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热化学流体吞吐解除岩石储层反凝析伤害评价
1
作者 文开丰 李浩 +4 位作者 龚浩研 王超 袁丹 李博远 邓宝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为长期有效解除凝析气藏反凝析带来的储层伤害,提出了一种注热化学流体吞吐解除凝析油堵塞孔喉的新方法。针对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3类岩石,开展了注热化学流体吞吐岩心驱油实验,评价了热化学流体解除凝析油堵塞的可行性,并基于核... 为长期有效解除凝析气藏反凝析带来的储层伤害,提出了一种注热化学流体吞吐解除凝析油堵塞孔喉的新方法。针对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3类岩石,开展了注热化学流体吞吐岩心驱油实验,评价了热化学流体解除凝析油堵塞的可行性,并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吞吐前后3类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明确了热化学流体解除反凝析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热化学流体(NH_(4)Cl和NaNO_(2))在乙酸溶液催化下能够迅速释放大量气体和蒸汽,提高岩心压力和温度,降低原油黏度,使凝析油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减小渗流阻力。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岩心注热化学流体吞吐累积凝析油采出程度分别为65.7%,73.9%和46.3%。其中,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岩心仅需2轮吞吐即可有效清除55.5%和67.6%的凝析油堵塞。而页岩岩心需要延长焖井时间及增加吞吐次数方能提高凝析油的采出程度。热化学流体吞吐后,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岩心平均孔径分别由0.37,1.04和0.0021μm增大至0.84,2.04和0.0058μm。热化学流体吞吐效果是注CH_(4)吞吐和注甲醇吞吐效果的1.85和1.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流体 致密砂岩 碳酸盐岩 页岩 反凝析 孔隙结构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井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有效性表征及分级预测
2
作者 张子为 赵雅庆 +4 位作者 黄文科 薛媛竹 潘晓丽 邓宝康 于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3-579,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三叠系致密砂岩油层为例,利用两个截止值将岩石孔隙空间划分为小尺寸孔隙、中等尺寸孔隙和大尺寸孔隙3部分,分别计算了小尺寸中等尺寸和大尺寸孔隙占整个岩石孔隙尺寸的百分比。结合核磁孔隙度、核磁共振T_(2)几... 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三叠系致密砂岩油层为例,利用两个截止值将岩石孔隙空间划分为小尺寸孔隙、中等尺寸孔隙和大尺寸孔隙3部分,分别计算了小尺寸中等尺寸和大尺寸孔隙占整个岩石孔隙尺寸的百分比。结合核磁孔隙度、核磁共振T_(2)几何均值,构建了反映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的有效性指数,利用其直观定量表征目标储层的有效性。分析了储层有效性指数与米采液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其将目标储层划分为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储层有效性 分级预测 致密砂岩
下载PDF
多层合采气井产量劈分新方法及其在神木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建伟 赖雅庭 +4 位作者 鲁莎 赵当妮 陈江萌 袁丹 邓宝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在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多层合采气井的产量劈分一直是制约产能评价与动态分析的难题。目前已有的劈分方法考虑因素多、误差大,且劈分结果固定,无法描述气井生产过程中小层产量贡献率变化特征,导致小层储量动用情况不清,无法适时制定多层... 在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多层合采气井的产量劈分一直是制约产能评价与动态分析的难题。目前已有的劈分方法考虑因素多、误差大,且劈分结果固定,无法描述气井生产过程中小层产量贡献率变化特征,导致小层储量动用情况不清,无法适时制定多层合采气藏高效开发调整对策。结合气井产能方程以及定容气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利用测井解释静态参数计算分层产能系数及控制储量初值,通过迭代拟合多层合采井井口产量与产气剖面测试单层产量贡献率,求取小层动态产能指数以及动态控制储量,在此基础上预测气井实时动态分层产量贡献。研究结果表明:①计算方法与实际测试结果吻合程度较高;②该方法实现了合采井分层产量贡献及其变化规律评价;③动、静态分层产能指数及控制储量倍比关系可应用于地质特征相近但无产气剖面测试邻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产量劈分 产能指数 控制储量 产气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气注CO2吞吐解吸特征
4
作者 黄丹 余浩杰 +5 位作者 李武科 冯敏 邓宝康 于占海 吴小宁 郭愿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2-480,共9页
探讨吞吐过程中CO2与吸附气作用机理对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意义。基于低场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长7段页岩开展了注CO2吞吐实验,通过对T2谱分布中的吸附态、游离态和自由态CH4的识别与标定,从微观孔隙尺度研究了... 探讨吞吐过程中CO2与吸附气作用机理对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意义。基于低场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长7段页岩开展了注CO2吞吐实验,通过对T2谱分布中的吸附态、游离态和自由态CH4的识别与标定,从微观孔隙尺度研究了CO2注入后焖井阶段和衰竭降压过程中吸附气的解吸机理,定量表征了多态CH4间的转化特征和采出程度。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页岩体系饱和压力的升高,3种形态CH4的赋存量也在不断增加。在CO2注入后的焖井阶段,吸附态CH4的解吸效率随焖井时间的增加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而解吸速率则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解吸后的吸附态CH4会向游离态发生转换,但并不能直接转换为自由态。在衰竭降压过程中,随着吸附态CH4含量的减少,多态CH4间的动态转换平衡被破坏,当吸附态向游离态再向自由态转换的速率小于产气速率时,自由态CH4对应的波峰将消失。衰竭降压可以提高游离态和自由态CH4的采出程度,但很难增大吸附态CH4的采出程度,且衰竭降压开发时存在一定的压力下限(5.8 MPa),当压力低于此下限时,继续降压对多态CH4采出程度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气 CO2吞吐 吸附气 核磁共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邓宝康 李军建 +2 位作者 高银山 王新星 郭愿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25,共7页
注CO2吞吐是提高致密油藏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研究吞吐过程中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提高CO2吞吐效果的关键。基于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7储层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不同注气压力下CO2吞吐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注气... 注CO2吞吐是提高致密油藏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研究吞吐过程中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提高CO2吞吐效果的关键。基于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7储层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不同注气压力下CO2吞吐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注气压力、吞吐次数和闷井时间对不同直径孔隙中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注气压力的升高,驱油方式发生变化,原油最终采收率不断增大,所需吞吐次数不断减少,平均采油速度不断提高;当注气压力大于最小混相压力(MMP)时,CO2能够进入微细孔隙,甚至抽提出死孔隙中的原油,降低最小孔隙动用下限;当注气压力保持恒定时,增加吞吐次数无法降低微细、小孔隙中剩余油饱和度,但却能够有效降低中等、大孔隙内的剩余油饱和度;当注气压力大于最小抽提压力(MEP)时,增加闷井时间不但能够提高中等、大孔隙中原油采收率,还能降低最小孔隙动用下限;中等孔隙和大孔隙内的剩余油仍然是CO2吞吐挖潜的主要方向。研究成果为姬塬油田长7段储层的注气开发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吞吐 剩余油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 核磁共振 注气吞吐 孔隙直径 闷井时间
下载PDF
敷脐为主治疗小儿麻痹性肠梗阻23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宝康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7-18,共2页
小儿麻痹性肠梗阻属中医“肠痹”、“关格”、“肠结”、“腹胀”等范畴,由湿热蕴结肠胃,或脾肺气虚运化无力,气机痹阻而成,临床所见有热毒型与元气亏虚型。用葱白为主外敷神阙穴救治23例,1例死亡,22例获痊愈,有效率为95.6%。
关键词 小儿疾病 肠梗阻 敷脐 神阙穴
下载PDF
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延长组长4+5段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晓丽 王洪君 +3 位作者 李军建 马国涛 肖晖 邓宝康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2期275-281,共7页
近年来,低阻油层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不断被发现,逐渐成为主要产油层。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低阻油层,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及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研究该地区长4+5低阻油层成因... 近年来,低阻油层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不断被发现,逐渐成为主要产油层。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低阻油层,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及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研究该地区长4+5低阻油层成因,认为构造圈闭幅度低、束缚水饱和度与地层水矿化均较高等是造成油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因素。利用交会图版法、电阻率差异法及计算自然电位差法3种方法,结合试油资料,对低阻油层进行定性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地区 延长组长4+5 低阻油层 成因 识别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西峰东部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树勋 郑荣才 +4 位作者 高进省 邓宝康 郭愿刚 王昌勇 马茗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1-721,733,共12页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区。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手段,对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长8油层组储集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先后经...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区。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手段,对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长8油层组储集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交代、溶蚀、自生矿物的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最大。压实作用及碳酸盐的早期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特别是薄层砂岩快速致密化的主要原因;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和高岭石的充填胶结,容易降低储层渗透性,对储层造成较大伤害;早期绿泥石环边的胶结作用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的保存,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具有积极意义,而破裂作用有利于提高储层渗透性和溶蚀作用的进行。研究区西南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化 碳酸盐胶结 绿泥石环边胶结 破裂作用 长8油层组 西峰
下载PDF
神阙穴外治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宝康 《湖南中医杂志》 1990年第6期45-46,共2页
神阙穴,俗名脐中,又名气舍、维会、下丹田。日本丹波元简在《诊病奇亥》中称脐中为:“通五脏而真神往来之门”,“神气之穴”。“保生之根”。台北杨维杰《针灸经穴学》说:神阙穴有“温通元阳,开窍复苏,运肠胃气机,化寒湿积滞”之穴性。... 神阙穴,俗名脐中,又名气舍、维会、下丹田。日本丹波元简在《诊病奇亥》中称脐中为:“通五脏而真神往来之门”,“神气之穴”。“保生之根”。台北杨维杰《针灸经穴学》说:神阙穴有“温通元阳,开窍复苏,运肠胃气机,化寒湿积滞”之穴性。笔者应用敷脐疗法治疗儿科疾病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阙穴 脐中 儿科 敷脐疗法
下载PDF
妇科千金片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9例临床观察(二等奖)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宝康 廖兰芝 邓雯 《湖南中医杂志》 1999年第4期40-40,共1页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妇科千金片具有清湿热、解瘀毒、益气血、强脾肾之功,是临床治疗妇科经、带诸症佳药。笔者在临床使用时发现妇科千金片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也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笔者采用妇科千金片治...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妇科千金片具有清湿热、解瘀毒、益气血、强脾肾之功,是临床治疗妇科经、带诸症佳药。笔者在临床使用时发现妇科千金片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也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笔者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本病59例,并与用补脾益肠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妇科千金片
下载PDF
国华天麻首乌片治疗考试紧张综合征68例(三等奖)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宝康 《湖南中医杂志》 2002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紧张症 中药疗法 天麻首乌片 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中医药的发展是实现基本卫生保健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宝康 邓雯 +2 位作者 陈代启 肖桂秀 王书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年第3期157-158,共2页
中医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特点,所以大力发展中医药是实现国民基本卫生保健的重要途径。中医药学依据其特点,在中华民族医疗保健事业中起到了主导地位,在世界医学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不能“取消”,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 中医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特点,所以大力发展中医药是实现国民基本卫生保健的重要途径。中医药学依据其特点,在中华民族医疗保健事业中起到了主导地位,在世界医学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不能“取消”,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研究,使之发扬光大,更好地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医疗服务。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农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基本卫生保健 关键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油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尧 阮金凤 +3 位作者 朱丽萍 张建娜 肖晖 邓宝康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2期28-3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油藏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地质条件和成藏机理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油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展开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烃源岩、输导体系、沉积储层特征和构造特征等地质因素入手,最终确定了...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油藏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地质条件和成藏机理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油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展开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烃源岩、输导体系、沉积储层特征和构造特征等地质因素入手,最终确定了研究区长4+5油藏的主控因素:长7地层广泛发育的烃源岩为长4+5油藏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分布的范围和厚度控制了长4+5油藏整体的分布范围;长4+5和长6地层发育的高倾角、近东西向的裂缝和连通性良好的砂体构成的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布位置影响了长4+5油藏的分布位置;经过沉积和储层成岩作用改造的优质储层"甜点"有利于长4+5油藏富集。在主控因素的研究基础上,盐池地区长4+5油藏的成藏模式可总结为:长7烃源岩为长4+5油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油气通过输导体系进入长4+5地层的砂体后,靠近输导体系的储层有利于优先聚集油气,并最终在长4+5储层"甜点"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盐池地区 长4+5油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评价及解除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冯强汉 邓宝康 +3 位作者 杨映洲 贾金娥 彭雪花 袁嘉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会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正确评价反凝析伤害程度,并有效解除反凝析伤害是凝析气藏开发中不变的主题。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凝析气田不同区块凝析气物性差异的特点,选择其中3个典型区块凝析气进行复配,基于PVT相态实验... 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会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正确评价反凝析伤害程度,并有效解除反凝析伤害是凝析气藏开发中不变的主题。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凝析气田不同区块凝析气物性差异的特点,选择其中3个典型区块凝析气进行复配,基于PVT相态实验结果,采用各区块真实全直径岩心分别模拟了不同凝析油含量凝析气在衰竭开发过程中近井和远井地带的反凝析现象,并对其反凝析伤害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开展了注CO 2吞吐、注甲醇段塞+干气段塞、注干气吞吐等3组解除反凝析伤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反凝析伤害程度随着凝析气中凝析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凝析油含量的不断增加,近井、远井地带的反凝析伤害程度的差异在不断减小,同时近井地带的气相有效渗透率最大下降速度出现的时间越早,对应的压力也越大。3种解除反凝析伤害方法均能有效改善反凝析污染,但从气相有效渗透率恢复程度来看,注CO 2吞吐效果最佳,注甲醇段塞+干气段塞效果次之,注干气吞吐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 凝析气 反凝析伤害 解除伤害 全直径岩心 注气吞吐
下载PDF
CO2驱沥青质沉积对致密储层的伤害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储层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乞照 安锴胜 +2 位作者 王筱晔 焦宝 邓宝康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0-354,共5页
为了揭示CO2驱替过程中沥青质沉积对致密储层的伤害机理,文中基于岩心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开展了CO2注入压力下的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沥青质在岩心中的沉积特征,评价了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沥青质沉积量和渗透... 为了揭示CO2驱替过程中沥青质沉积对致密储层的伤害机理,文中基于岩心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开展了CO2注入压力下的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沥青质在岩心中的沉积特征,评价了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沥青质沉积量和渗透率伤害率随着CO2注入压力的升高呈现先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在CO2注入过程中,沥青质主要沉积在弛豫时间大于10 ms的大、中孔隙,导致大、中孔隙占比下降,微细、小孔隙占比增加,且随着CO2注入压力的升高,大、中孔隙占比下降幅度增大,微细、小孔隙占比上升幅度增大;此外,沥青质沉积会引起润湿性发生反转,随着沥青质沉积量的增加,润湿反转指数增大,岩心润湿性不断向强油湿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沥青质沉积 CO2驱替 伤害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CO2驱替沥青质沉积及储层伤害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苗万春 何善斌 +3 位作者 张兴 陈海兵 郭绍忠 邓宝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3-581,共9页
CO 2注入原油后产生的沥青质沉积会引发储层伤害并严重影响致密油藏开发效果。以鄂尔多斯盆地HQ油田B153区块为例,通过开展不同注气压力下的岩心驱替在线核磁扫描实验,在排除矿物沉积的影响下,分别从CO 2驱替前后沥青质沉积量、渗透率... CO 2注入原油后产生的沥青质沉积会引发储层伤害并严重影响致密油藏开发效果。以鄂尔多斯盆地HQ油田B153区块为例,通过开展不同注气压力下的岩心驱替在线核磁扫描实验,在排除矿物沉积的影响下,分别从CO 2驱替前后沥青质沉积量、渗透率伤害率和孔喉堵塞率三个方面研究沥青质在岩心中的沉积特征,评价不同注气压力下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的伤害程度。结果表明,随着CO 2注入压力上升,CO 2溶解和抽提萃取能力增强,CO 2突破时间延迟,原油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但当注气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MMP)时,原油采收率增加幅度减小。沥青质沉淀量和渗透率伤害率随注入压力的升高而不断增加,但当驱替方式由近混相(20 MPa)向混相(24 MPa)过渡时,沥青质沉淀量和渗透率伤害率增加幅度最大,且小孔喉(0.68×10-3μm<r≤0.068μm)堵塞率也大幅度上升,大孔喉(0.068μm<r≤8.5μm)堵塞率则缓慢增加,沥青质沉积对小孔喉的伤害程度明显高于大孔喉。现场实施中CO 2最佳注入压力应控制在近混相压力(略低于MMP)附近,这样不但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还能有效减缓沥青质沉积对储层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核磁共振 沥青质沉积 储层伤害 CO 2驱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天昊 宋方新 +3 位作者 邓宝康 翟学智 于浩然 李志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重新认识注水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特征对精准定位剩余油、调整开发井网和提高水驱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测井分析的基础上,对吴起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研究,明确了研... 重新认识注水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特征对精准定位剩余油、调整开发井网和提高水驱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测井分析的基础上,对吴起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研究,明确了研究区长6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道侧翼3种沉积微相。通过选取10个储层特征参数,对目标区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并绘制出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图和储层分类评价图,定量评价了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中长61与长62继承性较好,其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整体发育程度最好,油气主要赋存于长61和长62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道侧翼的组合砂体之中。长6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可划分为3类,Ⅰ、Ⅱ类储层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上,孔隙结构参数较好中等,是未来挖潜的主要方向。Ⅲ类储层最为致密,孔隙结构参数差,开发价值较低。长61和长62中三类储层发育程度最高,且Ⅰ类和Ⅱ类储层的分布数量和分布规模最大。根据各小层的储层分类评价图,为精准定位剩余油、调整挖潜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6油层组 沉积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 孔隙结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合理高效注气开发方式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强汉 邓宝康 +3 位作者 杨映洲 张佳超 彭雪花 袁嘉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9,共8页
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注气能够有效改善反凝析伤害,提高凝析油采收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基于PVT相态实验结果,在最大反凝析压力下开展岩心注气驱替实验,辅以在线CT扫描技术,深入研究了连续注气... 凝析气藏反凝析伤害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注气能够有效改善反凝析伤害,提高凝析油采收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基于PVT相态实验结果,在最大反凝析压力下开展岩心注气驱替实验,辅以在线CT扫描技术,深入研究了连续注气、注气吞吐和脉冲注气3种不同注入方式下凝析油采出程度和岩心中平均凝析油饱和度变化特征,优选出提高凝析油采收率最佳注气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当注气量小于1 HCPV时,吞吐式注气岩心中凝析油饱和度下降最多;当注气量大于等于1 HCPV时,脉冲式注气凝析油采出程度最高。3种注入方式能够形成3种不同的油气渗流和分布特征:连续注气以驱替为主,与凝析油接触时间短,易于形成气窜;注气吞吐以扩散和抽提为主,与凝析油接触时间长,能够有效改善近井地带的反凝析伤害;脉冲式注气兼具了吞吐和连续注气的优点,减缓气窜的同时还能建立驱替体系,适用于多轮次下的注气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凝析气 反凝析伤害 吞吐 脉冲
下载PDF
二氧化碳开发非常规能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潇宁 何璇 +4 位作者 贾潇 孙靖虎 殷佼龙 罗劼欣 邓宝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4,共5页
介绍了二氧化碳和非常规能源的基本概况,着重综述了超临界CO_(2)置换煤层气、开采页岩气、开发页岩油、抽取地热能及置换开采可燃冰技术,分析对比了CO_(2)开发不同非常规能源的技术优势,并指出了CO_(2)开发非常规能源技术在地质基础、... 介绍了二氧化碳和非常规能源的基本概况,着重综述了超临界CO_(2)置换煤层气、开采页岩气、开发页岩油、抽取地热能及置换开采可燃冰技术,分析对比了CO_(2)开发不同非常规能源的技术优势,并指出了CO_(2)开发非常规能源技术在地质基础、工程技术、开发经济性及环境风险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不足,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非常规能源 置换 页岩气 抽热 可燃冰
原文传递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聚合物减阻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成育红 李鑫 +2 位作者 曹朋亮 张林 邓宝康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38,共5页
长庆油田庆阳气田山西组山1段储层属于典型的超低孔、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常规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未能取得良好的改造效果。为了提高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改造效果,文章研发了一种具有良好抗盐减阻性能的聚合物减阻剂,满足致密砂岩储层... 长庆油田庆阳气田山西组山1段储层属于典型的超低孔、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常规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未能取得良好的改造效果。为了提高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改造效果,文章研发了一种具有良好抗盐减阻性能的聚合物减阻剂,满足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的施工要求。该减阻剂以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基础材料,对疏水单体、单体总浓度、引发剂、引发温度等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当单体总浓度为24%,疏水单体选用浓度为0.3%的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长链烷基铵,引发剂选用浓度为0.16%的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引发温度为30℃时,合成的聚合物减阻剂性能最佳。合成的聚合物减阻剂与常规的聚合物压裂液相比,具有更好的耐盐性,更高的降阻率,更好的携砂性,且对储层的损害率较低。该压裂液在庆阳气田施工5口井,产量显著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聚合物减阻剂 体积压裂 耐盐性 降阻率 携砂性 损害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