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在紫苏子脂肪油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辉国钧 葛发欢 +5 位作者 王海波 李菁 梁宝钻 老徵民 吴惠勤 张桂英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1-53,共3页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脂肪油,经常法皂化和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中分离鉴定了α-亚麻酸等12个脂肪酸成分,占总脂肪酸的99.91%。棕榈油酸等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与传统的...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脂肪油,经常法皂化和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中分离鉴定了α-亚麻酸等12个脂肪酸成分,占总脂肪酸的99.91%。棕榈油酸等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与传统的石油醚萃取法相比,其萃取时间短,得油率高。主要有效成分α-亚麻酸的含量达73.5%,约提高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紫苏子 脂肪油 气相色谱 二氧化碳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当归挥发油的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李菁 葛发欢 +3 位作者 黄晓芬 李莹 辉国钧 吴惠勤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当归(Angclica sinensis)中萃取分离出挥发油,并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38个成分,并进行了含量测定。亚油酸、藁木内酯、棕榈酸为其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为56.74%、19.82%及14...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当归(Angclica sinensis)中萃取分离出挥发油,并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38个成分,并进行了含量测定。亚油酸、藁木内酯、棕榈酸为其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为56.74%、19.82%及14.20%。其中乙酸(acetic acid)等28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超临界CO2 萃取 挥发油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及药物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景 被引量:61
3
作者 葛发欢 李菁 +1 位作者 王海波 辉国钧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6-319,共4页
本文综述了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中草药、其他天然产物及药物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该技术在研究应用中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草药 天然产物 提取 药物分析 超临界流体萃取
下载PDF
青果脂肪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GC-MS测定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鑫 陈楚城 +4 位作者 孔庚星 段文军 夏志祥 葛发欢 辉国钧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08-409,共2页
本文应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青果(Canarium album)进行脂肪油的提取,并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其中脂肪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除主要成分与文献基本一致外,十六烯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及山嵛酸为首次在青果中发现。
关键词 青果 脂肪酸 超临界 萃取 气相色谱 脂肪油
下载PDF
中药现代化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被引量:45
5
作者 葛发欢 辉国钧 +2 位作者 李菁 张宝恩 关世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8-93,共6页
论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开发及产业化中应用的优越性 :萃取能力强、提取率高、有效成分高度富集 ;操作温度低 ,有效成分不被破坏 ;提取时间快、生产周期短 ;操作参数容易控制 ,有效成分及产品质量稳定 ;超临界 CO2 具有灭菌作... 论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开发及产业化中应用的优越性 :萃取能力强、提取率高、有效成分高度富集 ;操作温度低 ,有效成分不被破坏 ;提取时间快、生产周期短 ;操作参数容易控制 ,有效成分及产品质量稳定 ;超临界 CO2 具有灭菌作用 ;应用于药物分析 ,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手段 ,能客观地反应中药有效成分的真实含量 ;该技术不仅工艺上优越 ,质量标准容易控制 ,其萃取物药理、临床效果能够保证或更好 ;流程简单 ,操作方便 ,节省劳动力和有机溶剂 ,避免易燃易爆的危险 ,减少三废污染 ,是一种集提取、分离、浓缩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结合典型的研究开发实例 ,论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中药现代化可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中药有效成分或中间原料的提取分离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 (即植物化学范畴 ) ;名优中成药生产工艺改革或二次开发 ;单方或复方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提出了如何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进行中药现代化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中药现代化 质量标准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黄花蒿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葛发欢 王海波 +6 位作者 李菁 辉国钧 梁宝钻 罗文基 邓伟 吴惠勤 张桂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70-572,共3页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萃取分离出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7个成分,并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中1-甲基-3-异丙基苯[benzene,1-methyl-3-(1-methylethyhl)]等十...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萃取分离出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7个成分,并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中1-甲基-3-异丙基苯[benzene,1-methyl-3-(1-methylethyhl)]等十三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挥发性成分 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 提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蛇床子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王海波 葛发欢 +5 位作者 李菁 黄晓芬 李莹 辉国钧 吴惠勤 张桂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4-86,共3页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蛇床子中萃取出油状物质,得率为10%,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研究,从中检出34个成分,鉴定出33个成分。有17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油状物中蛇床子素、亚油酸、油酸含量最高,其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含量高...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蛇床子中萃取出油状物质,得率为10%,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研究,从中检出34个成分,鉴定出33个成分。有17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油状物中蛇床子素、亚油酸、油酸含量最高,其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含量高达2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蛇床子 二氧化碳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菜籽油脚中天然V_E和脂肪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分离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葛发欢 史庆龙 +2 位作者 沈永康 辉国钧 吴惠勤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89-191,共3页
本文首次用超临界CO_2萃取菜籽油下脚料中的天然V_E和脂肪油,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物中天然V_E进行了含量测定,将萃取的脂肪油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能从油下脚料中萃取出天然V_E,萃取物中V_E的含量比原料(油脚)... 本文首次用超临界CO_2萃取菜籽油下脚料中的天然V_E和脂肪油,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物中天然V_E进行了含量测定,将萃取的脂肪油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能从油下脚料中萃取出天然V_E,萃取物中V_E的含量比原料(油脚)提高5倍左右,V_E的萃取率达95%;所萃取的脂肪油中含有10种脂肪酸,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等,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含量明显提高,芥酸的含量大大低于食用菜籽油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2萃取 菜籽油 油脚 脂肪油 维生素E
下载PDF
黄花蒿超临界CO_2提取物中青蒿素含量的RP-HPLC测定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晓芬 李莹 +3 位作者 李菁 梁宝钻 葛发欢 辉国钧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03-304,共2页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黄花蒿中革取青蒿素粗(简称提取物)。用RP-HPLC法对提取物中青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可靠。
关键词 黄花蒿 超临界CO2萃取 青蒿素 中药 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