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鹏作品
1
作者 路鹏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设计说明:依托山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龙山文化保护区,以非遗传承区域为实施范围,重点在实践教学中打造非遗传统手工艺与城乡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现代标识系统,从产学研相融合的角度探索现代标识系统与乡村振兴的结合。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生态保护区 传统手工艺 设计说明 产学研 实践教学 和谐统一 自然景观
下载PDF
路鹏作品
2
作者 路鹏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42-I0042,共1页
原文传递
作品欣赏
3
作者 路鹏 伏倩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信息化技术运用分析
4
作者 赵晶 路鹏 +2 位作者 宣玉娜 谭洁 王莉莉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72-274,共3页
信息化技术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但面对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内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信息交流不畅、信息分离、资源信息汇总以及相关技术问题。本文总结当前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并详... 信息化技术在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但面对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内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信息交流不畅、信息分离、资源信息汇总以及相关技术问题。本文总结当前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并详细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问题,展开具体探究,从多个角度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物资采购管理 信息化技术
下载PDF
路鹏设计作品
5
作者 路鹏 《毛纺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I0010-I0010,共1页
设计说明:《虎生威围巾》设计作品是在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延展性发展,将剪纸艺术与毛纺围巾结合,与现代生活场景产生紧密的联系。《人仁艾抱枕》设计作品是在“八宝”图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将艾草与传统图案样式进行了创... 设计说明:《虎生威围巾》设计作品是在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延展性发展,将剪纸艺术与毛纺围巾结合,与现代生活场景产生紧密的联系。《人仁艾抱枕》设计作品是在“八宝”图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将艾草与传统图案样式进行了创新结合。产品使用艾草产品为基本原料,将其与现代日用性的抱枕相结合,提升其产品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说明 民间剪纸艺术 创新设计 艾草 生活场景 延展性 创新结合 实用性
下载PDF
纳他霉素滴眼剂与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对比与安全性观察
6
作者 路鹏 《实用防盲技术》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 对比纳他霉素滴眼剂与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先... 目的 对比纳他霉素滴眼剂与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先每30分钟滴眼1次,最后每60分钟滴眼1次,而后每2小时滴眼1次,每次滴1滴,治疗7d;观察组用纳他霉素滴眼剂治疗,开始的24h内每30分钟滴眼1次,调整为每60分钟滴眼1次,滴1滴,而后调整为每2小时滴眼1次,滴1滴,治疗7d。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显著(χ^(2)=4.114,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部症状评分均小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眼部症状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大于治疗前,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上,纳他霉素滴眼剂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伏立康唑滴眼液,更有利于改善眼部症状,同时也有利于改善视力水平,故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滴眼剂 伏立康唑滴眼液 真菌性角膜炎 治疗效果 治疗安全性
下载PDF
朱红梅、王方、路鹏设计艺术作品选
7
作者 朱红梅 王方 路鹏 《艺术教育》 2010年第9期I0017-I0017,共1页
朱红梅,现任职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装饰艺术。王方,现任职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路鹏,现任职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品牌形象设计。
关键词 王方 红梅 梅花 平面设计 品牌形象设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原文传递
探析数字孪生技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应用
8
作者 路鹏 于思琪 《传媒论坛》 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数字孪生技术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这一技术还将拓展至影视创作等更多领域。深入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构想。通过全信息可...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数字孪生技术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这一技术还将拓展至影视创作等更多领域。深入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构想。通过全信息可视化、创作过程评估与优化、拍摄和制作技术优化、物料平衡管理与智能成本分配以及数字化应急演练等方面的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将为影视创作开启崭新的篇章,引领未来影视创作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影视创作 数字化 虚拟模型
下载PDF
洞庭湖平原区土壤全磷含量地统计学和GIS分析 被引量:108
9
作者 路鹏 彭佩钦 +6 位作者 宋变兰 唐国勇 邹焱 黄道友 肖和艾 吴金水 苏以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04-1212,共9页
以洞庭湖平原区典型景观单元为试点,利用GPS定位共取得651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通过对数转化、稳健统计、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4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 以洞庭湖平原区典型景观单元为试点,利用GPS定位共取得651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通过对数转化、稳健统计、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4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并消弱了异常值的影响,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土壤全磷最好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随后用普通克立格估值方法绘制了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图。在经过不同趋势阶数土壤全磷克立格(Kriging)插值误差的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结果表明趋势效应参数宜选取二阶。Kriging估值标准差(KSD)被认为是内插象素值的标准差,并为提高全磷的制图精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率克立格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典型区的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全磷不同含量水平下的概率分布图对风险性评价、合理施肥和控制磷素的面源污染的管理实践将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平原区 GIS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 磷含量 Kriging估值 土壤全磷 风险性评价 数据处理方法 GPS定位 统计学分析 空间分布图 克立格估值 洞庭湖平原 土壤样品 稳健统计 正态分布 变异函数 球状模型 理论模型 综合比较
下载PDF
茶叶中微量元素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亚光 李松 +3 位作者 路鹏 侯丽媛 纪建军 李曙光 《福建茶叶》 2023年第3期26-28,共3页
茶叶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健康饮品,目前有多种方法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本文介绍了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意义,并对茶叶中微量元素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茶叶中微量元素测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茶叶 微量元素 前处理方法 检测方法 综述
下载PDF
“党建+专业”模式下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路径探析——以水利工程系“红色水利”党建品牌为例
11
作者 张新 史琳 路鹏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障,高校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建设质量,这就对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党建品牌建设仍存在品牌活动吸引力不够、品牌建设与专业融合度...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障,高校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建设质量,这就对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党建品牌建设仍存在品牌活动吸引力不够、品牌建设与专业融合度不高、品牌建设示范性作用不强、品牌建设与红色文化结合不够深入等问题。文章以水利工程系“红色水利”党建品牌为例,探索通过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融入,以“党建+专业”相融相促的方式推进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建+专业” 党建品牌 “红色水利”
下载PDF
亚热带红壤丘陵典型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31
12
作者 路鹏 黄道友 +5 位作者 宋变兰 黄敏 刘守龙 苏以荣 肖和艾 吴金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81-183,共3页
在GIS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耕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绘制了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在步长间隔60m下,土壤全氮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相关距离为208m。在NE30°、NE120°... 在GIS支持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耕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绘制了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在步长间隔60m下,土壤全氮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其相关距离为208m。在NE30°、NE120°两个方向上具有典型的几何异向性结构特点;在NE60°、NE150°两个方向上具有典型的带状异向性结构特点。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条带状和斑块状分布。土壤全氮高值斑块区的分布与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形部位相吻合。地形是影响土壤全氮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氮 空间变异性 Kriging插值法 GIS 亚热带典型区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GIS的大型生活垃圾堆肥厂恶臭污染源测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路鹏 吴世新 +9 位作者 戴志锋 苏昭辉 张晓辉 付晓 周小飞 杨永洁 代占国 卢旭飞 郑斌 沈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35-242,共8页
堆肥能够在有效地处理有机生活垃圾的同时生产肥料产品,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确定堆肥厂恶臭来源和强度,进而为进一步治理提供参考。笔者通过先期调查对堆肥厂存在的恶臭... 堆肥能够在有效地处理有机生活垃圾的同时生产肥料产品,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确定堆肥厂恶臭来源和强度,进而为进一步治理提供参考。笔者通过先期调查对堆肥厂存在的恶臭污染释放点进行了初步确定,利用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定位技术进行网格化布点。在为期30 d的调查过程中,通过电子鼻检测手段分别对堆肥厂厂区和周边环境的恶臭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在获得大量现场检测数据的基础上选择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中的张力样条法对调查区域进行插值运算,依据生成的数值绘制该区域恶臭污染的等强度曲线。通过作图能够直观地了解恶臭污染分布及浓度梯度下降趋势。对厂区的调查结果作图表明在堆肥厂厂区主要存在着2个主要的恶臭污染释放点源,一个位于发酵车间前段渗滤液抽排外运出口,电子鼻检测数值显示2465,另一个位于与生物滤池附近,电子鼻检测数值显示2913,通过折算臭气浓度分别为840和2191。其中发酵车间附近渗滤液抽排外运出口的取样点邻近与填埋场划定的厂界,其数值远远超过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1993)规定的无组织排放厂界臭气浓度值。2个污染释放源的恶臭强度均达到5级水平。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更大范围内的恶臭状况检测与比较分析,可以确定堆肥厂的恶臭污染是影响周边环境的首要恶臭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气味 污染 地理信息系统 电子鼻 堆肥厂 恶臭 污染源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制图 被引量:18
14
作者 路鹏 苏以荣 +1 位作者 牛铮 吴金水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5,共7页
以红壤丘陵区桃源县的王家墙村为例,通过GPS定位共取得522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向... 以红壤丘陵区桃源县的王家墙村为例,通过GPS定位共取得522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下土壤有机碳的变程最大,为261m:全氮次之,为208m;全磷最小,为133m.在村级尺度下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形维数较低分别为1.874和1.886,全磷的分形维数较高为1.939.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NE150°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梯度变化,并表现出了极为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形的梯度变化直接导致了景观格局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了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格局从高值区到低值区的梯度变化.土壤全磷的空间斑块分布变得更加琐碎并呈现镶嵌的“星空”状分布,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NE150°方向上也没有形成对称的分布格局,这与其自身不易移动的特性有关.从标准化变异函数的曲线可以看出,土壤养分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普通克立格 红壤丘陵区 村级尺度
下载PDF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时空变异 被引量:47
15
作者 路鹏 苏以荣 +1 位作者 牛铮 吴金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90-194,共5页
综述了土壤质量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土壤质量指标的选择原则,得出不同土壤的评价应以土壤的功能为基础并采用不同的标准。在以往研究中,人们一直强调以土壤物理、化学特性作为土壤质量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 综述了土壤质量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土壤质量指标的选择原则,得出不同土壤的评价应以土壤的功能为基础并采用不同的标准。在以往研究中,人们一直强调以土壤物理、化学特性作为土壤质量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日益增多,一些参数作为生物指标已表现出很大的潜力并成为系统稳定性的早期预警和敏感指标。之后阐述了国内外土壤质量指标空间变异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内外土壤空间变异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评价指标 时空变异 生物指标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乙醇发酵研究中的关键点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51
16
作者 路鹏 江滔 李国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7-240,共4页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质纤维素材料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木质纤维素原料发酵生产乙醇过程中的两大关键点,一是减少和消除原料预处理过程中抑制物及其有害影响;二是含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同时作为...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质纤维素材料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木质纤维素原料发酵生产乙醇过程中的两大关键点,一是减少和消除原料预处理过程中抑制物及其有害影响;二是含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同时作为底物的乙醇发酵。在对已有研究结果比较和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要采取综合的预处理过程,达到提高木质纤维素水解率的同时减少发酵抑制物;然后是提高发酵菌种对混合糖底物的利用能力和发酵生成乙醇的能力以及对抑制物的耐受性,以提高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水解 抑制物控制 乙醇发酵
下载PDF
月球表面矿物二向性反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路鹏 陈圣波 +2 位作者 崔腾飞 周超 杨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2,共6页
月表物质成分探测是月球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矿物在光学波段的吸收特征,可以达到识别月表矿物的目的。作为月岩的风化产物,月壤的成分包括了主要的月球成岩矿物:斜长石、橄榄石、辉石等。本课题以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作为研究对象,... 月表物质成分探测是月球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矿物在光学波段的吸收特征,可以达到识别月表矿物的目的。作为月岩的风化产物,月壤的成分包括了主要的月球成岩矿物:斜长石、橄榄石、辉石等。本课题以斜长石和单斜辉石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单矿物的二向性反射特性。影响月壤反射率的因素包括成分、表面物理特性等多种因素,研究中选用美国ASD公司Filedspec3光谱仪,测量单矿物不同颗粒粒度状态下350~2500nm的二向性反射特征。结果表明,观测几何角度变化对反射率的影响较大,有明显的二向性特征,在方位角180°及0°方位热点较明显。反射率随粒径降低而增加。实验结果可为月表矿物反演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二向性反射方向的研究也为合理选择观测几何条件提高月表信息获取精度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单斜辉石 二向性反射 光谱特征 月球表面
下载PDF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路鹏 苗良田 +3 位作者 李志雄 莫纪宏 陈华静 王松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为了解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规范科学数据汇交、共享、管理,笔者开展了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调查。在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科学数据资源现状、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制约科学数据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实施科学数... 为了解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规范科学数据汇交、共享、管理,笔者开展了科学数据共享现状调查。在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科学数据资源现状、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制约科学数据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应强化的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3类除臭剂的除臭效果与VOCs消减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路鹏 苏昭辉 +5 位作者 王瑛 张康平 田光 刘媛 戴志锋 刘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44-8047,共4页
[目的]对市场上化学型、植物型与生物型3种类型除臭剂的使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去除的VOCs物质。[方法]在等体积密闭空间内预置相同臭源,定量喷洒除臭剂,人工嗅辩评价除臭效果。以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分析消减的VOCs物质。[结果]植物型除臭... [目的]对市场上化学型、植物型与生物型3种类型除臭剂的使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去除的VOCs物质。[方法]在等体积密闭空间内预置相同臭源,定量喷洒除臭剂,人工嗅辩评价除臭效果。以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分析消减的VOCs物质。[结果]植物型除臭剂使用效果最好,在用量为100ml的试验初始阶段大部分样品可使臭源的恶臭强度降到3以下;加入200ml后,所有样品的恶臭强度均降到2以下。生物型除臭剂表现次之,当喷洒200ml除臭剂时,使臭源的恶臭强度降到3以下。化学型除臭剂效果稍差,用量为100ml时的除臭效果不明显,加大使用量后逐渐产生效果。其中H-3在加入200ml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除臭效果变弱。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了除臭前后VOCs物质,发现2种标志性恶臭物质戊醛与邻二甲苯减少量较大,同时对1,4-二恶烷、乙苯、1,2-二氯丙烷、四氯乙烯、三氯乙烯、甲醇(这6种有毒有害污染物属于美国国家环保署规定的重点控制有害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消减作用。[结论]除臭剂效能从高到低排序为植物型、生物型、化学型,药剂量与除臭效果并非正比关系,除臭剂的使用对臭源中标志性恶臭物质有明显的消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臭剂 除臭 VOCS 消减
下载PDF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景观单元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8
20
作者 路鹏 黄道友 +5 位作者 宋变兰 黄敏 刘守龙 苏以荣 肖和艾 吴金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723,共7页
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应用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定量分析了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景观单元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磷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全氮为高斯模型、土壤pH为指数模型。... 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应用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定量分析了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典型景观单元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磷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全氮为高斯模型、土壤pH为指数模型。在60m步长间隔尺度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pH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全磷空间相关性为中等程度。4种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具有明显的差异,有机碳的有效变程最大(为261m),全氮(208m)和pH(156m)次之,全磷的有效变程最小(133m)。其空间自相关范围的差异由本身的养分、土地利用格局、地形和人为管理措施等因素所决定。在GIS支持下,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分析景观单元内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看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和斑块状的梯度变化,并表现出极为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随机性强,斑块变得更加琐碎并呈现镶嵌的“星空”状分布;土壤pH的空间分布格局处于其三者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分布。总体上说,基于整个景观尺度的4种土壤养分的半方差拟合效果优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GIS 景观单元 亚热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