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调节骨关节炎小鼠骨代谢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张超 周迎锋 +4 位作者 路坦 赵红星 耿晓林 陶金刚 徐海斌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通过介导Yes激酶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通过介导Yes激酶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调节骨关节炎小鼠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骨关节炎小鼠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TanⅡA低剂量组和TanⅡA高剂量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连续4周。HE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损伤并进行Mankin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YAP、RANK、RANKL和OPG蛋白。结果TanⅡA可改善小鼠软骨组织病理变化并降低Mankin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LP、OC水平下降,CTX、TNF-α、IL-6、IL-1β、IL-8、MMP1、MMP3和MMP1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ⅡA低剂量组、TanⅡA高剂量组BALP、OC水平升高,CTX、TNF-α、IL-6、IL-1β、IL-8、MMP1、MMP3和MMP13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软骨组织中YAP、OPG和RANK蛋白水平下降,RANKL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ⅡA 2组小鼠软骨组织中YAP、OPG和RANK蛋白水平上升,RANKL蛋白水平下降(P<0.05)。结论TanⅡA可能通过介导YAP、RANK/RANKL/OPG信号通路调控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骨关节炎 Yes激酶相关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骨保护蛋白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对膝关节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骏良 路坦 +2 位作者 徐彪 姜亚琼 王富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7-1353,共7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容易导致继发性的半月板损伤和骨性关节炎,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所致的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力学研究较少。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及关节软骨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 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容易导致继发性的半月板损伤和骨性关节炎,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所致的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力学研究较少。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及关节软骨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一名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CT和MRI影像资料,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Geomagic及Solidworks软件,经配准融合后建立4种膝关节三维模型,分别为前交叉韧带完整、前交叉韧带后外侧束断裂、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断裂及前交叉韧带缺失模型,最后导入Ansys软件,对膝关节施加4种模式荷载:在股骨顶端施加纵向荷载750 N;在股骨顶端施加纵向荷载750 N及胫骨后方134 N向前推力;在股骨顶端施加纵向荷载750 N及10 Nm内翻力矩,模拟膝内翻;在股骨近端面施加纵向荷载750 N及4 Nm内旋力矩,模拟膝内旋,进行膝关节半月板与软骨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在股骨顶端施加纵向荷载750 N时,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断裂和缺失使半月板总体应力及其峰值明显增大,但其应力分布无明显变化,关节软骨应力无明显变化;在股骨顶端施加纵向荷载750 N及胫骨后方134 N向前推力时,前交叉韧带前内束断裂使胫骨前移增大,半月板后角受挤压应力增大,关节软骨应力无明显变化;模拟膝内翻时,前交叉韧带不同程度损伤较完整时的外侧半月板后角应力减小,内侧半月板应力增大,关节软骨应力稍减小;模拟膝内旋时,前交叉韧带前内束断裂及缺失使股骨软骨和胫骨软骨的等效应力峰值由内侧软骨转向外侧软骨,半月板应力峰值明显增大,此时对膝关节旋转稳定性起主导作用的是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②结果显示,在膝关节处于伸直站立位、内翻及内旋时,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断裂患者继发半月板损伤的风险远大于后外侧束断裂患者,而对关节软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半月板 关节软骨
下载PDF
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时膝关节的应力变化
3
作者 姜亚琼 路坦 +2 位作者 徐彪 杨骏良 阴玉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270-5275,共6页
背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易导致继发性的半月板及软骨损伤,长期慢性损害会引起骨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关于内侧副韧带断裂所致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力学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对膝关节半月板及软骨生物力... 背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易导致继发性的半月板及软骨损伤,长期慢性损害会引起骨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关于内侧副韧带断裂所致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力学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对膝关节半月板及软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一名健康志愿者行膝关节CT和MRI检查,获取其影像资料,将扫描数据依次导入Mimics、Geomagic及Solidworks软件,经配准融合后建立正常膝关节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的模型,共分为4组,包括:①内侧副韧带完整;②内侧副韧带深层断裂;③内侧副韧带浅层断裂;④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最后导入Ansys软件,对膝关节施加3种模式载荷:①股骨顶端施加10 N·m外翻力矩;②股骨顶端施加4 N·m内旋力矩;③股骨顶端施加4 N·m外旋力矩。分析4组模型在不同载荷下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在膝关节伸直位,对膝关节施加10N·m外翻力矩时,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后外侧半月板总体应力均增加,关节软骨应力变化不明显,并且当内侧副韧带浅层出现断裂后外侧半月板应力峰值明显增大;②在膝关节伸直位,对膝关节施加4 N·m内旋力矩时,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后内外侧半月板总体应力均增加,当内侧副韧带浅层出现断裂时半月板应力峰值从内侧半月板前角转移至外侧半月板前角;③在膝关节伸直位,对膝关节施加4 N·m外旋力矩,内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后外侧半月板应力峰值较内侧半月板增加更明显,关节软骨应力变化较小;④结果表明,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浅层断裂继发半月板损伤的风险远大于内侧副韧带深层断裂,而外侧半月板较内侧半月板更易受到损伤;内侧副韧带浅层和深层对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 半月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脂氧素A4保护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路坦 尉娜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2-36,共5页
探讨脂氧素A4通过抑制炎症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为: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脂氧素A4组(LXA4)、再灌注组(SCII组)和空白组(sham组),构建大鼠SCII模型,LXA4组和sham组大鼠在关腹后30 min应用10μL脂氧素A4(300 pmol... 探讨脂氧素A4通过抑制炎症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为: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脂氧素A4组(LXA4)、再灌注组(SCII组)和空白组(sham组),构建大鼠SCII模型,LXA4组和sham组大鼠在关腹后30 min应用10μL脂氧素A4(300 pmol)行脊髓鞘内注射。对3组大鼠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48 h时间点时行BBB评分,并应用HE染色观察3组大鼠再灌注后24 h的脊髓组织性形态,分别在6 h、12 h、24 h、48 h测定同一节段脊髓组织MPO和TNF-α、IL-1β的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LXA4组和SCII组大鼠的BBB评分明显降低,而MPO、IL-1β及TNF-α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LXA4组和SCII组两组间对比:(1)LXA4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BBB评分均明显高于SCII组,而MPO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2)LXA4组大鼠在12 h和24 h时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SCII组大鼠;(3)SCII组脊髓组织中较LXA4组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神经元变性坏死。结论:LXA4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SCII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A4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不同股骨止点对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后髌股关节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彪 路坦 +2 位作者 杨骏良 姜亚琼 阴玉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63-3468,共6页
背景:髌股韧带重建有多种手术方式,其中股骨止点选取对手术实施影响较大,目前针对股骨止点的选取有多种方式,但无定论。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分析膝关节不同屈曲状态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股骨重建止点位置改变对髌股关节应力的影响,... 背景:髌股韧带重建有多种手术方式,其中股骨止点选取对手术实施影响较大,目前针对股骨止点的选取有多种方式,但无定论。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分析膝关节不同屈曲状态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股骨重建止点位置改变对髌股关节应力的影响,从而选择出合理准确的股骨重建止点。方法:获取成年人正常膝关节CT数据,导入Mimics、Geomagic及Soildworks软件进行提取模具、添加韧带,其中韧带的股骨止点选择分别为股骨内上髁与内收肌结节连线的中点、股骨内上髁、内收肌结节、股骨髁间窝顶部向内髁投射点和内收肌结节下10 mm,再将添加韧带后的模具导入机械软件Ansys,对不同股骨止点重建后髌股关节应力进行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结论:(1)在膝关节屈曲0°和30°时,选取任一股骨止点产生的髌股关节应力大于其他屈曲角度(60°,90°,120°);无论采取哪种位点作为股骨端止点,当膝关节屈曲超过30°时,髌股关节间的接触应力大小基本无差别;(2)在膝关节屈曲0°和30°时,以内收肌结节为止点的髌股接触压力最大,以股骨内上髁与内收肌结节连线的中点为止点的接触力最小;在膝关节屈曲30°时,股骨内上髁与内收肌结节连线的中点及股骨髁间窝顶部向内髁投射点、内收肌结节下10 mm作为股骨端止点的髌股间的接触应力大小无明显差别;(3)结果显示,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时股骨侧止点最好选择在内收肌结节与内上髁连线的中点,能够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达到延缓关节及软骨退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网格划分 三维重建 生物力学 应力 有限元分析 等长重建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路坦 刘晓潭 +2 位作者 孙国兴 张超 董玉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6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胸腰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6例患者(其中治愈215例、复发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 目的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胸腰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6例患者(其中治愈215例、复发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营养状况、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术中病灶清除情况、术后是否制动以及术后规范性治疗与术后结核复发可能有关(OR=4.186,4.381,4.381,8.163,2.237;P均<0.05),年龄、性别及血沉与术后复发无关(OR=1.230,0.126,0.882;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状况不良、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短、手术清除病灶不彻底、术后不能坚持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清除和术后未严格制动与术后结核复发有关(OR=4.144,3.651,4.850,4.473,8.490,10.341;P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营养状况不良、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短、手术清除病灶不彻底、术后不能坚持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清楚和术后未严格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胸腰椎 后路入式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复发
下载PDF
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儿童革兰阳性球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路坦 刘晓潭 +1 位作者 董玉珍 赵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儿童革兰阳性球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3例儿童革兰阳性球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采用手术+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待患儿症状缓解、体温降...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儿童革兰阳性球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3例儿童革兰阳性球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采用手术+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待患儿症状缓解、体温降至正常2周、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查3次均正常后改为口服利奈唑胺序贯治疗方式(10 mg/kg,q8 h),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13例患儿中有11例在结束口服利奈唑胺后治愈,治愈率为84.62%,随访症状无复发;除1例患儿白细胞过低外,其余患儿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经治疗后均降至正常。有3例患儿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结论:利奈唑胺口服治疗儿童革兰阳性球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疗效较好,可改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且相对安全,可作为一种序贯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儿童 革兰阳性球菌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序贯治疗
下载PDF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老年关节置换假体周围MRSA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路坦 刘晓潭 +2 位作者 李爱国 董玉珍 赵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9-1380,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对老年关节置换假体周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MRSA感染患者1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 目的回顾性分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对老年关节置换假体周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MRSA感染患者1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假体周围MRSA感染,治愈率为81.8%,治愈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后1、3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降至正常范围;1例出现复发情况,1例治疗失败。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1%、18.2%。结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序贯治疗老年假体周围MRSA感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假体周围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序贯治疗
下载PDF
多聚赖氨酸对脂肪来源干细胞三维立体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路坦 李小伟 +1 位作者 张江峰 徐海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0期7489-7492,共4页
背景:多聚赖氨酸可促进软骨细胞、表皮细胞的黏附、生长及增殖。目的:观察多聚赖氨酸对脂肪来源干细胞三维立体培养下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昆明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表面CD29、CD34、CD44、CD45的表达,将脂肪来源干... 背景:多聚赖氨酸可促进软骨细胞、表皮细胞的黏附、生长及增殖。目的:观察多聚赖氨酸对脂肪来源干细胞三维立体培养下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昆明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表面CD29、CD34、CD44、CD45的表达,将脂肪来源干细胞分别与经多聚赖氨酸表面修饰的珊瑚羟基磷灰石或空白珊瑚羟基磷灰石体外复合培养。结果与结论:与空白珊瑚羟基磷灰石组比较,经多聚赖氨酸修饰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上黏附的脂肪来源干细胞较空白珊瑚羟基磷灰石组多,并分泌较多细胞基质,复合培养2,4,8d的A值较明显增高(P<0.05);但经多聚赖氨酸修饰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上黏附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值升高不明显(P>0.05)。说明多聚赖氨酸能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在珊瑚羟基磷灰石表面的黏附、生长和增殖,不影响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赖氨酸 脂肪来源干细胞 珊瑚羟基磷灰石 三维立体培养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改性后的血液相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路坦 田博 +2 位作者 张江峰 吴大鹏 徐海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7期8817-8820,共4页
背景: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植入人体内必需要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目的:观察分析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改性后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随机分为两组,经阴极电沉积法处理的材料为实验组,未经处理的为空白组... 背景: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植入人体内必需要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目的:观察分析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改性后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随机分为两组,经阴极电沉积法处理的材料为实验组,未经处理的为空白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组材料表面的变化,并测定材料的溶血率和动态凝血时间。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与两组材料复合培养,通过MTT法检测两组材料中细胞存活数量。结果与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改性后,表面出现由很多的纳米级颗粒紧密聚集形成的Ti-O膜,实验组材料的溶血率下降,凝血时间延长,两组材料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培养第2,4,6天,实验组吸光度比空白组明显增高(P<0.05)。说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经阴极电沉积法表面改性后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阴极电沉积 溶血率 动态凝血时间 组织相容性
下载PDF
循证教学模式在外科学硕士研究生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路坦 刘晓潭 +1 位作者 吴大鹏 赵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教学模式在外科学硕士研究生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6月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3级进入骨科临床实习的硕士研究生46名,随机分为循证教学组(按照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指导教学)和传... 目的探讨循证教学模式在外科学硕士研究生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6月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3级进入骨科临床实习的硕士研究生46名,随机分为循证教学组(按照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指导教学)和传统教学组,各23名。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常规理论考试、临床病例分析、骨科新进展知识考核及学习主动性调查。结果 1两组研究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病例分析方面,循证教学组研究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2在骨科新进展考核方面,循证教学组研究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对研究生学习主动性的调查,循证教学组研究生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自学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学研究生在骨科临床学习中引入循证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研究生对前沿知识的学习,并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亦能提高研究生学习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循证医学 外科学
下载PDF
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16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路坦 刘晓潭 +1 位作者 柴明祥 赵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 分析应用可吸收钉固定治疗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7月-2013年7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可吸收钉固定治疗的髌骨骨软骨骨折的16例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可吸收钉内固定髌骨骨软... 目的 分析应用可吸收钉固定治疗青少年髌骨骨软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7月-2013年7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可吸收钉固定治疗的髌骨骨软骨骨折的16例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可吸收钉内固定髌骨骨软骨骨折,术后铰链支具固定6周。随访骨软骨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髌骨脱位复发情况。结果 其中15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初次脱位者失访),随访时间20-47个月。15例患者髌骨骨软骨骨折均骨性愈合,并获得了无痛且活动度满意的膝关节功能,按Insall评分标准评价髌股关节功能,优9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00%,15例均无髌骨再脱位出现,15例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39.73±4.84)分,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为(84.35±6.28)分,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的髌骨骨软骨骨折多涉及软骨下骨,对内固定有较强的把持力,更适合内固定。应用可吸收钉固定,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软骨骨折 可吸收钉 内侧髌骨韧带 青少年
下载PDF
依替膦酸二钠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路坦 李小伟 徐海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849-2851,共3页
目的观察依替膦酸二钠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髋臼骨折患者85例,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依替膦酸二钠,20 mg/(kg.d),持续12周;B组口服吲哚美辛,75 mg/d,持续4~6周。选取未接受药物治疗的17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行... 目的观察依替膦酸二钠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髋臼骨折患者85例,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依替膦酸二钠,20 mg/(kg.d),持续12周;B组口服吲哚美辛,75 mg/d,持续4~6周。选取未接受药物治疗的17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行X线检查观察有无异位骨化形成,依据Brooker分型分级进行临床评估,比较3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并对比A、B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不良反应更少(P<0.05)。结论依替膦酸二钠作为预防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药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膦酸二钠 异位骨化 髋臼骨折 吲哚美辛
下载PDF
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及褪黑素干预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路坦 尉娜 +1 位作者 张超 董玉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0期8072-8076,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褪黑素能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向神经元转化,但对脂肪来源干细胞成骨分化后细胞的作用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及褪黑素对成骨分化后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1取昆明种小鼠附睾处脂肪利用Ⅰ型胶原... 背景:研究表明褪黑素能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向神经元转化,但对脂肪来源干细胞成骨分化后细胞的作用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及褪黑素对成骨分化后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1取昆明种小鼠附睾处脂肪利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取、纯化脂肪来源干细胞,应用CD44免疫组化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2取第2代脂肪来源干细胞,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von Kossa法检测细胞分化情况。3取成骨诱导后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利用MTT法检测24,48 h时细胞增殖情况。4取成骨诱导后的细胞,加入最佳浓度的褪黑素,分别检测加入药物3,6 d时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接种48 h后大多数细胞贴壁,接种后4 d细胞呈现多种细胞形态,并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集落,传代后的细胞形态趋于稳定,均称长梭型,培养细胞CD44呈阳性表达,阳性颗粒位于胞膜,呈棕黄色。2成骨诱导后的细胞应用von Kossa法染色呈阳性,黑色沉积物在细胞外的基质中呈网格状分布;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细胞内可见棕黑色颗粒。3在24 h和48 h时间点,1,10,100μmol/L组的吸光度值明显大于空白组(P<0.05),选择这3个浓度作为最佳的褪黑素浓度。4各组成骨诱导后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褪黑素组(1,10,100μmol/L)在3 d时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6 d时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提示褪黑素可以增强脂肪来源干细胞成骨分化后细胞增殖,并提高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组织 细胞分化 成骨细胞 褪黑激素 组织工程 脂肪干细胞 褪黑素 脂肪来源干细胞 成骨分化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脂氧素A4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 被引量:1
15
作者 路坦 常耀辉 尉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4175-4179,共5页
背景:前期研究已证明脂氧素A4对大鼠脊髓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脂氧素A4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对照组、实验组制作... 背景:前期研究已证明脂氧素A4对大鼠脊髓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脂氧素A4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对照组、实验组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脊髓鞘内注射脂氧素A4,对照组脊髓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组不造模。造模后6,12,24,48 h,利用BBB评分评估大鼠运动神经功能;再灌注后24 h,采用Tunel法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Bcl-2和Bax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cleaved-caspase-3、p-IKKβ和p-NF-κB蛋白的表达。实验通过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038)。结果与结论:①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BBB评分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造模后12,24,48 h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细胞凋亡多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脊髓组织内的Bcl-2、Bax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的Bc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a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④对照组cleaved-caspase-3、p-NF-κB蛋白表达强于空白组,p-IKKβ蛋白表达弱于空白组;实验组cleaved-caspase-3、p-NF-κB蛋白表达弱于对照组,p-IKKβ蛋白表达强于对照组;⑤结果表明,脂氧素A4可激活细胞质中caspase-3/IKKβ/NF-κB通道的活化,抑制细胞凋亡,起到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脊髓 脂氧素A4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团体心理咨询的理念与实践探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路坦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54-255,共2页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互动的心理咨询形式。与个体咨询相比,团体咨询的理论基础更丰富,而且有较大的实践优势。团体心理咨询有严格具体的实施步骤并对团体指导者有较高的理论及操作要求。它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团体讨论、...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互动的心理咨询形式。与个体咨询相比,团体咨询的理论基础更丰富,而且有较大的实践优势。团体心理咨询有严格具体的实施步骤并对团体指导者有较高的理论及操作要求。它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团体讨论、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指导者 人际 行为
下载PDF
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17
作者 路坦 贾奎 吴大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骨科是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疾病种类多,专业性强,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对临床医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通过对骨科的实习,应使临床医学实习生掌握骨科的基本诊断和治疗知识,提高临床基本功,增强实习生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培养... 骨科是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疾病种类多,专业性强,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对临床医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通过对骨科的实习,应使临床医学实习生掌握骨科的基本诊断和治疗知识,提高临床基本功,增强实习生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培养合格的临床一线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临床实习 临床带教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路坦 尉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腺苷预处理组(C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把各组随机分成3个亚组。通过BBB神...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腺苷预处理组(C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把各组随机分成3个亚组。通过BBB神经评分观察3组大鼠的神经症状;应用HE染色评价脊髓内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定3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SOD、MDA含量。结果 A组、C组在各个时间点的BBB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C组细胞形态学变化轻,脊髓组织的SOD含量明显增高(P<0.05),MDA明显降低(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通过提高SOD水平,降低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保护,使神经损伤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预处理 脊髓缺血再灌注 BBB神经评分 HE染色 MDA SOD
下载PDF
路坦作品
19
作者 路坦 《当代工人(D版)》 2017年第Z2期160-160,共1页
原文传递
PEEK材料椎弓根内固定与椎间融合修复腰椎管狭窄症:植骨融合率随访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君 柴明祥 +2 位作者 路坦 孙晓辉 贾金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84-1689,共6页
背景:临床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修复术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材料。目的:探讨聚醚醚酮材料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腰椎管狭窄症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 背景:临床修复腰椎管狭窄症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修复术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材料。目的:探讨聚醚醚酮材料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腰椎管狭窄症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使用的内固定材料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钛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观察组32例采用聚醚醚酮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两组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周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治疗后4,12,24周的植骨融合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周,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不同时间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后4,24周,两组植骨融合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12周观察组的植骨融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修复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等情况,治疗后随访,影像随诊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情况,植骨融合良好,均未出现感染等不良事件。(4)提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过程中,置入聚醚醚酮棒与钛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均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治疗后4-12周期间,聚醚醚酮材料对植骨融合过程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腰椎管狭窄症 聚醚醚酮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椎间融合 植骨融合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