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评价指标分析
1
作者 梁天薇 邓亚胜 +4 位作者 黄慧 荣娜 刘鑫 王玉洁 林江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对已报道的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S)动物模型制备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模型制备各要素和检测指标的优缺点,为优化相关动物模型并规范其在新药疗效评价中的运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围绝经... 目的对已报道的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S)动物模型制备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模型制备各要素和检测指标的优缺点,为优化相关动物模型并规范其在新药疗效评价中的运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围绝经期综合征”和“perimenopausal syndrome”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6年1月—2023年2月发表的与PS动物模型制备相关的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PS动物模型制备的实验文献,梳理文献中详细记载的实验动物品系、造模方法、给药时长、阳性药物、检测指标等相关信息。将上述信息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Excel2010表格建立PS动物模型数据库,系统归纳总结模型制备要素和评价指标,并用Excel20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47篇文献。制备PS动物模型常选用SD大鼠(164次,65.86%)和Wistar大鼠(35次,14.06%)。造模方法常选择双侧卵巢摘除法(139次,53.87%)和自然老化法(43次,16.80%)。用于建模的大鼠年龄从7周龄~18月龄不等,其中以3月龄大鼠(22次,21.78%)最常用。关于检测指标,大多采用血清生化、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组织形态学、一般情况观察、行为学观察以及脏器组织蛋白免疫印迹等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检验模型是否成功制备常选用西医评价指标,西医常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方法判定动情周期(125次,85.04%),待实验者观察到实验动物动情周期紊乱或不规则即可认为模型制备成功;同时也有部分文献通过检测发现血清雌二醇含量明显降低来判定造模成功(5次,3.04%)。中医证型评价常采用中西医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实验者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辅以一般情况观察判断中医证型(3次,2.04%)。结论目前已有的PS动物模型制备方法较多,但相关研究在动物种属选择、动物年龄、造模成功标准、中医证型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动物模型 制备方法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应用分析
2
作者 邓亚胜 黄慧 +1 位作者 梁天薇 林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本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慢性支气管炎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收集2000年1月~2022年1月慢性...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本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慢性支气管炎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收集2000年1月~2022年1月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模型动物种属、造模方法、检测指标、阳性对照用药、给药时间以及证候造模情况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章筛选出24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动物种类多选用SD大鼠(126次,51.85%),其次为Wistar大鼠(70次,28.81%),昆明小鼠(30次,12.35%),动物的性别以雄性居多(120次,49.38%);造模方式多选用烟熏法(111次,46.91%)、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烟熏法(44次,18.11%)以及气管内注射LPS法(43次,17.70%),造模周期多为20~30 d(146次,60.08%);常采用的检测指标为支气管肺组织病理(143次,20.82%)、血清(99次,14.4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82次,11.93%),一般状况(66次,9.61%)等;在含有阳性对照药的131篇文献中,使用最多的是桂龙咳喘宁胶囊(30次,21.58%),其次为醋酸地塞米松(28次,20.14%);文献挖掘涉及中医证型动物模型有肺气虚证10篇,肺阴虚证1篇。结论当前CB动物模型的建立多采用单因素烟熏法以及LPS气管内注射联合烟熏法。模型动物常选取SD/Wistar大鼠或昆明小鼠,造模周期多控制在20~30 d,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的效率。模型的评价标准多结合支气管肺组织病理、一般状况、血清、肺泡灌洗液等指标综合判断。此后的研究过程中应当注重CB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同时建立出统一化、规范化的造模标准和相关模型评价指标,以期为构建更加合理的CB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动物模型 数据挖掘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制备要素和模型评价的文献分析
3
作者 邓亚胜 黄慧 +2 位作者 梁天薇 荣娜 林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9-207,共9页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的动物模型的制备要素,为动物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收集2000年1月—2022年1月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模型动物、模型种类性别...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的动物模型的制备要素,为动物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收集2000年1月—2022年1月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模型动物、模型种类性别、造模方式、具体造模方法等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出24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动物种属多选用SD大鼠(126篇,51.85%),其次为Wistar大鼠(70篇,28.81%),昆明小鼠(30篇,12.35%),动物性别以雄性居多(120篇,49.38%);造模方式以烟熏法(114篇,46.91%)、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及其复合因素造模方法(102篇,41.98%)为主。模型的评价标准包括模型动物一般状况、肺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结论收集分析了国内外22年来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制备的文献,对文献中造模动物种属、动物性别、造模方法、造模试剂及用量、造模周期等模型制备要素进行整理归纳,同时对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成功造模后的检测指标进行评价,以期构建出重现性好、成功率高与临床疾病吻合的动物模型,为提高动物模型构建效率、科学评价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动物模型 制备要素 参考指标
原文传递
烟雾刺激法诱导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4
作者 邓亚胜 林江 +4 位作者 黄慧 梁天薇 荣娜 郑艺清 范燕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6,共9页
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增加了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烟雾刺激法是临床动物实验中常用于制备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包括香烟烟雾刺激和浓烟烟雾刺激,主要是模仿空气环境污染的致病原理进行动物模型... 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增加了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烟雾刺激法是临床动物实验中常用于制备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包括香烟烟雾刺激和浓烟烟雾刺激,主要是模仿空气环境污染的致病原理进行动物模型的制备。通过在动物模型上实施药物干预,是研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减轻疾病症状药物的关键。当前阶段,中药或中医外治对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疗法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构建出与临床呼吸系统疾病重现性好、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对于防治和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尤为重要。该文主要从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呼吸系统造成的危害入手,阐述烟雾刺激法的致病机制以及动物模型制备要素和方法,并分析烟雾刺激法构建的动物模型在中药和中医外治当中的应用,为构建更加合理的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及中医新疗法和新药物的出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刺激法 动物模型 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南珠粉对皮肤光老化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5
作者 邓亚胜 韩丝银 +4 位作者 黄慧 梁天薇 郑艺清 范燕萍 林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9期2675-2686,共12页
目的 观察南珠粉对皮肤光老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南珠粉对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5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南珠粉组,每组5只。模型组、南珠粉组小鼠采用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照射8周制备皮肤光老... 目的 观察南珠粉对皮肤光老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南珠粉对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5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南珠粉组,每组5只。模型组、南珠粉组小鼠采用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照射8周制备皮肤光老化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南珠粉组给予南珠粉膏剂外用4周。干预结束后收取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物种的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肠道菌群结构、环境因子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小鼠皮肤呈光老化状态,组织结构损伤严重;南珠粉组小鼠皮肤光老化状态明显减轻,接近于正常组。模型组Alpha多样性指数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均<0.05),南珠粉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s evenness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正常组与模型组相距最远,南珠粉组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在门水平上,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拟杆菌门、疣微菌目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丰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南珠粉组蓝细菌门丰度明显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unidentified_S24-7菌属、瘤胃球菌属、柄杆菌属下调,unclassified_Bacillaceae菌属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南珠粉组unidentified_S24-7菌属、瘤胃球菌属、柄杆菌属上调,unclassified_Bacillaceae菌属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EfSe分析发现毛螺菌属、梭菌目、噬纤维菌目、炭疽芽孢杆菌纲、噬冷菌属、环状菌科、瘤胃球菌科、丁酸菌属等在南珠粉组富集;环境因子关联分析显示,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活性和酪氨酸酶(TYR)含量与乳酸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呈正相关(P均<0.05),与阿克曼氏菌属、普雷沃氏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呈负相关(P均<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阿克曼氏菌属、普雷沃氏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呈正相关(P均<0.05),与乳酸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呈负相关(P均<0.05)。PICRUSt功能预测发现,3组小鼠肠道菌群显著富集在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复制和修复、转录、翻译等功能通路,南珠粉组在蛋白酶体、光合作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生物合成通路上更为显著。结论 皮肤光老化与肠道菌群结构改变相关,南珠粉可能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发挥治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光老化 南珠粉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下载PDF
珍珠、珍珠母、珍珠贝肉、珍珠母液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邓亚胜 梁天薇 +2 位作者 黄慧 荣娜 林江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625-1629,共5页
珍珠、珍珠母、珍珠贝肉、珍珠母液是由多种有机物、无机物构成,包括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多糖、多肽等物质,因此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成骨活性、抗氧化活性、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改善记忆障碍、抗惊厥和镇静催眠、抗炎和抗凋亡... 珍珠、珍珠母、珍珠贝肉、珍珠母液是由多种有机物、无机物构成,包括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多糖、多肽等物质,因此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成骨活性、抗氧化活性、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改善记忆障碍、抗惊厥和镇静催眠、抗炎和抗凋亡、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故本文针对近年来珍珠、珍珠母、珍珠贝肉、珍珠母液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珍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 珍珠母 珍珠贝肉 珍珠母液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综述
下载PDF
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制备要素和受试物数据的文献分析
7
作者 邓亚胜 林江 +5 位作者 甘池伶 曾官凤 黄嘉茵 邓慧芳 麻颖贤 韩丝银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06-414,共9页
目的分析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和受试物情况,为该动物模型的制备和完善提供参考,也为科学评价受试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收集2010—2022年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制备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记载... 目的分析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和受试物情况,为该动物模型的制备和完善提供参考,也为科学评价受试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收集2010—2022年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制备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模型动物种类、性别、造模方法、造模周期、辐射光源与造模部位距离、累计辐射量、检测指标、受试物(药物或治疗手段)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257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其中模型动物使用最多的是SKH-1无毛小鼠,其次为SD大鼠和KM小鼠;动物的性别选择以单一雌性为主,常采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作为辐射光源,辐射光源与造模部位的距离多为30 cm,造模周期多控制在40~60 d;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累计照射剂量在100~150 J/cm2的所占比例最大,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累计照射剂量在5~10 J/cm2的所占比例最大。模型建立后采用的检测指标为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皮肤组织匀浆、纤维染色、免疫印迹检查等。受试物包括中药、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复方、化学药、生物制剂以及其他治疗手段,同时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还应用于中医外治、物理疗法、阳性对照药方面的临床疗效研究。结论皮肤光老化动物实验常选用SKH-1雌性无毛小鼠,采用UVB作为辐射光源,造模周期多控制在40~60 d,UVB累计照射剂量在0~10 J/cm2,按照最小红斑量(minimum erythema dose,MED)逐周递增方式进行造模,具有成模率高、重现性好以及与临床疾病高度吻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光老化 动物模型 造模要素 受试物 SKH-1无毛小鼠 中波紫外线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连理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
8
作者 邓亚胜 黄慧 +1 位作者 梁天薇 林江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2111-2120,2152,共11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连理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连理汤6味中药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DrugBank、TTD、DISEASES、GeneCards^(?)等数据库获...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连理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连理汤6味中药的活性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DrugBank、TTD、DISEASES、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UC的相关靶点;对连理汤活性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和UC的相关靶点取交集;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连理汤治疗UC的“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以筛选主要活性化学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对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获得连理汤活性化学成分110个,作用靶点229个,UC相关靶点1 538个,取交集后获得134个连理汤治疗UC的相关靶点。通过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获得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芒柄花黄素等11个主要活性化学成分,通过构建PPI网络筛选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肿瘤抑癌蛋白p53(TP53)、IL-1B、原癌基因C-Jun(JUN)等10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交集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与凋亡过程、炎症反应、信号转导等有关,涉及的细胞组分与细胞核、胞质溶胶、蛋白质复合物、核质等有关;涉及的分子功能与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交集靶点主要富集在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缺氧信号因子1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芒柄花黄素、β-谷甾醇等与核心靶点AKT1、TNF、IL-6、TP53、IL-1B、JUN等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结论 连理汤治疗U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连理汤的多个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可能通过AKT1、TNF、IL-6、TP53、IL-1B、JUN等多个靶点作用于多个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炎、免疫调节、维持肠黏膜免疫屏障、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U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理汤 溃疡性结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评价与分析
9
作者 黄慧 邓亚胜 +4 位作者 梁天薇 郑艺清 范燕萍 荣娜 林江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22-428,共7页
目的分析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的造模特点,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制备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归纳文献中记载的实验动物种类、造模方法、造模周期、高... 目的分析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的造模特点,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制备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归纳文献中记载的实验动物种类、造模方法、造模周期、高频检测指标和阳性药物种类等,并通过NoteExpress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93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其中动物种类多选用SD大鼠(68次,73.12%),其次为C57BL/6小鼠(13次,13.98%);造模方法多选用雷公藤制剂造模法(38次,40.86%),其次为环磷酰胺造模法(28次,30.11%);高频检测指标为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测(93次,23.97%)、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72次,18.56%);在含有阳性对照药物的64篇文献中,西药使用频数最多的是雌激素(50次,62.50%),中药以坤泰胶囊(2次,2.50%)用药频数最高。结论当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的建立多采用雷公藤制剂造模法和环磷酰胺造模法,模型动物常选取SD大鼠,能有效地提高实验效率;应综合卵巢组织病理、血清生化指标等多种检测结果进行模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动物模型 文献分析 模型评价 大鼠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