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生产托管对小麦种植户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徐会苹 张璇 +2 位作者 张颖 袁苗 赵翠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5,共11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小麦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验证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的福利效应。【方法】在理论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918个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 【目的】分析河南省小麦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验证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的福利效应。【方法】在理论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918个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的福利效应,并用农户受教育程度和经营规模两个特征变量对农户福利效应进行了分组分析。【结果】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生产规模越小的农户,其农业生产托管的福利效应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托管驱动因素发现,家庭非农就业人口数量对农户农业生产托管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业机械价值、地块数量和农户距中心城区距离对其选择农业生产托管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为促进农户福利水平的提升,应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多种渠道引导农户外出务工就业,适当调整当前农机补贴政策,采取适当方式开展地块整理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福利效应 农户 小麦 倾向得分匹配法
下载PDF
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影响研究
2
作者 毕越 赵翠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文章根据新农保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构建了结果变量、协变量和计量模型,对2016-2020年的中东西部地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PSM-DID)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新农保能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对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收... 文章根据新农保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构建了结果变量、协变量和计量模型,对2016-2020年的中东西部地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PSM-DID)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新农保能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对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很显著,明显改善了60岁以上农村家庭居民的基本生活,新农保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逐渐提升的作用。针对研究结论,提出补充完善新农保机制,建立多支柱型农村养老体系,建立良性互动的农村居民养老机制体制,实施区域差异化新农保,提高社会保障的区域协同发展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村居民 家庭消费
下载PDF
近二十年我国农旅融合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3
作者 毕越 赵翠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分析2003-202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主题下的6116篇期刊样本,运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归纳总结我国近二十年农旅融合的研究内容、热点以及今后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分析2003-202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主题下的6116篇期刊样本,运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归纳总结我国近二十年农旅融合的研究内容、热点以及今后研究的趋势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论文刊发量总体上呈起伏中逐渐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旅游和农业经济两大学科,研究机构头雁效应与机构分散并存;农旅融合的关键词热点主要包含农旅融合的具体业态、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农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加强农旅融合的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进一步深入农旅融合多元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进一步延展农旅融合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深度和广度研究,通过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农旅融合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展望
下载PDF
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条件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翠萍 高云飞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2,共3页
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有其适用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农业政策。因此,家庭农场模式应当是有步骤、有阶段的在中国农村逐步推广,对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亦需... 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有其适用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农业政策。因此,家庭农场模式应当是有步骤、有阶段的在中国农村逐步推广,对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亦需要保持一定的历史耐心。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家庭农场模式,应当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村级组织对生产经营必要的行政监督、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组织优势投入技术力量以及优化农场主自我提升的发展渠道并向职业化方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条件 实施路径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美国种业制度演进分析及政策启示
5
作者 赵翠萍 王赛楠 +1 位作者 王术坤 张力科 《世界农业》 2023年第11期31-40,共10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推动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种子管理制度是保障现代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在梳理美国种业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推动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种子管理制度是保障现代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在梳理美国种业制度演变历程及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种业的三大制度:种子认证制度、品种权保护制度及种子市场准入制度,通过与中国种业制度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应进一步强化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推动种子认证制度的实施、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法律位阶,完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种业制度 种子认证 品种权保护 种子市场准入
下载PDF
传统农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困境与可行路径
6
作者 赵翠萍 王瑾瑜 +1 位作者 何燊炜 侯鹏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9-34,55,共7页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状况已经有了显著改善。然而,传统农区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基础薄弱、缺乏经营创新空间、治理性发展内卷严重、城镇化水平较低等一系列现实困境。与...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状况已经有了显著改善。然而,传统农区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基础薄弱、缺乏经营创新空间、治理性发展内卷严重、城镇化水平较低等一系列现实困境。与此同时,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模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迅猛,面临无法有效对接分散小农户的难题。在“双难”背景下,承担着服务村民职责的村集体在组织农业生产性服务方面有着天然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协调优势,同时,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也是村集体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应有之义。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或许是传统农区发展村集体经济、破解“双难”困境的可行路径。在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过程中,村集体应合理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项目,不宜过多强调“政社分离”;基层政府部门不宜助力推广,应及时关注动态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区 集体经济 生产性服务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药膏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元春 赵翠萍 +5 位作者 靳文丽 张海燕 刘继宁 韩京晶 刘美霞 刘征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膏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膏摩法治疗,中药膏按摩1次/d,每次15 min,治疗12 d...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膏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膏摩法治疗,中药膏按摩1次/d,每次15 min,治疗12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下降,中医症状量表中的四肢疼痛、腰背酸痛、下肢抽筋、持重困难、足跟疼痛5个维度症状评分均下降,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膏摩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腰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疼痛 中药膏摩 老年 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中医症状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高新区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内在逻辑、实践束缚及路径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保胜 马国璋 +3 位作者 赵友平 赵翠萍 周春涛 叶海坤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7,共6页
高新区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是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承担者。通过对现阶段高新区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部分高新区提供的服务供应与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吻合,供需之间结构性矛盾较为显著,高新区在培育发展科技型... 高新区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是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承担者。通过对现阶段高新区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部分高新区提供的服务供应与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吻合,供需之间结构性矛盾较为显著,高新区在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效应未能显现,制约着科技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基于对高新区在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方面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运行机理的梳理,结合增长极理论,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强化协同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激发高新区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的内生动力,提升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科技型企业 内生性 协同治理 路径优化
原文传递
震源机制解交互反演软件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崔仁胜 陈阳 +1 位作者 赵翠萍 罗钧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0-202,共13页
为快速获得中强地震可靠的震源机制解等震源参数,设计并研制了基于CAP方法的震源机制解交互反演软件(SeisCAP)。软件具有图形界面,可直接读取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波形,交互挑选反演台站,自动开展观测波形处理、理论地震图计算和震源机制解... 为快速获得中强地震可靠的震源机制解等震源参数,设计并研制了基于CAP方法的震源机制解交互反演软件(SeisCAP)。软件具有图形界面,可直接读取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波形,交互挑选反演台站,自动开展观测波形处理、理论地震图计算和震源机制解反演。通过不同构造环境、不同震级和不同类型的多个中强地震事件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该软件易使用,便于在中强地震发生后快速获取震源机制解,为地震应急和震源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CAP方法 交互反演软件 中强地震
下载PDF
收入水平影响家庭农场基础设施供给的路径
10
作者 刘阳 赵翠萍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基于河南省432家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收入水平如何影响家庭农场基础设施供给,并进一步厘清雇工行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两个因素分别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家... 基于河南省432家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收入水平如何影响家庭农场基础设施供给,并进一步厘清雇工行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两个因素分别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家庭农场基础设施供给,且家庭农场雇工投入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能够削弱收入对基础设施供给产生的积极影响;另外,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合建模式会增强收入对基础设施供给的积极作用,采用自建模式会削弱收入对基础设施供给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水平 基础设施供给 雇工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河南省
下载PDF
2021年6月10日云南双柏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
11
作者 樊文杰 左可桢 +1 位作者 赵翠萍 王光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91-2006,共16页
本文基于云南地震台网数据,对2021年6月10日云南双柏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序列中4次M_(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反演,研究了双柏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和发震构造.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双柏地震序列空间上呈... 本文基于云南地震台网数据,对2021年6月10日云南双柏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序列中4次M_(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反演,研究了双柏地震序列时空分布特征和发震构造.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双柏地震序列空间上呈NNE-SSW向优势分布,发震断层较为陡立,震源深度集中分布于5~15 km范围内,震源深度表现为南浅北深的特征.M_(S)5.1地震后余震序列在时空上呈现出不对称的双侧发展模式,M_(S)4.6地震前后余震沿SSW向存在往返迁移现象.反演得到的序列震源机制解类型均为走滑型,都具有与序列优势分布一致的NNE走向、高倾角SEE倾向节面.构造应力场反演表明震源区受到NNW向水平挤压和NEE向水平拉张的构造应力作用.结合重定位结果和序列震源机制分析认为,双柏地震序列与附近的楚雄—建水断裂等无关,其发震构造为一条NNE走向、SEE倾向的高倾角左旋走滑断裂,构造形成受控于川滇菱形块体SSE向整体运动产生的NNW向挤压构造应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柏地震序列 重定位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21年新疆皮山M_(S)5.4和叶城M_(S)5.4双震序列及青藏高原西北缘地震活动特征
12
作者 罗钧 左可桢 赵翠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81-1495,共15页
利用新疆、西藏区域台网记录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对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的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地震事件开展了精定位;利用新疆区域台网的地震波形数据,对2021年9月4日皮山M_(S)5.4地震和9月5日叶城M_(S)5.4双震序列中的12次M_(S)≥3.... 利用新疆、西藏区域台网记录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对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的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地震事件开展了精定位;利用新疆区域台网的地震波形数据,对2021年9月4日皮山M_(S)5.4地震和9月5日叶城M_(S)5.4双震序列中的12次M_(S)≥3.5地震事件开展了震源机制解反演;综合精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了皮山M_(S)5.4和叶城M_(S)5.4双震序列的震源特征;结合本文作者已取得的于田地区强震活动性研究结果,讨论了青藏高原西北缘两个强震区内(皮山—叶城地区与于田地区)的强震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皮山M_(S)5.4和叶城M_(S)5.4双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泽普断裂带,两次M_(S)5.4地震的质心深度为17 km左右.(2)皮山M_(S)5.4和叶城M_(S)5.4地震之间伴有NE-SW向的次级隐伏拉张断层破裂.(3)2015年皮山M_(S)6.5地震序列呈现出NW向的单侧破裂,其余震区与此次皮山M_(S)5.4和叶城M_(S)5.4双震序列余震区没有重叠,两者属于不同的地震序列.(4)近年来,青藏高原西北缘"盆山交接地带"上的于田地区和皮山—叶城地区的强震活动性特征、发震构造模式及局部的构造动力源均不同.以东经80°为界,在其东侧的于田地区,大部分地震沿着NE向大型断裂带分布,少数地震沿着近乎NS向或NNE-SSW向的条带展布;断层错动方式以正断型或走滑型为主.在其西侧皮山—叶城地区,大部分地震活动沿着NW向分布,少量地震沿着NNE向的条带展布;断层错动方式以逆冲错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山—叶城地区 双震序列 青藏高原西北缘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防震减灾科技发展
13
作者 张晓东 张捷 +4 位作者 李营 周连庆 房立华 赵翠萍 孟令媛 《中国减灾》 2023年第10期30-33,共4页
我国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地震灾害十分严重,中国内地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20次,6级以上地震3.8次,7级以上地震0.6次.我国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成为地震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人工智... 我国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地震灾害十分严重,中国内地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20次,6级以上地震3.8次,7级以上地震0.6次.我国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成为地震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中的应用成为目前十分重要的地震科技前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地震灾害 人工智能技术 科技进步 科技前沿 新技术新方法 震源
下载PDF
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14
作者 张颖 米甜 +3 位作者 张璇 赵翠萍 徐会苹 张旭 《河南农业》 2023年第30期37-39,共3页
以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从育人目标设置、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设计,从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三轨教学模式和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期待达成专业建设与课... 以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从育人目标设置、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设计,从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三轨教学模式和注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期待达成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目标,践行高校立德树人的社会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农业经济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下载PDF
溪洛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15
作者 王勤彩 赵翠萍 +2 位作者 赵策 张金川 李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38-139,共2页
溪洛渡水库是中国第二大水库,也是金沙江流域最大的一座水库。水库库首区位于雷波—永善三角形块体之内,即高烈度区构造环绕的“安全岛”内。蓄水前库区地震活动微弱,蓄水后地震活动显著增强,2014年5月4日发生的M_(S)5.1地震和同年8月1... 溪洛渡水库是中国第二大水库,也是金沙江流域最大的一座水库。水库库首区位于雷波—永善三角形块体之内,即高烈度区构造环绕的“安全岛”内。蓄水前库区地震活动微弱,蓄水后地震活动显著增强,2014年5月4日发生的M_(S)5.1地震和同年8月17日发生的M_(S)5.2地震引起了地震学者及有关人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水库 地震活动
下载PDF
青海门源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和孕震环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左可桢 罗钧 +2 位作者 赵翠萍 陈继锋 尹欣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0-1480,共21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门源地区地震活动频繁,自1986年以来先后发生了三次6级以上的强震活动.研究门源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发震构造和孕震环境可以为地震发生机理的分析和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判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门源地区地震活动频繁,自1986年以来先后发生了三次6级以上的强震活动.研究门源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发震构造和孕震环境可以为地震发生机理的分析和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判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目录和震相数据,使用波速比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门源地区2009年以来的地震精定位结果和高分辨率的三维V_(P)、V_(S)和V_(P)/V_(S)模型.使用"剪切-黏贴"方法计算了门源M_(S)6.9地震和M_(S)4.5以上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该区域历史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2013年门源M_(S)5.3地震和2016年门源M_(S)6.4地震的余震序列沿着冷龙岭北侧断裂展布,2022年门源M_(S)6.9地震的余震序列沿着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展布,其展布方向与附近断裂的走向一致.1986年门源M_(S)6.4地震、2013年门源M_(S)5.3地震和2016年门源M_(S)6.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均为逆冲型,而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及其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以走滑型为主.结合地震定位结果,本次门源M_(S)6.9地震与之前的三次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不属于同一条断层.研究区内断裂分布、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与三维速度结构具有对应关系,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两侧的介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应力在刚性介质边缘累积,导致门源地区中强地震沿着异常体边缘的断裂频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地震定位 速度结构 震源机制解 发震构造
下载PDF
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秋玉 张晓东 赵翠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5-227,共13页
随着近年来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的普及,该技术诱发的地震活动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四川盆地作为开采中国页岩气的主要区域之一,自2015年水力压裂技术在盆地内全面推进,地震活动频度和震级均呈增长趋势。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全球水... 随着近年来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的普及,该技术诱发的地震活动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四川盆地作为开采中国页岩气的主要区域之一,自2015年水力压裂技术在盆地内全面推进,地震活动频度和震级均呈增长趋势。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全球水力压裂诱发的地震,尤其是四川盆地区域的地震,从地震活动的现象和特征、可能诱发机制、地震监测、风险减轻、灾害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全面认识水力压裂诱发地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页岩气 诱发地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地震活动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106
18
作者 赵翠萍 陈章立 +3 位作者 华卫 王勤彩 李志雄 郑斯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8-1489,共12页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近几年积累的大量M_L≥2.5数字地震观测记录,在分别反演得到13个不同构造研究区域的介质衰减模型、348个台站的场地效应的基础上,自0.1~20 Hz的SH观测波形数据中逐步消除了仪器、噪声、儿何扩散、...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几个主要地震活动区近几年积累的大量M_L≥2.5数字地震观测记录,在分别反演得到13个不同构造研究区域的介质衰减模型、348个台站的场地效应的基础上,自0.1~20 Hz的SH观测波形数据中逐步消除了仪器、噪声、儿何扩散、传播路径的介质衰减、台站场地效应等影响后,恢复了2573次3.0≤M_L≤6.0地震的震源谱,采用ω平方震源模型拟合震源谱后,利用Brune的圆盘模型计算了它们的震源参数,并讨论了中国大陆中小地震的震源特征,比较了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应力降释放水平,综合讨论了地震应力降与震源深度、机制解类型、地震大小等各种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大陆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在0.1~20 MPa之间,绝大多数在10 MPa以下.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青藏块体东北缘及龙门山断裂带东北缘是高应力降地震集中的区域,表明这里的断层受到相对较强的构造剪应力作用.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应力降△σ∝M_0^(3.14),不遵循常数应力降模型.在深度20 km以内,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对深度的依赖不显著,但在20 km以上深度显示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的现象.中小地震释放的应力降没有表现出与震源机制类型的相关性.本研究实现了震源参数的准实时计算,丰富了大陆块体内部地震震源定标率关系研究的样本.可以预见,随着中小地震数据的大量产出和积累,这些震源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将会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提供有实际物理意义的依据,得到的介质衰减模型及场地效应等也将对台网日常震级M_L测定所需的量规函数、台站校正值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谱 震源参数 应力降 介质衰减 场地效应
下载PDF
伽师震源区中等强度地震矩张量反演及其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37
19
作者 赵翠萍 陈章立 +1 位作者 郑斯华 张智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2-792,共11页
使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宽频带长周期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了1997~2004年伽师震源区52次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在小尺度的伽师震源区内,震源机制解的P轴、T轴和N轴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征.本文进一步把伽师震源区分为... 使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宽频带长周期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了1997~2004年伽师震源区52次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在小尺度的伽师震源区内,震源机制解的P轴、T轴和N轴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征.本文进一步把伽师震源区分为东区和西区,分别反演了东区与西区的应力场.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东区的应力场主压应力轴走向为321°,基本水平.最大主张应力走向68°,倾角40°.截至2004年7月,伽师震源区西部的应力场一直较为稳定,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12°,最大主张应力方向282°,二者都基本水平,中等主应力轴基本直立.自西向东,伽师震源区最大主压应力轴逆时针旋转了49°,并且西区张应力的水平作用较为显著,东区压应力的水平作用显著.应力场的这种非均匀变化特征与GPS观测得到的地壳运动速率的空间分布以及塔里木盆地边界附近的地形地貌特征有很好的一致性.震源区深部结构的陡变以及位于震源区东部边界规模较大的NW走向的普昌断裂和色力布亚隐伏断裂可能对产生这种横向非均匀的局部应力场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震源区 中小地震 矩张量反演 应力场
下载PDF
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_S7.9地震震源机制及破裂过程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赵翠萍 陈章立 +1 位作者 郑斯华 刘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49,共13页
从IRI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长周期记录中,选取震中距位于30°~90°的垂直向远震P波资料,反演了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S7.9地震及10月1日MS7.3强余震的地震矩张量解,研究了MS7.9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参考余震的空间分布及周... 从IRI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长周期记录中,选取震中距位于30°~90°的垂直向远震P波资料,反演了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S7.9地震及10月1日MS7.3强余震的地震矩张量解,研究了MS7.9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参考余震的空间分布及周围断层走向,确定MS7.9地震发震断层走向127°、倾角为79°、滑动角为171°.MS7.9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表明,整个破裂过程持续了37s,释放标量地震矩0.97×1020N·m.破裂主要发生在长110km,宽30km的中地壳以上,最大位错3.6m.起始破裂处不是滑动量最大的地方.断层面上显示出两个显著的、滑动量超过2.0m的破裂区.破裂传播至MS7.3震源区附近时,滑动量迅速减小,显示出破裂传播过程的受阻停止,反映了障碍体引起的破裂过程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蒙边界地震 矩张量反演 震源破裂过程 障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