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_(1)、TSGF的影响
1
作者 邓星佑 林忆平 +2 位作者 吴向农 李剑峰 张霞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究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 目的:探究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采用疏调气机法治疗,对照B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联合组采用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3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雌激素指标[雌二醇(estradiol,E_(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TGF-β_(1)、TSGF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A组的84.44%(38/45)、对照B组的80.00%(36/45)(P<0.05);治疗后3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联合组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联合组大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月经异常、下腹胀痛、面色晦暗积分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RL、LH、E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血清AOPP、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TGF-β_(1)、TSGF水平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与对照A组的6.67%(3/45)、对照B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提高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下调血清TGF-β_(1)、TSGF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疏调气机法 转化生长因子β_(1)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下载PDF
颈夹脊输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晋延玲 林忆平 +3 位作者 李靖 吴向农 邓星佑 杨静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4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输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观察呃逆减轻及停止...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输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观察呃逆减轻及停止时间,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起效时间、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0%,24 h起效率为73.30%,2疗程治愈率为96.7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夹脊输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良好,起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进而缩短病程,可快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夹脊 输刺 顽固性呃逆
下载PDF
辨证取穴针刺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MMP、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邓星佑 熊尤龙 +1 位作者 武双艳 吴向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探讨辨证取穴针刺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 ... 目的:探讨辨证取穴针刺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 628 g/次,3次/d,7 d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辨证取穴针刺法,1次/d,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疗程。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采用国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评估症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MMP-3、MMP-9水平降低(P <0. 01),血清IL-1β、TNF-α水平降低(P <0. 01),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度WOMAC量表评分降低(P <0. 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MMP-3、MMP-9水平较低(P <0. 01),血清IL-1β、TNF-α水平较低(P <0. 01),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度WOMAC量表评分较低(P <0. 01),总有效率较高(P <0. 05)。结论: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KOA疗效确切,可能与下调血清MMP、IL-1β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辨证取穴 针刺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1Β
原文传递
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邓星佑 吴向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23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分别接受颈夹脊输刺疗法、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分别接受颈夹脊输刺疗法、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与颈夹脊输刺疗法均能明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痛症状,但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较普通针刺治疗镇痛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夹脊输刺 麦肯基疗法
下载PDF
恢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星佑 施静 吴向农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9期59-60,共2页
颈型颈椎病,也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例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引起。临床... 颈型颈椎病,也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是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例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引起。临床上指的是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的颈椎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恢刺法 疗效
下载PDF
雀啄刺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星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0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雀啄刺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采用雀啄刺法和普通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雀啄刺法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研究雀啄刺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采用雀啄刺法和普通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雀啄刺法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雀啄刺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针灸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雀啄刺法
下载PDF
升阳通督针法对中风病中医症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施静 张沛霖 +8 位作者 徐红 梁清 吴向农 邓星佑 张霞辉 晋延玲 谭文杰 张懿 杜福生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7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国家级名中医张沛霖学术经验比较升阳通督针法与普通针刺法对中风病中医症候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升阳通督针法组及普通针刺组,各86例。升阳通督针法组以针刺太阳经穴第一侧线及点刺督脉为主,普通针刺组以常规... 目的:观察国家级名中医张沛霖学术经验比较升阳通督针法与普通针刺法对中风病中医症候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升阳通督针法组及普通针刺组,各86例。升阳通督针法组以针刺太阳经穴第一侧线及点刺督脉为主,普通针刺组以常规阳明经穴位为主,两组均在治疗18天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群的变化。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在治疗18天后,患者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吞咽困难、舌强语蹇主要中医症候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升阳通督针法组组内比较治疗后改善程度较普通针刺组组内比较明显。两组间比较,升阳通督针法组改善中风的主要症候情况更明显。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改善中风病主要症候,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能力,升阳通督针法在中风病的中医症候群的改善程度上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通督针法 中风 中医症候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磊 徐红 +2 位作者 张霞辉 邓星佑 熊尤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13期67-67,69,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联用中药大秦艽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疗法,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联用中药大秦艽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大秦艽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电针 大秦艽汤
下载PDF
中风针刺手法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施静 邓星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3期84-86,共3页
中风有着极高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在我国分别为219/10万,620/10万,
关键词 中风 针刺手法 综述
下载PDF
针刺后溪穴不同深度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星佑 李剑峰 +3 位作者 徐征 徐安党 宋盛菊 林忆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不同深度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深刺组与浅刺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针刺后溪穴20 mm治疗,深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30 mm治疗,浅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5 mm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不同深度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深刺组与浅刺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针刺后溪穴20 mm治疗,深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30 mm治疗,浅刺组给予针刺后溪穴5 mm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痛量表(NP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肌电图指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各组在治疗总有效率、NPQ评分、VAS评分、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各组NPQ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深刺组NPQ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浅刺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浅刺组(P<0.05),常规组与浅刺组在治疗总有效率、F波波幅、F波传导速度、NPQ评分、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深刺后溪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肌电生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与浅刺后溪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后溪穴 不同深度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
11
作者 邓星佑 莽臣武 +2 位作者 徐发绍 王海月 吴鹏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80-0182,共3页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时间段:2022年1月~12月;对象: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行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50例行中医疗法与西医药物相结合治疗者为研究组。作结果数据比较分析治疗...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时间段:2022年1月~12月;对象: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行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50例行中医疗法与西医药物相结合治疗者为研究组。作结果数据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1)接受中医疗法与西医药物进行联合的研究组,总体有效性96.0%,接受单纯西医药物对照组78.0%(P<0.05,=2.197)。(2)接受中医疗法与西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焦虑与抑郁不良心理状态评估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t=2.199,2.573)。(3)接受中医疗法与西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职能、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四项生活质量水平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t=2.088,2.539,2.196,2.857)。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中医疗法 西医药物 结合康复治疗
下载PDF
基于经络辨证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
12
作者 朱涛 邓星佑 +6 位作者 郭艳萍 李松 梁俊 奠云丽 黄丽君 施静 林忆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372-2376,共5页
认为动眼神经麻痹的基本病机为气血亏虚、经络瘀阻。临证以经络辨证为核心,提出以辨位、辨证、辨经虚实为主的针刺治疗方法,其中辨位归经主要遵循“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常用督脉、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及手少阴... 认为动眼神经麻痹的基本病机为气血亏虚、经络瘀阻。临证以经络辨证为核心,提出以辨位、辨证、辨经虚实为主的针刺治疗方法,其中辨位归经主要遵循“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常用督脉、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及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等腧穴,并以头针联合电针加强经络刺激;辨证归经根据相关症状表现,结合脏腑辨证辨别归属经络;重视辨经虚实,治疗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结合腧穴自身的补泻之别,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补泻之法。同时重视针刺手法与刺激量效相结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针刺 经络辨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