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修养与劳动——论《庄子》的反异化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路传颂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9-163,共5页
《庄子》把外在自然与人的内在自然的"人化"过程及其结果视为一种异化现象,因此希望通过"返本""归真"等方式纠正过分的"人化"过程。"返本"与"归真"是人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庄子》把外在自然与人的内在自然的"人化"过程及其结果视为一种异化现象,因此希望通过"返本""归真"等方式纠正过分的"人化"过程。"返本"与"归真"是人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因而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化",但是,这种"人化"保留了人的内在自然所固有的尺度。《庄子》中所论及的艺术活动、工匠们的劳动也体现了"自然的人化",但是,这里所谓的"人"已是经过"返本""归真"的修养过程的人,因而《庄子》中的"自然的人化"不同于平常所谓的"自然的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自我修养 劳动 反异化
下载PDF
“行为”还是“情感”:论“逍遥”的含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路传颂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2年第3期168-171,175,共5页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逍遥"一词意为漫步、散步等行为,而不是指人的情感状态,甚至认为"逍遥"在语境中带有伤感色彩。这种观点不恰当地把"逍遥"在语境中的引申含义都还原为词源学上的本义,并且混淆了语...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逍遥"一词意为漫步、散步等行为,而不是指人的情感状态,甚至认为"逍遥"在语境中带有伤感色彩。这种观点不恰当地把"逍遥"在语境中的引申含义都还原为词源学上的本义,并且混淆了语境的情感色彩与"逍遥"一词所包含的情感色彩。在先秦文献中,"逍遥"主要的引申含义是游戏、游玩,不能还原为单纯的散步、漫步,《庄子》则对"游戏"含义进一步引申,明确地用该词意指闲适、自得的情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情感 逍遥 《庄子》
下载PDF
自然与自由的统一——庄子与康德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路传颂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4期69-74,共6页
当代人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与康德对此问题的看法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中都具有典型性。康德希望通过美学统一人的认知与意志,通过道德目的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来统一自然与自由。庄子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并认为可以美的生... 当代人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与康德对此问题的看法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中都具有典型性。康德希望通过美学统一人的认知与意志,通过道德目的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来统一自然与自由。庄子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并认为可以美的生存方式体验自然与自由的统一。康德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人工营造的道德世界,庄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生态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康德 自然 自由 统一
下载PDF
儒家意识形态再生产和“自得”主体的诞生
4
作者 路传颂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避开儒家思想立场,更客观地把握陈献章"自得"这一重要概念,借鉴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某些思想洞见,通过中西认识论的比较,分析"体认""贵疑"和"自得"几个关键词。研究认为,"体认"... 为避开儒家思想立场,更客观地把握陈献章"自得"这一重要概念,借鉴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某些思想洞见,通过中西认识论的比较,分析"体认""贵疑"和"自得"几个关键词。研究认为,"体认"是用儒家意识形态解释、塑造个人的生活体验;"贵疑"是召唤个体抛开书册,获得与儒家思想的真切认同;而"自得"标志着儒家意识形态主体的诞生,即一个把自我视为儒家价值观的独立源泉,并自由地臣服现实秩序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自得 贵疑 体认 意识形态 主体意识
下载PDF
庄子与康德论美、崇高及天人关系
5
作者 路传颂 《华夏文化》 2016年第1期6-8,共3页
一般认为,康德的自然观代表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对待自然的工具理性态度,主张人对自然的统治、主宰权利。近年来,有一些学者提出康德的美学理论为环境伦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还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庄子与康德都是试图通过“美”... 一般认为,康德的自然观代表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对待自然的工具理性态度,主张人对自然的统治、主宰权利。近年来,有一些学者提出康德的美学理论为环境伦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还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庄子与康德都是试图通过“美”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此来说,庄子思想与康德哲学有许多可以对话交流的地方。但是,相比庄子而言,康德仍然没有给予自然应有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关系 康德哲学 德论 人类中心主义 庄子思想 自然观 理性态度 环境伦理
下载PDF
略论太虚与气的关系
6
作者 路传颂 《华夏文化》 2020年第3期7-9,共3页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是理解张载虚气关系论的关键语。按照学术界的主流解释,"本体"即本然状态,太虚是气的一种存在状态;但也有学者认为"本体"是体用之体,或是西方哲学所谓的本体(substances),并认为太虚...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是理解张载虚气关系论的关键语。按照学术界的主流解释,"本体"即本然状态,太虚是气的一种存在状态;但也有学者认为"本体"是体用之体,或是西方哲学所谓的本体(substances),并认为太虚是高于气的独立存在。本文先结合文法分析捍卫第一种解释,然后指出第二种解释面临的问题。一"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常常被解释为:太虚是无形的,这是气的本然状态。这并不符合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然状态 太虚 文法分析 西方哲学 张载 本体 无形
下载PDF
《管子》“四篇”的心论-以“智”为讨论核心
7
作者 路传颂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5-29,共5页
《管子》“四篇”把心灵的功能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把较低层级的“心”比喻为储藏智慧的宫室,而较高层次的“心”即宫室所藏的智慧.《管子》“四篇”侧重于从政治实践的角度理解智慧的本质,并诉诸一个神秘莫测的概念-“精气”来解释智... 《管子》“四篇”把心灵的功能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把较低层级的“心”比喻为储藏智慧的宫室,而较高层次的“心”即宫室所藏的智慧.《管子》“四篇”侧重于从政治实践的角度理解智慧的本质,并诉诸一个神秘莫测的概念-“精气”来解释智慧的来源,把“精气”视为智慧的超越性原则,把“心”视为智慧的个体性原则,把情感、欲望的扰动视为超越性智慧与个体之心之间的差异原则,把“德”视为克服情欲扰动的途径,亦即把“德”视为智慧的内化原则.《管子》“四篇”对“智”的探索,是中国古人解开智慧之谜的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四篇 精气
下载PDF
良知既非能力之知亦非动力之知——与郁振华、黄勇商榷 被引量:1
8
作者 路传颂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143,165,共9页
郁振华和黄勇都认为道德命题知识不具有实践能动性,而王阳明的“良知”具有实践性,因此“良知”不是命题知识。两位先生分别把王阳明的“良知”诠释为能力之知和动力之知,但如此一来,“知而不行”就只是一种认知缺陷,而不是道德缺陷,即... 郁振华和黄勇都认为道德命题知识不具有实践能动性,而王阳明的“良知”具有实践性,因此“良知”不是命题知识。两位先生分别把王阳明的“良知”诠释为能力之知和动力之知,但如此一来,“知而不行”就只是一种认知缺陷,而不是道德缺陷,即只具有道德命题知识,而没有实践性道德知识;要做到“知行合一”,道德主体要在命题知识的基础上“别立个心”以获得实践性道德知识。道德能力之知与道德动力之知的概念也抹杀了信念与知识的分别,因此许多能够用“道德信念”解释的道德现象,是道德能力之知和道德动力之知难以解释的。为了说明“良知”的实践能动性,我们只需要放弃道德命题知识不具有实践能动性的观点,而不需要另立一种自成一类的道德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能力之知 动力之知 命题知识
下载PDF
何谓“形而上学”?
9
作者 路传颂 《华夏文化》 2018年第3期19-21,共3页
“形而上学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我们可以区分关于这一问题的有争议的答案和错误答案。一个物理主义者可能会认为,形而上学是研究物理世界的本质的,而那些认为除了物理对象,还存在着数、集合、命题之类抽象事物的... “形而上学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我们可以区分关于这一问题的有争议的答案和错误答案。一个物理主义者可能会认为,形而上学是研究物理世界的本质的,而那些认为除了物理对象,还存在着数、集合、命题之类抽象事物的形而上学家则会认为形而上学也研究抽象事物的本质。物理主义者的答案是有争议的,但不是错误的,因为抽象事物是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形而上学问题。但是,“形而上学是研究诸如金字塔的力量之类的玄学(the occult)、神秘主义(mysticism)”,就是一个错误答案。本文所要澄清的就是对形而上学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物理主义 抽象事物 上学问题 错误答案 物理世界 存在本身 神秘主义
下载PDF
纪念《中国传统文化》出版二十周年
10
作者 路传颂 《华夏文化》 2014年第3期14-16,共3页
1994年,由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义化》出版发行,20年过去了,已经出版了三个版次。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历经时间考验、获得读者高度认可的著作。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出版发行 纪念 历史学家 张岂之 时间考
下载PDF
《物不迁论》的时间观念及其双重困境 被引量:6
11
作者 路传颂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2,127,共8页
僧肇的《物不迁论》,以肯定过去和现在的永恒存在、否认事物具有历时同一性为前提,证明事物不在时间内移动,并以此为佛教教义提供支持。但是本文考察发现,《物不迁论》的时间观念面临内、外双重困境。内在困境是它的时间观念无法处理未... 僧肇的《物不迁论》,以肯定过去和现在的永恒存在、否认事物具有历时同一性为前提,证明事物不在时间内移动,并以此为佛教教义提供支持。但是本文考察发现,《物不迁论》的时间观念面临内、外双重困境。内在困境是它的时间观念无法处理未来的本体论地位,即如果承认未来的客观实有,就会威胁因果报应、修佛可证的宗教信念;而如果否认未来的客观实有,事物不在时间内移动的观点就难以自圆其说。外在困境是指这种时间观念所包含的关于物性的观点,一方面与中观学说的物性观相悖,另一方面与积善成佛的宗教信念相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物不迁论》 时间 困境
原文传递
“太虚无形”与“太虚即气”的语言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路传颂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1,共9页
本文从句法、语境、语义三个层面,分析张载《正蒙》中的几处关键篇章。通过句法分析澄清“太虚无形”不是主谓结构,而是并列结构;“太虚”是没有形状之意;“本体”即“本来而恒常”之意。通过语境分析指出“太虚即气”之“即”是“是”... 本文从句法、语境、语义三个层面,分析张载《正蒙》中的几处关键篇章。通过句法分析澄清“太虚无形”不是主谓结构,而是并列结构;“太虚”是没有形状之意;“本体”即“本来而恒常”之意。通过语境分析指出“太虚即气”之“即”是“是”之义,“太虚”指的是作为气的存在形式的空间、天;“太虚即气”字面涵义似乎要说明太虚与气的关系,但真实的哲学含义是太虚非无、世界为有。通过语义分析可以看到,我们无法独立于“物”的概念来理解太虚与气的关系;太虚与物指向的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气的关系,太虚与物均统一于气;整个世界是实有之气在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分析 太虚 本体 张载
原文传递
汉语哲学界关于本体论与本体的误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传颂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0,共7页
ontology就是一般形而上学,它研究关于存在的范畴理论,即研究存在的本质、存在的种类、存在的范畴结构等问题。汉语哲学界用"本体论"翻译ontology,使人把ontology误解为关于本体的探究。本体是范畴理论诸多范畴中的一个,它是... ontology就是一般形而上学,它研究关于存在的范畴理论,即研究存在的本质、存在的种类、存在的范畴结构等问题。汉语哲学界用"本体论"翻译ontology,使人把ontology误解为关于本体的探究。本体是范畴理论诸多范畴中的一个,它是与性质等范畴相对的概念,因为在范畴结构中的位置而具有首要性、根本性等特征。但是,中国学者往往把本体看作与物质对象相对的概念,并用本体概念解释道等概念。事实上,把道称为"本根"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本体 首要存在 本根论
原文传递
良知既非能力之知亦非动力之知——与郁振华、黄勇商榷
14
作者 路传颂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
受到分析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区分命题知识和能力知识的启发,郁振华用能力知识概念解释王阳明的良知(下文称这种观点为"能力论"),而黄勇则认为良知既非命题知识,也非能力知识,而是包含两者但又有别于两者的动力之知(下... 受到分析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区分命题知识和能力知识的启发,郁振华用能力知识概念解释王阳明的良知(下文称这种观点为"能力论"),而黄勇则认为良知既非命题知识,也非能力知识,而是包含两者但又有别于两者的动力之知(下文称这种观点为"动力论")。本文认为,无论是能力论还是动力论,都违背了"知行合一"的宗旨,适得其反地证明了"知而不行"在道德上并不是过错。此外,这两种理论在解释我们对道德知识的常识理解、解释广泛的道德现象方面存在着许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知识 道德现象 黄勇 概念解释 动力论 知行合一 命题知识 能力之知
下载PDF
如何理解荀子的性恶论
15
作者 路传颂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1年第4期71-78,164,共9页
荀子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但是近来不断有学者否认荀子是性恶论者,并提出了荀子是性朴论者、性趋恶论者等多种新观点。性朴说缺乏充分的文本依据,且不恰当地把"性朴"与"性恶"理解为非此即彼的关系,... 荀子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但是近来不断有学者否认荀子是性恶论者,并提出了荀子是性朴论者、性趋恶论者等多种新观点。性朴说缺乏充分的文本依据,且不恰当地把"性朴"与"性恶"理解为非此即彼的关系,性趋恶说则没有认识到,与恶相关的人性本来就是指人做出恶行的趋向或倾向。引入"倾向"概念,则可对荀子的性恶论提出更充分的解释。荀子承认人既有趋恶倾向,也有向善禀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是因为不经过后天努力,向善禀赋不足以改变人们因追求私利和欲望的满足而做出错误行为的倾向。"其善者伪也",并非说向善禀赋来自"伪",而是说人的高尚品格来源于"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人性 倾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