正对写作有所感悟。文学写作也需要他们有一个主动阅读的习惯,只有自主的去阅读文学作品,才会在文学写作的探究和学习中有所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学写作 主动探究
下载PDF
三仁合剂治疗湿热型感冒的潜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奇璐 苏泰安 +3 位作者 贺桢翔 赵灵丽 郑荣蕾 刘涛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1期29-34,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三仁合剂治疗湿热型感冒的潜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三仁合剂中苦杏仁、豆蔻、薏苡仁、滑石、淡竹叶、姜半夏、通草、厚朴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靶点对... 目的回顾性研究三仁合剂治疗湿热型感冒的潜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三仁合剂中苦杏仁、豆蔻、薏苡仁、滑石、淡竹叶、姜半夏、通草、厚朴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靶点对应的基因,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感冒相关靶基因;采用String平台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7.0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参数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通过Prism软件和Omicshare数据库制作分析柱状图及高级气泡图。结果三仁合剂中共得到52个活性成分,成分-靶点网络中得到38个节点、171条边,其中核心化合物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关键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 555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1 347个,细胞组成条目73个,分子功能条目135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中,前20个信号通路主要有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致癌通路、疟疾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芩素与VEGF-A受体,(Flu A) M2,(Flu A) HA的结合能最低,分别为-26.36,-36.40,-38.91 kJ/mol;木犀草素与TNF-α的结合能最低,为-37.24 kJ/mol;槲皮素与IL-6的结合能最低,为-28.03 kJ/mol。结论三仁合剂中活性化合物有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等,可能通过作用于TNF-α,IL-6,VEGF-A,(Flu A) M2,(Flu A) HA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达到干预感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仁合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湿热型感冒 物质基础 作用靶点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策略 被引量:25
8
作者 姚运秀 潘春晖 +3 位作者 王晨 叶萌 赵灵丽 刘新燕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是近年来对中药的一种普遍认识.中药复方是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合适的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其特殊的诊断与辩证体系,以及多药物、多成分的组方原则使得... “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是近年来对中药的一种普遍认识.中药复方是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合适的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其特殊的诊断与辩证体系,以及多药物、多成分的组方原则使得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更加难以展开.随着医药科学不断地发展,以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多学科相结合的网络药理学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中.网络药理学是从整体上探索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其整体性、系统性和注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相吻合,是一门从系统层面揭示中药对机体调控网络作用的新兴学科.针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中的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为采用网络药理学揭示中医药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 研究进展 应用策略
下载PDF
中医理论在认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应用
9
作者 郑荣蕾 刘晓凤 +2 位作者 赵灵丽 雷阳 刘涛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0年第4期290-292,共3页
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发烧、咳嗽、浑身无力为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抵抗力低、有病史的人群易感。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就中医理论包括温病理论、六经辨证、藏象学说以及针灸经... 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发烧、咳嗽、浑身无力为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抵抗力低、有病史的人群易感。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就中医理论包括温病理论、六经辨证、藏象学说以及针灸经络学说在新型冠状病毒上的应用进行讨论,为疫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肺炎 中医理论 各家学说
下载PDF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收载变化探讨动物药的发展情况
10
作者 雷燕莉 王习著 +4 位作者 许庆东 马焓彬 蒋泓淼 赵灵丽 徐玉玲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9-122,127,共5页
动物类中药材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动物药占有一定的地位.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动物药的研究应用也愈加广泛.结合1953年版至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动物药,从历史沿革、收载内... 动物类中药材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动物药占有一定的地位.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动物药的研究应用也愈加广泛.结合1953年版至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动物药,从历史沿革、收载内容与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探索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动物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 历史沿革 保护措施
下载PDF
浙江省一起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HIV聚集性疫情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慧玲 蒋均 +4 位作者 虞娓娜 赵灵丽 范钦 王凤英 潘晓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明确浙江省一起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模式HIV感染者之间的传播关系。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浦江县新确证的疑似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HIV聚集性疫情相关HIV感染者及其性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流调),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 目的明确浙江省一起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模式HIV感染者之间的传播关系。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浦江县新确证的疑似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HIV聚集性疫情相关HIV感染者及其性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流调),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流动信息、HIV既往检测史、高危性行为史及性伴侣情况等信息。结合HIV分子传播网络监测进行传播关系分析,采集新确证HIV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前的全血样本6~8 ml,分离出血浆。通过核酸提取、PCR扩增pol基因,通过Sequencher 5.0软件拼接整理测序结果,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HIV分子传播网络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浦江县共发现HIV感染者88例,其中异性性传播74例,有31例为非婚非商业性行为感染。初步个案调查发现,其中3例女性均与1例男性发生过无保护的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4例感染者中,有2例的配偶HIV抗体检测阳性。对新确证感染者开展分子传播网络分析,共获得异性性传播序列65例,形成9个传播簇,最大传播簇中包含10例HIV感染者。HIV聚集性疫情共涉及HIV感染者11例,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均≥50岁,职业类型为农民或农村家庭妇女;追踪溯源到7例性伴,其中6例HIV阴性,1例未检测。18例调查对象的性社会网络关系中,夫妻关系6对,固定性伴关系8对,临时性伴关系3对。11例HIV感染者中,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9例,婚内传播2例。7例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伴与病例2(56岁男性农民)的流行病学关联,3例有流调和分子传播簇结果证实,3例有分子传播簇和流调结果证实,另有1例流调结果证实。结论本起HIV聚集性疫情的传播模式是以病例2为核心,通过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HIV,继而引起婚内和固定性伴间的传播。流调与分子传播网络相结合的溯源调查支持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传播关系 分子传播网络 聚集性疫情
原文传递
复方当归注射液抗凝血活性质量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赵灵丽 刘涛 +2 位作者 田佩灵 钟裔荣 蒋庆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索确定复方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建立10批复方当归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进行共有峰指认与相似度评价。采用体外抗凝血实验测定10批复方当归注射液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 目的探索确定复方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建立10批复方当归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进行共有峰指认与相似度评价。采用体外抗凝血实验测定10批复方当归注射液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作为其抗凝血活性指标,结合其HPLC指纹图谱,基于SPSS软件建立谱-效回归评价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当归注射液不同极性萃取部位进行分析,并用体外抗凝血试验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凝血酶时间(TT)进行药效验证。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具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不低于0.962,其中5个共有峰与抗凝血活性指标TT呈正相关,4个共有峰与抗凝血活性指标APTT呈负相关,6个共有峰与抗凝血活性指标PT呈正相关。经验证,TT、APTT、PT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在1.23%~16.09%,初筛活性成分为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药效验证复方当归注射液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经进一步谱效分析确认,质量标志物为乙酸乙酯部位中为羟基-红花色素A。结论羟基红花色素A为复方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为复方当归注射液质量控制及再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当归注射液 谱-效研究 极性部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抗病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94
13
作者 姚运秀 贺桢翔 +5 位作者 刘晓凤 何勇志 雷阳 张书滔 赵灵丽 刘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6-1396,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寻抗病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借助TCMSP检索抗病毒颗粒中板蓝根、连翘、石膏、知母、芦根、地黄、广藿香、石菖蒲、郁金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 Prot数...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寻抗病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借助TCMSP检索抗病毒颗粒中板蓝根、连翘、石膏、知母、芦根、地黄、广藿香、石菖蒲、郁金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 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而运用Cytoscape3.6.1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将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中排名前15的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3CL水解酶进行分子对接,同时将比枯枯灵、木犀草素、槲皮素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包含药材8个、化合物75个、靶点255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61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65个,细胞组成(CC)条目36个,分子功能(MF)条目60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31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抗病毒颗粒中比枯枯灵、木犀草素、槲皮素等核心活性化合物与SARS-Co V-23CL水解酶的亲和力与临床推荐化学药相似。结论抗病毒颗粒中的活性化合物比枯枯灵、木犀草素、槲皮素等能通过与ACE2结合作用于PTGS2、HSP90AB1、PTGS1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可能发挥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病毒颗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 比枯枯灵 木犀草素 槲皮素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活性成分测定的六味地黄系列制剂质量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虹 刘博文 +3 位作者 杨慧 贺英俊 赵灵丽 刘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462-5477,共16页
目的基于“成分反映活性,活性指向功效”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以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的活性成分为评价指标,对六味地黄系列制剂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出六味地黄系列制剂,如丸剂(大蜜丸、浓缩丸)、胶囊剂(胶囊... 目的基于“成分反映活性,活性指向功效”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以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的活性成分为评价指标,对六味地黄系列制剂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出六味地黄系列制剂,如丸剂(大蜜丸、浓缩丸)、胶囊剂(胶囊、软胶囊)、颗粒剂及口服液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的共有核心活性成分,并以其中度值较高的13种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泽泻醇B、泽泻醇B23乙酸酯、花旗松素、羟基莞花素、豆甾醇、啤酒甾醇、常春藤苷皂元、儿茶素、薯蓣皂苷元及亚麻酸乙酯)的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通过切换波长同时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2695 Super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8%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先在全波长200~400 nm下测定,后根据对照品最大吸收波长切换检测波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CA)法综合评价和比较六味地黄系列制剂的质量差异。结果相同生药量下,六味地黄系列制剂中成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部分制剂中部分成分缺失,软胶囊未检测到槲皮素、儿茶素,仅大蜜丸和颗粒检测到β-谷甾醇;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六味地黄系列制剂之间的相似度为0.170~0.897,且大部分集中在0.500~0.600,大蜜丸与颗粒剂相似度最高,浓缩丸和胶囊、软胶囊及口服液呈极显著相关(P<0.01),和大蜜丸、颗粒剂呈显著相关(P<0.05);PCA和CA结果中六味地黄系列制剂被归为2类,其中大蜜丸、颗粒被归为一类,浓缩丸、胶囊、软胶囊、口服液被归为一类。结论六味地黄系列制剂存在一定的内在质量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六味地黄系列制剂说明书中所标示功能主治完全一致的现象可能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系列制剂 网络药理学 含量差异 质量研究 大蜜丸 浓缩丸 胶囊 颗粒剂 口服液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肾病综合征 HPLC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槲皮素 儿茶素 Β-谷甾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