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功能成像对针刺足阳明胃经中枢镇痛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边文瑾 甄俊平 +3 位作者 靳波 周宇堃 杨洁 樊知昌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979-984,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疼痛刺激与配伍针刺穴位镇痛后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中枢镇痛机制。材料与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行疼痛刺激和配伍电针针刺足阳明胃经中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位镇痛,并进行脑功能成像,记录激活与抑制...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疼痛刺激与配伍针刺穴位镇痛后脑功能成像的变化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中枢镇痛机制。材料与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行疼痛刺激和配伍电针针刺足阳明胃经中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位镇痛,并进行脑功能成像,记录激活与抑制脑区并分析。结果疼痛刺激后及配伍二穴位针刺镇痛后,额颞叶皮层、边缘系统、丘脑及小脑等多个脑区在脑功能成像上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激活与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30,t>3.09,P<0.001)。结论脑功能成像反映出的多个脑区均可能通过不同的调节方式参与疼痛及足阳明胃经络的中枢镇痛机制,且与针刺单个穴位的镇痛机制既有相同又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疼痛 镇痛机制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足阳明胃经
下载PDF
MRI在盘状半月板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边文瑾 甄俊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盘状半月板是由半月板的异常发育而形成的近似盘状的纤维软骨板,为膝关节半月板最常见的解剖变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其无创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盘状半月板的形态、大小和信号变化,在其诊... 盘状半月板是由半月板的异常发育而形成的近似盘状的纤维软骨板,为膝关节半月板最常见的解剖变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其无创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盘状半月板的形态、大小和信号变化,在其诊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结合几种不同的MRI技术对盘状半月板的形态学和功能研究,将MRI在盘状半月板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和贡献做一综述,探讨MRI在盘状半月板诊疗中的价值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形态学研究 定量诊断 综述
下载PDF
机器学习鉴别ⅠA期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樊知昌 夏雨薇 +4 位作者 甄俊平 周宇堃 靳波 边文瑾 杨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3,共6页
目的利用宫颈MR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随机森林模型识别ⅠA期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ⅠA期宫颈癌患者与51例HSIL患者,按照4∶... 目的利用宫颈MR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随机森林模型识别ⅠA期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ⅠA期宫颈癌患者与51例HSIL患者,按照4∶1的比例设置训练集(ⅠA=34,HSIL=41)与测试集(ⅠA=9,HSIL=10)。收集其术前MRI图像,经预处理后上传至影像组学云平台,分别在OSag-T2WI、OAx-T1WI以及OAx-T2FS上逐层手动勾画宫颈,获得宫颈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提取组学特征。采用方差阈值分析法(Variance Threshold)、单变量特征选择法(SelectKBest)以及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数据降维、特征选择。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机器学习,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序列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OSag-T2WI、OAx-T1WI、OAx-T2FS以及OSag-T2WI联合OAx-T2FS分别得到8个、10个、6个以及9个有效特征。以OSag-T2WI联合OAx-T2FS的组学特征值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9[95%CI(0.741.00)];基于OAx-T1WI的模型诊断效能最低,AUC为0.51[95%CI(0.230.78)]。结论基于MRI的影像组学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较好地在没有明确病灶的情况下区分ⅠA期宫颈癌与HSIL,对于术前减少侵入性检查与指导术式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超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仇菲 甄俊平 +4 位作者 李嘉楠 黄竹媛 周宇堃 靳波 边文瑾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超高b值DWI对我国男性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建库以来至2018年8月有关超高b值DWI诊断前列腺癌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2.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合并敏感性... 目的探讨超高b值DWI对我国男性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建库以来至2018年8月有关超高b值DWI诊断前列腺癌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2.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合并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等,绘制森林图及SROC曲线,通过漏斗图评估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献,由于文献存在非阈值效应(P>0.05),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标准b值DWI时,合并后的敏感性为0.68、特异性为0.72、阳性似然比为2.42、阴性似然比为0.45、诊断优势比为5.36,AUC为0.68。超高b值DWI时,合并后的敏感性为0.86,特异性为0.83,阳性似然比为4.89,阴性似然比为0.18,诊断优势比为27.99,AUC为0.89。本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超高b值DWI较标准b值DWI对我国男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超高b值DWI对我国男性前列腺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b值 META分析 前列腺癌 诊断性试验
下载PDF
基于T1WI及IDEAL-T2WI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宇堃 甄俊平 +3 位作者 靳波 边文瑾 杨洁 樊知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5-679,共5页
目的观察T1WI、IDEAL-T2WI影像组学特征及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腺淋巴瘤(A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腮腺PA和25例AL患者。运用放射组学云平台,于轴位T1WI和IDEAL-T2WI上手动勾画病灶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以方差阈... 目的观察T1WI、IDEAL-T2WI影像组学特征及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腺淋巴瘤(A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腮腺PA和25例AL患者。运用放射组学云平台,于轴位T1WI和IDEAL-T2WI上手动勾画病灶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以方差阈值法、SelectKBest及Lasso算法筛选最优特征。采用随机森林、逻辑回归算法建立机器学习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T1WI、IDEAL-T2WI、IDEAL-T2WI联合T1WI建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T1WI、IDEAL-T2WI、IDEAL-T2WI联合T1WI分别得到6、9、12个有效特征。基于IDEAL-T2WI联合T1WI建立随机森林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7,95%CI(0.59,1.00),准确率0.83。结论基于T1WI、IDEAL-T2WI影像组学特征及机器学习模型可有效鉴别诊断腮腺PA和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腺瘤 多形性 腺淋巴瘤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