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IVF-ET妊娠结局及复发因素分析
1
作者 陶陶 邓成艳 +6 位作者 王含必 甄璟然 孙正怡 郁琦 潘凌亚 曹冬焱 周远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3-290,共8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影响助孕妊娠结局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AH...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影响助孕妊娠结局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AH/EEC生育保留治疗后进行IVF-ET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IVF-ET相关指标、妊娠结局和复发情况,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以及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78例患者中51例(65.38%)为AH患者,27例(34.62%)为EEC患者;开始IVF-ET周期的平均年龄为(34.17±3.70)岁。共有74例患者至少接受了1次移植,每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36.31%(65/179)和18.99%(34/179),累积妊娠率为72.97%(54/74)。多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初次发病年龄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794,95%CI(0.785,0.983),P=0.02]。纳入患者IVF-ET期间子宫内膜病变的总复发率为6.41%(5/78),多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类型和IVF-ET前复发史是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的辅助生殖结局相对满意,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进行病变评估时应尽量保护内膜,减少损伤;在肿瘤治疗结束后,应尽快进行助孕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早期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逆转伴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IVF成功妊娠1例
2
作者 熊巍 王含必 +1 位作者 邓成艳 郁琦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常常出现薄型子宫内膜,临床处理极为棘手。本文报道了1例子宫内膜癌逆转伴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经IVF成功妊娠的病例,以期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优化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功能 薄型子宫内膜 IVF 内膜准备
下载PDF
缺氧状态下has-miR-215-5p通过抑制BLCAP的表达调控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3
作者 张婉玉 王含必 邓成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4-500,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状态下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EEC)增殖和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提取缺氧(1%氧浓度,缺氧组)和常氧(21%氧浓度,常氧组)条件下EEC的RNA进行高通量测序(RNA-sequence),分析两组细胞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利... 目的探究缺氧状态下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EEC)增殖和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提取缺氧(1%氧浓度,缺氧组)和常氧(21%氧浓度,常氧组)条件下EEC的RNA进行高通量测序(RNA-sequence),分析两组细胞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对差异表达的miRNA即has-miR-215-5p进行鉴定,通过miRNA靶基因数据库网站(Target Scan)分析has-miR-215-5p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靶基因膀胱癌相关蛋白(BLCAP)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实验检测两组EEC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两组EEC的迁移能力。结果测序结果显示,缺氧组EEC中has-miR-215-5p表达显著上升(P<0.001),RT-qPCR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miRNA Target Scan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BLCAP是has-miR-215-5p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has-miR-215-5p与BLCAP-3’-UTR结合,结合位点突变后结合活性消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EEC中的BLCAP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01)。CCK-8及划痕实验分别提示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的EEC增殖能力显著降低、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01)。结论缺氧条件下EEC中has-miR-215-5p可能通过与BLCAP-3’-UTR结合,抑制BLCAP的表达活性,导致EEC的增殖降低与迁移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 缺氧 has-miR-215-5p 膀胱癌相关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与卵巢功能 被引量:114
4
作者 邓成艳 汤德民 +1 位作者 郁琦 何方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了解切除子宫,保留双侧或一侧卵巢的妇女术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影响。方法对521名患者进行问卷式回顾性调查,分析术时年龄、手术方式、手术范围、病种与卵巢功能的关系。同时对某一单位1600余名女职工进行正常人群的月经及绝经症状情... 目的了解切除子宫,保留双侧或一侧卵巢的妇女术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影响。方法对521名患者进行问卷式回顾性调查,分析术时年龄、手术方式、手术范围、病种与卵巢功能的关系。同时对某一单位1600余名女职工进行正常人群的月经及绝经症状情况调查。结果正常人群组中有197名妇女出现潮热症状,平均年龄(46.87±4.22)岁;手术组患者中出现潮热症状者293名,手术时年龄(42.84±4.37)岁,术后出现潮热的时间是术后(1.99±2.40)年,平均年龄(44.64±4.31)岁,即子宫切除术后卵巢仅有不到2年的正常功能,而且比正常人群还提前两年出现潮热症状(P<0.01)。手术方式及病种与潮热症状的出现无关,手术范围与潮热症状的出现呈正相关(r=0.197,P<0.001)。结论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术能影响卵巢功能,使之提前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 子宫切除术 潮热 手术方式 绝经症状
下载PDF
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附5例报道 被引量:5
5
作者 邓成艳 郁琦 连利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阐述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性,讨论其诊断和处理。方法报告5例病情不同的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均经手术明确过盆腔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泌尿系内膜异位的部位:输尿管3例,输尿管及膀胱1例,尿道1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阐述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性,讨论其诊断和处理。方法报告5例病情不同的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均经手术明确过盆腔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泌尿系内膜异位的部位:输尿管3例,输尿管及膀胱1例,尿道1例。所有患者均有尿路受损表现。输尿管梗阻则有输尿管扩张和肾盂积水,较严重的2例已有肾功能损害。尿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有排尿困难及剧烈尿痛症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泌尿系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药物或手术治疗的选择。结果泌尿系症状经孕激素或促性腺激素抑制剂(GnRH-a)治疗后的显著改善进一步支持了泌尿系内膜异位的诊断。5例中单纯药物治疗3例,药物和手术综合治疗2例。均有显著疗效。结论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故常被误诊或漏诊,甚至造成肾脏长期的不可恢复的损害。所以早期诊断极为重要。依靠影像学诊断,包括B超、肾血流图或静脉肾盂造影,可提高诊断率。药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各有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泌尿系 GNRH-A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精液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专家共识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文红 蔡靖 +18 位作者 孙莹璞 孙海翔 邓成艳 刘平 周灿权 冯云 郝桂敏 全松 沈浣 师娟子 滕晓明 王晓红 王秀霞 伍琼芳 曾勇 张松英 钟影 黄学锋 黄国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方法,也是辅助生殖治疗策略制定、避孕节育效果评估、男科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的依据。由于精液分析高度复杂,操作难以标准化,因此每个从事精液分析的实验室,均应该在标准化方法和操作的基础上执行质量保... 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方法,也是辅助生殖治疗策略制定、避孕节育效果评估、男科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的依据。由于精液分析高度复杂,操作难以标准化,因此每个从事精液分析的实验室,均应该在标准化方法和操作的基础上执行质量保证项目,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为此,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制定“精液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专家共识”,为我国各地从事精液分析的实验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分析 质量控制 共识
下载PDF
阿伦膦酸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成艳 林守清 +1 位作者 付强 葛秦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解阿伦膦酸盐对骨密度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对20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妇女中进行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10mg/天和安慰剂的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为期一年。结果显示,1年后阿伦膦酸盐组与安慰剂组相... 为了解阿伦膦酸盐对骨密度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对20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妇女中进行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10mg/天和安慰剂的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为期一年。结果显示,1年后阿伦膦酸盐组与安慰剂组相比,骨密度平均增长率:椎骨分别为4.87%与-0.23%;股骨颈分别为6.89%与-1.84%,(P<0.05)。副反应仅为轻微胃肠道反应。结论:阿伦膦酸盐能有效增加骨密度,且药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膦酸盐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绝经后
下载PDF
重组FSH控制下超促排卵和宫腔内人工受精治疗不育患者—202周期 被引量:6
8
作者 邓成艳 苏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基因的促卵泡生长激素 (recom binant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FSH )在非器质原因与非排卵障碍的不育患者中进行控制下超促排卵和宫腔内人工受精的疗效。方法 以 88名在墨尔本 M onash 医院确诊的非器质原因与非... 目的 观察重组基因的促卵泡生长激素 (recom binant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FSH )在非器质原因与非排卵障碍的不育患者中进行控制下超促排卵和宫腔内人工受精的疗效。方法 以 88名在墨尔本 M onash 医院确诊的非器质原因与非排卵障碍的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 r-FSH 超促排卵,期望最多得到 3个成熟卵泡,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 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 CG )36h 时 给予宫腔内人工受精。共接受 20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 周期排卵率 95.7% 无排卵率 4.3% 周期取消率 7.4%,周期妊娠率 11.6% 双胎发生率 15%,每名患者的妊娠率为 22.7%。妊娠周期组与非妊娠周期组相比,在年龄、体重指数、周期治疗天数、成熟卵泡数、内膜厚度、治疗周期等观察指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05),但在不孕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妊娠周期组的不孕时间小于非妊娠周期组。结论 对于非器质性原因与非排卵障碍的不育患者,应用超排卵治疗和宫腔内人工受精不失为一种相对廉价、有一定成效的、安全的助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重组基因的促卵泡生长激素 超促排卵 官腔内人工受精
下载PDF
卵巢低储备导致卵巢低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成艳 刘思邈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871-873,共3页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周期中,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表现为卵巢对最大剂量的外源性FSH反应性下降,导致获卵数减少,妊娠率下降;POR与卵巢低储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测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能力有限,即便是...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周期中,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表现为卵巢对最大剂量的外源性FSH反应性下降,导致获卵数减少,妊娠率下降;POR与卵巢低储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测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能力有限,即便是在最理想的阈值时仍有10%-20%以上的假阳性率;首次IVF周期中卵巢对药物刺激的反应能够较好的提示卵巢的反应性,但前次卵巢低反应的患者再次发生POR的概率为62.4%。故卵巢低储备不一定导致卵巢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储备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知情同意书推荐范本
10
作者 全松 邓成艳 +18 位作者 黄学锋 刘平 周灿权 冯云 郝桂敏 卢文红 沈浣 师娟子 张松英 滕晓明 王晓红 王秀霞 伍琼芳 曾勇 钟影 邵小光 孙莹璞 孙海翔 黄国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11-315,共5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使得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实现了生育自己后代的愿望。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医疗技术,该技术的特殊性是采用医学方法在体外对配子和胚胎进行以生...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使得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实现了生育自己后代的愿望。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医疗技术,该技术的特殊性是采用医学方法在体外对配子和胚胎进行以生殖为目的的操作,因此,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复杂,并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中华医学会 医学方法 知情同意书 医疗风险 衍生技术 生殖医学 相关学科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知情同意书推荐范本
11
作者 全松 邓成艳 +18 位作者 黄学锋 刘平 周灿权 冯云 郝桂敏 卢文红 沈浣 师娟子 张松英 滕晓明 王晓红 王秀霞 伍琼芳 曾勇 钟影 邵小光 孙莹璞 孙海翔 黄国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77-1777,共1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使得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实现了生育自己后代的愿望。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医疗技术,该技术的特殊性是采用医学方法在体外对配子和胚胎进行以生...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使得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实现了生育自己后代的愿望。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医疗技术,该技术的特殊性是采用医学方法在体外对配子和胚胎进行以生殖为目的的操作,因此,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复杂,并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中华医学会 医学方法 知情同意书 医疗风险 衍生技术 生殖医学 相关学科
下载PDF
关于人类精子库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
12
作者 范立青 孙莹璞 +18 位作者 孙海翔 邓成艳 刘平 周灿权 冯云 郝桂敏 卢文红 全松 沈浣 师娟子 滕晓明 王晓红 王秀霞 伍琼芳 曾勇 张松英 钟影 黄学锋 黄国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75-480,共6页
在人类精子库供精者捐精过程中,大部分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境。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捐精体验,也打击了其捐精的积极性。为此,本共识建议人类精子库医务人员应重视供精者的心理健康,提高鉴别和舒缓供精者心理困境的能力,并为供精者... 在人类精子库供精者捐精过程中,大部分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境。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捐精体验,也打击了其捐精的积极性。为此,本共识建议人类精子库医务人员应重视供精者的心理健康,提高鉴别和舒缓供精者心理困境的能力,并为供精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鉴于精神心理障碍具有遗传性,人类精子库应对供精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对疑似精神心理障碍者应经精神心理专科的评估来决定供精资格的取舍,以提升供精后代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精子库 心理健康 共识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期待处理后妊娠与控制性药物刺激卵巢后妊娠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丁颖 邓成艳 +2 位作者 孙正怡 何方方 郁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治疗术后期待处理与控制性药物刺激卵巢(COH)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后1年内行期待处理(期待组)和COH治疗(COH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周期妊娠率及累积...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治疗术后期待处理与控制性药物刺激卵巢(COH)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后1年内行期待处理(期待组)和COH治疗(COH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周期妊娠率及累积妊娠率。两组中再以年龄≤35岁或>35岁、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不使用GnRH-a及EM分期Ⅰ~Ⅱ期或Ⅲ~Ⅳ期分类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的相关因素。结果:期待组231例2309个自然周期,妊娠76例,周期妊娠率3.29%,平均每例10个期待周期的累积妊娠率32.9%;COH组129例187周期,妊娠40例,周期妊娠率21.39%,平均每例1.5个COH周期的累积妊娠率31.01%。两组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术后是否使用药物和EM分期与术后第1年内期待处理后妊娠和COH妊娠情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EM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可以考虑短期期待妊娠,COH明显增加周期妊娠率。卵巢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年龄不影响妊娠率;术中r-AFS分期对妊娠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期待妊娠 控制性药物刺激卵巢
下载PDF
人工周期法与自然周期法准备内膜在复苏囊胚移植中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辉 孙正怡 +2 位作者 邓成艳 郁琦 何方方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60,共5页
目的:比较人工周期法与自然周期法准备内膜在复苏囊胚移植中的效果。方法: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分别采用外源性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组192个周期)和自然周期法(自然周期组54个周期)准备内膜,比较周期取消率、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等指标... 目的:比较人工周期法与自然周期法准备内膜在复苏囊胚移植中的效果。方法: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分别采用外源性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组192个周期)和自然周期法(自然周期组54个周期)准备内膜,比较周期取消率、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等指标。结果:周期取消率、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分别为:人工周期组7.3%(14/192)、53.9%(96/178)、11.5%(11/96)、38.8%(131/338);自然周期组16.7%(9/54)、68.9%(31/45)、16.1%(5/31)、52.9%(45/85),二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相似,自然周期组的周期取消率和种植率明显高于人工周期组(P<0.05),但人工周期组中非PCOS患者的妊娠率(57.2%,71/124)和种植率(40.9%,95/232)与自然周期组相似。结论: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采用人工周期法准备内膜能够取得与自然周期法相似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F 囊胚移植 子宫内膜容受性 复苏囊胚
下载PDF
囊胚冷冻保存时间对复苏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雪 甄璟然 +5 位作者 孙正怡 郁琦 邓成艳 周远征 王含必 何方方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89-394,共6页
目的分析冷冻保存时间对复苏后胚胎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长期胚胎冷冻保存是否对临床结局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辅助生殖中心进行复苏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复苏前囊胚的冷冻保存时间将1 808个... 目的分析冷冻保存时间对复苏后胚胎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长期胚胎冷冻保存是否对临床结局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辅助生殖中心进行复苏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复苏前囊胚的冷冻保存时间将1 808个移植周期分为7组,第1组为≤90d、第2组为91~180d、第3组为181~360d、第4组为361~720d、第5组为721~1 080d、第6组为1 081~1 440d、第7组为≥1 441d。比较7组的复苏后存活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以及各组间单胎的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 7组间胚胎存活率、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7组间的单胎新生儿出生结局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胚胎长期冷冻保存对冻融胚胎的质量及发育潜力影响不大,但囊胚长期冷冻保存的远期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冷冻保存时间 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下载PDF
囊胚发育速度及质量对冻融周期单囊胚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雪 肖亚玲 +3 位作者 孙正怡 甄璟然 郁琦 邓成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联合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质量分析其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为冻融周期中的囊胚选择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单囊胚复苏移植治疗的患者资料,周期数为736个。按照囊胚形... 目的联合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质量分析其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为冻融周期中的囊胚选择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单囊胚复苏移植治疗的患者资料,周期数为736个。按照囊胚形成时间分为两组:D5组(在受精第5天形成囊胚)和D6组(在受精后第6天形成囊胚)。再根据各组内囊胚是否为优质胚胎分为4组,分别为D5优胚组、D5非优胚组,D6优胚组、D6非优胚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出生结局。结果 (1)共纳入736个复苏周期,复苏存活率100%。患者平均胚胎复苏年龄为(35.1±4.4)岁。临床妊娠率为40.9%,流产率为19.6%,活产率为26.0%。(2)D5组中移植的优质胚胎比例显著高于D6组(60.4%vs. 36.6%,P<0.05);D5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D6组(分别为51.5%vs. 33.6%和33.9%vs. 20.6%)(P均<0.05);两组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D5组的男女性别比略高于D6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身长和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P>0.05)。D5组巨大儿的发生率略高于D6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出生死亡和先天异常。(3)D5优胚组、D5非优胚组、D6优胚组和D6非优质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D5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最高,D6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最低。各组间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男女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D5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略低于D6优胚组,但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D6非优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D5非优胚组(P<0.05),但两组的活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囊胚的冻融周期移植时,优先选择D5的优质胚胎;而面临D5非优质胚胎和D6优质胚胎时,两者均可考虑,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囊胚移植 囊胚发育速度 妊娠结局 出生结局
下载PDF
子宫异常出血合并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爱军 高劲松 +4 位作者 何方方 邓成艳 郁琦 董瑞峰 林守清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12期25-27,共3页
目的了解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的情况,探讨妇科干预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7年间合并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的有月经的妇女,了解子宫异常出血的比例,并进一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 目的了解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的情况,探讨妇科干预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7年间合并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的有月经的妇女,了解子宫异常出血的比例,并进一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妇科治疗的情况,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合并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有月经的妇女,发生子宫异常出血的比例高达63%,其中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8%)、再生障碍性贫血(27%)、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5%)为多见。48例药物保守治疗,18例有手术指征者接受了妇科手术,其中14例临床表现为子宫大量出血单纯由于血液病造成者7例,采取刮宫手术与子宫内膜切除术各3例,其中各有1例因手术失败,复发而改子宫切除术,1例直接行子宫切除术;另外7例子宫出血者同时合并有妇科手术指征而行子宫切除术;术前、术中与术后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数量低非常重要,可防止再次发生出血。结论造成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通常保守药物治疗可达到止血目的(76.2%),但出血多,保守治疗效果差,需及时行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多科合作对围手术期病人的监测至关重要,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异常出血 出血性疾病 血液系统 子宫切除术 治疗 子宫内膜切除术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合并 情况 结论
下载PDF
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形态学评分对临床妊娠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甄璟然 王雪 +3 位作者 孙正怡 郁琦 邓成艳 何方方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在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层质量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中,记录囊胚内细胞团、滋养细胞层的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两项评分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141个单囊... 目的分析在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层质量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中,记录囊胚内细胞团、滋养细胞层的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两项评分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141个单囊胚复苏周期中,复苏的141个囊胚均存活,采用激素替代周期进行子宫内膜准备,临床妊娠率为41.1%(58/141)。所有囊胚在冷冻时均达到4期,内细胞团为A、B级,滋养细胞层为A、B、C三级。经回归分析,三个自变量即年龄、内细胞团质量和滋养细胞层质量中,滋养细胞层对临床妊娠有最大的预测价值(P=0.013)。结论与内细胞团的评分相比,滋养细胞层质量对复苏单囊胚的临床妊娠率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复苏胚胎移植 囊胚 形态学评分
下载PDF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不全妇女IVF-ET治疗中的方法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含必 温晓晓 +7 位作者 汤鲜 周远征 孙正怡 甄璟然 刘美芝 王雪 张颖 邓成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18-322,327,共6页
目的:分析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不全(HH)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接受IVF-ET治疗的40例HH患者共60个IVF-ET周期,收集同期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接受IVF-ET治疗的134例患者共140个周... 目的:分析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不全(HH)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接受IVF-ET治疗的40例HH患者共60个IVF-ET周期,收集同期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接受IVF-ET治疗的134例患者共140个周期的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方法、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总结。将HH患者分成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经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治疗后,发现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使用量及使用天数HH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FSH:55.0±2.5支vs 36.9±1.0支;LH:28.3±1.7支vs 5.9±0.2支;治疗天数:13.8±0.4dvs 10.4±0.1d;P均<0.05)。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孕酮(P)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获卵数、优胚数及冻胚数等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结局在两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率:42.1%vs 53.6%;流产率:16.7%vs 26.7%)。HH患者中比较妊娠与未妊娠后发现在年龄、体重指数和药物使用剂量及天数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妊娠组获卵数(6.6±0.5个vs 8.8±0.7个)、成熟卵母细胞(MII)数(5.5±0.5个vs 7.3±0.7个)及受精率(4.9±0.5%vs 6.7±0.7%)妊娠组低于未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H患者处于长时间促性腺激素缺乏状态,IVF-ET的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剂量更多、时间更长,但妊娠结局与正常女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IVF-ET 排卵 诱导 妊娠
下载PDF
外生殖器性别不清的鉴别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秦杰 何方方 +2 位作者 邓成艳 郁琦 葛秦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目的 :研究外生殖器性别不清的病因、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 :总结 1 0 5例外生殖器性别不清的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基础研究结果。结果 :外生殖器性别不清与雄激素异常关系密切 ,可分为雄激素过多、雄激素不足和性腺分化异常 ;其... 目的 :研究外生殖器性别不清的病因、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 :总结 1 0 5例外生殖器性别不清的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基础研究结果。结果 :外生殖器性别不清与雄激素异常关系密切 ,可分为雄激素过多、雄激素不足和性腺分化异常 ;其鉴别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染色体检查等综合指标 ;其处理决定于正确的诊断 ,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作不同的处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畸形 雄激素 染色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