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萍人工培养和调控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作者 赵轶鹏 赵新勇 +2 位作者 胡婷婷 罗景升 王云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72-80,共9页
文章介绍了浮萍的生理生态特点、发生分布规律以及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方式;基于这些特征特性,进一步归纳了关于浮萍实验室内的制备和培养塘等规模化养殖方法的最新研究和探索,系统梳理了影响浮萍生长的环境因素,重点阐述了浮萍在稻田水体... 文章介绍了浮萍的生理生态特点、发生分布规律以及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方式;基于这些特征特性,进一步归纳了关于浮萍实验室内的制备和培养塘等规模化养殖方法的最新研究和探索,系统梳理了影响浮萍生长的环境因素,重点阐述了浮萍在稻田水体中对氨氮转化和利用的作用。在农业生态领域,还需进一步开展关于稻田浮萍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水稻间互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在降低因伴生浮萍过快生长造成的水稻产量下降风险的同时,充分发挥浮萍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效应,提升稻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分布规律 繁殖培养 稻田生态系统 水稻 互作效应 生理生态特性 规模化养殖 环境因素 氨氮转化
原文传递
不同氮肥利用效率粳稻品种筛选及基因型鉴定
2
作者 何弯弯 王友霜 +6 位作者 赵轶鹏 薛炮 王健康 丁成伟 丁震乾 陈秋丽 胡婷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9-34,共6页
以适宜黄淮地区种植的19个常规中熟中粳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个氮肥水平(0、200和300 kg/hm2)研究了不同品种间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以此筛选氮高效利用的常规粳稻品种。结果表明:在3种氮肥水平下,19个品种间的... 以适宜黄淮地区种植的19个常规中熟中粳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个氮肥水平(0、200和300 kg/hm2)研究了不同品种间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以此筛选氮高效利用的常规粳稻品种。结果表明:在3种氮肥水平下,19个品种间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及产量相关因素变异显著,其中氮肥农学利用率与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单株谷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结实率、有效穗数、单株谷重随着氮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每穗粒数、氮肥农学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通过不同氮素水平下的产量相关性状分析,筛选出徐63826和南粳5718等2个氮高效利用品种。利用氮高效利用基因NRT1.1B的分子标记对19份常规中熟中粳品种(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徐稻3号、徐稻9号及徐香粳16号等18个品种携带nrt1.1b基因型,仅徐63826携带氮高效利用基因NRT1.1B基因型。结合3种氮素水平下的农艺性状与基因型分析,最终筛选出2个氮高效利用品种,其中徐63826携带NRT1.1B基因,南粳5718携带nrt1.1b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利用效率 氮高效利用基因
下载PDF
一种新型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系统结构与控制精度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轶鹏 邵在胜 +6 位作者 宋琪玲 赖上坤 周娟 王云霞 秦超 杨连新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82-2093,共12页
研制新建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主要用于开展大气环境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该平台采用分布式拓扑结构,通过监测系统实时探知温度、湿度、光照、压力以及目标气体浓度的变化,利用温度、湿度调控系统和布气系统实现对外界环境的动态模拟,... 研制新建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主要用于开展大气环境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该平台采用分布式拓扑结构,通过监测系统实时探知温度、湿度、光照、压力以及目标气体浓度的变化,利用温度、湿度调控系统和布气系统实现对外界环境的动态模拟,使气室内的气象因子与室外基本一致,并使气体浓度达预定目标要求。平台设置室外对照(Ambient)、室内对照(CK)、高浓度臭氧([O3])、高浓度二氧化碳([CO2])和高浓度O3和CO(2[O3×CO2])5个处理,其中室内对照实时模拟室外环境,[O3]处理为Ambient的1.6倍,[CO2]处理比Ambient高200ppm。2011年水稻生长季气室运行结果表明,[CO2]和[O3]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占总布气时间的比例分别达95%和80%以上,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均占总运行时间的95%以上,平台光照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75%以上。整个布气期间,CO2和O3浓度平均控制目标完成比(target achievement ratios,TAR)分别为1.01和1.00,温度、湿度、光照和大气压TAR分别达1.01、0.99、0.96和1.00。稳态熏蒸测试结果表明,气室内O3、CO2、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匀,控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气室 气体熏蒸 动态模拟 系统结构和控制 精度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粳稻稻米物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轶鹏 宋琪玲 +5 位作者 王云霞 赖上坤 周娟 朱建国 杨连新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5-1482,共8页
在2009和2010年利用独特的稻/麦轮作系统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平台,以武运粳21、扬辐粳8号、武香粳14和武粳15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高浓度CO(2比大气背景CO2浓度高200 μmol·mol-1)对粳稻蒸煮米的硬... 在2009和2010年利用独特的稻/麦轮作系统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平台,以武运粳21、扬辐粳8号、武香粳14和武粳15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高浓度CO(2比大气背景CO2浓度高200 μmol·mol-1)对粳稻蒸煮米的硬度、粘性、香气、光泽、完整性、味道和口感等的影响。物性分析仪测定结果表明,高浓度CO2环境下粳稻熟米的硬度和粘性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扬辐粳8号两指标的增幅均达显著水平。食味计测定结果显示,高浓度CO2对蒸煮稻米香气、光泽度、完整性、味道和口感等食味品质指标均没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CO2与品种的互作对米饭硬度和粘性有显著影响,但对食味品质参数均没有影响。CO2与年度、CO2与年度和品种间的互作对所有测定参数均无显著影响。两年数据一致表明,未来高浓度CO2环境下粳稻蒸煮米的硬度和粘性将呈增加趋势,增幅因品种而异,但米饭食味品质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 物性 食味品质
下载PDF
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轶鹏 高金喜 +4 位作者 胡婷婷 吴玉玲 徐家安 赵新勇 王健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5-58,共4页
选用适于淮北地区栽种的徐稻8号、徐稻9号、连粳7号、镇稻99等4个代表性品种为材料,设置钵苗、毯苗2种育秧方式,研究淮北地区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育、株高动态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毯苗育秧方式... 选用适于淮北地区栽种的徐稻8号、徐稻9号、连粳7号、镇稻99等4个代表性品种为材料,设置钵苗、毯苗2种育秧方式,研究淮北地区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育、株高动态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毯苗育秧方式比较,钵苗育秧处理本田期各生育阶段均有不同幅度的缩短。钵苗育秧处理使水稻株高特别是生育前期株高有所增加,增幅因品种而异。从产量构成因素看,钵苗育秧处理对水稻每穗颖花数和千粒质量均无显著影响,但使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和结实率平均分别增加2.2%、4.2%,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对水稻的加权产量没有明显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育秧方式与品种互作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在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相对于毯苗育秧处理,钵苗机插水稻尽管生育前期生长具备一定优势,表现为株高有所增加,生育进程相对缩短,但最终产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育秧 毯苗 体苗 株高 产量 构成因素 结实率 生育进程
下载PDF
大气CO_2和O_3浓度升高对汕优63生长动态、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轶鹏 邵在胜 +3 位作者 王云霞 宋琪玲 王余龙 杨连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128-8138,共11页
大气二氧化碳(CO_2)和近地层臭氧(O_3)浓度升高将极大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作物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力。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室外对照(Ambient)、室内对照(CK,实时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_2(Ambient CO_2+200μmol... 大气二氧化碳(CO_2)和近地层臭氧(O_3)浓度升高将极大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作物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力。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室外对照(Ambient)、室内对照(CK,实时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_2(Ambient CO_2+200μmol/mol)、高浓度O_3(Ambient O_3的1.6倍)、高浓度CO_2+O_35个处理,研究大气组分变化对敏感水稻汕优63生长动态、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对照和室内对照水稻的多数测定指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O_3处理使水稻生育中后期株高和分蘖数明显下降,且随时间推移降幅逐渐增加,最大降幅分别达21%和15%,但CO_2处理使水稻生育中后期株高和分蘖数明显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5%和18%,CO_2+O_3处理使水稻株高最大下降为7%,但对各期分蘖数没有影响。与CK相比,O_3处理使水稻成熟期叶片、茎鞘、稻穗和根系生物量大幅下降,使全株总生物量平均下降51%,CO_2处理对绿叶和黄叶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但使茎鞘、稻穗和根系生物量明显增加,使全株总生物量平均增加37%,CO_2+O_3处理对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臭氧处理使生物量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显著增加,而CO_2处理则表现相反,CO_2+O_3处理对水稻物质分配的影响小于单独的O_3处理。与CK相比,O_3处理使水稻抽穗期植株含氮率平均增加29%,吸氮量下降31%,而CO_2处理或CO_2+O_3处理对地上部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试验结论,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使水稻变矮、分蘖减少、生长受抑,但同步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可明显缓减甚至抵消臭氧胁迫对汕优63生长发育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优63 人工气候室 二氧化碳 臭氧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麦秸还田水稻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轶鹏 吴玉玲 +4 位作者 潘玉良 丁成伟 王友霜 赵新勇 冯国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3期78-82,共5页
为明确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适合淮北地区栽种的4个代表性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钵苗和毯苗2种育秧方式,研究淮北地区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明确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适合淮北地区栽种的4个代表性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钵苗和毯苗2种育秧方式,研究淮北地区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毯苗育秧处理比较,钵苗育秧使成熟期水稻叶面积指数下降,对比叶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移栽后各期钵苗育秧水稻的SPAD有增加趋势,增幅因品种而异。钵苗育秧移栽后85 d剑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明显高于毯苗育秧水稻,气孔限制值下降,但穗后处理间的叶片胞间CO_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大。以上结果表明,钵苗育秧水稻生殖生长前、中期剑叶光合能力较强,但光合功能衰退速度略快于毯苗育秧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育秧方式 光合作用 麦秸还田
下载PDF
植物体可溶性糖测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8
8
作者 赵轶鹏 赵新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84-185,共2页
[目的]优化植物体可溶性糖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定容前添加活性炭并持续吸附一定时间的叶绿素等有色物质,对目前测定植物体内可溶性糖采用的普遍方法——蒽酮比色法进行改进。[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较,采用该研究改进的植物体可溶性糖测... [目的]优化植物体可溶性糖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定容前添加活性炭并持续吸附一定时间的叶绿素等有色物质,对目前测定植物体内可溶性糖采用的普遍方法——蒽酮比色法进行改进。[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较,采用该研究改进的植物体可溶性糖测定方法测得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20%左右,提高了准确性。[结论]该研究改进的可溶性糖测定技术可提高测定含有色物质植物器官可溶性糖的准确性,有助于对植物体内碳代谢的变化进行精确预测,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糖 色法 色素
下载PDF
Effect of Seedling Raising Methods on Leaf Photosynthesis and Grain Yield of Mechanically-transplanted Japonica Rice
9
作者 赵轶鹏 王友霜 +5 位作者 吴玉玲 胡婷婷 王健康 丁成伟 郭荣良 徐家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1期2057-2061,2063,共6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edling raising modes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dsticsand grain yield under wheat straw returning. Four representative cultivars in Huaibei area were selected a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edling raising modes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dsticsand grain yield under wheat straw returning. Four representative cultivars in Huaibei area were selected as test materials. By setting potted seedlings and carpet seedling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ursery meth- ods on the photosynthesis of rice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n Huaibei area were investigated. Compared with carpet seedlings, the leaf area index of potted seedlings decreased at the maturation stage, but the dry weight of leaf she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SPAD of potted seedlings had an increasing trend after transplanting, but the SPAD increas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cultivars.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transpiration rate of the leaves of pot seeding ric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arpet seedling rice on the 85^th d after transplanting. However, theintra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leav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f flag leaves of pot seedling rice is stronger in early and middle stages, but the decay rate of photosynthetic function is slightly faster than carpet seedling rice, which might b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rice yield of potted seedlings having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from carpet seedl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Mechanically transplanting Leaf photosynthesis Grain yield
下载PDF
大气CO2和O3浓度升高对水稻‘汕优63’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邵在胜 赵轶鹏 +4 位作者 宋琪玲 贾一磊 王云霞 杨连新 王余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2-429,共8页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光合作用增强,而地表O3浓度增加则相反,但人们对大气CO2和O3浓度同时升高情景下水稻光合作用的响应和适应知之甚少。本文利用新型的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CK,大气本底...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光合作用增强,而地表O3浓度增加则相反,但人们对大气CO2和O3浓度同时升高情景下水稻光合作用的响应和适应知之甚少。本文利用新型的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杂交籼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CK,大气本底浓度,实时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2(CO2本底浓度+200μmol·mol-1)、高浓度O3(O3本底浓度的1.6倍)、高浓度CO2+O3 4个处理,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测定稻叶的主要光合参数。整个布气期间,CO2和O3浓度平均的控制目标完成比(TAR)分别为1.04和1.00。与CK相比,CO2处理使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净光合速率(Pn)分别增加15%、11%和28%,O3处理使对应生育期Pn分别降低32%、32%和88%,CO2+O3处理对拔节期和抽穗期Pn无显著影响,但成熟期Pn平均下降48%。CO2处理使拔节和抽穗期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但灌浆期无显著变化;O3处理对各期Gs和Tr的影响明显大于CO2处理,且以灌浆期的降幅最大;CO2+O3处理叶片Gs和Tr的降幅总体上明显低于单独的O3处理。CO2处理或CO2+O3处理叶片胞间CO2浓度(Ci)明显增加,而O3处理叶片Ci的变化相对较小。CO2处理使各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而O3处理则呈相反趋势,特别是生长后期。CO2+O3处理叶片拔节期和抽穗期WUE平均增加约15%,但灌浆期因O3的累积伤害,WUE不升反降。以上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将使杂交稻‘汕优63’叶片光合能力增强,但地表同步升高的O3浓度则使光合能力削弱并表现出明显的累积伤害,大气CO2和O3浓度同时升高可缓解O3胁迫对‘汕优63’光合作用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封闭式气室 CO2浓度升高O3 浓度升高 光合作用
下载PDF
自由空气中臭氧浓度升高对“武运粳21”稻米物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琪玲 齐义涛 +5 位作者 赵轶鹏 王云霞 李潘林 朱建国 王余龙 杨连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571,共6页
研究表明不断升高的地表臭氧浓度使作物生长受抑、产量下降,但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则不太清楚,特别是食味品质。本文于2009年和2010年在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依托自由空气中臭氧浓度增高(free air ozoneconcentration enrichment,O3-FACE)技... 研究表明不断升高的地表臭氧浓度使作物生长受抑、产量下降,但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则不太清楚,特别是食味品质。本文于2009年和2010年在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依托自由空气中臭氧浓度增高(free air ozoneconcentration enrichment,O3-FACE)技术平台,以本地主栽水稻品种"武运粳21"为供试材料,设置大气背景臭氧浓度和高臭氧浓度(比大气背景臭氧浓度高50%)2个水平,研究了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粳稻物性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物性分析仪测定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使熟米硬度平均增加13.6%,达显著水平。食味计测定结果显示,高浓度臭氧使稻米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分别下降0.8%(P>0.1)、6.2%(P<0.1)、2.6%(P<0.1)、5.1%(P<0.05)、4.3%(P<0.05),使完整性增加2.0%(P<0.05)。不同年度间稻米物性和食味品质的差异较大,但年度与臭氧间的交互作用未达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未来高浓度臭氧环境下生长的稻米蒸煮后将呈变硬趋势,食味品质总体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自由空气中臭氧浓度增高(O3-FACE) 水稻 物性 食味品质
下载PDF
植物种子的发育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婷婷 王健康 +6 位作者 丁成伟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赵轶鹏 何弯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4,共8页
种子是植物繁育的最主要器官,种子是否正常发育直接影响植株的发育进程,也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种子发育调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很复杂。目前已有大量直接或间接调控种子发育的基因和影响因子被鉴别,但这些基因之间的互作,不同调控途径... 种子是植物繁育的最主要器官,种子是否正常发育直接影响植株的发育进程,也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种子发育调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很复杂。目前已有大量直接或间接调控种子发育的基因和影响因子被鉴别,但这些基因之间的互作,不同调控途径如何形成网络协同调控种子发育,还有哪些新基因的参与,仍亟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梳理参与调控种子发育的基因、影响因子及其互作模式和调控模式,讨论了如何利用人类需要的等位突变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期为植物种子发育调控、粮食产量和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发育 调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农作物杂交育种中亲本优选和组配研究的进展与动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婷婷 王健康 +5 位作者 丁成伟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赵轶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20-24,28,共6页
主要从种质资源的鉴定、改良创新及骨干亲本的筛选入手,阐述了农作物杂交育种中亲本优选及组配研究的进展和动向。认为在亲本配组中除了考虑亲本的性状、亲缘关系外,还应选用生态类型和地理起源有差异、配合力高的亲本,结合分子辅助选... 主要从种质资源的鉴定、改良创新及骨干亲本的筛选入手,阐述了农作物杂交育种中亲本优选及组配研究的进展和动向。认为在亲本配组中除了考虑亲本的性状、亲缘关系外,还应选用生态类型和地理起源有差异、配合力高的亲本,结合分子辅助选择技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杂交育种 亲本 优选组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优质高产中熟中粳稻徐稻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成伟 王健康 +6 位作者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胡婷婷 赵轶鹏 何弯弯 《北方水稻》 CAS 2018年第1期52-53,共2页
徐稻9号是以40073为母本、以扬59为父本杂交,系谱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逆较强,稳产性较好,米质优,适应性较广。介绍了徐稻9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 徐稻9号是以40073为母本、以扬59为父本杂交,系谱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逆较强,稳产性较好,米质优,适应性较广。介绍了徐稻9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徐稻9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熟中粳稻 徐稻9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粳稻花培苗移栽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婷婷 王健康 +5 位作者 丁成伟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赵轶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0,共2页
从粳稻花药培养成苗后的越冬保存、炼苗、移栽前生根处理、移栽后的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阐述提高花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移栽成活后花培苗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促进该技术在粳稻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粳稻 花培苗 移栽 田间管理
下载PDF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al14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婷婷 何弯弯 +5 位作者 王友霜 王健康 丁成伟 郭荣良 吴玉玲 赵轶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1-1369,共9页
本研究从徐稻3号群体中获得1个可稳定遗传的白化转绿自然突变体al14,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al14出苗后白化,三叶期后转绿,白化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整个生育期除抽穗期和株高外,其他农艺性状和野生型无显著差异。经透射电镜观察,白化... 本研究从徐稻3号群体中获得1个可稳定遗传的白化转绿自然突变体al14,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al14出苗后白化,三叶期后转绿,白化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整个生育期除抽穗期和株高外,其他农艺性状和野生型无显著差异。经透射电镜观察,白化叶片中大部分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膜数量变少,片层结构松散;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白化转绿突变性状由1对隐形核基因控制。利用突变体al14/9311的F 2群体中白化表现明显个体精细定位,最终将突变基因al14定位到第1染色体短臂标记al14-3和al14-10之间,物理距离为100.5 kb。测序发现突变体在该区间内编码线粒体底物ADP/ATP转运子的基因Os01g0265200终止密码子前插入了18 bp碱基,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结合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等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和表型,推测该基因可能调控幼苗叶绿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化转绿突变体 叶绿体发育 线粒体ADP/ATP转运子
下载PDF
优质多抗中粳不育系徐91068A的选育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成伟 王健康 +5 位作者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胡婷婷 赵轶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610-4611,共2页
徐91068A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规中粳品系21048为母本,以早熟品系31375为父本杂交,再与BT型不育系徐9201A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较高、配组优势明显... 徐91068A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规中粳品系21048为母本,以早熟品系31375为父本杂交,再与BT型不育系徐9201A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较高、配组优势明显、稻米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于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中粳不育系 徐91068A 选育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徐淮稻区麦茬直播稻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家安 王健康 +6 位作者 丁成伟 郭荣良 吴玉玲 王友霜 胡婷婷 赵轶鹏 王铁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徐淮稻区麦茬直播稻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直播水稻品种采取直播旱管和直播旱种水管2种管水方式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出苗前管理一致的条件下,不同年份间所有品种,水管处理较旱管处理齐穗期和成熟...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徐淮稻区麦茬直播稻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直播水稻品种采取直播旱管和直播旱种水管2种管水方式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出苗前管理一致的条件下,不同年份间所有品种,水管处理较旱管处理齐穗期和成熟期平均提早2-4 d;分蘖率增加6.3%-68.4%;群体成穗率则减少了2.66%-15.60%;平均每穗总粒数增加3.03%-11.33%、结实率提高0.34个百分点-9.98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06-1.16 g,增产幅度1.06%-11.69%。[结论]小麦茬直播种植水稻采用旱种水管的栽培方式,促进了直播稻稻苗的快长快发,增加了群体数量,增加了产量提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旱种水管 产量
下载PDF
中粳稻徐稻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戚强 高金喜 +7 位作者 王健康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胡婷婷 赵轶鹏 丁成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3期40-41,共2页
徐稻8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粳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介绍了徐稻8... 徐稻8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粳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介绍了徐稻8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以进一步推广应用该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粳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徐稻10号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20
作者 丁成伟 王健康 +6 位作者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胡婷婷 赵轶鹏 何弯弯 郭荣良 《北方水稻》 CAS 2019年第6期46-47,共2页
徐稻1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5 d左右。2016~2017年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5.93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0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1.98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94%。... 徐稻1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5 d左右。2016~2017年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5.93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0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1.98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94%。稻米品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中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从播种、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徐稻10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