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1
作者 赵绍宏 孙铭 +6 位作者 门宏亮 李晋 罗浩 刘晟 李杰 金希 张利恒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 分析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关节镜清理术的68例老年KOA患者临床资料,以膝关节X线下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分为3组,对比各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 分析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关节镜清理术的68例老年KOA患者临床资料,以膝关节X线下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分为3组,对比各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评分标准(Lysholm)评分。结果 68例患者中7例失去随访,余61例获得平均(38.0±7.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VAS显著低于治疗前,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1例行第二次关节镜清理术,无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KOA的中远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可以减轻患膝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受限症状,能推迟乃至取消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清理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老年继发性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刘晟 罗浩 +6 位作者 李晋 门宏亮 孙铭 李杰 赵绍宏 金希 张利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囊肿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老年继发性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16例老年继发性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具有典型膝关节症状,经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根据MRI提示囊肿...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囊肿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老年继发性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16例老年继发性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具有典型膝关节症状,经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根据MRI提示囊肿大小、囊壁是否增厚、囊腔是否分隔条件,设置A、B两型,A型67例,B型49例。A型收集具有囊肿较小、囊壁较薄、单一囊腔特点的病例,采用单纯关节镜下经前内、前外侧入路通道扩大术(5 mm×5 mm),不做后内侧切开。B型收集具有囊肿巨大、囊壁增厚、多分隔囊腔特点的病例,采用关节镜下经前内、前外侧入路通道扩大术联合后内侧小切口(3 cm)囊壁切除术。通过对比手术前后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囊肿复发情况评定手术疗效。结果病例均获得术后3~24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末次随访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症状显著改善,MRI或彩超检查明确无复发。末次随访结果显示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仅含0~1级,A、B两型术后0级57例,Ⅰ级59例,好转率100%,总有效率100%,无复发病例。结论与传统切开手术比较,根据MRI检查提示囊肿大小、囊壁是否增厚、囊腔是否分隔的不同分型,合理选择关节镜下单纯通道扩大术或联合小切口(3 cm)囊壁切除术具有降低囊肿残留率、复发率及将手术效果最大化的优点,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 腘窝囊肿 磁共振成像(MRI)
下载PDF
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术前CT征象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玮 侯文文 +6 位作者 武丽俊 许金环 李文平 闫旭 张鹏举 王钰琦 赵绍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4-1080,共7页
背景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肺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有临床研究显示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使患者获益,能否根据影像特征识别出适宜此疗法的人群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肺腺癌... 背景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肺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有临床研究显示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使患者获益,能否根据影像特征识别出适宜此疗法的人群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术前CT征象与术后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为免疫治疗的筛选提供影像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资料。纳入具有术前胸部薄层CT图像、术前未做穿刺或治疗、术后检测有PD-L1表达的浸润性肺腺癌病例。取检测结果肿瘤细胞PD-L1阳性比例分数(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1%为截断值,分为阴性组(TPS<1%)和阳性组(TPS≥1%),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CT征象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D-L1表达的关联因素,并使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306例患者的308个病灶,其中136个肿瘤组织病理示PD-L1表达阳性,172个表达阴性。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吸烟史、肺癌家族史、病灶密度、CTR值、平均CT值、最大直径、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与PD-L1表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肺癌家族史(OR=2.876,95%CI:1.257~6.578)和病灶CTR值(OR=4.321,95%CI:1.165~16.036)与PD-L1表达关联。纳入肺癌家族史和CTR值的回归模型[Ln(P/1-P)=1.464×CTR+1.056×肺癌家族史]预测PD-L1表达的AUC为0.682,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69.2%。结论对可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可为判断PD-L1表达水平提供一定信息,肺癌家族史和病灶CTR值是PD-L1表达的关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非小细胞肺癌 CT 程序性死亡配体1 B7-H1抗原
下载PDF
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患者病理结果及预后分析:检出后手术与随访监测后手术患者比较
4
作者 许金环 李文平 +3 位作者 张鹏举 王玮 武丽俊 赵绍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1-1088,共8页
背景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被检出,GGN的处理仍是困扰临床的难题。目的通过分析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检出后手术和随访观察≥1年后手术的病理及预后,探讨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随访观察的可... 背景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被检出,GGN的处理仍是困扰临床的难题。目的通过分析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检出后手术和随访观察≥1年后手术的病理及预后,探讨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随访观察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7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手术切除的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病例,包括纯磨玻璃结节(pure GGN,pGGN)和实性肿瘤比(consolidation-to-tumor ratio,CTR)≤0.5的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GN,mGGN),将患者分为检出后手术组(surgery after detection group,SD组)和随访观察≥1年后手术组(surgery after more than or equal to one year surveillance group,SS组)。SS组又分为增长组和未增长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混杂变量。随访于2022年8月31日截止。比较SD组与SS组的病理结果和预后。结果在纳入的284个GGN中,SD组214个GGN,SS组70个GGN。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120例患者(SD组和SS组各60例)纳入分析。PSM后,SD组与SS组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P=0.523;病理亚型:P=0.290);两组均未见淋巴结转移;两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为100%。增长组与未增长组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P=0.176;病理亚型:P=0.858)。结论SD组与SS组病理结果相似,预后相当,随访可能是磨玻璃为主型肺腺癌可行的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手术 随访监测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面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绍宏 蔡祖龙 +2 位作者 刘新 赵红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面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3例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两名有经验的心血管放射医师按照CT标准做出诊断。使用16排多层面螺旋CT获得1.25mm层厚(1mm重建... 目的:评价多层面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3例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并诊断为主动脉壁内血肿。两名有经验的心血管放射医师按照CT标准做出诊断。使用16排多层面螺旋CT获得1.25mm层厚(1mm重建间隔)图像,应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等方法显示壁内血肿及穿透溃疡。结果:23例主动脉壁内血肿中,1例A型,22例B型;B型壁内血肿中,仅累及降主动脉的8例,胸腹主动脉受累11例,局限于腹主动脉3例;11例壁内血肿伴主动脉穿透溃疡,其中2例行带膜内支架治疗。结论:多层面螺旋CT能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壁内血肿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赵绍宏 蔡祖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对73例BAC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得到组织病理学证实。记录病灶边缘及内部特点,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在孤立结节型,CT显示病灶分叶...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对73例BAC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得到组织病理学证实。记录病灶边缘及内部特点,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在孤立结节型,CT显示病灶分叶63例,毛刺60例,胸膜凹陷54例,血管集束征47例,病灶内假腔33例,病灶与胸膜间气肿18例,磨玻璃改变12例。CT特征以肺泡型BAC显示最典型,以粘液型显示最不典型。肿瘤粗星状毛刺与肺泡间隔增厚和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有关。病灶内假腔除与支气管断面有关外,多为肺泡腔破坏融合所致。磨玻璃改变多见于肺泡型BAC。在弥散型,BAC在CT上可表现为实变或伴蜂窝改变,也可为多发结节。10例弥散型BAC中6例为粘液型。结论:认识BAC的CT表现和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肺肿瘤 CT 病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髂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绍宏 郭伟 +2 位作者 刘小平 聂永康 蔡祖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髂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5例怀疑髂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大动脉炎6例,外伤4例和动脉粥样硬化175例。采用16层螺旋CT,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髂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5例怀疑髂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大动脉炎6例,外伤4例和动脉粥样硬化175例。采用16层螺旋CT,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100mL非离子造影剂(300mgI/mL)以4mL/s的速度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入,注射开始后25-30S进行扫描。在工作站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图像,并应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血管狭窄程度。结果:128例CTA可显示髂及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有7例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治疗;26例行人工血管架桥或大隐静脉植入手术,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SCTA和DSA检查。MSCTA对腘动脉以上和腘动脉以下狭窄和闭塞显示与DSA一致性好。结论:多层面螺旋CT是下肢血管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非常有用的影像手段,可以替代有创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16层螺旋CT 下肢 髂部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造影剂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赵绍宏 高育璈 +2 位作者 蔡祖龙 宋学坤 罗四秀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43-145,共3页
通过对40例肝脏扫描时间-密度曲线分析,找出较适合螺旋CT肝脏扫描的造影剂应用技术,测量了单、双时相注射的肝脏、主动脉和脾脏的增强值,并对最高增强值及对应时间、平衡期和增强值30Hu以上平衡期适合扫描的时间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40例肝脏扫描时间-密度曲线分析,找出较适合螺旋CT肝脏扫描的造影剂应用技术,测量了单、双时相注射的肝脏、主动脉和脾脏的增强值,并对最高增强值及对应时间、平衡期和增强值30Hu以上平衡期适合扫描的时间进行了分析,单时相注射的肝脏最高增强值高于双时相注射,到达时间比双时相早15秒,单时相注射平衡期比双时相提前20秒,增强值30Hu以上到平衡期时间单、双时相注射分别为35s和50s,所以,单时相注射更适于螺旋CT肝脏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造影剂 肝脏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绍宏 蔡祖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1-33,共3页
本文对23例经MR自旋回波序列和梯度回波序列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序列及不同体位对观察主动脉夹层内膜片、破口位置、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区分真腔和假腔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了MRI的局限性。作者认为,MR... 本文对23例经MR自旋回波序列和梯度回波序列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序列及不同体位对观察主动脉夹层内膜片、破口位置、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区分真腔和假腔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了MRI的局限性。作者认为,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首选和最好的诊断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肿瘤的CT增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绍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54-55,60,共3页
肝脏肿瘤的CT增强研究赵绍宏综述蔡祖龙审校CT出现是影像诊断方法学的一次飞跃,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明显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特别是肿瘤性病变。CT造影剂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肝脏疾病影像的清晰度和检出率。但造影剂应用... 肝脏肿瘤的CT增强研究赵绍宏综述蔡祖龙审校CT出现是影像诊断方法学的一次飞跃,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明显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能力,特别是肿瘤性病变。CT造影剂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肝脏疾病影像的清晰度和检出率。但造影剂应用技术的不同,也会影响图像质量和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癌 CT
下载PDF
老年肺癌的X线和CT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绍宏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影像诊断
下载PDF
浅谈年轻影像医师如何提高业务能力
12
作者 赵绍宏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8期111-112,共2页
对于刚刚从事影像诊断专业的年轻医生来说,无论是从医学院校的医疗系毕业还是从影像系毕业,都还是一张白纸,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算得上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实践经验更是微不足道.影像诊断专业仍然是传统的经验医学范畴,只有通... 对于刚刚从事影像诊断专业的年轻医生来说,无论是从医学院校的医疗系毕业还是从影像系毕业,都还是一张白纸,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算得上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实践经验更是微不足道.影像诊断专业仍然是传统的经验医学范畴,只有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指导实践并丰富临床经验,才能使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从理论到实践,在实践当中找出自己理论的不足,再进行理论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再应用到实践当中,使诊断水平更上一层楼,年轻的影像医生就是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这样一个轮回过程不断提高,每轮回一次,理论和实践水平就会提高一步.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影像专业医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提高业务水平,是很多年轻医师比较困惑的,下面谈一点个人体会,供年轻影像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医生 影像诊断 年轻医师 业务能力 诊断水平 专业理论知识 医学院校 医学范畴
下载PDF
1cm以下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41
13
作者 吴芳 蔡祖龙 +5 位作者 田树平 金鑫 景瑞 杨越清 李颖娜 赵绍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讨1 cm以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 GGO)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最大直径≤1 cm的f GGO患者的CT、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将CT征象(包括位置、大小、密... 目的探讨1 cm以下局灶性磨玻璃密度(f GGO)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亚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最大直径≤1 cm的f GGO患者的CT、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将CT征象(包括位置、大小、密度、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及浸润性腺癌(IPA)]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HER-2、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拓扑异构酶Ⅱα(Top-Ⅱα)]对照,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密度与病理亚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患者性别、病变位置、形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病灶边缘、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与病理亚型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照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CT表现为1 cm以下f GGO的肺腺癌各病理亚型间,性别分布、年龄大小、病变位置、形状、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瘤肺界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4、0.126、0.609、0.678、0.091、0.374、0.339),各病理亚型间病变大小、密度、空泡征的有无以及边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02、0.003、0.046),Ki-67在不同形状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ER-1在瘤肺界面是否清晰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HER-2在是否有空泡征的结节间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而CT征象与VEGF和Top-Ⅱα的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表现为1 cm以下f GGO的肺腺癌中,IPA的空泡征出现率最高,而AAH最低,且浸润前病变(AAH+AIS)多表现为边缘光滑,MIA和IPA则多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且一些CT征象在特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之间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磨玻璃密度 肺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亚型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颅底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郭晓东 蔡祖龙 +2 位作者 宋学坤 曹丹庆 赵绍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3D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重建技术。方法: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均用螺旋CT扫描,层厚3~5mm床进速度为3~5mm/s,薄层重建1~3mm,颅内肿瘤均行增强扫描。3D重... 目的:探讨螺旋CT3D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重建技术。方法: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均用螺旋CT扫描,层厚3~5mm床进速度为3~5mm/s,薄层重建1~3mm,颅内肿瘤均行增强扫描。3D重建在独立诊断台上进行,选择重建时的合适阈值,颅骨100~200Hu,肿瘤80~100Hu,分别进行颅骨、肿瘤及血管的3D重建并用假彩色技术处理,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病变,测量肿瘤在三维空间的距离、角度和体积。结果:全部病例都能清楚显示病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关系,显示瘤体与血管关系者22例。结论:3DCT简化了观察者的思维过程,可直观地了解病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立体解剖关系,为制订手术方案和放疗计划提供了客观依据。并可用于形象化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病变 螺旋扫描 三维CT 重建
下载PDF
正常人颅面骨三维定量测量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海钟 步荣发 +6 位作者 柳春明 赵红 赵绍宏 温伟生 倪紫砚 杨舸 梁立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1-383,共3页
关键词 数据库 正常人 颅面骨 三维定量测量 口型
下载PDF
首次临床及CT表现对长期存在≤10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芳 蔡祖龙 +5 位作者 田树平 金鑫 景瑞 杨越清 金梅 赵绍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探讨≤10 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拟定≤10 mm p GGN进展的风险分层策略,以提出合理的随访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4月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最大径≤10 mm的100例p GGN患者(108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及CT... 目的探讨≤10 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拟定≤10 mm p GGN进展的风险分层策略,以提出合理的随访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4月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最大径≤10 mm的100例p GGN患者(108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比较进展组(病灶增大或/和出现实性成分)与未进展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灶的CT征象;应用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CT表现与病变进展的关系;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及文献报道的对肺腺癌相关因素的界定,计算病变进展的风险指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指数与病变进展的关系,绘制风险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求得风险指数的界值,检验风险指数预测病变进展的效度。结果 100例(108个病灶)患者中有15例(15个病灶)出现进展,所有病灶平均随访时间为(1016.36±486.00)d;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病变的大小、空气支气管征和血管改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03,P=0.030);Cox回归模型显示病变的密度(CT值≥-542.5 HU)和空气支气管征为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P=0.003,P=0.021);预测病变进展的风险指数的界值为4.25(灵敏度为46.7%、特异度为89.2%、符合率为83.3%)。结论对于长期存在≤10 mm的p GGN,病灶密度≥-542.5 HU和空气支气管征的出现可以预测病变的进展;风险指数<4.25提示病变进展的可能性较小,可以适当延长随访时间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肺肿瘤 腺癌 随访研究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颅面骨三维定量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海钟 步荣发 +6 位作者 黄旭明 赵红 叶慧义 赵绍宏 温伟生 倪紫砚 杨舸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当下颌骨处于正常牙尖交错位时,正常成人颅面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选择60名正常范围的志愿者,在正常牙尖交错位状态下行螺旋CT扫描,三维影像重建。在EASYVISION工作站上对重建的颅面骨影像进行... 目的:研究当下颌骨处于正常牙尖交错位时,正常成人颅面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选择60名正常范围的志愿者,在正常牙尖交错位状态下行螺旋CT扫描,三维影像重建。在EASYVISION工作站上对重建的颅面骨影像进行三维测量。在三维骨结构上定点37个,对有意义的两点间直线距离三点所形成的角度,计算机自动测量,并显示数据。结果:颅面骨CT三维测量较为客观和精确地反映出在正常牙尖交错位时颅面骨三维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比值的标准差远小于数据范围的标准差。结论:计算机三维定量测量精确性高。本研究提供正常数据,为颅骨骨畸形患者提供参考,颅面骨三维重建有助于正颌外科诊断和确定手术方案术前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定量测量 颅面骨畸形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9
18
作者 刘新 蔡祖龙 +3 位作者 蔡幼铨 安宁豫 赵绍宏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56例患者行CTA检查,根据CTA上冠状动脉的走行部位,诊断12例心肌桥,其中7例行X线冠状动脉造影,10例使用3D屏气FIESTA序列行冠状动脉MRA检查,比较CTA、MRA和X线冠...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56例患者行CTA检查,根据CTA上冠状动脉的走行部位,诊断12例心肌桥,其中7例行X线冠状动脉造影,10例使用3D屏气FIESTA序列行冠状动脉MRA检查,比较CTA、MRA和X线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肌桥的效率。结果:CT显示12例心肌桥共13支壁血管在心肌内走行,其中4例可以被X线冠状动脉造影显示,MRA不能可靠显示心肌桥,仅3例提示心肌桥可能。结论:冠状动脉CTA可以准确显示心肌桥,为临床提供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CTA MRA
下载PDF
用CARE Dose4D技术进行胸部扫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杰 冷建文 +2 位作者 吴南洲 赵绍宏 李家开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8年第3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胸部CT扫描剂量在减少辐射方面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利用在线式自动化实时动态放射剂量调节技术(CARE Dose4D)进行胸部CT扫描,观察其成像质量,分析其每一层的曝光量(mAs)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然后和常规胸部CT扫... 目的:探讨优化胸部CT扫描剂量在减少辐射方面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利用在线式自动化实时动态放射剂量调节技术(CARE Dose4D)进行胸部CT扫描,观察其成像质量,分析其每一层的曝光量(mAs)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然后和常规胸部CT扫描(200 mAs,15.3 mGy)进行比较。结果:利用CARE Dose4D技术进行胸部CT扫描的单层曝光量与常规胸部CT扫描的曝光量200 mAs比较,最多下降幅度84%,平均下降48.2%;CTDIvol最多下降56.5%,平均下降32.98%。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E Dose4D技术在胸部扫描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受照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螺旋CT CARE Dose4D 辐射防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玉林 赵绍宏 +3 位作者 王国兴 曹向宇 孙正辉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97-170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间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5例。MSCTA采用GE16排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0月间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5例。MSCTA采用GE16排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在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对动脉瘤的大小、载瘤动脉、瘤颈、管壁钙化及瘤内血栓等方面进行显示,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对比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3.44%和100%,显示动脉瘤的平均直径为8mm,最小动脉瘤直径为3.41mm;清晰显示瘤颈43例,瘤壁钙化26例,瘤内血栓13例;DSA显示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mm,清晰显示瘤颈33例,瘤壁钙化6例,瘤内血栓5例。MSCTA对于动脉瘤周边邻近骨质结构及瘤内血栓、管壁钙化及瘤颈的显示与DSA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MS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较好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