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_(5)Si_(3)含量对SiCp/2009Al激光填粉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明娟 程梓威 +4 位作者 赵龙志 刘德佳 焦海涛 唐延川 余梦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9-85,共7页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该材料在熔化焊接过程中极易产生脆性相影响接头质量,这制约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运用Ti,Si元素补偿对Al_(4)C_(3)脆性相的抑制作用,对SiCp/2009Al复合材...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该材料在熔化焊接过程中极易产生脆性相影响接头质量,这制约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运用Ti,Si元素补偿对Al_(4)C_(3)脆性相的抑制作用,对SiCp/2009Al复合材料进行激光填粉焊,并运用SEM,XRD分析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应用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分别测试接头的硬度和拉伸性能,以此分析Ti_(5)Si_(3)含量对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5)Si_(3)的加入对于抑制Al_(4)C_(3)脆性相的生成有显著作用,焊缝中未发现Al_(4)C_(3)脆性相;随着Ti_(5)Si_(3)含量的提高,焊缝组织中Al_(3)Ti的分布密度和尺寸先减小后增大,熔合区形态完整度先增加后降低,热影响区宽度先减小后增大;焊缝平均硬度随Ti_(5)Si_(3)含量提高而增加,接头的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其中添加20%Ti_(5)Si_(3)粉末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是添加50%Ti_(5)Si_(3)粉末的焊接接头强度的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填粉焊接 铝基复合材料 脆性相 力学性能
下载PDF
SiC含量对激光熔覆SiC/Ni60A复合涂层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龙志 刘武 +2 位作者 刘德佳 赵明娟 张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4,共7页
利用LDM2500-60半导体激光器在45#钢板上制备SiC颗粒增强Ni60A合金激光熔覆涂层,系统研究SiC含量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稀释率、耐磨性、摩擦因数和显微硬度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增加,熔覆表层的微观组织细化,稀释率、耐磨性... 利用LDM2500-60半导体激光器在45#钢板上制备SiC颗粒增强Ni60A合金激光熔覆涂层,系统研究SiC含量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稀释率、耐磨性、摩擦因数和显微硬度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增加,熔覆表层的微观组织细化,稀释率、耐磨性、摩擦因数和硬度均先增加后降低;当SiC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熔覆层的耐磨性能最佳,磨损量仅为0.0012g,为基体磨损量的1/36.3;摩擦因数最小为0.464,且磨损过程最为平稳;熔覆层平均硬度值最高,达到1039.9HV0.2,为基体的3.5倍;但当SiC含量达到25%时,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能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SIC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能
下载PDF
骨架表面改性对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龙志 曹小明 +1 位作者 胡宛平 张劲松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2-518,共7页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丁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并对增强体SiC泡沫陶瓷骨架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网络骨架的表面粗化和表面涂覆K2ZrF6对骨架和双连续相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化时间的增加,SiC陶瓷骨架表面的粗...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丁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并对增强体SiC泡沫陶瓷骨架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网络骨架的表面粗化和表面涂覆K2ZrF6对骨架和双连续相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化时间的增加,SiC陶瓷骨架表面的粗化程度增大.粗化时间为12min对骨架表面粗化最佳,而且保持了骨架的致密结构.SiC陶瓷骨架表面粗化增加了骨架筋的表面积,加强了界面的机械结合;SiC陶瓷骨架表面涂覆K2ZrF6,提高了基体纯铝对SiC陶瓷骨架的润湿,改善了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与基体间界面的结合,增强了材料的三维连续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骨架表面涂覆K2ZrF6的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得最好,复合材料的强度最高,为纯铝基体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挤压铸造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骨架表面改性 界面结合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骨架结构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龙志 方志刚 +3 位作者 曹小明 田冲 胡宛平 张劲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5-950,共6页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SiC泡沫增强ZL109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体骨架结构(筋的结构、泡沫孔和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泡沫增强体的筋的结构影响了界面的结合,影响了材料的压缩性能;...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SiC泡沫增强ZL109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强体骨架结构(筋的结构、泡沫孔和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泡沫增强体的筋的结构影响了界面的结合,影响了材料的压缩性能;当筋具有三明治结构时,复合材料的强度最大;当筋具有双层结构时,复合材料的强度最低;随着SiC泡沫孔径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都有所提高,材料的屈服应变减小,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弯曲强度在泡沫孔径为1.5 mm时达到最大值;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随着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屈服应变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骨架结构 压缩性能 弯曲强度
下载PDF
Moldflow在注射成型翘曲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龙志 陈炳辉 +1 位作者 杨敏 张尚兵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0,共3页
以汽车卡扣座为例,用Moldflow软件对其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分析材料种类、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对翘曲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浇口位置和最佳成型工艺参数。当采用牌号为PP-7553的聚丙烯、熔体温度为220℃、模具温度为40℃时的翘曲... 以汽车卡扣座为例,用Moldflow软件对其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分析材料种类、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对翘曲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浇口位置和最佳成型工艺参数。当采用牌号为PP-7553的聚丙烯、熔体温度为220℃、模具温度为40℃时的翘曲量最小,为0.151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卡扣座 MOLDFLOW软件 聚丙烯 注射成型 翘曲 优化 浇口位置 熔体温度 模具温度
下载PDF
新型复式连通SiC/390Al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龙志 曹小明 +1 位作者 胡宛平 张劲松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491,共7页
以空心多孔SiC泡沫陶瓷为增强体,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新型复式连通双连续相SiC/390Al复合材料,研究了泡沫陶瓷骨架筋的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空心多孔泡沫陶瓷与390Al复合后形成了复... 以空心多孔SiC泡沫陶瓷为增强体,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新型复式连通双连续相SiC/390Al复合材料,研究了泡沫陶瓷骨架筋的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空心多孔泡沫陶瓷与390Al复合后形成了复式连通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互穿式界面结构,材料界面的结合优异.随着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加强和泡沫增强体的复合韧化,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韧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空心多孔泡沫陶瓷 复式连通 界面结合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浇注温度对SiC泡沫/SiC_p/Al混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赵龙志 曹小明 +3 位作者 田冲 胡宛平 邢宏伟 张劲松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 SiC 泡沫/SiC_p 混合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压缩强度降低,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弯曲强度在770℃达到最大值.浇注温度的...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 SiC 泡沫/SiC_p 混合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压缩强度降低,弯曲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弯曲强度在770℃达到最大值.浇注温度的升高对弹性模量没有影响,但增加了材料压缩时的塑性应变.浇注温度的升高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增加了材料中的气孔,而材料的界面和气孔综合作用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浇注温度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下载PDF
Moldflow在仪表板右盖板支架注塑模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龙志 梁炬星 +2 位作者 赵明娟 胡国良 张尚兵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91,共5页
以汽车仪表板右盖板为例,应用Moldflow软件对注塑件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单浇口和双浇口的对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注射成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浇口位置和浇口数目,保证了模具设计的合理性,优化了模具设计方案,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MOLDFLOW 浇口 优化设计 注塑模
下载PDF
挤压铸造SiC/ZL109铝合金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 被引量:6
9
作者 赵龙志 曹小明 +3 位作者 田冲 胡宛平 邢宏伟 张劲松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研究了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和SiC泡沫增强体对ZL109铝合金基体凝固组织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先浇注基体熔体、后放置骨架的复合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比先放置骨架、后浇注熔体的复合材料均匀; SiC泡沫增强体... 研究了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和SiC泡沫增强体对ZL109铝合金基体凝固组织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先浇注基体熔体、后放置骨架的复合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比先放置骨架、后浇注熔体的复合材料均匀; SiC泡沫增强体降低了复合压力对基体组织的影响,使得提高复合压力虽然可以细化基体的组织,但效果不明显. SiC泡沫增强体对基体的晶粒尺寸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改变了晶粒的形态.泡沫孔内的α-Al初晶表现为粗大的柱状晶,其方向垂直于泡沫增强体的筋.泡沫孔的尺寸越小,越容易形成枝晶组织,枝晶的方向性越强. SiC/ZL109铝合金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基体凝固时, α-Al 首先在泡沫筋的附近形核,然后逐渐向泡沫孔的中心长大.α-Al枝晶形成轮廓以后,中心富硅区发生共晶反应,筋表面的共晶硅最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ZL109铝合金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碳化硅泡沫 凝固过程
下载PDF
SiC泡沫陶瓷/SiCp混杂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龙志 赵明娟 +1 位作者 曹小明 张劲松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以SiC泡沫陶瓷和SiC颗粒(7、15、20μm)为混合增强体,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SiC泡沫陶瓷/SiCp混杂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Cp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和弯曲性能的影响,以及金属基体的韧性对复合材料压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 以SiC泡沫陶瓷和SiC颗粒(7、15、20μm)为混合增强体,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SiC泡沫陶瓷/SiCp混杂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Cp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和弯曲性能的影响,以及金属基体的韧性对复合材料压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颗粒尺寸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最大挠度减小,这是因为随着SiC颗粒尺寸的增大,颗粒间距随之增大,SiC颗粒的强度降低,使SiC颗粒的增强效果减弱。随着基体韧性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明显增大,但压缩强度和模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增强复合材料 颗粒尺寸 力学性能 基体韧性
下载PDF
界面过渡层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龙志 曹小明 +2 位作者 田冲 胡宛平 张劲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5-58,61,共5页
研究了界面过渡层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层降低了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改善了界面的结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当界面过渡层中SiC的体积分数接近50%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最高,塑性最好,但弹性... 研究了界面过渡层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层降低了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改善了界面的结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当界面过渡层中SiC的体积分数接近50%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最高,塑性最好,但弹性模量较低。界面过渡层的存在改变了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机制。SiC原始泡沫增强的复合材料在断裂时,增强体SiC泡沫先断裂,基体后破坏,断裂表面凹凸不平;含界面过渡层的复合材料断裂时,过渡层的外侧界面先被撕开,内侧界面结合良好,基体与增强体同时断裂,断口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界面过渡层 压缩性能 断裂机制
下载PDF
振动频率对间接超声辅助铸造Al-24%Si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龙志 李洋 +1 位作者 张坚 赵明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7-1174,共8页
采用间接超声振动辅助铸造法制备Al-24%Si合金(质量分数),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磨损试验机、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分别研究超声波频率对合金的显微组织、抗压强度、磨损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20.4 kHz的超声... 采用间接超声振动辅助铸造法制备Al-24%Si合金(质量分数),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磨损试验机、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分别研究超声波频率对合金的显微组织、抗压强度、磨损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20.4 kHz的超声处理对合金中初晶硅和共晶硅的细化作用最佳,初晶硅平均尺寸为100μm,共晶硅平均尺寸为40μm;随着超声频率的增大,合金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大;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合金的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与合金中硅相尺寸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4%Si合金 显微组织 超声频率 抗压强度 磨损性能 显微硬度
下载PDF
T6热处理对复式连通双连续相SiC/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龙志 曹小明 +2 位作者 田冲 胡宛平 张劲松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1,共5页
研究了T6热处理(固溶处理+时效)对复式连通双连续相SiC/Al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T6热处理后,复合材料基体中第二相共晶硅从粗大的针状变成了细小的粒状,增强了弥散强化效果,时效析出相Mg_2Si强化了基体;界面附近... 研究了T6热处理(固溶处理+时效)对复式连通双连续相SiC/Al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T6热处理后,复合材料基体中第二相共晶硅从粗大的针状变成了细小的粒状,增强了弥散强化效果,时效析出相Mg_2Si强化了基体;界面附近的基体中残余应力增大,使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显著提高,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塑性稍稍降低.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其影响机制是,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共晶硅扩散充分,球化完全,继而粗化长大,从而提高了弥散强化效果.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减小,位错密度降低,时效强化相Mg_2Si的强化能力减弱,使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连通 T6热处理 组织 压缩性能
下载PDF
保温时间对Al-Fe-Si/Al原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龙志 焦宇 +4 位作者 赵明娟 张坚 胡勇 熊光耀 姜羡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0,46,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瞬时液相烧结法制备了Al-Fe-Si/Al原位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研究了保温时间对瞬时液相烧结制备Al-Fe-Si/Al原位自生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 采用粉末冶金瞬时液相烧结法制备了Al-Fe-Si/Al原位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研究了保温时间对瞬时液相烧结制备Al-Fe-Si/Al原位自生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原位自生Al0.5FeSi0.5相晶粒逐渐长大,材料表面孔隙尺寸减小;保温时间为4h时,粒状、短棒状增强相弥散分布在基体上;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最大弯曲挠度和弯曲强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保温时间的延长对复合材料的弹性变形量和塑性变形量影响不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液相烧结 原位自生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激光熔覆原位合成TiC/Fe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龙志 万斌 +2 位作者 王秋林 杜广 张坚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4-1406,共3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合成TiC/Fe复合熔覆层,通过改变激光功率P和扫描速度v,获得不同激光参数下的试样。对不同试样进行SEM、EDS,分析其熔覆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XRD,确定熔覆层的组织成分;同时对每个试样进行耐磨性的测试。分析表明...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合成TiC/Fe复合熔覆层,通过改变激光功率P和扫描速度v,获得不同激光参数下的试样。对不同试样进行SEM、EDS,分析其熔覆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XRD,确定熔覆层的组织成分;同时对每个试样进行耐磨性的测试。分析表明,当P=3.7 kW、v=3 mm/s时,熔覆层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微观形貌 组织成分 性能
原文传递
超声辅助铸造法制备原位合成Al-Cr/Al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龙志 焦宇 +2 位作者 王秋林 张坚 赵明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42-8047,共6页
利用超声振动辅助铸造法制备了Al-Cr/Al原位复合材料,应用XRD、SEM以及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M-2000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Al-Cr/Al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振动对原位增强体细化明显,随着Cr含量... 利用超声振动辅助铸造法制备了Al-Cr/Al原位复合材料,应用XRD、SEM以及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M-2000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Al-Cr/Al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振动对原位增强体细化明显,随着Cr含量的增加,原位增强体含量增加,增强体尺寸增大。不同类型的Al-Cr金属间化合物在基体中同时生成,形成混合增强相;随着Cr粉末粒径增大,原位增强体尺寸具有最小值。随着Cr含量和粒径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r含量为8%,粒径为75μm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小,为0.294%,耐磨性能最好,相对纯铝耐磨性提高约8.5倍,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铸造法 原位自生 增强体尺寸 耐磨性
下载PDF
SiC泡沫陶瓷/SiCp/Al混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龙志 何向明 +2 位作者 赵明娟 曹小明 张劲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运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SiC泡沫陶瓷/SiC颗粒/Al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温度和SiC泡沫陶瓷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热容逐渐增大,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逐渐减小。随着增强体SiC体积分数的增大,... 运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SiC泡沫陶瓷/SiC颗粒/Al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温度和SiC泡沫陶瓷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热容逐渐增大,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逐渐减小。随着增强体SiC体积分数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热容线性下降,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均非线性减小。由于混杂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复式双连续结构,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130W/(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复式双连续
下载PDF
汽车车门内饰板注塑模浇注系统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龙志 赵明娟 +2 位作者 张坚 曾福军 张尚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7,共5页
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汽车车门内饰板实体模型,并采用Moldflow软件对该塑料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注射成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浇口位置,获取了各种浇口设计方案下的填充结果、熔体填充过程中V/P转换点压力分布、熔... 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汽车车门内饰板实体模型,并采用Moldflow软件对该塑料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注射成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浇口位置,获取了各种浇口设计方案下的填充结果、熔体填充过程中V/P转换点压力分布、熔接痕和气穴分布情况,优化了浇口设计方案,确定了浇注系统,创新了模具设计方式,提高了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内饰板 模拟 最佳浇注点 浇注系统优化
下载PDF
CAD/CAE在安全带护盖支架注塑模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龙志 赵明娟 +2 位作者 李娜 张尚兵 宋金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5,共4页
介绍了Pro/E和Moldflow软件在汽车安全带护盖支架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运用Moldflow对最佳浇注点进行了分析,采用Pro/E软件建立塑料件实体模型,创建模具体积块,对模具进行了铸模模拟,确保了模具运行可靠。基于模具体积块利用外挂模块E... 介绍了Pro/E和Moldflow软件在汽车安全带护盖支架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运用Moldflow对最佳浇注点进行了分析,采用Pro/E软件建立塑料件实体模型,创建模具体积块,对模具进行了铸模模拟,确保了模具运行可靠。基于模具体积块利用外挂模块EMX4.1进行了模架调用与装配。结果表明,采用三维CAD/CAE技术能直接进行从制品到模具体积块的设计,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模具实体感强、质量高,大大降低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带护盖支架 CAD/CAE 分型面
下载PDF
汽车内饰件下装饰盖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龙志 赵明娟 +1 位作者 宋金良 张尚兵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34,56,共4页
根据产品的结构,合理地设计了汽车内饰件下装饰盖注塑模具,并设计了独特的横向错位非对称斜顶侧向抽芯机构,保证了塑件的顺利脱模;工作情况显示该模具脱模机构运行灵活可靠。
关键词 下装饰盖 注塑 模具 抽芯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