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2
1
作者 路微波 胡永善 +4 位作者 吴毅 白玉龙 姜鹭春 朱秉 沈小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2-624,共3页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合并有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为2个月。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及...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合并有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为2个月。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及2个月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分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认知、运动功能分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训练1个月时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MMSE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2个月时,两组患者之间MMSE、Fugl-Meyer量表及Barthel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同时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其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认知训练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社区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路微波 胡永善 +3 位作者 吴毅 白玉龙 袁维忠 金建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0-1031,共2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存质量及生命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愈来愈高,然而存活下来的70%—80%患者都遗留着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
关键词 脑卒中恢复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区康复干预 认知 生存质量 脑卒中患者 功能障碍 存活率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高龄骨折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路微波 孙宏伟 +2 位作者 胡永善 吴毅 徐丽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52-954,共3页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促进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方法:将80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手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康复治疗相同。心理康复组针对骨折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促进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方法:将80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手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康复治疗相同。心理康复组针对骨折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增加包括心理关怀、心理疏导和心理暗示等心理康复治疗项目,分四个阶段进行。结果:心理康复组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方案可缓解骨折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对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康复 抑郁 焦虑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路微波 孙宏伟 +5 位作者 戴垚 刘忠明 王丽华 胡永善 吴毅 姜鹭春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评价心理治疗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80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手术前准备、手术和术后康复治疗相... 目的评价心理治疗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80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手术前准备、手术和术后康复治疗相同。心理治疗组针对患者入院时的抑郁、术前的焦虑、术中的恐惧及术后的幼稚等心理活动特点,增加由心理治疗师组成的治疗组给予心理关怀、心理疏导、心理按摩和心理暗示等心理治疗项目。结果心理治疗组患者在院期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示:抑郁、焦虑心境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治疗可以明显缓解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境,对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手术期间 心理治疗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内视镜协助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宏伟 叶斌 +4 位作者 薛惠祥 童天朗 解玉霞 路微波 王肇祥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报道内视镜协助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方法 将内视镜置于脊柱后正中切口内 ,在内视镜放大影像和直视相结合下操作。治疗 2 6例 ,切除全椎板 5个、半椎板 2 0个 ,扩大开窗 9个 ,摘除椎间... 目的 报道内视镜协助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方法 将内视镜置于脊柱后正中切口内 ,在内视镜放大影像和直视相结合下操作。治疗 2 6例 ,切除全椎板 5个、半椎板 2 0个 ,扩大开窗 9个 ,摘除椎间盘 30个。结果  2 6例均获 2~ 18个月随访 ,平均9 5个月。优 2 3例 ,良 3例 ,优良率 10 0 % (2 6 / 2 6 )。结论 内视镜协助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切口小、出血少、相对微创、恢复快。②利用内视镜观察和操作可弥补直视手术观察的盲区。将血管、神经放大 5倍下操作更安全。有利于发现突出的椎间盘及椎管内占位 ,防止遗漏。③术中同步录像便于分析总结、示教及存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椎管减压 关节镜
下载PDF
显微清创术的临床应用(附420例报告)
6
作者 孙宏伟 路微波 +4 位作者 朱银刚 杨开华 孟庆海 陈险峰 杨涛 《蚌埠医药》 1995年第3期9-10,共2页
开放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外伤。传统肉眼清创缝合感染率为8%。对伴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的患者或是伤口暴露超过12h疑为污染伤口,而采用二期修复或延期缝合者,效果更不能令人满意。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清创420例,取得... 开放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外伤。传统肉眼清创缝合感染率为8%。对伴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的患者或是伤口暴露超过12h疑为污染伤口,而采用二期修复或延期缝合者,效果更不能令人满意。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清创420例,取得切口愈合良好,血管、神经在肌腱功能恢复满意,感染率为零的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清创术 开放性损伤 感染率 手术疗效 手术方法 伤口闭合 适应症
下载PDF
臀肌挛缩症(附18例报告)
7
作者 孙宏伟 王肇祥 +2 位作者 余汉峰 路微波 李俊惠 《蚌埠医药》 1993年第3期26-27,共2页
1978年马承宣首报注射性臀性大肌挛缩症以来,屡有报道。我院1980年~1992年收治18例,现就其病因、早期诊断、手术切口等予以探讨。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病因 早期诊断 手术切口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可信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友康 路微波 +3 位作者 吴军发 李放 黄燕 周媚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分析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信度。方法:共收集了30例初发单侧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53.83±2.02)岁,男18例,女12例。应用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测量脑卒中偏瘫手最大握力、捏力和夹指压力,每个项目均测量... 目的:分析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信度。方法:共收集了30例初发单侧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53.83±2.02)岁,男18例,女12例。应用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测量脑卒中偏瘫手最大握力、捏力和夹指压力,每个项目均测量3次,取最大值作统计学分析;再予以Brunnstrom(手部),FM-UE运动评测和Barthel指数法评定手功能。结果: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测定最大握力、捏力及夹指压力结果与其他常用上肢功能评定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0—0.888(P值均小于0.05);最大握力与FM-UE和Brunnstrom(手部)的相关性优于最大捏力和夹指压力。结论: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检测出的最大握力、捏力及夹指压力可反映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能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客观、精确和量化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握力 捏力 夹指压力 脑卒中 评定
下载PDF
脑卒中后早期偏瘫肩痛与肩关节被动活动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媚媚 路微波 +2 位作者 李放 沈夏锋 徐友康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800,共3页
目的:确定脑卒中后3个月内偏瘫肩痛与肩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40例首次脑卒中后3个月内单侧偏瘫肩痛患者,年龄58.63±11.10岁,病程59.90±30.12天;男31例,女9例。采用通用量角器测量卒中偏瘫侧肩关节... 目的:确定脑卒中后3个月内偏瘫肩痛与肩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40例首次脑卒中后3个月内单侧偏瘫肩痛患者,年龄58.63±11.10岁,病程59.90±30.12天;男31例,女9例。采用通用量角器测量卒中偏瘫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后伸5个方向的被动活动度(ROM),再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上肢Fugl-Meyer运动评测量表(UE-FM)、Barthel指数(BI)测量,并分析VAS评分与其他评估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偏瘫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后伸5个方向的被动ROM与VAS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45、-0.323、-0.359、-0.319和-0.317(P<0.05)。上肢Fugl-Meyer运动评测量表和Barthel指数与VA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偏瘫肩痛与肩关节5个方向的被动活动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尤其在被动外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肩痛 关节活动度 肩关节 脑卒中
原文传递
医源性后骨间神经损伤(附5例报告)
10
作者 孙宏伟 王肇祥 路微波 《蚌埠医药》 1993年第2期26-26,共1页
由于解剖结构上的特点,临床桡骨小头部位的手术,其手术操作容易损伤后骨间神经,我们自1985~1991年间遇到5例医源性后骨间神经损伤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医源性后骨间神经损伤 损伤原因 外科治疗 预防
下载PDF
应用HBD—ⅡA心电多域信息自动诊断仪的分析研究(附60例高血压患者频域心电图分析)
11
作者 孔潇玉 路微波 《淮海医药》 1996年第3期5-5,共1页
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频域心电国检查发现:GXX5/10GYYS/10、VYY(FPY)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01)。GYY1/2有显著差异。GXX5/10、GYY1/2、GXY5/10与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有关。按照高血压临床分期,使用频域心电图可诊断Ⅱ期高... 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频域心电国检查发现:GXX5/10GYYS/10、VYY(FPY)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01)。GYY1/2有显著差异。GXX5/10、GYY1/2、GXY5/10与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有关。按照高血压临床分期,使用频域心电图可诊断Ⅱ期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D-ⅡA心电多域信息自动诊断仪 高血压 频域心电图 左室肥厚 生物控制论
下载PDF
臀肌挛缩症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斌 孙宏伟 +5 位作者 路微波 陈晓东 徐硕贵 张海林 陈建华 黄朝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80-781,共2页
目前,国内外报告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患病率为1%-4.75%[1-3];如何使患者彻底回到正常健康人群中来,一直是骨科医生努力的目标.目前对解决组织挛缩已有许多成功的手术方法,但在如何解决因GMC影响发育[4]后引起的... 目前,国内外报告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GMC)患病率为1%-4.75%[1-3];如何使患者彻底回到正常健康人群中来,一直是骨科医生努力的目标.目前对解决组织挛缩已有许多成功的手术方法,但在如何解决因GMC影响发育[4]后引起的步态及机体外形异常等方面仍缺少系统的方法.本文重点对85例GMC患者的系统康复治疗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康复
下载PDF
左小指先天性血管淋巴瘤1例报告
13
作者 孙宏伟 路微波 《蚌埠医药》 1993年第2期13-13,共1页
女性,10岁,因右小指复发性肿块10年余。于1991年8月9日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其母妊娠期无感冒及特殊用药史,家族无异常,出生时发现左小指根部一软性包块,生长缓慢,皮肤颜色正常,无出血及破溃,3岁时在当地诊断为血管瘤行肿瘤... 女性,10岁,因右小指复发性肿块10年余。于1991年8月9日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其母妊娠期无感冒及特殊用药史,家族无异常,出生时发现左小指根部一软性包块,生长缓慢,皮肤颜色正常,无出血及破溃,3岁时在当地诊断为血管瘤行肿瘤摘除术,切口Ⅰ/甲愈合,病理报告:血管琳巴瘤,术后1个月肿瘤复发,逐新增大。肿块表面皮肤搔痒,呈间歇性点状出血,体检:全身无异常,左小指掌指关节四周隆起约40mm×30mm×20mm,质韧无压痛,与周围分界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小指先天性血管淋巴瘤 小儿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带蒂髂腹股沟轴型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原因的分析
14
作者 孙宏伟 路微波 +2 位作者 甄希存 胡伟 高奇 《淮海医药》 1999年第3期16-17,共2页
目的 为提高IASFT成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方法 对7例IASFT术后血管危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女性肥胖患者占5例,皮瓣设计不合理占4例,皮瓣止血不彻底招致感染2例,解剖结构不熟悉致损伤供血血管1例.结论
关键词 血管危象 术后 髂腹股沟 轴型皮瓣移植 供血 肥胖患者 移植术 结论 熟悉 合理
全文增补中
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5
作者 于健君 胡永善 +7 位作者 吴毅 陈文华 崔晓 路微波 朱玉连 祁奇 瞿珮育 沈小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37例脑卒中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二个层次上按社区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但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与中医... 目的:探讨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37例脑卒中患者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二个层次上按社区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但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与中医治疗两组相同。分别于入选时,入选2个月末和5个月末采用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5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虽然康复组、对照组的运动功能积分在随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积分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了17.40分,而对照组改善了7.27分。结论:5个月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随机对照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69
16
作者 许洁 吴毅 +2 位作者 刘文斌 路微波 高颖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并对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社会支持、卒中次数、病程、合并疾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并对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社会支持、卒中次数、病程、合并疾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将60例患者分为轻度抑郁组30例和中重度抑郁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组时和康复治疗6周后由同一医生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经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神经功能缺损、合并疾病进入方程(P<0.05),其中社会支持影响最大;经Spearma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与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年龄、合并疾病、卒中次数呈负相关(P<0.05),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其中抑郁程度的影响最大;经康复治疗后,轻度抑郁组的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明显优于中重度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积极干预加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范文可 吴毅 +2 位作者 路微波 田威 吴军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诊断明确,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仅...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诊断明确,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6周(每周治疗5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吞咽功能评价。结果:经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6周后,治疗组18例患者中有13例恢复经口进食普通饮食,包括水和固体食物,15例可进食糊状食物,仅3例效果不明显;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恢复进食普通食物,11例进食糊状食物,7例效果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VFSS检查发现,两组治疗后VF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VFSS评分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由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引起的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视频吞咽造影检查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运动疗法干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路微波 胡永善 +3 位作者 吴毅 白玉龙 吴军发 孙宏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运动疗法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及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组患者,在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运动疗法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及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分三个阶段给予自编运动体疗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与术后6个月股骨上段Singh指数、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的变化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运动疗法组术后近期及远期均无并发症发生。26例术后6个月髋部X线片Singh指数较术前增加1度。术后6个月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检查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有5例发生骨吸收骨折再移位并发症。21例术后6个月髋部X线片显示股骨上段Singh指数较术前减少1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示:运动疗法组与对照组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运动疗法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围手术期给予运动疗法干预除可以有效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症,促进骨折修复及增加骨量外,患者还能够获得更高的生活活动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 骨折 运动疗法
下载PDF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安静 白玉龙 +7 位作者 胡永善 吴毅 姜鹭春 李丽 路微波 徐一鸣 朱秉 田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信号组)、传统低频电刺激治疗组(简称低频组)、肌电反馈电刺激治疗组(简称肌电组)以及无电刺激治疗组。入组后,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的康复治疗。此外,各电刺激组患者予以相应的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功能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两项评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0天时,各组上肢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但肌电组、低频组、信号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刺激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0天后,肌电组、信号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和FCA评分与无电刺激组、低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信号组与肌电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号式功能电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FCA恢复的效果近似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但好于国产低频电刺激和无电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卒中 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 运动功能 功能独立性
原文传递
健康成人吞咽口腔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军发 胡永善 +3 位作者 吴毅 施爱萍 路微波 刘含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9-793,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吞咽口腔期的神经控制机制。方法:通过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BOLD-fMRI)技术,研究8位健康志愿者叩齿和和舌尖沿上腭由前向后滑动时脑激活情况,用SPM5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功能磁共振成像资料。结果:叩齿时,激活...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吞咽口腔期的神经控制机制。方法:通过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BOLD-fMRI)技术,研究8位健康志愿者叩齿和和舌尖沿上腭由前向后滑动时脑激活情况,用SPM5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功能磁共振成像资料。结果:叩齿时,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双侧中央前回、邻近的双侧岛盖、双侧辅助运动区;舌尖沿上腭由前向后滑动时,激活区主要分布在双侧中央前回、邻近的双侧岛盖、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小脑后叶结节、双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叩齿和舌尖沿上腭由前向后滑动共同激活区位于双侧的中央前回、邻近的双侧岛盖和双侧辅助运动区。结论:双侧的中央前回、邻近的双侧岛盖及双侧的辅助运动区是吞咽口腔期的神经控制网络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叩齿 舌尖运动 吞咽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