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SSF1A基因转染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征浩 周建华 +2 位作者 曹慧秋 沈明 文继舫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RASSF1A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及NF κB亚单位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 0 RASSF1A质粒和空载体pcDNA3. 0质粒分别导入A549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Westernbl... 目的:观察外源性RASSF1A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及NF κB亚单位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 0 RASSF1A质粒和空载体pcDNA3. 0质粒分别导入A549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Westernblotting检测RASSF1A基因表达。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RT 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基因转染对P65表达的影响。结果:经脂质体转染和筛选,建立了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A549细胞系。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白载体组比较,转染RASSF1A基因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 05),细胞周期中G1 /G0期比例明显增加(P<0. 05),而S期比例减少;转染组细胞核内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 05),而全细胞P65蛋白及mRNA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RASSF1A基因可能通过抑制P65活性而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细胞株A549 RASSF1A基因 抑制作用 人肺腺癌 肺腺癌细胞A549 增殖 blotting Western pcDNA3 真核表达重组体 脂质体转染技术 四甲基偶氮唑盐 流式细胞仪分析 A549细胞系 RT-PCR mRNA表达 P65 生物学行为 B亚单位
下载PDF
芯片家族新成员——组织芯片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征浩 周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组织芯片作为芯片家族新成员 ,结合了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的优势 ,具有经济、简便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 ,可同时从DNA ,mRNA和蛋白质 3个水平检测基因表达 ,广泛运用于生物科学研究 。
关键词 组织芯片 肿瘤 组织切片技术 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病理学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邓征浩 文继舫 +2 位作者 周建华 李景和 肖德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6期578-579,共2页
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实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病例讨论、挖掘著名医学专家的名人效应、网络教育和课外活动等方法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病理学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病理学 医学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病理教学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征浩 胡永斌 +1 位作者 肖德胜 周建华 《科教导刊》 2020年第29期59-60,共2页
新医科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这使得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病理教学是病理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医科对病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拓宽教学视野、重视早期临床教育、加强临床病例库的建设等... 新医科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这使得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病理教学是病理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医科对病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拓宽教学视野、重视早期临床教育、加强临床病例库的建设等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病理 教学
下载PDF
肿瘤候选抑制基因RASSF1A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征浩 周建华 文继舫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11期806-809,共4页
新克隆的RASSF1A基因位于 3p2 1 3,是新的肿瘤候选抑制基因 ,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RASSF1A失表达见于多种实性肿瘤组织 ,与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密切相关。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能是很有用的临床指标。
关键词 ras蛋白质类 基因 NEF 基因 抑制 肿瘤 DNA甲基化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2
6
作者 姜昕 周建华 +3 位作者 邓征浩 屈晓辉 蒋海鹰 刘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5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Notch1、HIF-1、V... 目的探讨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5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的表达。结果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53/65)、96.9%(63/65)、93.8%(61/65)、73.8%(48/65),均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阳性表达率(P<0.05);NSCLC中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otch1、HIF-1与VEGF蛋白间均正相关;Notch1蛋白与Notch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Notch1、HIF-1、VEGF蛋白及Notch1 mRNA在NSCLC中均表达上调,提示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NSCLC组织Notch1蛋白及mRNA可作为判断肿瘤侵袭与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NOTCH1 HIF-1 VEGF NOTCH1 MRNA
下载PDF
Notch1,Jagged1和VEG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姜昕 周建华 +3 位作者 邓征浩 屈晓辉 蒋海鹰 刘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1036,共6页
目的:检测Notch1,Jagge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Notch1,Jagged1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 目的:检测Notch1,Jagge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Notch1,Jagged1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Notch1,Jagged1和VEG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阳性强度分别为81.5%(53/65),83.1%(54/65)和93.8%(61/65),均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的阳性强度(P<0.05);NSCLC中Notch1和VEGF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Jagged1蛋白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Notch1,Jagged1和VEGF蛋白的表达三者两两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otch1,Jagged1和VEGF蛋白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有可能作为预测NSCLC侵袭、转移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JAGGED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ADAM23、αvβ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春燕 周建华 +3 位作者 邓征浩 傅春燕 杨晓静 陈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7,441,共6页
目的研究ADAM23、αvβ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和8例良性病变组织中ADAM23、αvβ3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ADAM23蛋白的阳性率(3... 目的研究ADAM23、αvβ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和8例良性病变组织中ADAM23、αvβ3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ADAM23蛋白的阳性率(38.5%)低于癌旁组织(86.5%)及肺良性病变组织(87.5%)(P<0.05),而αvβ3蛋白的阳性率(80.8%)高于癌旁组织(26.9%)及肺良性病变组(37.5%)(P<0.05)。ADAM2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组织学分型无关,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αvβ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以及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RT-PCR结果显示AD-AM23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无明显差异,而αv、β3在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ADAM23和αvβ3的表达呈负相关(χ2=9.026,r=-0.417,P<0.05)。结论 ADAM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低表达,αvβ3表达增高,二者可能在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23 ΑVΒ3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中Notch1~4和DLL4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曹慧秋 文继舫 +3 位作者 胡玉林 周建华 邓征浩 詹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42-847,共6页
目的探讨Notch1~4及DLL4在肺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和间质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肺鳞癌和癌旁非肿瘤肺组织中Notch1~4及DLL4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31计数肺鳞癌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 目的探讨Notch1~4及DLL4在肺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和间质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肺鳞癌和癌旁非肿瘤肺组织中Notch1~4及DLL4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31计数肺鳞癌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1)肺鳞癌肿瘤细胞内Notch1~4及DLL4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支气管黏膜上皮(P<0.05),其中Notch1、3和DLL4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r=0.334、0.421、0.475,P<0.05),Notch1与Notch2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56、0.417,P<0.05);(2)肺鳞癌间质及癌旁肺间质中Notch1~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Notch4与DLL4在肺鳞癌间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肺间质(P<0.05),且与肿瘤大小(r=0.300、0.440,P<0.05)及临床分期(r=0.365、0.336,P<0.05)呈正相关;(3)肿瘤细胞中DLL4及间质内DLL4、Notch4的表达与肺鳞癌的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r=-0.285、-0.323、-0.258,P<0.05)。结论肺鳞癌肿瘤细胞和间质中Notch与DLL4的表达可能促进肿瘤发展,并对肿瘤血管的生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NOTCH DLIA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建美 周建华 +3 位作者 邓征浩 郑晖 蒋海鹰 曹慧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及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3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43例均随访或追观...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及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3例NSCLC组织、15例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43例均随访或追观5年以上。结果:NSCLC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79.1%,34/43)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阳性表达率(13.3%,2/15)(P<0.01);Ⅲ期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Survivin++^+++组的生存期明显较survivin-^+组短;Survivin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关系(P>0.05)。NSCLC的PCNA增殖指数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P<0.01);增殖指数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增殖指数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关系(P>0.05)。Survivin蛋白++^+++组中,增殖指数明显高于survivin-^+组(P<0.05)。结论:Sur-vivin和PCNA蛋白过度表达与NSCLC的发展、预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评估NSCLC的进展及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Survivin在NSCLC中表达上调,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提示survivin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血浆miR-21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洁 吴稚晖 +4 位作者 刘怀 彭微 宋海鹏 徐筱红 邓征浩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浆中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表达对化疗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8例结肠癌晚期患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化疗前、后miR-21水平变化以及血浆中miR-21水...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浆中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表达对化疗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8例结肠癌晚期患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化疗前、后miR-21水平变化以及血浆中miR-21水平与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疗效的关系。结果经FOLFOX4方案化疗后血浆miR-21水平较化疗前降低(P=0.0392);化疗前血浆miR-21在(CR+PR)组的表达量低于(PD+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不同的结肠癌晚期患者其化疗药物的疗效也不相同,提示血浆miR-21有望成为预测化疗药物疗效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药物疗法 微RNAs/血液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洁 彭微 +4 位作者 吴稚晖 刘怀 宋海鹏 邓征浩 徐筱红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mi R-21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RT-PCR)检测结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mi R-21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另外检测结...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mi R-21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RT-PCR)检测结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mi R-21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另外检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一周、手术后一周和术后一月血浆中mi R-2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4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血浆中mi R-2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一周和一月血浆中mi R-21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浆中mi R-21的表达情况,可作为结肠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有效辅助诊断结肠癌及判断预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结肠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下载PDF
FGF-2和osteopont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婷 周建华 +6 位作者 邓征浩 傅春燕 蒋海鹰 高振芹 王金胜 任宏政 王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76例NSCLC组织及15例正常...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76例NSCLC组织及15例正常肺组织中FGF-2和OPN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FGF-2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NSCLC组织中FGF-2和OPN的阳性率分别为65.8%(50/76)和60.5%(46/76),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3.3%(2/15)和0(0/15)(P<0.01),FGF-2和OPN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均P<0.01),与年龄、性别和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均P>0.05)。两者表达在NSCLC中呈正相关(r=0.552,P<0.01)。FGF-2可以明显上调A549细胞中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FGF-2和OPN的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FGF-2的促癌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上调OP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2 骨桥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HIF-1及NGB,VEGF在脑挫裂伤后促脑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龚旋 邓征浩 +5 位作者 李春涛 周鸿书 杨增 李杰 李炜 李臻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HIF-1调控Ngb、VEGF在脑挫裂伤后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脑挫裂伤患者和非颅脑创伤患者额叶组织的差异蛋白质,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然后运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检测差异蛋白HI... 目的探讨HIF-1调控Ngb、VEGF在脑挫裂伤后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脑挫裂伤患者和非颅脑创伤患者额叶组织的差异蛋白质,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然后运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检测差异蛋白HIF-1、Ngb及VEGF在脑组织以及血清中的表达。结果建立了脑挫裂伤患者和非颅脑创伤患者组脑组织的2-DE图谱,鉴定了7种差异蛋白,其中有HIF-1、Ngb及VEGF。HIF-1、Ngb及VEGF在脑挫裂伤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颅脑创伤患者。HIF-1、Ngb及VEGF在脑挫裂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颅脑创伤患者。结论脑挫裂伤后,HIF-1通过调控Ngb和VEGF两个靶基因的释放,在新的脑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IF-1,Ngb和VEGF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可为临床评估和监测缺氧缺血脑病的严重程度提供参考;对脑挫裂伤的诊断、治疗以及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HIF-1 NGB VEGF
下载PDF
FGF-2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 survivin表达及Smac亚细胞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德胜 曹慧秋 +4 位作者 邓征浩 屈晓辉 文继舫 周建华 傅春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5-711,共7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株NCI-H446中survivin的表达及Smac亚细胞定位的影响。方法:West-ern印迹分析FGF-2对NCI-H446中凋亡抑制蛋白sur...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株NCI-H446中survivin的表达及Smac亚细胞定位的影响。方法:West-ern印迹分析FGF-2对NCI-H446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分析FGF-2对线粒体释放的促凋亡蛋白Smac的亚细胞定位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CI-H446的细胞凋亡百分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FGF-2对NCI-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FGF-2能明显诱导NCI-H446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FGF-2作用的浓度和时间明显相关。血清饥饿诱导的Smac蛋白从线粒体的释放可被FGF-2所抑制。FGF-2能明显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凋亡。结论:FGF-2可显著提高SCLC细胞株NCI-H446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并显著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促凋亡蛋白Smac释放入胞浆。这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2 SURVIVIN SMAC 凋亡 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FGF-2和TR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玮 邓征浩 +4 位作者 周建华 李婷 傅春燕 高振芹 陈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硫氧还蛋白(TRX)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7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5例非肺癌肺组织中FGF-2和TRX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RT-PCR方...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硫氧还蛋白(TRX)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7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5例非肺癌肺组织中FGF-2和TRX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RT-PCR方法检测外源性FGF-2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TRX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FGF-2和TRX阳性率分别为65.8%(50/76)和72.3%(55/76),显著高于非肺癌肺组织(P<0.01),FGF-2和TRX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与年龄、性别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两者表达在NSCLC中呈正相关(P<0.01)。FGF-2可以上调A549细胞中TRX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 FGF-2和TRX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FGF-2可能通过TRX促进肺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2 TRX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下载PDF
Granzyme B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德胜 周建华 +3 位作者 颜亚晖 杨晓静 傅春燕 邓征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5-95,97,共2页
目的 :观察 9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CL)之瘤细胞表达 granzymeB的情况及其与该肿瘤的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标记GranzymeB ,CD15 ,CD30 ,CD3,CD8,CD4 5R ,CD4 5RO ,CD2 0 ,CD6 8,CD79a和EMA ,还与 5例鼻N... 目的 :观察 9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CL)之瘤细胞表达 granzymeB的情况及其与该肿瘤的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标记GranzymeB ,CD15 ,CD30 ,CD3,CD8,CD4 5R ,CD4 5RO ,CD2 0 ,CD6 8,CD79a和EMA ,还与 5例鼻NK/T细胞淋巴瘤和 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了比较。结果 :9例ALCL呈CD30 ,CD4 5R阳性 ,5例EMA阳性。T细胞源性 7例 (78% ) ,Null细胞性 2例 (2 2 % ) ,8例(89% )ALCL呈 granzymeB阳性 ,granzymeB阳性病例的免疫学表型为T细胞性 7例和Null细胞性 1例。所有病例不表达CD15 ,CD2 0 ,CD6 8,CD79a。结论 :绝大多数ALCL瘤细胞 (T细胞性和Null细胞性 )表达granzymeB ,其瘤细胞源自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表型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分析(附10例报告) 被引量:7
18
作者 雷厉 袁贤瑞 +4 位作者 彭泽峰 李学军 刘庆 袁健 邓征浩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NC的影像学特点,采用HE染色及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肿瘤与透明隔关系密切,钙化、囊变常见,MRI表现... 目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NC的影像学特点,采用HE染色及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肿瘤与透明隔关系密切,钙化、囊变常见,MRI表现为蜂窝样混杂信号,斑片状、条状增强。组织学形态类似少突胶质细胞。免疫组化10例Syn(+),8例NSE(+),7例GFAP(+)。结论 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区附近,其影像学有一定的特点,当此区发生肿瘤时要考虑CNC可能,需行免疫组化检查。肿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免疫组化标记Syn、NSE阳性对诊断CNC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影像学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病理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艳红 周建华 +2 位作者 李景和 邓征浩 曹慧秋 《中医药导报》 2006年第9期99-100,共2页
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更新教学思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文章还介绍了CAI课件的制作方法与网络教学。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病理学 多媒体教学 网络
下载PDF
ERK信号通路调控二氧化硅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振芹 胡永斌 +4 位作者 彭劲武 邓征浩 梁冠男 蒋海鹰 周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在二氧化硅(SiO2)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上皮-间质转型(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在二氧化硅(SiO2)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上皮-间质转型(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iO2(0~300μg/mL)处理HBEC 72 h,或不同浓度的U0126(0~30μmol/L)干预1 h后再行200μg/mL SiO2刺激72 h,Western印迹检测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改变;使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SiO2(200μg/mL)处理HBEC(0~8 h)后ERK激活情况。结果:SiO2刺激HBEC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调,以300μg/mL时最为明显(P<0.01),α-SM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调,以200μg/mL时最为明显(P<0.01)。SiO2刺激HBEC后,ERK明显活化,ERK磷酸化水平于30 min开始升高,1 h后逐渐降低。ERK抑制剂U0126明显抑制SiO2诱导的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的变化,浓度为30μmol/L时最为明显(P<0.01)。结论:ER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SiO2诱导的HBEC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