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解毒汤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护理效果
1
作者 辜茜娟 卢致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黄连解毒汤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循证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取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行循证护理)和研究组(30例,行黄连解毒汤联合循证护理),比较两... 目的分析黄连解毒汤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循证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取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行循证护理)和研究组(30例,行黄连解毒汤联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治愈情况、肺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感染治愈总有效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FEV1和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FEV1/FVC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均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应用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循证护理中,可有效提高肺部感染治愈率、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重度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评价新型3,5-二取代吡唑啉衍生物抗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潜能
2
作者 卢致辉 辜茜娟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8期154-157,共4页
目的 评估新型3,5-二取代吡唑啉衍生物抗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潜能。方法 制备新型吡唑啉衍生物,评价这种衍生物在体外对抗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的效能。利用MTT法与SRB法筛查全部最终衍生物的抗癌潜力,测定其存在的细胞毒... 目的 评估新型3,5-二取代吡唑啉衍生物抗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潜能。方法 制备新型吡唑啉衍生物,评价这种衍生物在体外对抗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A549的效能。利用MTT法与SRB法筛查全部最终衍生物的抗癌潜力,测定其存在的细胞毒性。结果 本文条件下制备最终化合物用时10d,在表达抗A549中存在细胞毒性潜能,占比约为71.24%,对照药物为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所具有的细胞毒性为80.55%,两组相较并无差异(P>0.05)。所制备的新型吡唑啉衍生物的抗癌活性SRB检查结果与MTT法检查所得的细胞毒性结果类似,其成分为具有甲硫基、氟基团、甲氧基官能团的化合物,10d对抗A549的GI50水平为11.41μg/mL,对照药物ADR的TGI水平>100μm,化合物10d为46.76μm。结论 新型吡唑啉衍生物抗NSCLC的A549细胞株的潜力理想,细胞毒性水平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3 5-二取代吡唑啉衍生物 人肺癌细胞株 细胞潜能 最终化合物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辜茜娟 胡小梅 卢致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5期5059-5060,共2页
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4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27例和试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27例。比较2组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 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4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27例和试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27例。比较2组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既能提高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速度,也能明显改善预后,护理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重症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单手退针芯穿刺法和双手退针芯穿刺法在神经外科中的运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辜茜娟 胡小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6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单手退针芯穿刺法和双手退针芯穿刺法对神经外科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送管方法见回血后再进针2~3mm,再双手退针芯方法;试验组采用...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单手退针芯穿刺法和双手退针芯穿刺法对神经外科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送管方法见回血后再进针2~3mm,再双手退针芯方法;试验组采用见回血后单手退针芯再送管的方法,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2.0%、81.0%(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采用单手退针芯穿刺法提高了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退针芯 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静疗小组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辜茜娟 卢致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15期2214-2215,共2页
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8月58例住院患者,给予静脉小组管理,设为观察组;我院2016年4月—9月收治的58例住院患者,将其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及非计划... 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8月58例住院患者,给予静脉小组管理,设为观察组;我院2016年4月—9月收治的58例住院患者,将其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等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药物外渗2例、静脉炎2例及非计划性拔管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13例、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疗小组运用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可有效降低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护理 风险管理 静疗小组 作用
下载PDF
神经外科应用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辜茜娟 胡小梅 况丽根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3期4646-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A组(常规护理)、B组(细节化护理)、C组(人性化护理),对比3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与C组... 目的探讨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A组(常规护理)、B组(细节化护理)、C组(人性化护理),对比3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与C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节化和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护理中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细节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照顾者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辜茜娟 王建宁 卢致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究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照顾者负担,并研究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及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相关调查,观察患... 目的:探究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照顾者负担,并研究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及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相关调查,观察患者照顾者负担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及其照顾者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创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照顾者负担处在中等程度,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在中等水平。客观支持与社交性和生理性负担呈负相关性(r=-0.324、-0.289,P<0.05);主观支持与负担总分及社交性负担呈负相关性(r=-0.268、-0.269,P<0.05);照顾者的负担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性(r=-0.210,P<0.05)。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照顾者的负担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性,照顾者应该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照顾者的负担,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昏迷 照顾者负担 社会支持 相关性
下载PDF
留置针穿刺退针芯的两种方法在神经外科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辜茜娟 卢致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17期2501-2502,共2页
目的对比留置针刺退针芯的两种方法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穿刺方法不同分成试验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试验组行单手退针芯穿刺法,对照组行传统的... 目的对比留置针刺退针芯的两种方法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穿刺方法不同分成试验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试验组行单手退针芯穿刺法,对照组行传统的送管方法,见回血后进针2 mm~3 mm,再对对照组患者行双手退针芯穿刺法。对比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手退针芯穿刺法应用在神经外科中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护士工作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单手退针芯穿刺 双手退针芯穿刺 神经外科
下载PDF
PICC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辜茜娟 卢致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2期1769-1771,共3页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ICC置管,观察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74例患...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ICC置管,观察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74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7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59%;发生2例导管异位和1例送管困难患者,后经及时处理均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24 d^270 d,平均(94.68±20.57)d;在置管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1%。结论PICC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保障了输液安全、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保护了血管。临床应用PICC需要全面的导管护理、导管维护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才能有效发挥PICC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脑出血 PICC 应用 护理
下载PDF
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运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辜茜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9期114-115,共2页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划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护理服务;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舒适护理服务,...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划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护理服务;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满意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脑胶质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
原文传递
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护理
11
作者 辜茜娟 康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8期142-142,143,共2页
目的:观察和研究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78例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采取有效的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论脑室镜下第三... 目的:观察和研究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78例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采取有效的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论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比较常规治疗,有效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少,护理难度小,护理简便,减轻护士工作量,推荐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镜 第三脑室底造瘘 梗阻性脑积水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