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科技援助的发展及优化思考
1
作者 曲敖廷 杨云 +2 位作者 周小林 迟婧茹 沈云怡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17-23,38,共8页
对外科技援助已逐渐成为我国对外援助以及科技理念推广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对外科技援助工作逐步完善并形成体系,取得了切实的成果成效。在回顾对外科技援助的演变历程和政策举措的基础上,分析近10年来对外科技援助工... 对外科技援助已逐渐成为我国对外援助以及科技理念推广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对外科技援助工作逐步完善并形成体系,取得了切实的成果成效。在回顾对外科技援助的演变历程和政策举措的基础上,分析近10年来对外科技援助工作的特点,归纳总结所取得的成效经验,并据此提出对未来科技援外工作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援助 对外科技援助 发展合作 援外政策 科技外交
下载PDF
基于变革理论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估体系构建
2
作者 周小林 杨云 +1 位作者 迟婧茹 任孝平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206,F0003,185,共6页
[研究目的]研究旨在构建针对国际科技合作类计划(专项、基金)的评估体系,并就其应用提出观点和思路,以促进评估方法和评估对象的深入融合,充分展现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和独特作用。[研究方法]研究在分析总结多类国际科技合作类计划特点... [研究目的]研究旨在构建针对国际科技合作类计划(专项、基金)的评估体系,并就其应用提出观点和思路,以促进评估方法和评估对象的深入融合,充分展现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和独特作用。[研究方法]研究在分析总结多类国际科技合作类计划特点的基础上,使用变革理论,基于目标、活动、产出、短期成效、长期成效、影响的逻辑链条,构建了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类计划的评估模型,并提出了从资助活动到计划产出的主要实现路径、前提假设和外部影响。同时,为使评估活动更具实操性,提出了包括评估角度、关键问题、评估要点的评估框架。[研究结论]评估体系对指导相关评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评估人员可根据具体评估对象有针对性地使用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评估模型 科技计划评估体系 变革理论 成效链
下载PDF
浅议大学班级的性格 被引量:1
3
作者 迟婧茹 《神州》 2012年第07Z期62-62,共1页
不同班级各有其性格,老师分析、了解了每个班级的性格,就可以因班施教,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 班级 性格 外向 内向
下载PDF
多维多源创新资源集成平台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德尔菲法 被引量:6
4
作者 迟婧茹 武思宏 +1 位作者 廖苏亮 任孝平 《情报工程》 2020年第2期48-56,共9页
为了客观评价多维多源创新资源集成平台的定位、主要功能、创新以及企业应用创新绩效,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一套科学、可量化、易获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引入应用企业作为专家咨询小组成员,综合采用专家参与度... 为了客观评价多维多源创新资源集成平台的定位、主要功能、创新以及企业应用创新绩效,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一套科学、可量化、易获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引入应用企业作为专家咨询小组成员,综合采用专家参与度、权威度、意见集中度、意见协调度等统计方法,最终确定了多维多源创新资源集成平台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科学可靠,为综合分析企业创新绩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科技创新资源集成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科技援助实施模式与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小林 迟婧茹 杨云 《科技中国》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对外援助是我国大国外交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援外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援外是深化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科技合作、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推动科技成果和企业“走出去... 对外援助是我国大国外交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援外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援外是深化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科技合作、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推动科技成果和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抓手,对承担国际发展重任、塑造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面向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中国-非洲、中国-东盟、中国-南亚、中国-拉美、中国-阿拉伯、中国-上合组织、中国-中东欧国家七大科技伙伴计划。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南南合作框架等多边机制,积极推动科技援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外工作 中东欧国家 中非合作论坛 科技成果 南南合作 实施模式 对外援助 上合组织
下载PDF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孝平 杨云 +1 位作者 迟婧茹 申晓萌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9年第8期66-76,共11页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具有范围广、领域宽、多交叉的特点。本文以国内学者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究为基础,从定量研究、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定性相结合3个角度,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究进...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具有范围广、领域宽、多交叉的特点。本文以国内学者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究为基础,从定量研究、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定性相结合3个角度,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究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目前和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工具和方法,以期对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究的学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创新驱动发展 研究方法 科学计量
下载PDF
以色列引进、培养和使用国际科技人才的经验及启示
7
作者 任孝平 迟婧茹 +2 位作者 孟繁超 李子愚 杨云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2年第8期47-53,共7页
本文对以色列引进、培养和使用国际科技人才的做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以色列采用了多种人才引进方式,包括设立灵活的签证制度体系吸引移民,有针对性地搜寻高层次人才,鼓励外国学生赴以色列留学等。在人才培养方面,以色列以高度国际化... 本文对以色列引进、培养和使用国际科技人才的做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以色列采用了多种人才引进方式,包括设立灵活的签证制度体系吸引移民,有针对性地搜寻高层次人才,鼓励外国学生赴以色列留学等。在人才培养方面,以色列以高度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基础,大力建设各类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鼓励产业研发合作,尤其注重人才计划和科技项目的相互衔接,进而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在留住用好各类科技人才方面,以色列重视人才的分类评价和使用,不仅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服务,还鼓励创新且宽忍失败。最后,本文对我国加快建设高层次国际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科技人才 人才引进 人才培养 人才使用
下载PDF
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8
作者 迟婧茹 任孝平 +1 位作者 李子愚 杨云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81,共12页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从全球创新治理的“参与者”角色逐步向“引领者”角色转变。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从全球创新治理的“参与者”角色逐步向“引领者”角色转变。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仍然存在资源散、协调难等问题,有些开放创新举措尚未落地落实,不利于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原因既包括全球形势变化带来的外部环境问题,又包括内部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部分是长期存在、难以突破的深层次问题,部分则是因为政策过于宏观、加之落实不到位、创新主体不敢干,出现的举措落地难、见效慢等表象问题。解决这些痼疾沉疴,要紧密围绕“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的思路,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政策,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对外开放的战略政策,加快优化吸引海外人才的制度体系,提升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全球化发展,发挥企业畅通“双循环”的主力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合作 国际科技合作 开放创新 科技创新
原文传递
科技评估国际研究前沿与行业现状述评 被引量:5
9
作者 迟婧茹 陶蕊 李婷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6-284,共9页
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估行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革。跟踪国际上科技评估的研究前沿和行业动态有助于更好地审视我国科技评估行业的发展态势。本文以评估及科技评估领域知名的国际学术期刊为载体,对2014-2016年间刊载的学... 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估行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革。跟踪国际上科技评估的研究前沿和行业动态有助于更好地审视我国科技评估行业的发展态势。本文以评估及科技评估领域知名的国际学术期刊为载体,对2014-2016年间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研究发现美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在评估领域非常活跃;影响评估、文献计量等是近年来科技评估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我国科技评估行业的国际影响力有限,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建议我国科技评估界在国际交流、行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借鉴国外经验有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评估 研究前沿 行业现状 述评
原文传递
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亟待解决的若干堵点剖析及政策建议
10
作者 周小林 王珺 +4 位作者 李子愚 迟婧茹 孟繁超 杨云 任孝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年第4期748-760,共13页
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有助于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文章基于调研访谈和政策分析,剖析了我国在科研人员出国(境)、科学数据跨境流动、科研物资出入境、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国际科技组织来华、外国人... 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有助于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文章基于调研访谈和政策分析,剖析了我国在科研人员出国(境)、科学数据跨境流动、科研物资出入境、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国际科技组织来华、外国人才服务保障6个方面的堵点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存在科技创新体系开放不足、配套政策存在空白等问题,导致创新资源跨境流动不畅,影响全球创新资源的有效集聚。这些问题的根源既在于政策和制度本身的系统性不足,也与政策出台后落地不实、知晓度不够、手续繁琐等有关。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强化部门协同、优化政策规定、简化程序和手续、细化操作指导等方面入手,打通人员、数据、物资、资金等跨境流动堵点,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科研环境 国际科技合作 政策堵点 创新资源要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