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实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增长
1
作者 边作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2,共6页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二者间的传导作用。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新质...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新质生产力在二者间的传导作用。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实深度融合对我国2015—2022年区间、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实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只有当数实深度融合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深度融合 经济高质量增长 新质生产力 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
下载PDF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
作者 边作为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4年第8期27-29,42,共4页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由生产领域相同或相近、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关系的多个企业形成的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的产业群体。产业集群能够助力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链条的优...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由生产领域相同或相近、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关系的多个企业形成的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的产业群体。产业集群能够助力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链条的优化与升级,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实现集群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现象,以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分析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集群战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发展
下载PDF
区域科技人才流失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3
作者 边作为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随着全球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加快,区域间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科技人才作为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流失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科技人才流失风险预警机制尤为重要。基于此,通过探讨区域科... 随着全球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人才的流动性加快,区域间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科技人才作为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流失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科技人才流失风险预警机制尤为重要。基于此,通过探讨区域科技人才流失风险预警机制,分析了人才的流失现状和影响因素,阐述了区域科技人才流失风险预警的必要性,提出了区域科技人才流失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才流失 风险预警机制
下载PDF
创新体系视角下数据要素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4
作者 边作为 《中国电子商务》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文章首先对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展开分析,其次对数据要素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最后重点探析数据要素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体系 数据要素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边作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内视角出发分析各省份变化态势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四大区域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之势;四大区域内各省份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相对位次差异显著,且呈现不同变化态势。因此,应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模式、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增强存量配置合理性方式,加速推进中国创新要素配置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配置 R&D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熵权法 空间位次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边作为 龚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93,共2页
审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所面临的严重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有着积极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解决人力资源困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进就业提高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以达到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推进... 审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所面临的严重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有着积极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解决人力资源困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进就业提高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以达到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 剩余劳动力 就业
下载PDF
流通创新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边作为 龚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共4页
在流通市场主体增多、流通压力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创新为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帮助提高流通业组织水平、市场效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城乡居民拓展消费领域、提升消费质量提供了帮助与支持。流通创新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 在流通市场主体增多、流通压力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创新为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帮助提高流通业组织水平、市场效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城乡居民拓展消费领域、提升消费质量提供了帮助与支持。流通创新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密切关联是促进流通业发展、提升经济活力的关键。本文选择2005-2018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从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模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构建流通创新评价指标并使用动态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建构流通创新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互动关系,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流通创新在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作为不同的门限变量对于该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的平滑参数γ的影响程度不同。流通创新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门限变量低于0.2989时具有负向线性效应。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而言,当门限变量低于4.9290时,流通创新对其具有正向线性效应。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流通创新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响应特性呈现明显差异,这也为相关政策建议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创新 城乡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非线性响应 流通市场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中介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
8
作者 叶燚 边作为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1-89,共9页
利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工业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异性角度,运用门槛效应检验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区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异质性及其中介效应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效应会... 利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工业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差异性角度,运用门槛效应检验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区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异质性及其中介效应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效应会随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工业化水平、外商投资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即两者的关系分别呈现出V型、倒V型和V型曲线关系.并且地区间的环境规制政策以及经济发展都存在显著的空间互动效应.地方政府应该从提高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工业布局、建立环境管制的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激发环境规制的经济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9
作者 边作为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第12期23-26,共4页
新质生产力创新特点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其绿色生产力属性为乡村特色产业赋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现代特征。在内在逻辑上,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特色资源深入开发利用、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实现乡村特色产业有机融合。... 新质生产力创新特点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其绿色生产力属性为乡村特色产业赋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现代特征。在内在逻辑上,新质生产力促进乡村特色资源深入开发利用、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实现乡村特色产业有机融合。在实践路径上,要利用科技创新对传统乡村资源进行审视与开发,以新质生产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规模与质量、构建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特色产业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乡村社会治理中基层党组织有机嵌入与全面赋能
10
作者 边作为 《区域治理》 2022年第39期159-162,共4页
乡村兴则国家兴,有效乡村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治理的历史经验表明,政府权力在乡村“完全嵌入”和不在场的“脱嵌”,对乡村“过度索取”及较少“赋能”均无法完全实现科学有效乡村社会治理。进入新时代,通过脱贫攻坚战、乡村... 乡村兴则国家兴,有效乡村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治理的历史经验表明,政府权力在乡村“完全嵌入”和不在场的“脱嵌”,对乡村“过度索取”及较少“赋能”均无法完全实现科学有效乡村社会治理。进入新时代,通过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战略推进,以基层党组织“有机嵌入”实现乡村各主体之间紧密连接与整合,向乡村“全面赋能”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乡村社会治理创新为乡村全面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治理 基层党组织 嵌入 赋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