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淋巴结清扫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逄仁柱 孟宪瑛 +1 位作者 童岚 李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6期944-94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首次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21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1121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首次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21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1121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5.45%(55/121),其中以Ⅵ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约为43.80%(53/121),侧颈区(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3.22%(16/121)。2Ⅵ区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344)。3侧颈区(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以Ⅳ区较常见,约为9.92%,侧颈各区间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以Ⅵ区最为常见,对于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建议初次手术常规清扫Ⅵ区淋巴结,并根据Ⅵ区淋巴结转移情况预防性清扫侧颈区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2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逄仁柱 孟宪瑛 +3 位作者 张强 华特波 刘嘉 任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967-2968,共2页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67岁,因发现颈前肿物40年,加重伴吞咽困难1个月入院。查体:颈部不对称,气管左偏,右侧叶甲状腺Ⅲ度肿大,可触及大小约5 cm×7 cm的肿物,边界清,质韧,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左侧叶甲状腺未触及明显肿物。...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67岁,因发现颈前肿物40年,加重伴吞咽困难1个月入院。查体:颈部不对称,气管左偏,右侧叶甲状腺Ⅲ度肿大,可触及大小约5 cm×7 cm的肿物,边界清,质韧,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左侧叶甲状腺未触及明显肿物。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右叶几乎被一实质性肿物所占据,大小约40 mm×30 mm×50 mm,内部回声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甲状腺 淋巴瘤
下载PDF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及其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佳 王瑶琪 +5 位作者 孙旭 逄仁柱 杨帅 石亮 李勇 孟宪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0-885,共6页
甲状腺癌是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来源于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RAS、转染中重排(RET)、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p53等许多基因均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且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有... 甲状腺癌是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来源于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RAS、转染中重排(RET)、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p53等许多基因均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且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现有的一些基因检测手段可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检测,同时多基因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有效地提高甲状腺结节性质预测的准确率。不同的基因改变影响着肿瘤的易感因素、病理分型、恶性程度、转移方式和预后等。现有的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仍有许多局限性,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和诊断手段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和实验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稳定性。本文作者对甲状腺癌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水平的分析,介绍相关的检测方法并且阐述甲状腺癌相关基因作为诊断指标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
下载PDF
纳米碳标记的淋巴导向示踪技术在甲状腺全切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理 王瑶琪 +6 位作者 孟宪瑛 张强 陈光 李群 逄仁柱 杨帅 付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5-1098,共4页
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具有染色迅速、黑染率高、示踪清晰和不易外渗等优点以及甲状旁腺负显影作用,已被越来越多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可以帮助准确定位转移的淋巴结和有效保护甲状旁腺。本文作者就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手术中... 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具有染色迅速、黑染率高、示踪清晰和不易外渗等优点以及甲状旁腺负显影作用,已被越来越多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可以帮助准确定位转移的淋巴结和有效保护甲状旁腺。本文作者就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手术中的淋巴示踪作用、负显影作用、使用方法和示踪机制等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示踪剂 甲状腺全切术 颈部淋巴结清扫 甲状旁腺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石亮 逄仁柱 +6 位作者 李锐 孟庆哲 王政民 杨帅 孟倩怡 颜炜 孟宪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1-735,共5页
射频消融(RFA)是在超声引导下利用高频交变电流所释放出的能量使局部组织产生高温,使病灶凝固坏死,进而消除病灶的一种热消融方法。RFA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肝癌、肾癌、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等疾病的治疗中。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最... 射频消融(RFA)是在超声引导下利用高频交变电流所释放出的能量使局部组织产生高温,使病灶凝固坏死,进而消除病灶的一种热消融方法。RFA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肝癌、肾癌、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等疾病的治疗中。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仍是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可能会带来各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目前RFA已经应用于PTC原发灶、PTC局部复发灶、PTC转移淋巴结及PTC远处转移的治疗当中。另外,在RFA治疗甲状腺疾病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其适应证。本文通过阐述RFA、RFA在PTC中的应用及RFA的并发症,对RFA技术应用于PT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射频消融 肿瘤转移 并发症
下载PDF
Ki-67和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烁 孟宪瑛 +4 位作者 逄仁柱 杨帅 韩佳滨 孙旭 朱继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9-1262,共4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Ki-67是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Ki-67及BRAF基因突变均可影响细胞周期的...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Ki-67是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Ki-67及BRAF基因突变均可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Ki-67和BRAF基因突变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肿瘤侵袭性、临床诊断及预后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 基因突变 甲状腺 乳头状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光热疗法对老年患者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勇 孟庆哲 +4 位作者 杨帅 逄仁柱 孟倩怡 周晶晶 孟宪瑛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24-128,F0003,共6页
光热疗法( photothermal therapy, PTT)是肿瘤诊断与治疗的一种新兴方法, 在近红外光( near-infrared, NIR)照射条件下, 不同种类的光热转换材料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产生高温杀伤肿瘤细胞.受损的肿瘤细胞激发机体免疫系统, 诱导免疫... 光热疗法( photothermal therapy, PTT)是肿瘤诊断与治疗的一种新兴方法, 在近红外光( near-infrared, NIR)照射条件下, 不同种类的光热转换材料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产生高温杀伤肿瘤细胞.受损的肿瘤细胞激发机体免疫系统, 诱导免疫细胞增殖与分化, 促进肿瘤细胞坏死与凋亡, 发挥杀伤肿瘤作用,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TT作为治疗肿瘤的新疗法, 其治疗效果不逊于手术及放化疗,对转移性肿瘤治疗效果更显著.本文就 PTT 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疗法 近红外光 光热转换材料 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真胜男 孟宪瑛 +1 位作者 杨帅 逄仁柱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2587-2590,共4页
医学人文学是将人文素养融入医学环境、一门发展迅速与时俱进的学科,包含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行为和医学伦理道德等内容。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医学生的培养非常重要,越来越受到各医学院校的关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知识孤... 医学人文学是将人文素养融入医学环境、一门发展迅速与时俱进的学科,包含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行为和医学伦理道德等内容。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医学生的培养非常重要,越来越受到各医学院校的关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知识孤立,形式单一,课堂单调等不足之处,该文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分析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几种新型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互联网+”
下载PDF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逄仁柱 孟宪瑛 +1 位作者 孙雪 张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其发展缓慢,生存期长,死亡率低.多发病灶是PTC的临床特征之一,据国外学者报道最高可达80%,双侧癌比例达60%[2].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10...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其发展缓慢,生存期长,死亡率低.多发病灶是PTC的临床特征之一,据国外学者报道最高可达80%,双侧癌比例达60%[2].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3 169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多灶性PTC的生物学特性及外科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生物学特性 多灶性 CARCINOMA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甲状腺恶性肿瘤 2009年 PTC
原文传递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逄仁柱 孟宪瑛 +3 位作者 张强 刘嘉 王培松 任江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50例CN。期PTC的临床资料。结果pN+219例(48.67%),pN。23...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50例CN。期PTC的临床资料。结果pN+219例(48.67%),pN。231例(51.33%)。转移淋巴结的分布以Ⅵ区最常见,为46.22%(208/450)(单侧甲癌41.08%,双侧甲癌58.09%);其次是Ⅱa、Ⅲ、Ⅳ区:分别为4.44%(20/450),6.00%(27/450),8.89%(40/450),Vb区较少淋巴结转移,为2.22%(10/450),而I区清扫2例均未见转移。当肿瘤直径≥1.0em、侵犯包膜或多灶性、男性、年龄〈45岁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另外,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者,患侧33.57%(48/143)Ⅱa、Ⅲ、Ⅳ区淋巴结发生转移;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对侧Ⅵ区10.48%(13/124)发生转移。结论PTC最常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其次为Ⅱa、Ⅲ、Ⅳ区,建议初次手术常规清扫Ⅵ区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0cm、肿瘤侵犯甲状腺包膜或Ⅵ区淋巴结转移超过3枚以上时,应适当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1Ⅱa~Ⅳ区)。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时,建议清扫对侧Ⅵ区淋巴结;位于甲状腺上极时,建议清扫患侧Ⅱa、Ⅲ、Ⅳ区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塞来昔布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桂彬 孟宪瑛 +4 位作者 张强 李群 逄仁柱 杨帅 韩佳滨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诱导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凋亡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MTr法检测TRAIL、celecoxib及2者联合应用对TI...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诱导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凋亡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MTr法检测TRAIL、celecoxib及2者联合应用对TI’细胞的增殖作用;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用药对r丌细胞周期的影响;Hoehest33258染色和DNAladder检测联合用药对,ITI’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blot检测cyclinA、Cdk2、caspase-8、c-FLIP、RIP蛋白表达改变。结果①MTT实验显示:TRAIL1000ng/ml与celecoxib50μM联合用药的增殖抑制率为(47.53%±1.34%),明显高于单用TRAIL(7.75%±3.84%)及celecoxib(24.49%±1.57%)之和组(t检验,F=5.23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PI检测显示:celecoxib组和联合用药组G0/G1期细胞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TRAIL组(F=242.694,P〈0.01);③West—ernblot检测:celecoxib组及联合用药组CyclinA和Cdk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且2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④Hoche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发现:联合用药组核固缩及核碎裂现象明显增多,其细胞凋亡率为(24.23%±2.91%),明显高于单用TRAIL(5.86%±1.41%)及celecoxib11(20%±1.24%)之和(t检验,F=1.82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⑤Westernblot检测发现:联合用药组caspase-8活化裂解程度明显增加,C—FLIP及RIP蛋白表达亦明显下调。结论celecoxib能增强TRAIL对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celecoxib将TT细胞阻滞于GO/G1期,并下调c—FLIP及RIP的表达,促进TRAIL对caspase-8的活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ECOXIB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周期阻滞 凋亡 TT细胞
原文传递
死亡受体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T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桂彬 孟宪瑛 +2 位作者 张强 逄仁柱 杨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0-752,共3页
目的观察死亡受体4(DR4)及死亡受体5(DR5)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甲状腺髓样癌r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 目的观察死亡受体4(DR4)及死亡受体5(DR5)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甲状腺髓样癌r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DR4及DR5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R4、DR5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8蛋白的表达。结果(1)TRAIL以1000、2000μg/L作用48h后对T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51±1.57)%、(12.76±3.23)%,TF细胞对TRAIL具有明显抵抗性。(2)塞来昔布(celecoxib)联合TRAIL作用48h,TT细胞凋亡率为(21.924±1.35)%,明显高于单用TRAIL[(4.324±0.83)%]及采用celecoxib[(14.29±2.15)%]。(3)单用TRAIL,TT细胞DR5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表达量均很低;而单用celecoxib及celecoxib与TRAIL联合组均能上调TT细胞DR5mRNA及蛋白的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能够促进Caspase-8的裂解,而对DR4的表达则无明显作用。结论TT细胞对TRAIL的抵抗性与DR5低表达有关,celecoxib能够上调DR.5的表达,促进TRAIL对Caspase-8的裂解,增强TRAIL诱导凋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塞来昔布 甲状腺髓样癌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瑶琪 孟宪瑛 +2 位作者 孙旭 杨帅 逄仁柱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6年第4期202-205,共4页
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上升,成为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通常,根据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可以将甲状腺癌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 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上升,成为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通常,根据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可以将甲状腺癌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低分化甲状腺癌及未分化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研究证实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与其预后关系密切。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发现多种基因(如IG20/MADD、RET、BRAF等)和分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肿瘤的发生,分子水平研究成为诊断和治疗的新方向,基于分子病理生理学的新型靶向治疗方法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为难以手术根治的甲状腺癌的治疗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基因 进展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κB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佳滨 孟宪瑛 +2 位作者 郑桂彬 逄仁柱 杨帅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1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的概述1.1 NF-κB家族的组成NF-κB家族是由Rel蛋白家族成员组成的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5种NF-κB/Rel家族成员:RelA(P65)、RelB、c-Rel、NF-κB1(P50/P105,P... 1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的概述1.1 NF-κB家族的组成NF-κB家族是由Rel蛋白家族成员组成的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5种NF-κB/Rel家族成员:RelA(P65)、RelB、c-Rel、NF-κB1(P50/P105,P105是P50的前体)和NF-κB2(P52/P100,P100是P52的前体),该家族N端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约300个氨基酸组成的Rel同源结构域(rel homology domain,RHD),内含DNA结合功能区、蛋白质二聚化区和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RelA(P65)、RelB、c-Rel还包含一个反式激活结构域,通过与靶结构相互作用调节转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甲状腺癌 C-REL 氨基酸组成 家族成员 NF-κB 哺乳动物细胞 异源二聚体
原文传递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诊治体会
15
作者 颜炜 逄仁柱 +3 位作者 杨帅 孟倩怡 吴越 孟宪瑛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9年第4期314-315,298,共3页
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并引起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SHPT患者由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升高可导致免疫抑制,从而使甲状... 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并引起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SHPT患者由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升高可导致免疫抑制,从而使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升高。而甲状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时超声可表现为淋巴门结构消失、高回声团块、囊性变、钙化等,同时甲状旁腺发生病变时,由于脂肪细胞急剧减少,腺体内部回声减低,甚至发生囊性变、钙化等,因此超声常难以准确识别转移的淋巴结与增生的旁腺,可导致手术的失败。本病例报道1例SHPT伴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诊治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旁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