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行管理创新 实现邯钢新的腾飞——访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赵绍林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赵绍林 《冶金管理》 2006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邯郸钢铁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 管理创新 邯钢 信息化建设 行业用户 有色金属 SAP
原文传递
超薄琼脂糖凝胶的简易制备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绍林 吴惠毅 +2 位作者 杨新玲 杨晋 孙召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超薄琼脂糖凝胶 简易制备技术 电泳 凝胶载体 玻璃板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绍林 陈乃玲 +2 位作者 韦玉芳 吴惠毅 文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2-462,共1页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变异 HBV YMDD 拉米夫定
下载PDF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及其光学纯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绍林 吴惠毅 +3 位作者 杨晋 杨新玲 郑萍 张欢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0-772,共3页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以pH=6.59的60mmol/L Na2HPO4-NaH2PO4作为电泳缓冲溶液,测定波长为200nm,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于5min内达到基线分离。GSH和GSSG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 000μmol/L和2~1 000μmol/L,相...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以pH=6.59的60mmol/L Na2HPO4-NaH2PO4作为电泳缓冲溶液,测定波长为200nm,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于5min内达到基线分离。GSH和GSSG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 000μmol/L和2~1 000μmol/L,相关系数R2值均为0.9999,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58%和2.30%,GSH和GSSG的检出限分别为1.66μmol/L和0.86μmol/L,回收率在95.4%~10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5%(n=3)。建立的新方法用于市售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的分析,测得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中GSSG含量为0.47%,光学纯度为9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毛细管区带电泳 光学纯度分析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尿液清蛋白和肌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绍林 吴惠毅 +2 位作者 吉艳 杨新玲 杨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尿液清蛋白和肌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方法对缓冲系统、pH值、缓冲液的离子强度、检测波长、表面活性剂、电压及电流和进样方法等进行研究,建立同时测定清蛋白和肌酐的毛细管电泳法。结果选择20mmol/L、pH9.3硼砂-NaOH...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尿液清蛋白和肌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方法对缓冲系统、pH值、缓冲液的离子强度、检测波长、表面活性剂、电压及电流和进样方法等进行研究,建立同时测定清蛋白和肌酐的毛细管电泳法。结果选择20mmol/L、pH9.3硼砂-NaOH(含6mmol/LSDS)缓冲液作为毛细管区带电泳运行液,利用外标法定量,检测波长214nm,同时测定肌酐和清蛋白。非涂层毛细管有效长度47.5cm,内径75μm;电流79μA,压力进样1psi、4s,电泳时间为12min。肌酐和清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32~8840μmol/L和1.95~1000mg/L,肌酐和清蛋白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977μmol/L和0.285mg/L。本法的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8%。肌酐和清蛋白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102.4%。结论建立的方法线性范围宽,测定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肌酐 清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国产试剂在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上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绍林 段厚全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试剂在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四川奥博公司生产的IgA、IgG、IgM、C3、C4试剂进行精密度评价、偏差评估以及与Beckman—Coulter原装配套试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奥博试剂无论检测低值还是高值血清其... 目的评价国产试剂在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四川奥博公司生产的IgA、IgG、IgM、C3、C4试剂进行精密度评价、偏差评估以及与Beckman—Coulter原装配套试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奥博试剂无论检测低值还是高值血清其结果的日间、批内、批间及总变异系数(CV)均〈5%;与Beckman—Coulter原装配套试剂同时检测临床40份标本,两试剂所测结果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IgA r=0.96(P〈0.01)、IgG r=0.98(P〈0.01)、IgM r=0.85(P〈0.01)、C3 r=0.98(P〈0.01)、C4 r=0.98(P〈0.01);相对偏差IgA为2.3%~3.42%、IgG为-10.97%~19.2%、IgM为-3.13%~8.0%、C3为14.5%~18.6%、C4为5.0%~6.3%。结论国产奥博IgA、IgG、IgM、C3、C4试剂与Beckman—Coulter试剂相比相关性好、偏差小、精密度较高,可以替代进口原装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蛋白 国产试剂 评价
下载PDF
苏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绍林 陈乃玲 +2 位作者 韦玉芳 吴惠毅 文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10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探讨苏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基因型与性别、年龄、疾病分类、HBV-P基因YMDD(YMDD)变异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检测均采用PCR-微板杂交-ELISA法。结果130例患者中基因型... 目的探讨苏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基因型与性别、年龄、疾病分类、HBV-P基因YMDD(YMDD)变异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检测均采用PCR-微板杂交-ELISA法。结果130例患者中基因型B(B型)占3.1%(4/130),基因型C(C型)占50.0%(65/130),基因型非B非C型(NBNC型)占46.9%(61/130)。男、女两组基因型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5)。4例B型均为40岁以下的慢乙肝患者;C型及NBNC型在慢乙肝及肝硬化患者中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642,P>0.05)。其中12 0例在使用抗病毒治疗前有8例发生HBV-P基因YMDD变异,8例中6例为C型,2例为NBNC型;6例C型中5例为HBeAg阳性的慢乙肝肝脏炎症明显患者。结论苏北地区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C型HBeAg阳性、病毒载量高、肝脏损害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抗病毒治疗前易发生HBV-P基因YMDD变异,应引起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型 YMDD变异 苏北地区 分布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ARK7、D-D、LPA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在坡 李娇娇 +2 位作者 李娟 赵绍林 蔡增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4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人帕金森蛋白7(PARK7)、D-二聚体(D-D)、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IS患者89例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不稳定斑块(UP)32例,稳定斑块(SP)38例,无斑块(...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人帕金森蛋白7(PARK7)、D-二聚体(D-D)、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IS患者89例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不稳定斑块(UP)32例,稳定斑块(SP)38例,无斑块(NP)19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28例,中度41例,重度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PARK7、D-D、LPA。结果观察组血清PARK7、D-D、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UP、SP患者血清PARK7、D-D、LPA水平均高于NP患者(P均<0.05),UP患者均高于SP患者(P均<0.05)。观察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PARK7、D-D、LPA水平均高于中度及轻度患者(P均<0.05),中度患者均高于轻度患者(P均<0.05)。结论 AIS患者血清PARK7、D-D、LPA水平均升高,三项指标检测有助于判断AIS患者的斑块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人帕金森蛋白7 D-二聚体 溶血磷脂酸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尿足细胞标志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倩 杨伏猛 +2 位作者 赵绍林 郑萍 朱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及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及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尿组(MA)和大量清蛋白尿(LA)3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FFA和尿PCX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其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 NA组、MA组、LA组以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清FFA检测结果分别为(0.61±0.14)、(0.81±0.13)、(0.95±0.18)和(0.49±0.11)mmol/L,尿PCX检测结果分别为(1.86±0.45)、(4.47±1.48)、(6.72±1.40)和(1.38±0.24)ng/m L,糖尿病患者血清FFA和尿PCX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随着疾病进展而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FFA与尿PCX呈正相关(r=0.73,P<0.05)。血清FFA和尿PCX单独检测诊断DN的敏感性分别为74.1%和80.6%,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9.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时血清FFA和PCX明显升高,两者对于DN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游离脂肪酸 足细胞标志蛋白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坡度石灰土坡耕地磷素流失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绍林 李晔 +1 位作者 培培 李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6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石灰土坡耕地在不同坡度下的磷素流失规律,以期为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坡耕地修建径流小区进行原位人工降雨试验,在雨强1.5mm/min时,分析10°,15°和20&#... [目的]研究石灰土坡耕地在不同坡度下的磷素流失规律,以期为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坡耕地修建径流小区进行原位人工降雨试验,在雨强1.5mm/min时,分析10°,15°和20°这3种坡度下坡耕地的径流量、泥沙浓度,以及地表径流中总磷、颗粒态磷,泥沙中总磷、速效磷浓度的变化趋势,并对径流泥沙进行无机磷分级试验。[结果]坡度越大,地表径流量、径流总量、泥沙流失量越大,初始产流时间越短,但坡度对径流中泥沙流失浓度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坡度下径流中总磷(TP)、颗粒态磷(PP)浓度都随着产流时间逐渐变小最后趋于平衡,其中径流中TP主要以PP形式流失,达到80%以上;泥沙中磷素流失主要以无机态磷为主,无机磷分级试验表明被植物高效利用的有效态磷和缓效态磷占无机磷总量的54.1%~57.8%。[结论]坡度主要通过影响地表径流总量和径流携带的泥沙总量而影响磷素流失总量,石灰土坡耕地磷素流失主要以径流泥沙携带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石灰土 坡度 磷素 无机磷分级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春艳 李海宁 +5 位作者 张欢欢 郑萍 陈晓兵 杨晋 赵绍林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行血培养的SIRS患者149例(血培养阳性组59例,血培养阴性组9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m NAP...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行血培养的SIRS患者149例(血培养阳性组59例,血培养阴性组9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m NAP,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m NAP、PCT和CRP预测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SIRS组外周血m NAP、PCT和CRP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3 683(9 825,18 605)AB/c、5.680(1.300,18.390)ng/m L和139.00(65.60,201.00)mg/L,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SIRS组7 297(4 600,10 363)AB/c、0.432(0.115,1.645)ng/m L、75.25(36.90,125.2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 NAP、PCT和CRP预测SIRS血液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797和0.692,敏感性分别为66.1%、76.3%和61.0%,特异性分别为83.3%、74.4%和70.0%,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72.2%、66.2%和58.1%,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8.9%、79.8%和73.3%,m NAP和PCT联合检测时AUC为0.841(95%CI:0.774~0.9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7%和78.9%。血培养阳性组m NAP水平与PCT呈显著正相关(r=0.509,P〈0.01)。结论 m NAP联合PCT检测对预测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液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尿蛋白SDS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惠毅 孙召东 +3 位作者 刘安定 仇为民 赵绍林 杨新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临床的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琼脂糖凝胶 (AGE)电泳方法。方法 分别对Ⅰ、Ⅱ、Ⅲ、Ⅳ型 4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 ,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 ,建立测定方法。结果 当Ⅳ型琼脂糖凝胶浓度为4...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临床的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琼脂糖凝胶 (AGE)电泳方法。方法 分别对Ⅰ、Ⅱ、Ⅲ、Ⅳ型 4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 ,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 ,建立测定方法。结果 当Ⅳ型琼脂糖凝胶浓度为4 0g/L ,SDS含量为 1g/L ,在pH 7.0的AMP 咪唑 HCl缓冲体系下进行电泳 ,可以有效地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5 7份临床尿蛋白阳性标本电泳结果表明 ,生理性蛋白尿 2 4例 ,中、高分子蛋白尿 5例 ,小分子蛋白尿 11例和混合型蛋白尿 17例。结论 本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可以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分为小分子、中分子以及混合型 ,对肾脏疾病的受损部位和损伤程度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适于基层实验室的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临床应用 蛋白尿 SDS 琼脂糖凝胶电泳 阳性标本 中分子 小分子 AMP 大小
下载PDF
血清β-痕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新宽 郑萍 +5 位作者 赵绍林 张欢欢 杨晋 杨新林 马宁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3-633,共1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血清β-痕量蛋白(β-trace protein,β-TP)又称为前列腺素D2合酶,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属于脂质运载蛋白质家族,含168个...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血清β-痕量蛋白(β-trace protein,β-TP)又称为前列腺素D2合酶,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属于脂质运载蛋白质家族,含16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Mr)在23 000~29 000(其大小取决于糖化程度)。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β-痕量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同工酶异常区带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惠毅 杨庆祥 +3 位作者 杨晋 赵绍林 杨新玲 马建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 (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 目的 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 (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结果 用乙醇取代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 ,LD6显色明显增强 ,氰化钾可以完全抑制LD6活性 ;去除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 ,LD6显色减弱 ,但仍然可见 ;LD6在 4℃保存至少稳定 7天 ,5 6℃加热 1h活性变化不大 ;4例AMI患者在出现LD6后 8~ 30h内全部死亡。结论 LD6是一种醇脱氢酶 ,它是肝小叶受损的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电泳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丙超 何明利 +1 位作者 徐英达 赵绍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浆HCY、vWF和血清P-...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溶栓等措施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及观察疗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HCY VWF P-选择素
下载PDF
β痕迹蛋白及其用于肾脏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欢欢 吴惠毅 +1 位作者 赵绍林 杨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β痕迹蛋白 肾脏疾病
下载PDF
HDAC6在食道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晋 赵绍林 +2 位作者 杨新玲 辛莎莎 吴惠毅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食道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食管癌组织中HDAC6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DAC6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6.09%、8.69%,癌组织中HDAC6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 目的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食道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食管癌组织中HDAC6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DAC6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76.09%、8.69%,癌组织中HDAC6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中。HDAC6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程度、病理学分级及淋巴节转移状况无关。结论HDAC6在食道癌组织中有显著表达,且其表达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植物篱对石灰土坡耕地理化性质及磷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波 李晔 +2 位作者 赵绍林 肖华锋 李豪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8,24,共6页
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典型石灰土坡耕地通过修建标准径流小区,设置栀子花(灌木)和黑麦草(草本)植物篱,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篱对石灰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磷素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系统可有效的增加土壤耕层细颗粒含量和... 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典型石灰土坡耕地通过修建标准径流小区,设置栀子花(灌木)和黑麦草(草本)植物篱,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篱对石灰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磷素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系统可有效的增加土壤耕层细颗粒含量和减小土壤容重,从而改善土壤分形特征,增强土壤疏通性及含水量,达到增大石灰土坡耕地土壤抗蚀性指数和防治土壤养分流失的目的;2种类型植物篱在不同深度耕层、植物篱带内和带间对石灰土坡耕地理化性质及磷素流失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土壤耕层黏粒含量与土壤中Ca_8-P、Al-P、Fe-P、O-P和Ca_(10)-P的含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r=0.772,0.805,0.603,0.682,0.738),土壤容重与土壤黏粒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48),表明植物篱系统是通过对土壤黏粒的有效阻滞和富集,从而减小石灰性土壤容重和磷素的流失,实现改善石灰土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石灰土 植物篱 磷素流失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立梅 吴惠毅 +6 位作者 张欢欢 汪海清 赵绍林 孙召东 王文婷 杨晋 刘惠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198例,其中... 目的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198例,其中明确诊断为AA者52例,对照组为非AA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146例和体检健康者10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 NAP,ROC曲线评价其对AA的诊断效能。结果 AA、非AA疾病对照组及健康人对照组m NAP检测结果[M(P25-P75)]分别为13 931(11 128,21 605)、1 875(1 119,3 119)、1 831(1 371,2 411)AB/c,AA组m NA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AA疾病对照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AA组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 NAP诊断A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在最佳切点为6 388AB/c时,诊断AA的敏感性为90.90%(95%CI 0.83-0.96),特异性为96.10%(95%CI 0.86-0.99)。结论检测外周血m NAP值对AA的鉴别诊断可能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 再生障碍性贫血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血小板直方图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忠伦 许东琳 +3 位作者 楚建军 鲍华 赵绍林 何浩明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6期339-340,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直方图 检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