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OBE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探索
1
作者 迟乃玉 王倩倩 +2 位作者 刘春莹 迟雪梅 张庆芳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2期113-116,121,共5页
为了训练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与科研思维、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教师将成... 为了训练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与科研思维、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教师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引入到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教学模式可很大程度地激发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科学实验问题能力,为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步入社会或进入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发酵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消长变化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迟雪梅 王一茜 +3 位作者 乔慧 荣金诚 迟乃玉 张庆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蔬菜,首先研究发酵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总酸及汤汁中亚硝酸盐、pH值的消长变化,进一步分析接种量、菜中硝酸盐剩余量、菜中亚硝酸盐残留量、汤汁中亚硝峰值及汤汁最低pH值等指标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其... 通过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蔬菜,首先研究发酵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总酸及汤汁中亚硝酸盐、pH值的消长变化,进一步分析接种量、菜中硝酸盐剩余量、菜中亚硝酸盐残留量、汤汁中亚硝峰值及汤汁最低pH值等指标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种发酵(单菌种或复合菌剂)菜中亚硝酸盐低于自然发酵,但硝酸盐剩余量显著高于自然发酵;汤汁的亚硝峰值与菜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相关性显著,汤汁的亚硝峰值与菜中硝酸盐的剩余量相关性显著,汤汁最低pH值与菜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发酵 硝酸盐 亚硝酸盐 PH值 相关性
下载PDF
发酵蔬菜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迟雪梅 张庆芳 迟乃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及营养越发的重视。发酵蔬菜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制品,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该文综述了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蔬菜中硝酸盐剩余的问题;分析了常规接种技术发酵蔬菜硝酸盐大量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及营养越发的重视。发酵蔬菜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制品,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该文综述了接种发酵和自然发酵蔬菜中硝酸盐剩余的问题;分析了常规接种技术发酵蔬菜硝酸盐大量剩余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理想的发酵工艺,以期进一步提高发酵蔬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发酵 蔬菜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安全性
下载PDF
包心白菜发酵工艺筛选及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9
4
作者 迟雪梅 于爽 +3 位作者 姜南 荣金诚 张庆芳 李晓艳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4-49,共6页
通过3种蔬菜发酵工艺研究发酵过程中以及成品菜中水分、维生素C、总酸、硝酸盐、亚硝酸盐、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等的含量,筛选出既营养又安全的蔬菜发酵工艺——熟菜加蒜汁发酵工艺。通过该种工艺发酵的产品,维生素C、可溶性... 通过3种蔬菜发酵工艺研究发酵过程中以及成品菜中水分、维生素C、总酸、硝酸盐、亚硝酸盐、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等的含量,筛选出既营养又安全的蔬菜发酵工艺——熟菜加蒜汁发酵工艺。通过该种工艺发酵的产品,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低,既安全又营养,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蔬菜发酵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艺 筛选 营养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下载PDF
食品中常见乳酸菌高效降解NO_2^-发酵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迟雪梅 张庆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4,共7页
通过接种亚硝酸盐(NO_2^-)纯培养液及发酵蔬菜,对Streptococcus lastic,Lactobacillus leicmannii,Lactobacillus brevis等9种食品常见乳酸菌种进行NO_2^-降解实验,并从Ni R降解阶段和H+降解阶段去分析评价该菌降解NO_2^-的能力。分析认... 通过接种亚硝酸盐(NO_2^-)纯培养液及发酵蔬菜,对Streptococcus lastic,Lactobacillus leicmannii,Lactobacillus brevis等9种食品常见乳酸菌种进行NO_2^-降解实验,并从Ni R降解阶段和H+降解阶段去分析评价该菌降解NO_2^-的能力。分析认为,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 mutation,Lactobacillus brevis具有高效降解NO_2^-能力,其中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 mutation在Ni R降解阶段降解NO_2^-能力强,但由于该菌产酸能力较强,使其迅速进入H+降解阶段,而使NO_2^-降解速度变得缓慢;而Lactobacillus brevis一直能够处于Ni R降解NO_2^-阶段,能使该菌所处环境中NO_2^-被迅速分解。分析认为,由于该菌产酸为异型发酵途径,产酸量较低,且Lactobacillus brevis产生的Ni R为同步合成型,能快速产生Ni R,该菌产生的H+中和其降解NO_2^-生成的碱性物质,使发酵环境一直处于Ni R最适作用pH值(5.0~6.0),从而使NO_2^-被快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NO2-降解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微生物学实验课设计型实验的改革 被引量:2
6
作者 迟雪梅 冯晨阳 +1 位作者 杨丽娜 张庆芳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6年第3期47-49,共3页
从实验课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目标及具体的改革措施,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践性尝试。结果表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从实验课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目标及具体的改革措施,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践性尝试。结果表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学生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在老师那里得到答案。在整个自主综合设计实验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道德素养,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渴求知识的欲望及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实验课改革 自主探索能力 感悟体会
下载PDF
滤膜吸附对克拉霉素片溶出度的干扰试验 被引量:8
7
作者 迟雪梅 王阿琴 +3 位作者 王新月 鄢丰 姚忠立 张洪记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5期875-878,共4页
目的:查找克拉霉素片溶出度偏低的原因,研究滤膜吸附对克拉霉素片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结果的干扰程度,探索克拉霉素片溶出液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两种不同厂家的克拉霉素片剂,按照日本橘皮书溶出度方法制备溶出液,经不同方式处理后... 目的:查找克拉霉素片溶出度偏低的原因,研究滤膜吸附对克拉霉素片不同时间点的溶出度结果的干扰程度,探索克拉霉素片溶出液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两种不同厂家的克拉霉素片剂,按照日本橘皮书溶出度方法制备溶出液,经不同方式处理后,检测其溶出度计算滤膜吸附率。结果:14种微孔滤膜对两个厂家的克拉霉素均有不同的吸附作用,且有的滤膜其吸附率超过了规定限度。结论:通过蒸煮滤膜和更换美国进口膜均能降低克拉霉素的吸附率;弃去初滤液的体积>5ml或者离心处理溶出液均能有效减少和防止滤膜对药物吸附产生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溶出度 微孔滤膜 吸附率 干扰试验
原文传递
常用食品乳酸菌发酵蔬菜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丽娜 迟雪梅 +4 位作者 迟乃玉 石群 任楠楠 乔慧 张庆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0-133,139,共5页
对Streptococcus lastic,Lactobacillus brevis,Lactobacillus casei等9种食品常用乳酸菌种进行发酵蔬菜研究,通过对发酵菜及汤汁中V_C、氨基酸、总酸、总糖、挥发酸、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测定,结合产品的感官评价,筛选出适合作为... 对Streptococcus lastic,Lactobacillus brevis,Lactobacillus casei等9种食品常用乳酸菌种进行发酵蔬菜研究,通过对发酵菜及汤汁中V_C、氨基酸、总酸、总糖、挥发酸、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测定,结合产品的感官评价,筛选出适合作为蔬菜发酵剂用的菌种Streptococcus lastic。从研究结果看,接种Streptococcus lastic菌种的发酵蔬菜既可以很好地降解发酵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可与其他菌种制成复合发酵菌剂,用于发酵制品生产,且产品营养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乳酸菌种 理化指标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人体肠道中产尿酸氧化酶细菌的筛选、鉴定与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庆芳 王浚晨 +3 位作者 于爽 刘春莹 迟雪梅 迟乃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39,共6页
该文从人体肠道中筛选出1株产尿酸氧化酶菌株,经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16S rDNA测序)鉴定为彭氏变形杆菌,命名为Proteus penneri JC-5。随后对其所产尿酸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5℃,热稳定性较差;最适pH 8... 该文从人体肠道中筛选出1株产尿酸氧化酶菌株,经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16S rDNA测序)鉴定为彭氏变形杆菌,命名为Proteus penneri JC-5。随后对其所产尿酸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5℃,热稳定性较差;最适pH 8.0,在弱碱条件下有较好稳定性;Ca^2+与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a^2+激活作用较强,Fe^2+、K+、Mg^2+、Cu^2+、Zn^2+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氧化酶 筛选 鉴定 酶学性质 人体肠道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海洋担子菌产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庆芳 王倩倩 +4 位作者 迟雪梅 于爽 陈立功 迟乃玉 刘春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6,共8页
从海泥中筛选到了一株高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的担子菌(Basidioascus sp.)酵母菌株(31号),在前期单因素优化实验(单因素优化结果为:蔗糖4%、酵母粉0.3%、NaNO_(3)0.4%、无机盐添加量(KH_(2)PO_(4)0.02%、KCl 0.10%、... 从海泥中筛选到了一株高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的担子菌(Basidioascus sp.)酵母菌株(31号),在前期单因素优化实验(单因素优化结果为:蔗糖4%、酵母粉0.3%、NaNO_(3)0.4%、无机盐添加量(KH_(2)PO_(4)0.02%、KCl 0.10%、MgSO_(4)·7H_(2)O 0.10%)、初始pH7.0、装液量125mL/250mL、接种量2%、发酵转速200r/min、发酵温度20℃,酶活力达到435.37U/mL)的基础上,对其进行PlackettBurman、Box-Behnken等相关实验,以进一步提高31号菌株产GOD酶活性,结果表明,GOD酶活性显著提高。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了发酵温度、蔗糖添加量和接种量是影响31号菌株产酶的重要因素。最陡爬坡实验及响应面实验联合优化,确定了三个最显著影响因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6℃、蔗糖3.92%和接种量3.58%。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定31号菌株产GOD酶的最佳条件,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菌株产GOD酶活力达503.22U/mL,与优化前酶活435.37U/mL相比,优化后GOD酶活提高了1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担子菌 葡萄糖氧化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7-羟基喹啉-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亚婧 迟雪梅 +2 位作者 李根 王昌华 宫平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29-334,共6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7-羟基喹啉-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并对其抗乙肝病毒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香兰醛为起始原料,经7-9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测定目标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中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12个...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7-羟基喹啉-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并对其抗乙肝病毒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香兰醛为起始原料,经7-9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测定目标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中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12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IR和1H-NMR谱确证。体外活性测试表明,多数化合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乙肝病毒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1a、12c的活性优于对照药拉米夫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7-羟基喹啉-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 抗乙肝病毒活性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学对手机卫生安全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庆芳 乔慧 +3 位作者 迟雪梅 王斌 王泽坤 迟乃玉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6-61,66,共7页
在"微生物学实验—自主探索型模式"的引导下,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其中有一组学生对手机上微生物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手机上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远多于钱币,令人惊异;由此引发了师生对手机卫生... 在"微生物学实验—自主探索型模式"的引导下,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其中有一组学生对手机上微生物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手机上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远多于钱币,令人惊异;由此引发了师生对手机卫生安全的思考,并进一步调研了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和学生手机上的微生物状况,以期给人们以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微生物 卫生安全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光响应的温敏性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
13
作者 迟雪梅 崔思思 +2 位作者 曹洁 田俊梅 顾月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采用晶种生长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软模板制备了长约50 nm、长径比为3.9的尺寸均一的用于近红外热疗的金纳米棒。通过静电层层组装(LbL)技术,将聚电解质和牛血清白蛋白组装到金纳米棒上,得到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的功能化... 采用晶种生长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软模板制备了长约50 nm、长径比为3.9的尺寸均一的用于近红外热疗的金纳米棒。通过静电层层组装(LbL)技术,将聚电解质和牛血清白蛋白组装到金纳米棒上,得到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的功能化温敏性纳米载药体系,同时利用基团之间静电作用力使带正电荷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嵌合在该多功能的运载系统中。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金纳米棒吸收光能转化成的热能使高聚物崩解,导致阿霉素从系统中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光热疗法与化疗方法联合治疗肿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Au-NRs) 聚电解质 近红外热疗 温敏纳米控释系统
下载PDF
海洋来源担子菌产葡萄糖氧化酶发酵条件优化
14
作者 张庆芳 王倩倩 +4 位作者 迟雪梅 于爽 陈立功 迟乃玉 刘春莹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8-66,共9页
为提高从大连渤海海域海泥中筛选到的菌株Basidioascus sp. LG-31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活性性,对菌株Basidioascus sp.LG-31进行了单因素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菌株Basidioascus sp.LG-31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单因素优化结果... 为提高从大连渤海海域海泥中筛选到的菌株Basidioascus sp. LG-31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活性性,对菌株Basidioascus sp.LG-31进行了单因素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菌株Basidioascus sp.LG-31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单因素优化结果:蔗糖4%(质量分数)、酵母粉0.3%(质量分数)、NaNO_(3)0.4%(质量分数)、无机盐(KH_(2)PO_(4)0.02%(质量分数)、KCl 0.10%(质量分数)、MgSO_(4)·7H_(2)O 0.10%(质量分数))、初始pH值7.0、装液量125 mL/250 mL、接种量2%(体积分数)、转速200 r/min、温度20℃。最高酶活性达435.37 U/mL,相对于优化前的最高酶活性15.28 U/mL,提高了28.49倍。为下一步酶学性质研究及低温葡萄糖氧化酶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葡萄糖氧化酶 单因素条件优化 酶活性
下载PDF
海洋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细菌的筛选及其耐毒能力初探
15
作者 张庆芳 韩鹏飞 +3 位作者 谢丹丹 迟雪梅 迟乃玉 刘春莹 《饲料博览》 CAS 2021年第10期5-10,共6页
麻痹性贝类毒素(PSTs)由藻类产生,能够富集在贝类体内,引起人类中毒,对我国食品、饲料行业等产生极大威胁。为了得到能够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海洋菌株,通过平板涂布筛选方法,从野生牡蛎消化腺中筛选得到3株可能具有降解N-磺酰氨甲酰基... 麻痹性贝类毒素(PSTs)由藻类产生,能够富集在贝类体内,引起人类中毒,对我国食品、饲料行业等产生极大威胁。为了得到能够降解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海洋菌株,通过平板涂布筛选方法,从野生牡蛎消化腺中筛选得到3株可能具有降解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能力的菌株(命名为H-2、H-3、H-4),绘制其在0、0.301、0.750 mol·L^(-1)和15.050 mol·L^(-1) 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影响下的生长曲线,分析各菌株耐毒或降解毒素的能力。结果表明:H-3号菌株能够利用、降解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H-2、H-4号菌株具有耐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的能力。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判断这3株菌为细菌,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具有使其细胞形态均一化、缩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 生长曲线 降解毒素 海洋细菌 水产养殖
下载PDF
蔬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对细菌群落积累量的影响
16
作者 魏振勇 王严 +3 位作者 迟雪梅 孙全敏 迟乃玉 张庆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6,共9页
高通量测序(HTS)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对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研究,但是对相对丰度的分析忽略了不同样本之间细菌群落积累量存在的现实差异。该研究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与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 高通量测序(HTS)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对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研究,但是对相对丰度的分析忽略了不同样本之间细菌群落积累量存在的现实差异。该研究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与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将相对丰度与OD_(600 nm)值结合的方法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积累量进行量化,只修正分析相对丰度带来的偏差,进而更好地分析蔬菜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丰度的降低并不能代表其微生物积累量的减少;当相对丰度值没有明显波动时不能表示其菌微生物的积累量也没有波动;相对丰度上升或下降的比例也不能完全说明该菌的积累量也呈现相同比例的增加或减少。该研究中对相对丰度的量化方法还未见报道,对未来利用相对丰度对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的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进一步强调在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时,不能仅仅考虑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应该同时考虑微生物的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发酵 亚硝酸盐 相对丰度量化 群落积累量
下载PDF
莓实假单胞菌产低温胆固醇酯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廷玉 李盼盼 +5 位作者 刘春莹 于爽 迟雪梅 迟乃玉 张庆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7-53,共7页
为了提高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Q-06产低温胆固醇酯酶的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设计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影响酶活的3个显著影响因子为葡萄糖添加量、摇瓶装液量、培养温度,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 为了提高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Q-06产低温胆固醇酯酶的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设计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影响酶活的3个显著影响因子为葡萄糖添加量、摇瓶装液量、培养温度,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酵母粉1.3%,(NH4)2SO40.010%,MgSO4·7H2O 0.050%,KH2PO40.400%,运用Design-Expert软件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P.fragi Q-06发酵产生甾醇酯酶的培养基条件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28℃,转速180 r/min,接种量4%,初始pH 7.5,装液量80 mL/250 mL。在此最佳条件下,甾醇酯酶酶活由优化前360.00 U/L提高至479.64 U/L,是优化前的1.33倍。海洋微生物发酵甾醇酯酶工业化生产有望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潜在的研究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酯酶 莓实假单胞菌 条件优化
下载PDF
一株基于高通量测序降解亚硝酸盐芽孢杆菌的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全敏 马明昊 +2 位作者 迟雪梅 迟乃玉 张庆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35,共5页
目前对降解亚硝酸盐菌种研究最多的为乳酸菌,造成在亚硝酸盐降解方面菌种的研究力度不高。为挖掘降解亚硝酸盐菌种的物种丰度及利用度,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具有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两个菌群进行分析。结果展现了两个菌群的微生物多样性... 目前对降解亚硝酸盐菌种研究最多的为乳酸菌,造成在亚硝酸盐降解方面菌种的研究力度不高。为挖掘降解亚硝酸盐菌种的物种丰度及利用度,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具有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两个菌群进行分析。结果展现了两个菌群的微生物多样性、KEGG代谢途径及COG功能。在属等级上,菌群FXH1包括10个属,BFXH2包括8个属。在BFXH2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所占相对丰度最大,为56.4%,从中选取编号为“8”的菌株进行NCBI比对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鉴定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同时测定该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为99.7%。该种筛选策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对亚硝酸盐降解菌种资源的利用,减少目的菌种的鉴定时间,而且还可进一步了解其应用前景,大大提高了选菌及鉴定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降解菌 高通量测序 芽孢杆菌
下载PDF
一种筛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海洋低温细菌的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全敏 迟雪梅 +3 位作者 马明昊 胡杨林 迟乃玉 张庆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35,共7页
从海洋中筛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低温细菌,以降低食品及环境中亚硝酸盐存在的潜在危害。利用降解亚硝酸盐菌株的产酸、氧化或还原特性,分别使用含有0.01%亚甲基蓝(蓝板)和1% CaCO_(3)(白板)的两种鉴别培养基,对海洋样品进行筛选分离,共... 从海洋中筛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低温细菌,以降低食品及环境中亚硝酸盐存在的潜在危害。利用降解亚硝酸盐菌株的产酸、氧化或还原特性,分别使用含有0.01%亚甲基蓝(蓝板)和1% CaCO_(3)(白板)的两种鉴别培养基,对海洋样品进行筛选分离,共得到30株菌,均具有降解亚硝酸盐能力,降解率在91%~99.7%之间;其中菌株“8”对亚硝酸盐降解率高达99.7%,作用环境pH为3.98,经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本实验首次使用含亚甲基蓝成分的培养基作为氧化或还原反应降解亚硝酸盐菌的筛选培养基,筛选效率高;而含CaCO_(3)的培养基可作为以产酸性物质降解亚硝酸盐菌的筛选培养基。试验所采用的策略,降低了筛选成本和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且筛选得到的细菌对亚硝酸盐具有高降解率,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培养基 亚硝酸盐降解
下载PDF
浅谈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防范 被引量:2
20
作者 宛英梅 迟雪梅 王丽娟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9期3931-3931,共1页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研究和治疗急危重病的学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急诊急救工作的对象是急危重病人,他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具有思维...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研究和治疗急危重病的学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急诊急救工作的对象是急危重病人,他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具有思维敏捷性,快节奏性、高技术含量性、高风险性,因此:在此项工作中如何做好风险防范,降低风险系数,保证病人安全,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是每个从事急救护理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急救 护理工作 风险防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