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霉菌GX2对蒽醌染料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46
1
作者 辛宝平 庄源益 +2 位作者 邹其猛 戴树桂 宋文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8,共5页
GX2生长菌体对 4种蒽醌染料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 ,但由于染料分子的结构不同 ,吸附速率和吸附率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染料对菌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即使在很高的染料浓度下 ,GX2生长菌体仍表现出很强的吸附性能 .对 2 50m... GX2生长菌体对 4种蒽醌染料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 ,但由于染料分子的结构不同 ,吸附速率和吸附率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染料对菌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即使在很高的染料浓度下 ,GX2生长菌体仍表现出很强的吸附性能 .对 2 50mg/L活性艳蓝KN R的吸附率高达 1 0 0 % ,对 4 0 0mg/LKN R的吸附率也可达91 4 % .在 0~ 2 %范围内 ,随着盐度 (NaCl)的增加 ,菌体干重增加 ;颗粒状菌团的直径却随之减小 ,比表面积增大 ,对GX2生长菌体的染料吸附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碳源浓度通过影响菌体的生长而影响染料吸附 ,当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大于 2 5g/L时 ,即可使浓度为 1 2 0mg/L的活性艳蓝KN R溶液完全脱色 .生长菌体具有比静止活体和死体更好的吸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吸附率 吸附菌 青霉菌 GX2 蒽醌染料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对溴氨酸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辛宝平 庄源益 +2 位作者 邹其猛 戴树桂 金朝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2-336,共5页
从受污土壤中筛选出对溴氨酸具有高效脱色能力的黄杆菌BX26.通过监测液体培养基中细胞浊度和溴氨酸吸光度的变化,考察了碳源浓度、溴氨酸浓度和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氮、硫源时对菌体生长和溴氨酸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BX26对... 从受污土壤中筛选出对溴氨酸具有高效脱色能力的黄杆菌BX26.通过监测液体培养基中细胞浊度和溴氨酸吸光度的变化,考察了碳源浓度、溴氨酸浓度和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氮、硫源时对菌体生长和溴氨酸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BX26对溴氨酸的脱色在于酶的催化作用.该脱色酶属诱导性胞外酶.酶的诱导和产生需要液体培养基中有足量的氮源和硫源,但对碳源没有要求.溴氨酸对菌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菌株也表现出很高的溴氨酸脱色活性,可使高达1000mg/L的溴氨酸降解脱色.菌体不能以溴氨酸为唯一碳、氮、硫源,但可以溴氨酸的脱色产物为唯一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杆菌 染料中间体 溴氨酸 脱色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淋滤溶出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辛宝平 朱庆荣 +2 位作者 李是珅 李丽 吴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1-555,共5页
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生物淋滤溶出钴的影响,研究提高钴生物溶出效率的方法和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在硫磺质量浓度为4 g/L,起始pH为2.0,培养温度为27℃时,当电极混合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的条件下,淋滤12 d后钴的溶出质量浓度可达306 mg/L.降... 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生物淋滤溶出钴的影响,研究提高钴生物溶出效率的方法和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在硫磺质量浓度为4 g/L,起始pH为2.0,培养温度为27℃时,当电极混合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的条件下,淋滤12 d后钴的溶出质量浓度可达306 mg/L.降低淋滤体系起始酸度(pH为1.0)和改变淋滤液硫源组合(2 g/L硫磺和2 g/L黄铁矿)可以有效提高钴的生物溶出效率,淋滤12 d后钴的溶出质量浓度高达1 682 mg/L,溶出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淋滤 锂离子电池 钴的回收 溶出率
下载PDF
吸附菌GX2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辛宝平 邹其猛 +3 位作者 庄源益 金朝晖 胡国臣 宋文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97-102,共6页
筛选到对蒽醌染料具有高效广谱吸附脱色作用的特效菌株GX2 ,考察了碳源浓度、染料浓度和盐度对GX2生长菌体对活性艳蓝KN R吸附脱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 ,碳源浓度通过影响菌体生长而影响染料脱色 ,只有碳源浓度大于 2 .5g/L时 ,浓度为 12 0... 筛选到对蒽醌染料具有高效广谱吸附脱色作用的特效菌株GX2 ,考察了碳源浓度、染料浓度和盐度对GX2生长菌体对活性艳蓝KN R吸附脱色的影响 .结果表明 ,碳源浓度通过影响菌体生长而影响染料脱色 ,只有碳源浓度大于 2 .5g/L时 ,浓度为 12 0mg/L的KN R才能完全脱色 .KN R对GX2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毒性 ,但GX2仍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脱色性能 ,可使浓度高达 2 5 0mg/L的KN R在 72h内完全脱色 .随着盐度的增加 ,菌体干重明显增加 ;颗粒状菌体的直径却随之减小 ,吸附表面积增大 ,盐度对KN R的吸附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借助于吸附等温线和Freundlich方程 ,发现在酸性条件下粉状生物吸附剂表现出最大的吸附性能 ,而通常用于破坏疏水相互作用的甲醇和脲的加入则显著减弱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此外 ,对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也说明粉状生物吸附剂对KN R的吸附属于物理性吸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染料 活性艳蓝KN-R 生物吸附 脱色
下载PDF
菌株NKS-3对溴氨酸脱色特性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辛宝平 庄源益 +3 位作者 胡国臣 宋文华 金朝晖 邹其猛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9年第5期1-3,共3页
从受溴氨酸污染地筛选出菌株NKS- 3 ,它对溴氨酸有脱色作用。菌株生长随碳源浓度增加而旺盛,溴氨酸能刺激菌株生长。溴氨酸浓度即使达到1000 mg/L 也能被菌株基本脱色。研究发现,盐度抑制菌生长。
关键词 菌株 NKS03 脱色 溴氨酸 生物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降解菌和吸附菌的联合作用对混合染料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辛宝平 杨敏 庄源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10,共5页
考察了高效广谱吸附菌GX2和溴氨酸降解菌BX2 6的联合作用对由活性艳蓝KNR及其中间体溴氨酸组成混合染料的脱色行为 .研究显示 ,KNR的存在完全不影响BX2 6对溴氨酸的降解脱色 ;而GX2对混合染料仍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脱色性能 .BX2 6和GX2的... 考察了高效广谱吸附菌GX2和溴氨酸降解菌BX2 6的联合作用对由活性艳蓝KNR及其中间体溴氨酸组成混合染料的脱色行为 .研究显示 ,KNR的存在完全不影响BX2 6对溴氨酸的降解脱色 ;而GX2对混合染料仍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脱色性能 .BX2 6和GX2的混合培养也不影响BX2 6对溴氨酸的降解作用 ;但由于混合培养极大地抑制了GX2的生长 ,从而影响它的吸附脱色能力 .可以通过调节BX2 6和GX2的接种比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菌 降解菌 联合作用 混合染料 染料脱色
下载PDF
泥浆体系中的TNT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辛宝平 卢佳新 +4 位作者 李是珅 郭晓洁 赵小鹭 李玉平 焦宏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8-642,共5页
利用从火炸药厂排水沟底泥中筛选到的一株能高效降解三硝基甲苯(TNT)的S菌株,研究泥浆体系中S菌对TNT污染土壤的修复行为.结果表明:土著菌的存在对于S菌的优势生长和土壤修复具有一定影响,只有较高的接种浓度才能保证高效菌株的优势生... 利用从火炸药厂排水沟底泥中筛选到的一株能高效降解三硝基甲苯(TNT)的S菌株,研究泥浆体系中S菌对TNT污染土壤的修复行为.结果表明:土著菌的存在对于S菌的优势生长和土壤修复具有一定影响,只有较高的接种浓度才能保证高效菌株的优势生长和修复效果;葡萄糖的加入促进了泥浆体系中S菌的TNT去除;随着土壤TNT浓度的增加,泥浆体系TNT去除率提高;丙酮加入促进了土壤TNT的解吸,生物修复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硝基甲苯 土壤污染 生物修复 生物降解 泥浆体系
下载PDF
黑曲霉对弱酸性艳兰RAWL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辛宝平 陈桂淋 郑文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借助吸附等温线比较了不同pH以及完整细胞与单细胞壁染料生物的吸附性能差异,化学修饰研究了菌体表面不同官能团对染料吸附的贡献,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染料生物的吸附动力学,并进行了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黑曲霉的染料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 借助吸附等温线比较了不同pH以及完整细胞与单细胞壁染料生物的吸附性能差异,化学修饰研究了菌体表面不同官能团对染料吸附的贡献,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染料生物的吸附动力学,并进行了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黑曲霉的染料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9),低pH值有利于染料吸附;染料吸附不仅发生在细胞壁,细胞内部也可发生;表面氨基作为主要的吸附官能团,其质子化导致的菌体正电荷和染料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作用是染料吸附的重要机理;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描述(R2=0.9999);吸附活化能Ea=5.21kJ/mol,表明吸附具一定的活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微生物学 黑曲霉 弱酸性艳兰RAWL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生物还原-化学沉淀耦合反应制备纳米硫化镉和硫化铅 被引量:2
9
作者 辛宝平 魏军 +4 位作者 郭磊 陈岗 刘羽 陈实 吴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4-780,共7页
本文应用生物还原.化学沉淀耦合反应成功制备了高纯纳米硫化镉和硫化铅,EDTA(Ethylell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的加入为高浓度金属离子条件下的生物制备提供了保证。研究表明.在0.0125~O.0375mol·L^-1的较低浓度范围... 本文应用生物还原.化学沉淀耦合反应成功制备了高纯纳米硫化镉和硫化铅,EDTA(Ethylell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的加入为高浓度金属离子条件下的生物制备提供了保证。研究表明.在0.0125~O.0375mol·L^-1的较低浓度范围内镉浓度增加促进了硫酸根的生物还原和硫化镉的生物制备:但0.05mol·L^-1的高浓度镉则抑制了SRB的生物活性并降低了硫化镉的生成量。随着厌氧还原反应的进行,微溶的白色硫酸铅沉淀逐渐转化为不溶的黑色硫化铅沉淀,导致纳米硫化铅的生成。硫化镉微球的一次粒子约为10-20nm.二次粒子平均粒径400nm,PAM(polyacrylamidel的加入使得二次粒子分布更为均匀。硫化铅微粒二次粒子约为40nm,PAM的加入没有改变粒子大小.但使得粒子形态由球形变为方形。生物还原一化学沉淀耦合反应对于金属硫化物的制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PBS 生物还原 纳米微粒
下载PDF
铬对水栖寡毛类赫德莱顠体虫(Aeolosomaheadleyi)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辛宝平 杞桑 骆育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4-189,共6页
赫德莱顠体虫(Aeolosomaheadleyi)为一种小型木栖寡毛类,行无性繁殖,室内培养容易。铬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24hLC_(50)为3.55(3.16─3.90)mg/L,48hLC_(50)为1.88... 赫德莱顠体虫(Aeolosomaheadleyi)为一种小型木栖寡毛类,行无性繁殖,室内培养容易。铬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24hLC_(50)为3.55(3.16─3.90)mg/L,48hLC_(50)为1.88(1.77─2.01)mg/L。低浓度慢性试验结果为:无效应浓度(NOEC)为101μg/L最大可接受浓度(MAEC)为101─102μg/L慢性暴露10d后种群可恢复的最高浓度为210ug/L.对此种寡毛类作为毒性试验生物的可能性作了简短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栖寡毛类 Piao体虫 毒性试验
下载PDF
基于学科群建立强化传帮带的讲课教师团队 被引量:8
11
作者 辛宝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20-22,共3页
高校的扩招必然使得讲课教师团队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增加,各学科的日渐融合又要求高校加强学科群的建设。分析了当前学院教师结构及其问题,传帮带的模式、现状和特点,加强学科群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强化传帮带,建立基于学科群的讲课教师团... 高校的扩招必然使得讲课教师团队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增加,各学科的日渐融合又要求高校加强学科群的建设。分析了当前学院教师结构及其问题,传帮带的模式、现状和特点,加强学科群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强化传帮带,建立基于学科群的讲课教师团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帮带 学科群 讲课教师团队
下载PDF
优势菌株对溴氨酸脱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辛宝平 庄源益 +3 位作者 宋文华 金朝晖 胡国臣 邹其猛 《环境与开发》 1999年第4期12-13,25,共3页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溴氨酸有较高脱色能力的菌株.用实验考察了溴氨酸浓度,培养方式对脱色性和菌生长的影响,及死活两菌体的脱色能力.
关键词 优势菌 溴氨酸 脱色 染料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应用青霉菌BX1活体吸附水中活性艳蓝KN-R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书军 杨敏 +2 位作者 辛宝平 刘宏波 袁丽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0,共4页
研究了染料高效吸附菌 (青霉菌BX1)的生长条件及其对活性艳蓝KN R的吸附特性 .为避免染料对其生长的毒害 ,本研究将菌体培养及其对染料的吸附分离 .结果表明 ,青霉菌BX1生长分 3个阶段 :孢子活化、线性生长和菌体自解 .菌体生长的最佳... 研究了染料高效吸附菌 (青霉菌BX1)的生长条件及其对活性艳蓝KN R的吸附特性 .为避免染料对其生长的毒害 ,本研究将菌体培养及其对染料的吸附分离 .结果表明 ,青霉菌BX1生长分 3个阶段 :孢子活化、线性生长和菌体自解 .菌体生长的最佳温度为 30℃ ,最优碳源依次为淀粉 >木糖 >蔗糖 >麦芽糖 >葡萄糖 >乳糖 ,最佳 pH值为 4 0 .用培养 4 8h的活菌体吸附水中的 10 0mg/L的活性艳蓝KN R ,12 0min脱色率达 93 7% ,2 0℃时菌体 (以干菌重计 )对染料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 15 9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菌 生物吸附 脱色 废水处理 活性艳蓝KN-R
下载PDF
有机絮凝剂对水中染料的絮凝作用探讨 被引量:21
14
作者 余颖 邹其猛 +3 位作者 辛宝平 满悦芝 李莹 庄源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本文在PAN-DCD对水中活性染料的絮凝脱色研究基础上.用IR分析以及平衡渗析实验探讨了PAN-DCD与多种染料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PAN-DCD的絮凝效果在酸性条件下显著.相互作用研究显示PAN-DCD侧链的氨基与活性染料的磷酸基发生键合作用.... 本文在PAN-DCD对水中活性染料的絮凝脱色研究基础上.用IR分析以及平衡渗析实验探讨了PAN-DCD与多种染料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PAN-DCD的絮凝效果在酸性条件下显著.相互作用研究显示PAN-DCD侧链的氨基与活性染料的磷酸基发生键合作用.PAN-DCD与蒽醌型活性染料的结合存在特殊的温度依赖性,结合程度在25℃最大;PAN-DCD与活性染料分子间除了极性基团间相互作用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DCD 活性染料 絮凝 絮凝剂 废水处理 脱色
下载PDF
疏水性离子液体为溶剂对Co^(2+)和Cd^(2+)废水的萃取性能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长平 辛宝平 +2 位作者 徐文国 朱庆荣 卢士香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4-678,共5页
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O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Co2+和Cd2+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未加入螯合剂时,离子液体对Co2+和Cd2+的萃取率都很... 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O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对Co2+和Cd2+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未加入螯合剂时,离子液体对Co2+和Cd2+的萃取率都很低.螯合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离子液体对重金属离子的萃取性能,Co2+和Cd2+的萃取率分别由原来的2.06%和1.82%提高到96.37%和93.68%.不同螯合剂对离子液体萃取Co2+和Cd2+有一定的影响.离子液体碳链长度的增加有利于Co2+和Cd2+的萃取.与传统有机溶剂相似,离子液体萃取重金属离子过程中具有很强的pH摆动效应,当pH<2时,Co2+和Cd2+的萃取率几乎为0,而当pH>6时,Co2+和Cd2+的萃取率均大于90%.运用萃取过程中的pH摆动效应对Cd2+进行反萃取,实现了离子液体的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CO^2+ CD^2+ 废水
下载PDF
利用发光菌评价17种染料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7
16
作者 党亚爱 王国栋 +3 位作者 辛宝平 杨敏 李秀珍 李斌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根据 1 995年国家标准规定的发光细菌法测定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标准 ,测定了 1 7种染料抑制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强度的 EC50 值。结果表明 ,碱性染料的毒性最大 ,还原性染料的毒性次之 ,酸性染料的毒性较小 。
关键词 染料 毒性效应 发光细菌法 评价 急性毒性 污水排放标准
下载PDF
脱色剂与活性染料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余颖 庄源益 +3 位作者 辛宝平 邹其猛 满悦芝 李莹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0-145,共6页
以聚丙烯腈(PAN)和双氰胺(DCD)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脱色剂.用IR、1 H NMR和13C 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脱色剂溶解度随pH 值变化的规律,研究了脱色剂对活性染料的絮凝脱色的性能.结果表明,脱... 以聚丙烯腈(PAN)和双氰胺(DCD)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脱色剂.用IR、1 H NMR和13C 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脱色剂溶解度随pH 值变化的规律,研究了脱色剂对活性染料的絮凝脱色的性能.结果表明,脱色剂是侧链带有多种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它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小,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大;脱色剂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是有效的.在絮凝脱色研究基础上,用IR分析以及平衡渗析实验探讨了脱色剂与多种染料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脱色剂的絮凝效果在酸性条件下显著.相互作用研究显示,脱色剂分子侧链的氨基与活性染料的磺酸基发生了键合作用.脱色剂与蒽醌型活性染料的结合存在特殊的温度依赖性,结合程度在25℃最大;脱色剂与活性染料分子间除了极性基团间相互作用外,还存在疏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色剂 活性染料 相互作用 含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疏水性离子液体萃取脱色水溶性染料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长平 辛宝平 +1 位作者 徐文国 张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7-650,共4页
初步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对6种水溶性染料的萃取脱色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酸性染料平均萃取脱色率超过95%,弱酸性染料64.9%,活性染料18.5%.离子液体染料萃取的pH响应模式随染料结构不同而变化,当废水pH由1.5增至12.5时酸... 初步研究了疏水性离子液体[Bmim]PF6对6种水溶性染料的萃取脱色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酸性染料平均萃取脱色率超过95%,弱酸性染料64.9%,活性染料18.5%.离子液体染料萃取的pH响应模式随染料结构不同而变化,当废水pH由1.5增至12.5时酸性黄RN萃取脱色率由99.8%减至13.4%;弱酸性艳蓝RAWL萃取脱色率基本不随pH变化;活性黑KN-G2RC pH 5.5时,萃取脱色率为最佳.温度升高染料萃取脱色率随之升高.冠醚加入可提高了离子液体对活性染料的萃取脱色,活性黑KN-G2RC和活性黄M-5R分别由加入前的31.5%和5.5%提高到81.6%和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液-液萃取 染料废水处理 水溶性染料
下载PDF
开放系统中4株丝状真菌的成球生长及其对染料的吸附脱色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效梅 辛宝平 +2 位作者 李玮 李智慧 徐文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3-146,共4页
考察了4株丝状真菌对3种高水溶性染料的吸附脱色,研究了开放体系中影响菌丝成球生长及染料吸附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探讨了菌丝球多次重复接种的可行性.结果显示,4菌株对酸性艳红B的去除率接近100%;木霉对3种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99%.开放系... 考察了4株丝状真菌对3种高水溶性染料的吸附脱色,研究了开放体系中影响菌丝成球生长及染料吸附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探讨了菌丝球多次重复接种的可行性.结果显示,4菌株对酸性艳红B的去除率接近100%;木霉对3种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99%.开放系统中低时间研磨菌丝的高浓度接种木霉成球良好,酸性艳红B去除近100%.菌丝球的重复接种加速了染料的吸附去除,废水脱色时间从一次接种的72h减至3次接种的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菌丝球 吸附 脱色 染料废水
下载PDF
生物淋滤直接浸出废旧电池中有毒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庆荣 辛宝平 +2 位作者 李是珅 李丽 吴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650,共5页
考察了生物淋滤对5种电池中重金属的溶出效果,比较了化学浸提和生物淋滤对三种电池中重金属的溶出效率,研究了起始pH值对生物淋滤溶出电池中重金属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生物淋滤对5种电池中6种离子的平均浸出浓度超过350mg·l-1,锌... 考察了生物淋滤对5种电池中重金属的溶出效果,比较了化学浸提和生物淋滤对三种电池中重金属的溶出效率,研究了起始pH值对生物淋滤溶出电池中重金属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生物淋滤对5种电池中6种离子的平均浸出浓度超过350mg·l-1,锌锰电池(华太)锰浸出浓度、锌锰电池(南孚)锌浸出浓度和镍氢电池的镍浸出浓度分别达524mg·l-1,600mg·l-1和750mg·l-1;而化学浸提对3种电池中5种金属的溶出浓度均不超过10mg·l-1.起始pH值对生物淋滤电池的离子浸出效率影响巨大.起始pH值愈低,离子浸出浓度愈高.在起始pH值为2.0的生物淋滤体系中,镍镉电池的镍镉浸出平均浓度为350mg·l-1,而起始pH值为4.0和5.5的淋滤体系中,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镍镉几乎未能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淋滤 化学浸提 废旧电池 重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