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中应用枸橼酸抗凝与全身肝素化抗凝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逯富华 钟鸿斌 +3 位作者 林鹰 彭永挑 陈妙旋 曾小玲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中应用枸橼酸抗凝与全身肝素化抗凝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肾内科住院行CRRT治疗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CRRT... 目的对比分析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中应用枸橼酸抗凝与全身肝素化抗凝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肾内科住院行CRRT治疗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CRRT治疗过程中应用枸橼酸抗凝,对照组行全身肝素化抗凝,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肾功能及滤器使用寿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5),但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PLT均有所降低,但对照组较观察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患者BUN、Scr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滤器使用寿命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中应用枸橼酸抗凝较全身肝素化抗凝效果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长滤器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CRRT 枸橼酸抗凝 全身肝素化抗凝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苗苗 詹宏量 +5 位作者 吴腾 陈妙旋 逯富华 曾小玲 钟鸿斌 黄继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0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比较床边插管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及效价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脑出血后AKI患者73例,根据使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随机分为PD组37例和CRRT组36例... 目的:比较床边插管腹膜透析(P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及效价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脑出血后AKI患者73例,根据使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随机分为PD组37例和CRRT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净化后连续5d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钾离子(K^(+))、二氧化碳结合力(CO 2CP)水平的变化,预后以及平均每日血液净化费用。结果:血液净化后第3~5天两组患者血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后第1~5天两组患者血K+、CO 2CP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及28d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RRT组患者平均每日透析费用明显高于PD组(P<0.01)。结论:床边插管PD与CRRT均是治疗脑出血后AKI的有效方法,但床边插管PD操作简单、经济,是脑出血后AKI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肾损伤 腹膜透析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效价比
下载PDF
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继义 钟鸿斌 +1 位作者 逯富华 朱茂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0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15年6~12月期间,于本地动物实验中心选取60只健康雄性大鼠,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对照组则仅接受左...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15年6~12月期间,于本地动物实验中心选取60只健康雄性大鼠,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对照组则仅接受左侧输尿管游离,14d后对两组大鼠的左侧肾脏中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肾脏功能等参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术后14dmtDNA(1.49±0.12)、NRF1(1.87±0.17)、PGC1a(1.76±0.21)、Drp1(2.49±0.24)、Mfn2(2.45±0.2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7±0.23、1.11±0.29、1.05±0.32、1.14±0.35.1.17±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实验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cox(2.61±0.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0.19),SO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55±0.16 vs 1.07±0.18),其RIF指数(22.76±1.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1±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缺氧所造成的线粒体氧化损伤会造成肾小管功能受损,引起大量致纤维因子的产生,并从多途径引起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线粒体氧化损伤 肾小管功能
下载PDF
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病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继义 林鹰 +1 位作者 逯富华 朱茂述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病理学机制。方法:8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每组40只,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其余手术与UUO模型组相同。分别于术后d3... 目的: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病理学机制。方法:80只雄性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每组40只,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其余手术与UUO模型组相同。分别于术后d3、d7、d10、d14、d21每组处死8只,取大鼠左侧肾脏。1检测并比较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大鼠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2检测两组大鼠肾脏组织COX和SOD含量变化;3检测两组大鼠肾脏组织RIF指数变化;4检测并比较肾体比、肾功能和肾组织Hyp含量动态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1UUO模型组大鼠的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包括线粒体mt DNA、再生基因(PGC1a、NRF1和Tfam)、断裂基因(Mfn1、Mfn2和Opa1)和融合基因(Drp1和Fis1);2UUO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10d、14d和21d,肾脏组织中的COX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造模时间越长,UUO模型组大鼠COX水平越高(P<0.05),SOD水平越低;3UUO模型组大鼠造模后10d、14d和21d,肾脏组织RIF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4UUO模型组大鼠肾体比明显升高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造模时间越长,模型大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及肾组织Hyp含量水平逐渐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UUO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的线粒体更活跃,线粒体基因、再生基因、断裂基因和融合基因含量升高,COX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RIF指数升高,肾体比、血清Scr和BUN和肾组织Hyp水平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线粒体氧化损伤 肾间质纤维化 病理学机制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永挑 逯富华 +3 位作者 陈妙旋 林鹰 钟鸿斌 黄继义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2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进行透析治疗的出现肺部感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43例为感染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血液透析治疗未出现肺部感染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43例为未感染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进行透析治疗的出现肺部感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43例为感染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血液透析治疗未出现肺部感染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43例为未感染组,回顾性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容量负荷以及透析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60岁)、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容量负荷过多、低白蛋白、低血红蛋白、透析龄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容量负荷过多是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由多因素引起,临床应积极控制血糖、充分透析、纠正内环境紊乱、纠正贫血和改善营养状况,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分泌治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邬宇龙 许丽明 +2 位作者 郑博 张伟斌 逯富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7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究内分泌治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前列腺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内分泌治疗联合常规放疗,试验组采取... 目的探究内分泌治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厦门市第五医院前列腺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内分泌治疗联合常规放疗,试验组采取内分泌治疗联合调强放疗。比较2组治疗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P<0.05);治疗后,2组CD_(3)^(+)、CD_(4)^(+)、CD_(4)^(+)/CD_(8)^(+)明显高于治疗前,CD_(8)^(+)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前列腺癌症状评分表(EPIC)中泌尿功能、性功能、肠道功能、激素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分泌治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前列腺癌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调强放疗 疗效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永挑 钟鸿斌 +3 位作者 林鹰 逯富华 陈妙旋 陈金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8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析尿毒症患者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3例尿毒症患者患者,研究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尿毒症患者患者123例,发生尿毒症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脑病患者4... 目的:探析尿毒症患者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3例尿毒症患者患者,研究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尿毒症患者患者123例,发生尿毒症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脑病患者40例(32.5%);尿毒症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发生与严重低蛋白血症、抗生素种类、是否联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因素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根据影响因素,临床需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尿毒症 抗生素相关性脑病
下载PDF
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
8
作者 逯富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3年第8期18-19,共2页
作文,长期以来不仅困扰着学生,同时也困扰着教师。学生常为作文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教师也常为学生的作文总是空话、套话,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实感而苦恼。其实,学生现在手中虽然多了许多优秀作文集,却在阅读别人文章的同时逐... 作文,长期以来不仅困扰着学生,同时也困扰着教师。学生常为作文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教师也常为学生的作文总是空话、套话,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实感而苦恼。其实,学生现在手中虽然多了许多优秀作文集,却在阅读别人文章的同时逐渐驱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取而代之的是文章中小作者的感受。写文章逐渐演变成了仿照文章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教师 感受
原文传递
红花黄色素对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黄继义 林鹰 +1 位作者 逯富华 朱戉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2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作为探讨对象,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A组)、假手术组(B组)和红花黄色素联合单侧输尿管梗阻治疗组(C组),红花黄色素...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作为探讨对象,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A组)、假手术组(B组)和红花黄色素联合单侧输尿管梗阻治疗组(C组),红花黄色素剂量为每天5mg/kg,在大鼠造模之前1d予以腹腔注射,所有大鼠在术后10d处死,并比较三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组和C组大鼠可见显著肾间质纤维化变化,并发现凋亡细胞;与A组比较,C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改变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采用红花黄色素腹腔注射疗法有助于保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该作用机制为对肾小管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红花黄色素 细胞凋亡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