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联素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应忠 曹晨 +4 位作者 郑兴萍 薛锐 刘芳 胡鄂曼 谭启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9-883,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缺血后处理模型,探讨脂联素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后处理中的变化及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假手术组(n=8)、正常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16)、正常缺血后...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缺血后处理模型,探讨脂联素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后处理中的变化及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假手术组(n=8)、正常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16)、正常缺血后处理组(n=16)、糖尿病假手术组(n=8)、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16)和糖尿病缺血后处理组(n=16)。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缺血后处理于再灌注前给予3个循环再灌注10 s,缺血10 s的处理;假手术模型仅以丝线穿过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再灌注120 min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测定梗死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脂联素的含量。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总蛋白激酶B(Total-Akt)表达。结果:与正常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正常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5),而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及糖尿病缺血后处理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正常假手术组比较,正常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正常缺血后处理组血清脂联素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糖尿病假手术组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正常缺血后处理组比较,糖尿病假手术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及糖尿病缺血后处理组脂联素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脂联素的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呈负相关,而与心肌组织中p-Ak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65(P<0.01)。结论:糖尿病血清脂联素表达降低,可致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失活,导致糖尿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缺血后处理不能实现对糖尿病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糖尿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心房晚电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刚 邓应忠 于世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3年第4期234-236,共3页
自1980年Hombach等第一个报道用体表信号平均技术记录到延迟电位的改变以来,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入,目前已肯定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averaging Electrocardiogram,SAECG)记录VLP在预测心肌梗... 自1980年Hombach等第一个报道用体表信号平均技术记录到延迟电位的改变以来,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入,目前已肯定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averaging Electrocardiogram,SAECG)记录VLP在预测心肌梗塞病人发生室速或心脏卒死中有重要价值。随着R波触发型信号平均心电图机在诊断VLP中的应用,有人用这种心电图机,经过调整滤波频率、滤波方式及叠加次数等,检查心房晚电位(Artial Late Potential,ALP),取得了有意义的资料。近年来,Fukanami等首次用P波触发型信号平均心电图检查ALP,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晚电位 心电图
下载PDF
冠心病与血浆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应忠 曹晨 +1 位作者 郑兴萍 胡鄂曼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4182-418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且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组血浆脂联素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3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代表抗炎因素的血浆脂联素显著降低,代表炎症活跃的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两者结合应用可以为早期抗炎治疗及对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高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应忠 曹晨 郑兴萍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早期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方法 140例原发性高血压低危、中危患者,根据个体情况控制血压达标后,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hs-CR...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早期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方法 140例原发性高血压低危、中危患者,根据个体情况控制血压达标后,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指数(BMI)、血压等指标。结果加用辛伐他汀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可明显降低hs-CRP、LDL、BMI、血压,升高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异常等参与高血压病发病过程,早期加用辛伐他汀抗炎、改善内皮功能、改善脂质代谢等,防治或延迟高血压病发生靶器官损害,以期改善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辛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川芎嗪干预钝性肺挫伤急性期大鼠肺组织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晨 邓应忠 +2 位作者 郑明安 刘芳 孟庆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2048-2053,共6页
背景:急性胸部撞击后所致的肺挫伤(钝性肺挫伤)常引起呼吸功能异常和继发性炎性反应,并参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亟待明确。目的:观察胸部撞击所致钝性肺挫伤急性期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川芎嗪... 背景:急性胸部撞击后所致的肺挫伤(钝性肺挫伤)常引起呼吸功能异常和继发性炎性反应,并参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亟待明确。目的:观察胸部撞击所致钝性肺挫伤急性期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后两组制备胸部撞击伤模型,川芎嗪治疗组建模后立即腹腔注射川芎嗪80mg/kg1次。在创伤发生后1,2,3h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及细胞凋亡的改变、检测肺水肿程度和肺血管通透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及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创伤后1h即显著增加,创伤后2h及3h间急剧增加(P<0.05);创伤后2h及3h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肺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增高(均P<0.05);肺血管通透性及肺水肿程度增加(P<0.05);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P<0.05),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5)。川芎嗪治疗组在相应时间点相对于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内细胞凋亡指数及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P<0.05),肺血管通透性及肺水肿程度减轻(P<0.05);Caspase-3表达下降(P<0.05),Bcl-2/Bax比值增加(P<0.01)。结果提示,川芎嗪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下调Caspase-3的表达并提高Bcl-2/Bax的比值,以降低胸部撞击所致肺组织急性期的异常凋亡并减轻胸部撞击所致急性期肺挫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基础实验 川芎嗪 凋亡 肺损伤 胸部撞击伤 细胞凋亡指数 肺水肿 肺组织 损伤程度 Caspase-3 Bcl-2 Bax 肿瘤坏死因子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组织构建图片文章
下载PDF
144例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应忠 邵桂珍 +3 位作者 郑兴萍 张昌欨 陈晚先 鲁新耀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 分析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提供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14 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结肠镜检及血管造影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14 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结肠镜检、病理检查及血管造影证实病因... 目的 分析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提供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 14 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结肠镜检及血管造影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14 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结肠镜检、病理检查及血管造影证实病因分别为炎症性肠病 4 8例 (33.3% ) ,憩室 2 6例 (18.0 % ) ,息肉 2 4例(16 .5 % ) ,结肠癌 2 1例 (14 .6 % ) ,血管病变 16例 (11.1% ) ,其它病变 9例 (6 .2 % )。按出血病灶部位分 ,12 3例(86 .1% )位于左半结肠 ,19例 (12 .5 % )位于右半结肠 ,2例 (1.4 % )位于小肠。经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灌肠、支持治疗后 ,117例 (81.2 % ) 3天内出血停止 ,4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出血立即停止 ,其中 1例因肠坏死死亡 ,其余 2 3例出血时间超过 3天。结论 下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病例通过结肠镜检、病理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原因 ;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素灌肠取得较好疗效。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效果确切 ,但有肠坏死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甘糖酯片与辛伐他汀调节血脂150例
7
作者 邓应忠 张昌欨 郑兴萍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1期837-837,共1页
目的 :观察单用辛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加甘糖酯片调节血脂异常的效果。方法 :3 0 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5 0例 ,治疗组口服甘糖酯片每次 3片 ,bid ,加服辛伐他汀 2 0mg ,每晚 1次 ;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 0mg ,每晚 1次... 目的 :观察单用辛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加甘糖酯片调节血脂异常的效果。方法 :3 0 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5 0例 ,治疗组口服甘糖酯片每次 3片 ,bid ,加服辛伐他汀 2 0mg ,每晚 1次 ;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 0mg ,每晚 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 8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粘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调脂作用总有效率高 ,改善血粘度作用好。结论 :甘糖酯片与辛伐他汀联合调节血脂异常的效果比单用辛伐他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甘糖酯 调节血脂 对照组 治疗组 血粘度 口服 单用 连续 目的
下载PDF
不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临床研究
8
作者 邓应忠 曹晨 郑兴萍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6期989-990,共2页
目的:比较单重、双重、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探讨UAP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2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双重抗血小板组120例、单重抗血小板组114例,前两组治疗无效病例进入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32例。观察... 目的:比较单重、双重、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探讨UAP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2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双重抗血小板组120例、单重抗血小板组114例,前两组治疗无效病例进入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32例。观察UAP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显效71例(59.17%),有效23例(19.17%),无效26例(21.67%)。单熏抗血小板治疗组:显效56例(49.1 2%),有效19例(16.67%),无效39例(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组:显效21例(65.63%),有效5例(15.63%),无效6例(28.6%)。结论: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较单重抗血小板治疗有UAP治疗更好的疗效,加倍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生物固氮菌肥肥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5
9
作者 叶国彬 邓应忠 吕艳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固氮菌 菌肥 肥效试验 生物固氮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8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邓应忠 郑兴萍 邵桂珍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2-13,1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6 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收集 1 998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1 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6 8例。分析归纳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过。结果 急性... 目的 通过对 6 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收集 1 998年 1 1月至 2 0 0 3年 1 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6 8例。分析归纳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过。结果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 ,少数可以发展成为扩张型心肌病 ;心电图个别表现为广泛心肌坏死型 Q波 ,且为一过性 ;血清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酶峰变化 ;血清酶增高程度与坏死型 Q波所示心肌坏死范围不符。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参考指标。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 ,注重临床资料及心肌受损的客观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 心肌受损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晨 邓应忠 刘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6期963-964,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治疗在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脑溢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治疗组(亚低温组)4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后将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再将结...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治疗在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脑溢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治疗组(亚低温组)4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后将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再将结果研究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后发现,亚低温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致死率和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后S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亚低温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亚低温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显著改善脑溢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脑溢血 高血压性脑溢血
下载PDF
天然蒙脱石粉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新耀 邓应忠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 比较天然蒙脱石粉剂与盐酸山莨菪碱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 6 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33例服用天然蒙脱石粉剂 3g,每日 3次 ;对照组 33例服用盐酸山莨菪碱片 1 0 m g,每日 3次。疗程均为... 目的 比较天然蒙脱石粉剂与盐酸山莨菪碱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 6 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33例服用天然蒙脱石粉剂 3g,每日 3次 ;对照组 33例服用盐酸山莨菪碱片 1 0 m g,每日 3次。疗程均为 2 8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7.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 2 .4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观察组腹泻、粘液便、腹痛、腹胀症状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蒙脱石 疗效
下载PDF
丹参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04例观察
13
作者 曹晨 邓应忠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2期249-249,25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冻干粉针剂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心绞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心电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冻干粉针剂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心绞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心电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结论:复合丹参粉针治疗较常规治疗有更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参
下载PDF
老年与中青年2型糖尿病并低血糖症对照分析
14
作者 姚建渝 邓应忠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年第2期29-30,共2页
本文对132例老年T2DM与58例中青年T2DM并低血糖症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诱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多以神经功能障碍为表现,症状隐匿,病情重而持久,发作时血糖低。多因合并症多,进食少,联用增加磺脲类效应的药物有关。中青年组... 本文对132例老年T2DM与58例中青年T2DM并低血糖症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诱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多以神经功能障碍为表现,症状隐匿,病情重而持久,发作时血糖低。多因合并症多,进食少,联用增加磺脲类效应的药物有关。中青年组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易察觉、恢复快,多与酗酒,运动量加大,调药用量过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中青年 2型糖尿病(T2DM) 低血糖症
原文传递
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应忠 郑兴萍 +5 位作者 曹晨 胡鄂曼 谭启荣 刘芳 薛锐 李东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8-632,共5页
缺血-再灌注(IR)治疗是抢救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主要措施,心肌缺血后尽早实现有效再灌注,挽救濒临死亡心肌,使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恢复,但是,再灌注损伤降低了早期再灌注带来的益处。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 缺血-再灌注(IR)治疗是抢救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主要措施,心肌缺血后尽早实现有效再灌注,挽救濒临死亡心肌,使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恢复,但是,再灌注损伤降低了早期再灌注带来的益处。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已被多项实验证实,由于临床操作性强,疗效显著,这一保护措施已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心脏介入治疗等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糖尿病大鼠 心脏介入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 缺血性疾病 濒临死亡 操作性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邓应忠 曹晨 郑兴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7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2010年在我科就诊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167例,监测其一年四季血压的变化规律,统计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冬季收缩压、舒张压最高,夏季收缩...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2010年在我科就诊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167例,监测其一年四季血压的变化规律,统计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冬季收缩压、舒张压最高,夏季收缩压、舒张压最低。各季节收缩压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舒张压与秋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季节舒张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事件冬季发病率及夏季发病率比春季发病率及秋季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发病率与夏季发病率比较及春季发病率与秋季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呈季节节律性变化,即冬季血压存在最高峰,夏季血压存在最低谷,春季及秋季血压介于冬季与夏季之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随季节相关极端天气变化而表现出一定规律,冬季为第一发病高峰,夏季为第二发病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季节律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障碍
下载PDF
云南白药灌肠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昌欨 邓应忠 沈志祥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云南白药 灌肠治疗 疗效观察 药物灌肠 止血治疗 患者 比较观察
原文传递
抽吸腹水的两种方法比较
18
作者 张昌欨 潘静 邓应忠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年第7期447-447,共1页
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应用非负压式一次性引流袋引流腹水68例。将该方法与常规50ml注射器反复抽吸腹水的方法进行比较,确实具有一定优越性。
关键词 反复抽吸 腹水 一次性引流袋 负压式 注射器 优越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