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21世纪网络神经外科临床实践的思考
1
作者 赵继宗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百年神经外科发展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经典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和微创神经外科时期。进入21世纪,现代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神经外科跨入网络神经外科新时期。网络神经外科是以脑网络的拓扑特性为基础,以多模态智能神经功能... 百年神经外科发展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经典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和微创神经外科时期。进入21世纪,现代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神经外科跨入网络神经外科新时期。网络神经外科是以脑网络的拓扑特性为基础,以多模态智能神经功能影像和微创手术技术为手段,在诊治神经系统疾患过程中,使患者脑功能网络得到保护或重塑,藉此提高难治性神经系统疾患诊治水平,它将成为脑科学转化研究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网络神经外科学 神经网络 脑解剖与功能 医学影像 医疗器械 脑机接口
下载PDF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5章脑出血临床管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谦 冀瑞俊 +21 位作者 赵萌 王文娟 陆菁菁 李娜 刘艳芳 边立衡 于嵩林 李昊 张倩 吴建维 王丹丹 王晶 李朝霞 姜睿璇 康开江 薛艺萌 押小龙 何蕲恒 莫少华 赵性泉 赵继宗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9期1014-1023,共10页
自发性脑出血是卒中的一种严重亚型,在中国卒中患者中占23.4%,以急性发病、病情迅速变化以及高致死和致残率为显著特点。鉴于管理脑出血所面临的紧迫和复杂挑战,本指南旨在为其临床处理提供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推荐意见。本章节覆盖了从脑... 自发性脑出血是卒中的一种严重亚型,在中国卒中患者中占23.4%,以急性发病、病情迅速变化以及高致死和致残率为显著特点。鉴于管理脑出血所面临的紧迫和复杂挑战,本指南旨在为其临床处理提供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推荐意见。本章节覆盖了从脑出血院前评估、医疗干预到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各个关键环节。在具体推荐方面,本指南根据不同的证据等级,为早期诊断、影像学评估、急性期干预、内科和重症监护、外科干预以及二级预防策略提供了指导,旨在全面提升自发性脑出血诊疗的科学性和系统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诊评估 内科治疗 手术治疗 二级预防
下载PDF
甘肃清洁能源建设及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路径
3
作者 汪玉贵 范晓亮 赵继宗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甘肃省是全国清洁能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河西走廊、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清洁能源基地被列为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点建设项目。本文基于甘肃省清洁能源建设现状,从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支持清洁能源的优势和现状出发,聚焦问题瓶颈,探索支... 甘肃省是全国清洁能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河西走廊、黄河上游和几字湾清洁能源基地被列为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点建设项目。本文基于甘肃省清洁能源建设现状,从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支持清洁能源的优势和现状出发,聚焦问题瓶颈,探索支持策略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清洁能源 政策性金融 路径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烟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成龙 张谦 赵继宗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烟雾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烟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免疫与炎症、遗传因素等有关。免... 烟雾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烟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免疫与炎症、遗传因素等有关。免疫和炎症相关的分子变化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可能在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和烟雾血管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继发烟雾病的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免疫与炎症、遗传因素等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烟雾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亢进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8
5
作者 赵继宗 张茂植 +8 位作者 杨俊 王硕 赵元立 徐宇伦 隋大力 韩小弟 王德江 王喉 张岩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1年8月本组进行微创手术364例,其中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77例,微骨孔入路123例,微骨孔入路加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64例。350例开颅手术中颅内占位病变158例,其中脑膜瘤引...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1年8月本组进行微创手术364例,其中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177例,微骨孔入路123例,微骨孔入路加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64例。350例开颅手术中颅内占位病变158例,其中脑膜瘤引例,胶质瘤45例,垂体腺瘤12例(经蝶入路5例),神经鞘瘤10例,颅咽管瘤6例,血管网织细胞瘤5例,转移瘤5例,其它24例;动脉瘤108例,动静脉畸形53例,海绵状血管瘤31例。脊髓手术14例。结果 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血肿和神经功能损害分别为1例和22例,占6.0%,无手术死亡。结论 微创手术对脑和脊髓外科,尤其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 立体定向手术 影像引导 微骨孔入路
下载PDF
术前应用菌必治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感染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继宗 王硕 +2 位作者 李京生 杨俊 邵丽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3-55,共3页
本文报告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前应用菌必治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的研究结果。1992年6月1日~1993年6月30日343例住院手术治疗颅内良性和恶性肿瘤97例和107例,颅内动脉瘤52例,动静脉畸形34例,另53例为硬膜下血肿引流、脑水肿等疾患... 本文报告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前应用菌必治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的研究结果。1992年6月1日~1993年6月30日343例住院手术治疗颅内良性和恶性肿瘤97例和107例,颅内动脉瘤52例,动静脉畸形34例,另53例为硬膜下血肿引流、脑水肿等疾患。术后感染6例,术后感染率1.75%。本文回顾了分析1991年7月1日~1992年7月1日术后常规使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5~7天状况,并对两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必治 抗生素预防 术前给药 神经外科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夹闭颅内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继宗 王永刚 +2 位作者 王硕 王得江 王嵘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神经内镜辅助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 78例患者 79个动脉瘤 ,前循环系统动脉瘤 72例 (73个动脉瘤 ) ,后循环系统动脉瘤 6例。动脉瘤体直径 5~ 4 0mm ...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神经内镜辅助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 78例患者 79个动脉瘤 ,前循环系统动脉瘤 72例 (73个动脉瘤 ) ,后循环系统动脉瘤 6例。动脉瘤体直径 5~ 4 0mm ,平均 12 .5mm。术前分级 :Hunt Hess分级 0级 8例 ,I级 32例 ,II级 33例 ,III级 5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手术后出现并发症 6例 (7.7% ) ,其中肢体偏瘫 4例 (1例合并语言障碍 ) ,伪膜性肠炎及视力下降各 1例。本组未出现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动脉瘤外科提高了手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颅内动脉瘤 临床研究 微骨孔入路
下载PDF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赵继宗 曹勇 +9 位作者 陆峥 王德江 王嵘 韩小弟 赵元立 杨俊 徐宇伦 王硕 隋大力 张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 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进行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无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系统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影像引导 微骨孔入路
下载PDF
规范中国神经外科的基础性工作
9
作者 赵继宗 《商务周刊》 2004年第22期135-136,共2页
“我没有宏伟的梦想,”赵继宗像面对一次复杂的手术一样认真地说,“我只想尽已之力推动神经外科的规范,去一一完善中国”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基础性工作 专科医生 欧美国家 赵继宗 中华医学会 操作规范 欠发达地区 影像学检查 神经外科医生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脑深部病变 被引量:46
10
作者 赵继宗 倪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93-295,共3页
20世纪末,随着神经放射影像学的发展,包括头颅CT(computed tomography)、MRI(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DSA(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等诊断手段的更新,对于脑深部病变及其周围正常脑组织结构提供了详尽的解剖资料,... 20世纪末,随着神经放射影像学的发展,包括头颅CT(computed tomography)、MRI(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DSA(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等诊断手段的更新,对于脑深部病变及其周围正常脑组织结构提供了详尽的解剖资料,使神经外科医师在术前不仅能明确定位诊断,还可以做出病变的病理性质诊断,从而对每个患者术前作出精确的手术计划。手术显微镜、神经内窥镜、各种精巧的手术器械的不断涌现,以及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熟练运用,将显微神经外科提高到新的水平,微创外科应运而生,手术效果日臻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神经外科 微骨孔入路 神经导航 神经内窥镜 介入性磁共振手术
下载PDF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诊断肝硬化并发肝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继宗 詹文华 +1 位作者 吴博恒 汤玉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2-174,177,共4页
检测了108例正常成人参考样本、37例经手术和病理活检确诊的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12例与肝损害关系不大的良性疾病患者血清PA含量。实验表明:PA对肝硬化并发肝癌诊断的阳性预告值(+PV)为100%,阴性预告值(-PV... 检测了108例正常成人参考样本、37例经手术和病理活检确诊的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12例与肝损害关系不大的良性疾病患者血清PA含量。实验表明:PA对肝硬化并发肝癌诊断的阳性预告值(+PV)为100%,阴性预告值(-PV)80.0%,诊断敏感度(Se)91.89%,特异性(Sp)100%,准确度(Ac)93.88%PA对该病的诊断敏感度明显优于ALb、γ-CT、ICGR15、ALT、ALP等几项目前常用生化指标;并指出PA明显减低对AFP阴性而HBsAg阳性的肝硬化并发肝癌的诊断可能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肝肿瘤 肝硬变 诊断
下载PDF
颅脑手术中脑认知功能保护的微创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继宗 曹勇 唐亚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0,共3页
20世纪末世界神经外科进入微创神经外科时代,颅脑解剖结构和神经功能双重保护的全新理念,向当时还处于显微神经外科时代的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发出挑战。为引领我国神经外科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实践微创神经外科理念,建... 20世纪末世界神经外科进入微创神经外科时代,颅脑解剖结构和神经功能双重保护的全新理念,向当时还处于显微神经外科时代的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发出挑战。为引领我国神经外科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实践微创神经外科理念,建立微创神经外科学技术平台,普及和推广规范的微创神经外科治疗理念,并在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推广研究》得到实践。课题组从搭建规范化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精确定位颅脑手术中神经功能与解剖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等方面着手,以"最小创伤性操作处理病灶,最大限度保护或恢复神经功能"为基本原则,应用微创技术改变传统开颅手术模式,实现了准确的病灶解剖和脑认知功能定位;整合脑血流和神经电生理等手术中监测技术,建立脑功能保护预警系统。同时体现了转化医学理念,首次将脑认知功能基础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颅脑手术,不仅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肢体运动、语言和基本视觉功能,而且在国际上首次验证了中文语言区和颞叶前区的拓扑功能。应用本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善了全国颅脑手术患者预后,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促进了我国的微创神经外科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微创神经外科学 脑认知 神经导航
下载PDF
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继宗 王嵘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687-690,共4页
20世纪中后期.影像引导系统(image-guid-ance)逐渐被引入外科手术过程。由于对高精度的特殊要求.使得影像引导技术被神经外科医师最早接受并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伴随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定位跟踪技术的发展.连结现代影像技术和... 20世纪中后期.影像引导系统(image-guid-ance)逐渐被引入外科手术过程。由于对高精度的特殊要求.使得影像引导技术被神经外科医师最早接受并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伴随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定位跟踪技术的发展.连结现代影像技术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桥梁——神经导航系统(neuronayigation)出现,短短几年中不断完善普及,与同时出现的“锁孔”手术技术相结合,使神经外科手术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微创手术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外科医师 影像引导技术 外科手术技术 现代影像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计算机技术 手术过程
原文传递
手术切除巨大脑动静脉畸形及其正常灌注压突破的防治 被引量:21
14
作者 赵继宗 施立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1-554,共4页
手术切除巨大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s)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脑内出血、脑肿胀。1978年Spetzler医师将其命名为正常灌注压突破(normal perfusion pressure breakthrough,NPPB)。文献报... 手术切除巨大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s)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脑内出血、脑肿胀。1978年Spetzler医师将其命名为正常灌注压突破(normal perfusion pressure breakthrough,NPPB)。文献报道NPPB发生率为1%~10%,手术治疗巨大AVMs的术后并发症令人不满,致残率和病死率高达50%。本研究采用手术中栓塞加切除联合治疗巨大脑AVMs,研究手术前、后局部脑皮质血流的变化,栓塞后逐步阻断动脉与静脉的短路,有助于将AVMs与正常脑组织分离,预防手术中和手术后再出血以及NPPB的发生。因此,手术中栓塞加切除联合治疗巨大脑AVMs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脑动静脉畸形 正常灌注压突破 手术切除
下载PDF
颅内复杂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继宗 陆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关键词 颅内复杂型动脉瘤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学习和应用循证医学提高神经外科诊治水平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继宗 肖新如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神经外科 EBM
下载PDF
迅速发展的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继宗 李学记 +1 位作者 张谦 邓正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35-336,共2页
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学的概念在国外已有20余年的历史,引进我国将近10年。2001年,在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微创外科新概念学术研讨会”上,10余名两院院士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是21世纪外科学的升华,“微创... 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学的概念在国外已有20余年的历史,引进我国将近10年。2001年,在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微创外科新概念学术研讨会”上,10余名两院院士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是21世纪外科学的升华,“微创”是外科学追求的新境界。200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微创医学已列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中国工程院 微侵袭 微创外科 科技发展规划 学术研讨会 21世纪 微创医学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继宗 袁葛 孟国路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66-68,共3页
颅内动脉瘤多位于颅底Willis环分叉部,因此颅内动脉瘤手术属颅底外科,遵循充分切除颅底骨,利用脑自然池、裂和脑下垂,暴露脑与颅底间隙,找寻动脉瘤,夹闭瘤蒂。本文介绍五种动脉瘤手术入路和标志微创显微手术的微骨孔入路。限于篇幅,部... 颅内动脉瘤多位于颅底Willis环分叉部,因此颅内动脉瘤手术属颅底外科,遵循充分切除颅底骨,利用脑自然池、裂和脑下垂,暴露脑与颅底间隙,找寻动脉瘤,夹闭瘤蒂。本文介绍五种动脉瘤手术入路和标志微创显微手术的微骨孔入路。限于篇幅,部分附图见有关文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手术中的脑动脉瘤破裂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继宗 王忠诚 +3 位作者 刘藏 于兰冰 李京生 王硕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2期85-87,共3页
本文报告了1982年至1995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处理的435例脑动脉瘤,72例术中破裂,占16.6%.术后7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9.7%,手术致残率为47.2%.本组将动脉瘤术中破裂分为三组,即:分离动脉瘤前,分离动脉瘤以及放置动脉瘤夹时.本... 本文报告了1982年至1995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处理的435例脑动脉瘤,72例术中破裂,占16.6%.术后7例死亡,手术死亡率为9.7%,手术致残率为47.2%.本组将动脉瘤术中破裂分为三组,即:分离动脉瘤前,分离动脉瘤以及放置动脉瘤夹时.本文讨论了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中 脑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CA_(19-9)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继宗 吴博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得广州地区成年参考个体111例血清中CA_(19-9)抗原参比值为11.254±6.006KU/L,阴阳性界限值为≤31.0KU/L;207例消化道疾患的临床观察分析认为:该项试验对诊断胃癌、大肠...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得广州地区成年参考个体111例血清中CA_(19-9)抗原参比值为11.254±6.006KU/L,阴阳性界限值为≤31.0KU/L;207例消化道疾患的临床观察分析认为:该项试验对诊断胃癌、大肠癌,尤其对于其手术后疗效判断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胃肠道良性与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也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也是胰腺癌的一项较好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抗原 CA19-1 抗原 临床应用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