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的鸟类资源
1
作者 张大治 杨贵军 +1 位作者 赵红雪 杨英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9-86,共18页
鸟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完整的鸟类资源名录对于理解地区生物多样性及资源分布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宁夏脊椎动物志》出版至今的30余年里,陆续有宁夏鸟类分布新记录报道,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新的现... 鸟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完整的鸟类资源名录对于理解地区生物多样性及资源分布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宁夏脊椎动物志》出版至今的30余年里,陆续有宁夏鸟类分布新记录报道,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新的现代鸟类分类系统下,宁夏的鸟类资源缺乏最新的资源名录,这给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不便.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分类系统,以《宁夏脊椎动物志》中鸟类种类统计为基础,结合宁夏鸟类新记录文献资料,对宁夏的鸟类资源进行重新整理统计,形成最新的宁夏鸟类资源名录.结果表明,截至2023年6月底,宁夏现有野生鸟类21目68科204属419种(446种及亚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9种.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种鸟类有290种(占总种数的69.21%)、东洋种鸟类有45种(占总种数的10.74%)、广布种有84种(占总种数的20.05%),古北种鸟类占绝对优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评估列入红色濒危物种名录的极危(CR)有2种、濒危(EN)有5种、易危(VU)有13种、近危(NT)有14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附录I的有7种、附录II的有21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中属间的多样性(G指数)为4.9731,科间的多样性(F指数)为39.3543,G-F指数为0.8736,显示出宁夏鸟类的物种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新记录 资源现状 宁夏
下载PDF
大鼻吻鮈胚胎发育特征和初孵仔鱼形态观察
2
作者 杨瑞兰 刘彦斌 +10 位作者 赵红雪 刘凯 杨立强 肖伟 赛清云 田永华 赖章龙 阮超岭 柳婷 刘哲 连总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目的】为建立大鼻吻鮈(Rhinogobio nasutus)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并为其生产性育苗工艺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生的大鼻吻鮈经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记录并分析其胚胎及仔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大鼻吻... 【目的】为建立大鼻吻鮈(Rhinogobio nasutus)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并为其生产性育苗工艺和种质资源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生的大鼻吻鮈经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记录并分析其胚胎及仔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大鼻吻鮈成熟卵呈圆球形,浅绿色,为漂流性卵,卵径(0.60±0.08)mm,受精卵吸水充分膨胀后卵径(0.76±0.08)mm。在水温(23.2±1.0)℃,pH 8.71~8.86条件下,受精卵3.67 h发育至囊胚期,5.95 h发育至原肠期,9.55 h胚体形成,13.38 h器官开始形成,19.98 h出现肌肉效应情况,24.05 h心跳出现,40.43 h完成出膜,至仔鱼期。大鼻吻鮈初孵仔鱼全长3.00~4.00 mm,心跳101~132次/min;在水温26℃条件下,仔鱼2 d全部吸收完卵黄,部分泄殖孔已开,3 d全部开口摄食。【结论】利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记录、分析和描述了大鼻吻鮈的胚胎发育过程,并且成功获得了大鼻吻鮈初孵仔鱼,其胚胎发育过程经历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孵化出膜7个阶段,每个发育阶段又有若干个发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鼻吻鮈 胚胎发育 仔鱼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半咸水宁夏沙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及来源解析
3
作者 王燕 刘彦斌 +6 位作者 赵红雪 连总强 肖伟 赛清云 孙斌斌 张天旭 张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87-3300,共14页
为揭示和明确半咸水湖泊湿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宁夏沙湖为例,于2018年4月(春)、7月(夏)、10月(秋)、2019年1月(冬),对沙湖湿地9个采样点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_(3)^(−)-N)、全盐和6种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有... 为揭示和明确半咸水湖泊湿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宁夏沙湖为例,于2018年4月(春)、7月(夏)、10月(秋)、2019年1月(冬),对沙湖湿地9个采样点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_(3)^(−)-N)、全盐和6种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有毒有害重金属(As、Pb、Hg、Cd、Cr、Cu)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密集区(湖心、鸟岛和2号桥)沉积物中OM和营养盐含量高于其他区域.全盐含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OM、TN和TP含量在夏季最高,春季最低;NO_(3)^(−)-N含量在秋季含量最高,冬季最低.宁夏沙湖沉积物中As、Pb、Hg、Cd、Cr、Cu含量分别在8.83—13.55 mg·kg^(−1),16.61—21.71 mg·kg^(−1),0.02—0.08 mg·kg^(−1),0.02—0.46 mg·kg^(−1),51.16—66.54 mg·kg^(−1),14.67—24.42 mg·kg^(−1)之间,其中Pb和Cd含量均超过背景值.6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地累积指数(Igeo)均小于0,表明宁夏沙湖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其中Cr、As和Pb单因子污染指数和Igeo指数较大,空间分布为假日酒店、湖心相对较高,需在今后监测工作中重点关注.潜在重金属生态风险为中等污染,仅Hg和Cd出现强和中等的生态危害程度,表明宁夏沙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主要由Hg和Cd造成,生态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假日酒店、湖心等区域.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Pb、Cd、Cr、Cu、OM、TN、TP具有相似的污染来源,主要来源是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本研究将为半咸水湖泊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提供数据支撑,也将为水环境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沙湖 沉积物 营养盐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宁夏沙湖水体富营养化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红雪 邱小琮 +1 位作者 杨艳梅 李广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14-2417,共4页
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对宁夏沙湖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透明度、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浮游植物等水质指标季节变化规律,采用非生物因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与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等对其营养... 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对宁夏沙湖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透明度、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浮游植物等水质指标季节变化规律,采用非生物因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与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等对其营养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沙湖水体已达到富营养化状态。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夏季TLI最高,为中度富营养;秋季、春季为轻度富营养。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评价表明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夏季污染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湖 营养水平 评价
下载PDF
宁夏沙湖轮虫种类与生物量及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红雪 邱小琮 +1 位作者 李力 连总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2-1246,共5页
研究了2008年4月到2009年1月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全年共检出轮虫8科16属23种,春季(19种)>夏季(14种)>秋季(10种)、冬季(10种),年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分别为347ind./L和0.290mg/L,轮虫优势种为角... 研究了2008年4月到2009年1月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全年共检出轮虫8科16属23种,春季(19种)>夏季(14种)>秋季(10种)、冬季(10种),年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分别为347ind./L和0.290mg/L,轮虫优势种为角突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长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轮虫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547 ind./L和0.447 mg/L)>夏季(345 ind./L和0.428 mg/L)、春季(323 ind./L和0.186 mg/L)>冬季(175 ind./L和0.099 mg/L);轮虫生物量水平分布表现为鸟岛>十一队>老渔场>湖心>进水口。全年轮虫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18(1.519~2.720);平均丰富度指数为1.441(1.096~2.523);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636(0.456~0.857),呈现季度变化,而水平变化不明显。探讨了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特点,分析了水体环境因子对轮虫密度的影响,对沙湖水体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虫 种类组成 生物量 多样性指数 沙湖
下载PDF
饵料对鲎虫生长·寿命·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红雪 邱小琮 吴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064-15066,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饵料对鲎虫生长、寿命、生殖的影响。[方法]用7类饵料投喂鲎虫幼体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鲎虫背甲长、相对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寿命、产卵量。[结果]不同饵料饲养条件下,雌性个体背甲长为6.1~9.8mm、相对增长率为113.9%~30... [目的]探索不同饵料对鲎虫生长、寿命、生殖的影响。[方法]用7类饵料投喂鲎虫幼体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鲎虫背甲长、相对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寿命、产卵量。[结果]不同饵料饲养条件下,雌性个体背甲长为6.1~9.8mm、相对增长率为113.9%~302.9%、特定生长率为0.043%/d~0.067%/d、寿命为15.5~33.8d、产卵量为51.7~457.5;雄性个体背甲长为5.3~8.9mm、相对增长率为141.6%~267.5%、特定生长率为0.038%/d~0.055%/d、寿命为18.8~34.7d。3种饵料混合组背甲长、相对增长率、寿命、产卵量最高,其次为2种饵料混合组、单一饵料组。[结论]投喂不同饵料对鲎虫幼体的生长、寿命、产卵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鲎虫 饵料 生长 寿命 生殖
下载PDF
宁夏沙湖后生浮游动物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红雪 邱小琮 +1 位作者 李力 王远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251-16253,16307,共4页
[目的]探索沙湖后生浮游动物与主要水质因子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沙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水质因子的季节动态,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4种,其中轮虫23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3种... [目的]探索沙湖后生浮游动物与主要水质因子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沙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水质因子的季节动态,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4种,其中轮虫23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3种;密度为175~924个/L,轮虫占优势;生物量为0.28~1.80mg/L,桡足类和轮虫占优势,趋向小型化。沙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大于50,水体营养水平达到富营养化。相关分析表明,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生物量与桡足类密度同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TLI在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水体透明度在0.05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后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与水体水质因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水质 沙湖
下载PDF
银川地区鱼病流行规律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红雪 刘巍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8-49,共2页
银川地区现有养殖水面8万亩以上,其中精养高产水面近5万亩,水产品产量占宁夏总产量的60%.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不断提高,投饲等生产措施不断强化,池塘逐年老化且没有及时清除淤泥,养殖水域水质不断恶化,鱼病危害日趋严重,过去一般的鱼病... 银川地区现有养殖水面8万亩以上,其中精养高产水面近5万亩,水产品产量占宁夏总产量的60%.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不断提高,投饲等生产措施不断强化,池塘逐年老化且没有及时清除淤泥,养殖水域水质不断恶化,鱼病危害日趋严重,过去一般的鱼病现在也在生产上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苗种的大量调入以及新品种的引进,使鱼病病原种类逐渐增多,造成的危害逐步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规律 发病原因 银川地区 鱼病
下载PDF
北大湖渔场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 被引量:6
9
作者 赵红雪 任青峰 段杰仁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7-28,36,共3页
所测北大湖渔场 12个越冬鱼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 4 7.89mg L ,其中绿藻门占4 8.1% ,硅藻门 19.3% ,隐藻门 13.2 % ,其余各门占 2 9.4 %。冰下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 6 .2 7mg L ,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构成 ,以轮虫的生物量... 所测北大湖渔场 12个越冬鱼池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 4 7.89mg L ,其中绿藻门占4 8.1% ,硅藻门 19.3% ,隐藻门 13.2 % ,其余各门占 2 9.4 %。冰下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 6 .2 7mg L ,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构成 ,以轮虫的生物量最高 ,占 72 .9%。同时讨论了越冬鱼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湖渔场 鱼池 冰下浮游生物 种类组成 生物量 冬季
下载PDF
宁夏鳉形目鱼类1新纪录种——青鳉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红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新纪录种 青鳉 宁夏 鱼类 生物学测定 银川市 标本 体长
下载PDF
北方春季低温条件下养鱼池塘轮虫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红雪 邱小琮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6-30,共5页
2001年春季,在宁夏平罗县明水湖渔场进行养鱼池塘轮虫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池塘水温在5℃~18℃范围内变动,采用人工措施,经18~25d轮虫生物量达到高峰期,主要种类有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前节晶囊轮虫和长三胶轮虫,平均生物量(38... 2001年春季,在宁夏平罗县明水湖渔场进行养鱼池塘轮虫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池塘水温在5℃~18℃范围内变动,采用人工措施,经18~25d轮虫生物量达到高峰期,主要种类有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前节晶囊轮虫和长三胶轮虫,平均生物量(38.07±16.54)mg/L。观察到浮游植物29属,前期主要以小球藻、栅藻、小环藻等小型种类为主,后期以空球藻、衣藻、隐藻、菱形藻等大型种类为主。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平均为(46.40±15.89)mg/L,以绿藻、硅藻和隐藻占优势,分别占总量的39.44%、18.64%、16.29%。浮游植物与轮虫生物量之比为1.20,二者的数量变动密切相关。同时还讨论了轮虫休眠印量、水温、饵料等对轮虫培养的影响、轮虫池的供饵能力和培育鱼苗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轮虫 培养 养鱼池塘 浮游植物
下载PDF
沉水植物资源在渔业上的合理利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红雪 任青峰 《宁夏农林科技》 2002年第4期11-12,共2页
通过对宁夏部分水草型水体中沉水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 ,对沉水植物的饵料价值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渔业 饵料 植物资源 应用
下载PDF
兰州鲇仔稚鱼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红雪 吴旭东 +2 位作者 李力 连总强 王远吉 《当代水产》 2010年第12期59-62,共4页
兰州鲇,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俗名黄河鲇,是黄河中上游土著大型肉食性野生经济鱼类,营养价值高,俗有“黄河鲇鱼活人参”之称。由于上世纪后半叶黄河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该鱼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被编入《中国濒危动物(鱼类)... 兰州鲇,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俗名黄河鲇,是黄河中上游土著大型肉食性野生经济鱼类,营养价值高,俗有“黄河鲇鱼活人参”之称。由于上世纪后半叶黄河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该鱼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被编入《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鲇形目 仔稚鱼 兰州 黄河中上游 发育 经济鱼类 营养价值 过度捕捞
下载PDF
饥饿对兰州鲇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红雪 吴旭东 +2 位作者 李力 王远吉 连总强 《农业科学研究》 2010年第4期19-23,共5页
用初次摄食率测定法测定饥饿胁迫下兰州鲇(Silurus lanzhou)仔鱼耐饥饿能力,研究了饥饿对仔鱼生长、摄食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2.5±1.2)℃条件下,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23.33%,6日龄初次摄食率达到100%.正常摄食时... 用初次摄食率测定法测定饥饿胁迫下兰州鲇(Silurus lanzhou)仔鱼耐饥饿能力,研究了饥饿对仔鱼生长、摄食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2.5±1.2)℃条件下,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23.33%,6日龄初次摄食率达到100%.正常摄食时,混合营养期持续2 d,完全饥饿状态下,4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完毕,5日龄达到最高摄食强度.9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饥饿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PNR有效积温为202.5 d.℃.饥饿仔鱼在PNR前2 d时其累计死亡率超过50%,抵达PNR后1 d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发育起延迟作用,混合营养期延迟投喂,仔鱼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投喂仔鱼.投喂组仔鱼生长指标呈不等速增长,实验结束时(11d)进入稚鱼期,饥饿仔鱼形态发育停滞,生长指标出现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仔鱼 饥饿 生长 不可逆点
下载PDF
北方地区鱼类池塘安全越冬技术
15
作者 赵红雪 刘巍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北方地区 鱼类 池塘 安全越冬技术 鱼病检查 营养性疾病 疾病防治
下载PDF
宁夏鲇属鱼类一新纪录种——兰州鲇形态学特征描述 被引量:30
16
作者 吴旭东 张奇 +2 位作者 赵红雪 侯玉霞 张文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
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在黄河宁夏段采集到一批鲇鱼标本。经鉴定,为鲇属(Silurus)宁夏一新纪录种———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兰州鲇(S.lanzhouensis)与小背鳍鲇(S.m icrodorsalis)、鲇(S.asotus)、大口鲇(S.m eridionalis)、... 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在黄河宁夏段采集到一批鲇鱼标本。经鉴定,为鲇属(Silurus)宁夏一新纪录种———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兰州鲇(S.lanzhouensis)与小背鳍鲇(S.m icrodorsalis)、鲇(S.asotus)、大口鲇(S.m eridionalis)、昆明鲇(S.m ento)、抚仙鲇(S.graham i)相似,但也有显著区别。兰州鲇犁骨齿带左右分离,与小背鳍鲇、鲇、大口鲇犁骨齿带连续相区别;兰州鲇臀鳍鳍条77-86、脊椎骨数目63-68,可与昆明鲇臀鳍鳍条61-72、脊椎骨52-56,抚仙鲇臀鳍鳍条68-74、脊椎骨58-59相区别。此外,兰州鲇卵色为黄色,可作为与黄河中生活的鲇相区别的鉴别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鲇属 兰州鲇 新纪录种 宁夏
下载PDF
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鲫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魏智清 杨涓 +1 位作者 赵红雪 马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研究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鲫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5‰、7‰牛磺酸水溶液对鲫抗缺氧能力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作用(P<0.01),质量分数3‰γ-氨基丁酸水溶液对鲫抗缺氧有显著作用(P<0.05)。实验证明,γ-氨基丁酸... 研究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鲫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5‰、7‰牛磺酸水溶液对鲫抗缺氧能力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作用(P<0.01),质量分数3‰γ-氨基丁酸水溶液对鲫抗缺氧有显著作用(P<0.05)。实验证明,γ-氨基丁酸、牛磺酸均可提高鲫的抗缺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缺氧能力 牛磺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牛磺酸对鲫鱼密闭缺氧存活时间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魏智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0,184,共3页
以0.25%、0.5%、0.75%、1.0%的剂量将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鲫鱼(体重45—52g)30d后。测定鲫鱼的密闭缺氧存活时间和血红聋白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极显著地提高鲫鱼的密闭缺氧存活时间,0.25%、0... 以0.25%、0.5%、0.75%、1.0%的剂量将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鲫鱼(体重45—52g)30d后。测定鲫鱼的密闭缺氧存活时间和血红聋白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极显著地提高鲫鱼的密闭缺氧存活时间,0.25%、0.5%、0.75%组的存活时间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4%、31.6%、25.8%;显著地提高鲫鱼的血红蛋白含量,0.5%组比对照组提高了3.5%.牛磺酸是通过提高鲫鱼的血红蛋白含量从而提高鲫鱼的耐缺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鲫鱼 存活时间 血红蛋白
下载PDF
黑河干流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关系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赵睿智 赵红雪 邱小琮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8,共8页
研究浮游动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黑河流域水体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2015年4、7和12月监测黑河干流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浮游动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黑河流域水体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2015年4、7和12月监测黑河干流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干流共鉴定浮游动物62种,其中轮虫8科21属44种,枝角类5科9属13种,桡足类2科4属5种。浮游动物种类以轮虫等小型个体为主,其密度、生物量及种群分布受到水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各断面水环境因子的差异是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及分布情况不同的主要原因。上游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受水体叶绿素a和溶氧影响,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决定浮游动物的分布;中游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受叶绿素a和透明度制约,其分布与pH、溶氧、电导率、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密切相关;影响下游浮游动物密度的主要因子是叶绿素a、溶氧、总磷和电导率,生物量则与叶绿素a、总氮和电导率相关,总磷和溶氧共同决定下游浮游动物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多元分析 水环境因子 黑河
下载PDF
牛磺酸对鲤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邱小琮 赵红雪 +1 位作者 王远吉 白文贤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9-434,共6页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将牛磺酸以0.05%、0.10%、0.15%、0.20%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体重40.73±3.92 g)30 d后,测定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的含量。结...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将牛磺酸以0.05%、0.10%、0.15%、0.20%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体重40.73±3.92 g)30 d后,测定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中的丙二醛含量,其中0.10%添加组效果最好,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P<0.0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74%、8.04%;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00%、14.40%;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的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地提高鲤肝胰脏的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87%、9.98%;极显著地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5.28%、15.21%。饲料中适宜剂量牛磺酸的添加,能显著增强鲤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轻鱼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溶菌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