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蛭康胶囊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凝、溶栓活性研究
1
作者 龚铃 刘贵金 +1 位作者 张鑫 邓世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优化血蛭康胶囊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凝、溶栓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渗漉体积流量、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阿魏酸提取率、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凝血酶滴定... 目的优化血蛭康胶囊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凝、溶栓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渗漉体积流量、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阿魏酸提取率、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凝血酶滴定法考察体外抗凝活性,血凝块溶解法考察体外溶栓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4倍量70%乙醇浸泡24 h,渗漉体积流量2 mL/min,综合评分为108.49分。胶囊体外抗凝活性值为240 U/g。与阴性组比较,血蛭康胶囊中、高剂量组小鼠血凝块溶解率升高(P<0.05,P<0.0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体外抗凝、溶栓活性良好的血蛭康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蛭康胶囊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体外抗凝活性 体外溶栓活性 凝血酶滴定法 血凝块溶解法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邓世明 杨先会 +1 位作者 王宁 汤丽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48-2550,共3页
从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5,6,7,4′-四甲氧基黄酮(1),7-羟基-5,6,4′-三甲氧基黄酮(2),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3),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 从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5,6,7,4′-四甲氧基黄酮(1),7-羟基-5,6,4′-三甲氧基黄酮(2),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3),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5)。化合物1-5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假臭草 黄酮
下载PDF
长缘厚朴中的新苯醌及新木脂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18
3
作者 邓世明 程永现 +2 位作者 周俊 谭宁华 丁中涛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从长缘厚朴(Magnolia rostrata W. W. Smith)树皮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联烯丙基苯对苯醌类物质,命名为木兰醌magnoquinone(1),以及7个已知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厚朴酚magnolol ( 2 ), 和厚朴酚honokiol( 3 ), 4-o-methylhonokiol ( 4 ... 从长缘厚朴(Magnolia rostrata W. W. Smith)树皮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联烯丙基苯对苯醌类物质,命名为木兰醌magnoquinone(1),以及7个已知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厚朴酚magnolol ( 2 ), 和厚朴酚honokiol( 3 ), 4-o-methylhonokiol ( 4 ), 3-o-methylmagnolol(5), magnoldehyde B(6), magnolignan A(7)和 magnolignan C(8)。研究表明,长缘厚朴可作为中药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的代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缘厚朴 木兰科 木兰醌 新木脂素类化合物
下载PDF
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邓世明 刘军 +2 位作者 刘铁陵 何顺芬 唐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6期318-32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穿刺(adenoidectomy with auripuncture,AT+A)与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adenoidectomy with tympanostomy tube,AT+T)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收入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穿刺(adenoidectomy with auripuncture,AT+A)与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adenoidectomy with tympanostomy tube,AT+T)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收入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2例,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T+T组和AT+A组,其中AT+T组48例,AT+A组4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听阈的变化以及术后复发率和感染并发症等一系列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随访一年内两组患者听阈得到了明显的下降,纯音听力提高,但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T+T组总有效率97.9%,AT+A组的总有效率为95.4%,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AT+T组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为(7.3±0.8)d,感染率为6.3%,复发率为4.2%,AT+A组中耳积液的平均时间为(11.7±0.4)d,感染率为15.9%,复发率为11.4%,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AT+T和AT+A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的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听力水平,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AT+T较AT+A能显著缩短中耳积液时间,有效降低患儿的复发率和感染率,更加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耳炎 伴渗出液 腺样体切除术 鼓膜穿刺 鼓膜切开置管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邓世明 王宁 +1 位作者 汤丽昌 杨先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77-280,共4页
为深入研究假臭草对入侵作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用蒸馏水超声提取假臭草的有效成分,以绿豆、萝卜、春菜和牛筋草为受体,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假臭草超声提取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假臭草超声提取液能显著的... 为深入研究假臭草对入侵作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用蒸馏水超声提取假臭草的有效成分,以绿豆、萝卜、春菜和牛筋草为受体,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假臭草超声提取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假臭草超声提取液能显著的抑制颗粒小的种子的萌发,抑制植物幼根的生长;0.2%~0.4%的假臭草超声提取液能显著的促进绿豆、萝卜和春菜幼芽的生长,提高其幼叶叶绿素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臭草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下载PDF
海南桉树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邓世明 田庆 +2 位作者 陈祎平 殷清华 梁振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19-1920,共2页
目的研究海南产尾叶桉树叶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5-羟基-7,4′-二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 目的研究海南产尾叶桉树叶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5-羟基-7,4′-二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Ⅰ)、熊果醇(Ⅱ)、熊果酸(Ⅲ)、β-谷甾醇(Ⅳ)、sideroxylonal B(V)。结论化合物Ⅰ~V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Ⅳ为国内首次由该属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桉树叶 Sideroxylonal 黄酮 三萜
下载PDF
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邓世明 刘铁陵 +2 位作者 刘军 何顺芬 唐洪 《西部医学》 2015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2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治疗组)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并与2008年前用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进路治疗的2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2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治疗组)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并与2008年前用传统的Caldwell-Luc手术进路治疗的2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治疗组27例中治愈2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6例中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术中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保留鼻窦黏膜且彻底清除鼻窦内全部病变,定期复查冲洗能保证术后长期充分引流及通气的优点,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鼻窦炎 鼻内窥镜
下载PDF
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邓世明 杨先会 +1 位作者 陈祎平 宋延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86-1988,1994,共4页
目的研究瓜薤胸痹滴丸对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瓜薤胸痹滴丸1.54g/kg剂量组能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 目的研究瓜薤胸痹滴丸对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瓜薤胸痹滴丸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瓜薤胸痹滴丸1.54g/kg剂量组能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1.54g/kg和0.77g/kg剂量组能抑制急性血瘀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结论较高剂量瓜薤胸痹滴丸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减少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薤胸痹滴丸 大鼠急性血瘀模型 血液流变学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胆木叶的水溶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邓世明 汤丽昌 +1 位作者 王宁 杨先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0-1111,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胆木叶的水溶性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胆木叶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4个配糖体。经过波谱和理化性质分析分别鉴定为3,4... 目的研究中药胆木叶的水溶性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胆木叶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4个配糖体。经过波谱和理化性质分析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I)、胡萝卜苷(II)、山萘酚-3-O-(6″-O-α-L-鼠李吡喃糖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Ⅲ)、芦丁(Ⅳ)和Pumiloside(V)。结论化合物I、Ⅲ和Ⅳ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 水溶性成分 配糖体
下载PDF
长缘厚朴中的新配糖体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世明 戴好富 周俊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7-400,共4页
从长缘厚朴 (MagnoliarostrataW .W .Smith)干燥树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配糖体 ,1,1′ 联苯 6′ ,8′ ,9′ 三羟基 3 烯丙基 4 O β D吡喃葡萄糖苷 (1) ,以及 6个已知的苯丙素类配糖体 ,3,4 二羟基 -烯丙基 3 O α L... 从长缘厚朴 (MagnoliarostrataW .W .Smith)干燥树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配糖体 ,1,1′ 联苯 6′ ,8′ ,9′ 三羟基 3 烯丙基 4 O β D吡喃葡萄糖苷 (1) ,以及 6个已知的苯丙素类配糖体 ,3,4 二羟基 -烯丙基 3 O α L 吡喃鼠李糖 (1→ 6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2 ) ,3,4 二羟基 -烯丙基苯 3 O α L 吡鼠李糖 (1→ 2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3) ,sina paldehyde (E) O β D glucopyranoside (4) ,syringaresinol di O β D glucopynanoside (5 ) ,A阿克苷(E) (6 ) ,IcarisideE5 (7) ,经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缘厚朴 木兰科 苯丙素类配糖体 中药材
下载PDF
氧瓶燃烧法测定瓜薤胸痹滴丸中结合硫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世明 王宁 +1 位作者 汤丽昌 陈祎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00-2401,共2页
目的探讨"瓜薤胸痹滴丸"中结合硫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氧瓶燃烧法,过氧化氢溶液为吸收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结果该方法测定"瓜薤胸痹滴丸"中结合硫含量约为9.57 mg/g,回收率平均为99.5%,RSD为1.8%。结论该... 目的探讨"瓜薤胸痹滴丸"中结合硫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氧瓶燃烧法,过氧化氢溶液为吸收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结果该方法测定"瓜薤胸痹滴丸"中结合硫含量约为9.57 mg/g,回收率平均为99.5%,RSD为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高,专属性强,基质几乎无干扰,可用于"瓜薤胸痹滴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薤胸痹滴丸 氧瓶燃烧法
下载PDF
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粘膜下切除对比分析
12
作者 邓世明 徐开伦 +1 位作者 仲淑燕 李谋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16-516,共1页
关键词 鼻中隔成形术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 对比分析 发育异常
下载PDF
木奶果根、叶、果实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徐静 林强 +2 位作者 梁振益 邓世明 钟崇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39-442,共4页
首次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大戟科木奶果根、叶和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木奶果根中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37个峰,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8.46%,木奶果叶的挥发油与木奶果根中相同的有10种,占相对... 首次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大戟科木奶果根、叶和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木奶果根中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37个峰,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8.46%,木奶果叶的挥发油与木奶果根中相同的有10种,占相对含量的76.66%。木奶果果实的挥发油与木奶果根中相同的有7种,占相对含量的69.82%。本研究结果为木奶果根、叶和果实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奶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龚敏 苏奎 +2 位作者 杨先会 符文英 邓世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1-342,共2页
目的对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晶等方法对诺丽鲜果及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诺丽鲜果和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从诺丽... 目的对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晶等方法对诺丽鲜果及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诺丽鲜果和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从诺丽鲜果中分离并鉴定出了β-谷甾醇、异东莨菪亭内脂、熊果酸、熊果酸甲酯共4个化合物。而从诺丽发酵汁中分离鉴定出了β-谷甾醇、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东莨菪亭内脂共3个化合物。结论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中共有的化学成分为β-谷甾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丽鲜果 诺丽发酵汁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岭南山竹子叶三萜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宁 汤丽昌 +2 位作者 姚海萍 邓世明 杨先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00-2701,共2页
目的研究岭南山竹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类成分,其结构分别是:5(6)-gluten-3α-ol(1),24-Methylenecycloart-3-one(2),... 目的研究岭南山竹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类成分,其结构分别是:5(6)-gluten-3α-ol(1),24-Methylenecycloart-3-one(2),木栓酮(3),表木栓醇(4),熊果酸(5)。结论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山竹子叶 藤黄属 化学成分 三萜类成分
下载PDF
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及其抗MRS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苏奎 龚敏 +1 位作者 邓世明 周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9-30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胆木叶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胆木叶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对比分析,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挥发性成分的抗菌活性。结果鉴定了胆木叶中的14个化学成分和茎中的10个化... 目的对比分析胆木叶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胆木叶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对比分析,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挥发性成分的抗菌活性。结果鉴定了胆木叶中的14个化学成分和茎中的10个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大肠杆菌、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结论胆木叶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分别为烷酸46.30%和烯酸48.94%;在抗菌活性中,抗MRS的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 挥发性成分 抑菌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天然橡胶胶清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汤丽昌 王宁 +3 位作者 姚海萍 杨先会 邓世明 张朝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对天然橡胶胶清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硅胶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用理化方法及波谱手段解析其化学结构。从天然橡胶胶清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木栓酮(Ⅰ)、... 对天然橡胶胶清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硅胶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用理化方法及波谱手段解析其化学结构。从天然橡胶胶清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木栓酮(Ⅰ)、羽扇豆醇(Ⅱ)、β-谷甾醇(Ⅲ)、棕榈酸(Ⅳ)、硬脂酸(Ⅴ)、胡萝卜苷(Ⅵ)、尼古丁酸(Ⅶ)、琥珀酸(Ⅷ)、没食子酸(Ⅸ)、果糖(Ⅹ)、白坚木皮醇(Ⅺ)和6-hydroxy-cleistopholine(Ⅻ)。经检索,其中化合物Ⅰ、Ⅱ、Ⅵ、Ⅶ、Ⅸ和Ⅻ为首次从天然橡胶胶清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胶清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毛剪秋罗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戴好富 刘玉青 +2 位作者 邓世明 谭宁华 周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从毛剪秋罗 (Lychniscoronaria(L .)Desr.)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11个已知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 :tricin 7 O glucopyranoside(1) ,(+) isoscoparin(2 ) ,epoxyactinidionoside(3) ,1α ,2 0R hydroxyecdysone(4... 从毛剪秋罗 (Lychniscoronaria(L .)Desr.)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11个已知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 :tricin 7 O glucopyranoside(1) ,(+) isoscoparin(2 ) ,epoxyactinidionoside(3) ,1α ,2 0R hydroxyecdysone(4 ) ,ecdysterone(5 ) ,polypodingB(6 ) ,ecdysterone 2 2 O β D glucopyranoside(7) ,stigmast 5 ene 3 one(8) ,taraxerol(9) ,α tocopherol(10 ) ,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 4 O β D glucopyra noside(11)。此外 ,还分离得到 β 谷甾醇和胡萝卜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竹科 毛剪秋罗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鸡骨香的萜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先会 陈尚文 +1 位作者 林强 邓世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2-274,共3页
对传统药用植物鸡骨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鸡骨香根中分离得到4个已知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llotucin B(Ⅰ)、Cyperenoicacid(Ⅱ)、Ent-spathulenol(Ⅲ)、Cyperenol(Ⅳ)。其中化合物Mallotucin B、Ent-spathulenol和Cyperenol均... 对传统药用植物鸡骨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鸡骨香根中分离得到4个已知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llotucin B(Ⅰ)、Cyperenoicacid(Ⅱ)、Ent-spathulenol(Ⅲ)、Cyperenol(Ⅳ)。其中化合物Mallotucin B、Ent-spathulenol和Cyperenol均为首次从鸡骨香根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鸡骨香 萜类成分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宁 汤丽昌 +1 位作者 杨先会 邓世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82-1887,共6页
外来入侵杂草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对我国生态和经济的影响已备受关注,国内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还比较少。通过对假臭草化学成分的分析,为资源化利用该外来入侵植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柱色谱从外来入侵植物... 外来入侵杂草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对我国生态和经济的影响已备受关注,国内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还比较少。通过对假臭草化学成分的分析,为资源化利用该外来入侵植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柱色谱从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经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Ⅰ)、3-甲氧基槲皮素(Ⅱ)、木犀草素(Ⅲ)、芹菜素(Ⅳ)、7,4′-二羟基-5,6-二甲氧基黄酮(Ⅴ)、咖啡酸(Ⅵ)、木栓酮(Ⅶ)、24-乙基-Δ7,22-胆甾二烯-3-酮(Ⅷ)、豆甾醇(Ⅸ)、β-谷甾醇(Ⅹ)。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Ⅳ、Ⅴ、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Ⅴ和Ⅷ外其他8种化合物,均具有医学和农业等方面利用价值。这为假臭草开发成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假臭草 资源化利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