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梁山隧道F_(26)断层施工超前地质预报 被引量:2
1
作者 辛民高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8,共5页
研究目的:在隧道施工中,准确预报施工前方地质条件,尤其是区域断层的规模、性质和影响范围,将影响施工质量、工期与安全。研究方法:在采用针对性地质调绘、掌子面素描、综合物探、水文长期观测等综合方法基础上,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 研究目的:在隧道施工中,准确预报施工前方地质条件,尤其是区域断层的规模、性质和影响范围,将影响施工质量、工期与安全。研究方法:在采用针对性地质调绘、掌子面素描、综合物探、水文长期观测等综合方法基础上,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采用节理相关性预报断层在洞内的出现里程位置,并推导出相关公式。研究结论:经施工验证F26断层采用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是合理的、有效的;运用节理相关性分析方法,预报了断层在洞内的出现里程位置;地质超前预报应针对地质特点,选取相应的预测预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断层 超前地质预报 信息化施工
下载PDF
浅谈长梁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2
作者 辛民高 白恒恒 《东北煤炭技术》 1999年第6期62-65,共4页
针对长梁山隧道的具体地质情况,阐述了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效果。
关键词 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下载PDF
中国北方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泥质岩的工程特性及其微观研究
3
作者 辛民高 《岩土工程技术》 2006年第3期113-116,162,共5页
采用多种手段方法,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中国北方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泥质岩的工程特性。对泥质岩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工程意义。
关键词 泥质岩 形成机理 工程特性
下载PDF
西北地区黑河中游盐渍化地区土壤盐分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石迎春 辛民高 +1 位作者 郭娇 吴利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7,共10页
土壤盐渍化是黑河中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必要深入分析该区盐渍化土壤的盐分含量以及各可溶性离子的相关性。通过野外考察和GPS定点等手段,在甘肃张掖市高台县境内黑河两侧盐渍化土壤进行了采样。采样方式为人工坑探分... 土壤盐渍化是黑河中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必要深入分析该区盐渍化土壤的盐分含量以及各可溶性离子的相关性。通过野外考察和GPS定点等手段,在甘肃张掖市高台县境内黑河两侧盐渍化土壤进行了采样。采样方式为人工坑探分层取样法,地表5cm内取样,如土壤剖面层位变化时取样,层位不变或者层位厚度超过50cm时,平均30cm取一次样;待水位静止后,采取地下水样品。一共坑探15个剖面,共采取90个土壤样品和15个地下水样品。样品的盐分以及各可溶性离子含量的测试结果表明:区内表层土壤属于重度盐渍土,土壤中盐类主要为硫酸盐,其次为氯化物,盐分聚集层的厚度在20~30cm之间;在各层中,含盐量与SO4^2-、K^+ +Na^+、Cl^-、Mg^2+相关性较强,SO4^2-、Cl^-与K^+ +Na^+的相关性较强,但在深度为90~100cm的土层中各种相关性都减弱;土壤垂直剖面上,颗粒越细的层位其盐分含量越大,颗粒越粗的层位其盐分含量越小,而且颗粒粗大的层位越厚其表层盐渍化程度越低,颗粒细小的层位越厚则表层盐渍化程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土壤含盐量 土壤剖面 地下水
下载PDF
浅谈长梁山隧道F_5断层的地质超前预报 被引量:10
5
作者 白恒恒 辛民高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0年第1期87-90,共4页
长梁山隧道是我国第二长双线隧道 ,地质条件复杂 ,施工难度大 ,F5 断层是该隧道最大的断层之一 ,本文介绍了利用综合方法对 F5 断层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断层 地质超前预报 铁路隧道
下载PDF
上第三系土质隧道的变形特点及支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储文静 辛民高 蔡云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44,共5页
研究目的:含水上第三系粉质黏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甚至整体塌方问题,一直困扰着隧道建设。本文依托晋中南铁路通道工程某隧道典型实例,结合现场调查、隧道监控量测,探讨含水上第三系粉质黏土隧道的变形特点,研... 研究目的:含水上第三系粉质黏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甚至整体塌方问题,一直困扰着隧道建设。本文依托晋中南铁路通道工程某隧道典型实例,结合现场调查、隧道监控量测,探讨含水上第三系粉质黏土隧道的变形特点,研究其支护措施方案,为同类围岩条件下的隧道建设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研究结论:(1)上第三系粉质黏土隧道两侧边墙变形是拱顶沉降变形的1.5~2.0倍,且两侧边墙变形的稳定时间较长;(2)上第三系粉质黏土隧道的变形时空效应明显,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空间上往往发生大变形问题的位置不在掌子面,而在掌子面后方15~25 m的位置,即侧墙变形空间效应影响范围为3D^5D(D为开挖洞径);(3)隧道开挖后,采用强初期支护措施,有利于抵消含水上第三系粉质黏土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在未施作二次衬砌前,提供足够的抗力以抵消围岩的变形;(4)该研究结论可应用于同类土质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隧道 变形特点 支护措施 铁路工程
下载PDF
桩基岩溶注浆模型高密度电法二维正演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吉 师学明 辛民高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6-41,共6页
研究目的: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常用的桩基岩溶注浆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为使该方法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本文采用RES2DMOD软件(版本号3.0)对桩基岩溶注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高密度电法二维正演数值模拟。研究结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完... 研究目的: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常用的桩基岩溶注浆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为使该方法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本文采用RES2DMOD软件(版本号3.0)对桩基岩溶注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高密度电法二维正演数值模拟。研究结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完整注浆体和岩溶注浆缺陷在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上均有反应,分别为高阻异常和低阻异常。温纳装置高密度电法对于异常的反应相对明显,异常的范围比较大,但幅值相对较小;施伦贝谢装置对于异常的反应幅值较大,但范围较小,且呈垂向分布,相对不易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桩基 岩溶 注浆
下载PDF
长大深埋铁路隧道地下水流场演化与恢复预测研究
8
作者 郭晓亮 辛民高 冯振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9-50,共12页
长大深埋隧道穿越富水地质环境时,易造成区域水环境变化。拟建运三铁路中条山隧道要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地层含水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采用GMS地下水模拟软件,构建了隧址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模拟预测隧道建设施工与运行期的地下水... 长大深埋隧道穿越富水地质环境时,易造成区域水环境变化。拟建运三铁路中条山隧道要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地层含水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采用GMS地下水模拟软件,构建了隧址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模拟预测隧道建设施工与运行期的地下水流场分布及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运三铁路隧道建设排水会形成沿隧道轴线的降落漏斗,区域地下水位平均降深20~40m,最大降深达200m,3年建设期造成水量损失6.2×10^(6)m^(3)。隧道运行稳定排水后,地下水流场可在1年时间内恢复至初始形态,区域流场10年后基本恢复,但隧道周边仍存在约30m的降落漏斗,水资源量将恢复至建设前水平。数值模拟较好地揭示了长大深埋铁路隧道地下水涌水量、影响范围、恢复周期等规律,可为拟建运三铁路中条山隧道的水环境效应评价、恢复与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铁路隧道 地下水流场 降落漏斗 地下水恢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非构造作用缓倾岩层高侧压系数成因分析
9
作者 孙元春 魏思宇 +1 位作者 辛民高 尚彦军 《路基工程》 2022年第3期128-131,共4页
一般认为高侧压系数是由构造作用所致,实践表明,在一些非构造作用岩层中也存在高侧压系数现象。依托浩吉铁路如意隧道工程,采用剥蚀卸荷模型对非构造作用缓倾岩层高侧压系数现象进行解释;采用基于岩石Kaiser效应的声发射法,对如意隧道DK... 一般认为高侧压系数是由构造作用所致,实践表明,在一些非构造作用岩层中也存在高侧压系数现象。依托浩吉铁路如意隧道工程,采用剥蚀卸荷模型对非构造作用缓倾岩层高侧压系数现象进行解释;采用基于岩石Kaiser效应的声发射法,对如意隧道DK476附近历史最大地应力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切线交点法作图确定Kaiser效应点,测得Kaiser应力平均值为45.6 MPa。取样点历史最大埋深测算结果为1876 m,而现今埋深仅为140 m,地层剥蚀厚度高达1736 m,这是导致其现今侧压系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岩层 地应力 侧压系数 剥蚀 声发射 KAISER效应
下载PDF
N_(2)红黏土水稳性机理试验研究
10
作者 孙元春 辛民高 蔡云廷 《路基工程》 2021年第4期69-72,共4页
以某铁路隧道穿越N_(2)红黏土地层为依托,分析N_(2)红黏土的基本物理特征;通过压缩变形、剪切强度等试验手段,研究其水稳性特征,揭示浸水前后变形、强度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粒度分析、X-RAY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其遇水变异机理... 以某铁路隧道穿越N_(2)红黏土地层为依托,分析N_(2)红黏土的基本物理特征;通过压缩变形、剪切强度等试验手段,研究其水稳性特征,揭示浸水前后变形、强度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粒度分析、X-RAY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其遇水变异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是导致N_(2)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其水稳机理主要体现为物理弱化和化学弱化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红黏土 物理力学性质 水稳性机理 粒度 矿物成分 微结构 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