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梅丸对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黄胜林 陈锦锋 +2 位作者 邓健敏 韩宇斌 张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乌梅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根除Hp疗法治疗,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乌梅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根除Hp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乌梅丸联合四联根除Hp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转阴情况、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胃镜及病理情况、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结果:治疗组Hp转阴率(96.00%)较对照组(82.00%)更高(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较对照组(76.00%)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胃镜及病理情况评分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GⅠ、PGⅡ水平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乌梅丸应用于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能够促进Hp转阴情况、临床症状改善,促进临床疗效提高,改善胃黏膜萎缩情况,提高PGⅠ及PG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乌梅丸
下载PDF
痛泻要方加味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邓健敏 郅敏 +1 位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痛泻要方加味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痛泻要方加味(处方:炒白术、防风、白芍、陈皮、木香、茯苓、白扁豆、山药、黄芩、柴胡)配合心理疗法治... 目的:观察中药痛泻要方加味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痛泻要方加味(处方:炒白术、防风、白芍、陈皮、木香、茯苓、白扁豆、山药、黄芩、柴胡)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思密达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总体症状的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泻、腹胀、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明显改善,其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痛泻要方加味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缓解腹泻、腹胀、腹痛、情绪障碍等主要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 心理治疗
下载PDF
心理疗法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邓健敏 郅敏 +1 位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8期935-936,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心理疗法联合中药痛泻要方加味及单用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2周;对肠易激综合征总体症状的疗...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心理疗法联合中药痛泻要方加味及单用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2周;对肠易激综合征总体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高于对照组之80.00%;且腹泻、腹胀、腹痛、情绪障碍各症状前后积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疗法联合中药痛泻要方加味能有效缓解腹泻、腹胀、腹痛等主要症状,且在改善情感障碍症状方面更具优势,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 心理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细胞因子及疗效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健敏 韩宇斌 +1 位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0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粉口服。8周后比较IL-6...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粉口服。8周后比较IL-6的变化、内镜及组织学疗效。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内镜下炎症程度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炎症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炎症细胞因子IL-6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IL-6的下降与内镜及组织学的改善呈正相关。结论丹参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降低炎症细胞因子IL-6水平,且在内镜及组织学上的改善更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溃疡性结肠炎 丹参 柳氮磺胺吡啶 细胞因子IL-6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健敏 韩宇斌 +1 位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粉口服。6周后比较临床症状、内镜及组织学疗效... 目的探讨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粉口服。6周后比较临床症状、内镜及组织学疗效。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镜下炎症程度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织学炎症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联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溃疡性结肠炎 丹参 柳氮磺胺吡啶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健敏 陈锦锋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愈疡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愈疡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 目的观察愈疡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愈疡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访半年,观察胃镜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Hp再感染率的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63.46%;组间胃镜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其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疗程结束后3个月、半年,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4.76%(1/21)、23.81%(5/21),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0.77%(4/13)、53.85%(7/13);两组3个月、半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程结束后3个月、半年,治疗组Hp再感染率分别为9.38%(3/32)、25.00%(8/32),对照组Hp再感染率分别为19.05%(4/21)、61.90%(13/21);两组3个月、半年的Hp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疡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与Hp再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肝胃郁热证 愈疡汤 三联疗法 复发率
原文传递
中西医治疗活动期克罗恩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健敏 黄胜林 陈锦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失笑散联合美沙拉嗪颗粒在治疗克罗恩病中的作用及对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6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失笑散。12周后比较血小板相关参数、... 目的探讨失笑散联合美沙拉嗪颗粒在治疗克罗恩病中的作用及对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6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失笑散。12周后比较血小板相关参数、内镜疗效。结果对照组内镜下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为9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小板、血小板平均体积、D-二聚体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内镜的改善呈正相关。结论失笑散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克罗恩能明显降低血小板相关参数,且内镜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活动期克罗恩病 失笑散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体积 D-二聚体
下载PDF
溃克灵治疗克罗恩病2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健敏 陈锦锋 《河南中医》 2015年第5期1172-1173,共2页
目的:观察溃克灵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溃克灵和5-氨基水杨酸或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和5-氨基水杨酸或柳氮磺吡啶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 目的:观察溃克灵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溃克灵和5-氨基水杨酸或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和5-氨基水杨酸或柳氮磺吡啶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化C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肝肾功能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溃克灵治疗克罗恩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溃克灵 5-氨基水杨酸 柳氮磺吡啶 强的松
下载PDF
肝积方对中晚期肝癌患者SIL-2R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田华琴 徐学群 +2 位作者 梁贵文 黄志庆 邓健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89-90,共2页
观察肝积方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游离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及T细胞亚群 (CD3 ,CD4和CD8)的影响。方法 :给予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药肝积方煎剂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检测治疗前后SIL - 2R ,CD3 ,CD4 和CD... 观察肝积方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游离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及T细胞亚群 (CD3 ,CD4和CD8)的影响。方法 :给予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药肝积方煎剂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检测治疗前后SIL - 2R ,CD3 ,CD4 和CD8的变化。结果 :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经配对t检验 ,有统计学意义 ,SIL - 2R ,P <0 .0 5 ;CD3 ,P <0 .0 1;CD4 /CD8治疗后提高 2 1%。结论 :肝积方可以降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SIL - 2R的水平 ,同时可以升高CD4 /CD8比值 ,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积方 肝癌 SIL-2R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芍药汤合白头翁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锦锋 陈建林 +1 位作者 韩宇斌 邓健敏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48,共2页
目的:评价芍药汤合白头翁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和结肠... 目的:评价芍药汤合白头翁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和结肠镜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相当。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芍药汤合白头翁汤辨证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安全、有效,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替换治疗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芍药汤 白头翁汤
下载PDF
加味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脑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1 位作者 邓健敏 韩宇斌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管活性肽(VIP)、神经肽(NPY)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VIP、SS和S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VIP、SS和SP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痛泻要方 肝郁脾虚 肠易激综合征 血清脑肠肽
下载PDF
加减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2 位作者 毛雪梅 韩宇斌 邓健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11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总疗效及对胃排空复常率、胃动力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5例FD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服用西药吗丁啉片剂与安慰剂(糖水),治疗组服用加减四逆散汤剂与安慰剂片剂... 目的观察加减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总疗效及对胃排空复常率、胃动力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5例FD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服用西药吗丁啉片剂与安慰剂(糖水),治疗组服用加减四逆散汤剂与安慰剂片剂;比较两组在总疗效、胃排空复常率、胃动力指标、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FD胃排空复常率及胃动力指标接近,治疗组总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泄热、理气和胃之加减四逆散对FD肝胃郁热证的综合疗效较之吗丁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力 胃排空 四逆散
下载PDF
清胰汤联合ERCP、EST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2 位作者 毛雪梅 韩宇斌 邓健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9期1467-1468,共2页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ERCP、EST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ERCP、EST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ERCP、EST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ERCP、EST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ERCP、EST及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能够提高胆源性胰腺炎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价格便宜,适合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清胰汤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胆道口括约肌切开术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胃癌前病变对COX-2、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锴 陈锦锋 +2 位作者 关小明 邓健敏 韩宇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胃癌前病变对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92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益气活血方结合穴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胃癌前病变对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92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益气活血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COX-2、VEGF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痛、痞满、嗳气、纳差、乏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X-2(30.25±7.96)ng/ml、VEGF(96.41±23.68)ng/L均低于对照组的(61.64±9.18)ng/ml、(132.58±30.19)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中医证候积分,降低COX-2、VEGF表达,有助于降低癌变几率、减慢癌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益气活血方 穴位贴敷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运动障碍型FD患者NO、Gas及MTL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1 位作者 毛雪梅 邓健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7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加味四逆散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 目的观察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加味四逆散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随机分为加味四逆散组、吗叮林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随机双盲法治疗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运动障碍型FD患者血液中MTL、Gas的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测定血浆NO的含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as、一氧化氮(NO)、血浆胃动素(MTL)变化情况。结果加味四逆散能提高MTL水平(P<0.01),降低血清Gas(P<0.01),引起NO水平异常改变(P<0.01),其作用与吗叮啉相仿。结论加味四逆散能有效治疗运动障碍型FD,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胃动素 胃泌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浅表占位性病变30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志庆 田华琴 +3 位作者 余寿益 梁贵文 徐学群 邓健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浅表占位性病变 经皮穿刺 活检 诊断学
下载PDF
补益脾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对胃黏膜组织Akt、c-Me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宇斌 陈锦锋 +1 位作者 陈建林 邓健敏 《现代医院》 2018年第8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研究补益脾胃方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胃炎对胃黏膜组织Akt、c-Me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益脾胃方联... 目的研究补益脾胃方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胃炎对胃黏膜组织Akt、c-Me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益脾胃方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脘胀满、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疲乏无力、大便稀溏、脉沉弱)积分改善情况,另比较两组胃粘膜组织蛋白激酶B(Akt)、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脘胀满、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疲乏无力、大便稀溏、脉沉弱等各项数据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胀满、食少纳呆、疲乏无力、大便稀溏、脉沉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kt、c-Met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kt、c-Me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脾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明显,对胃粘膜炎性病变具有较好控制作用,可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脾胃 奥美拉唑 慢性胃炎 AKT c-Met
下载PDF
10200例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锦锋 陈建林 +3 位作者 邓健敏 韩宇斌 潘倩萍 陈莉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7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的发病学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十年(1996年6月~2006年5月)经胃镜检查出的10200例消化性溃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UlcerDU)8228例;胃溃疡(GastricUlcerGU)1246例;复...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的发病学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十年(1996年6月~2006年5月)经胃镜检查出的10200例消化性溃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UlcerDU)8228例;胃溃疡(GastricUlcerGU)1246例;复合性溃疡(CombinedUlcerCU)7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检出率高达89%,胃溃疡的H.pylori检出率达71%。结论本组消化性溃疡检出率较高,其发病和胃镜诊断特点基本符合消化性溃疡的一般规律,但性别构成比、病种构成比、HP感染状况、发病季节性等方面存在某些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内窥镜诊断与分析 发病学
下载PDF
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健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17期21-23,共3页
阐述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以云计算来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建议,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在应用云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云计算 数字图书馆 信息资源
下载PDF
柴枳煎剂对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Gas、NO及MTL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建林 陈锦锋 +1 位作者 邓健敏 韩宇斌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柴枳煎剂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结果:手术治疗共68例,死亡7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5例,手术组中术前未出现休克患者,无死亡病例。方法:使用柴枳煎剂治疗运动障碍型FD38例,与口服吗... 目的:探讨柴枳煎剂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结果:手术治疗共68例,死亡7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5例,手术组中术前未出现休克患者,无死亡病例。方法:使用柴枳煎剂治疗运动障碍型FD38例,与口服吗叮啉片剂37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as、一氧化氮(NO)、血浆胃动素(MTL)变化情况。结果:柴枳煎剂能提高MTL水平(P<0.01),降低血清Gas(P<0.01),引起NO水平异常改变(P<0.01),其作用与吗叮啉相仿。结论:柴枳煎剂能有效治疗运动障碍型FD,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胃动素 胃泌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