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医学技术辅助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设计在手部微型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李日绍 邓晓清 +2 位作者 关术 吴廷瑞 黄文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索分析数字医学技术辅助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设计在手部微型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手外科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手部微型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患者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索分析数字医学技术辅助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设计在手部微型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手外科应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手部微型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患者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13例,采用常规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13例,在数字医学技术的辅助下行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皮瓣危象发生率、皮瓣存活率,随访观察患者皮瓣的外观、感觉、功能及对供区的影响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得知,观察组13例患者的创面均达到甲级愈合,供区瘢痕轻度增生,功能良好;对照组中12例患者的创面达到甲级愈合,7例患者皮瓣稍臃肿,该组全部患者的供区瘢痕增生明显且伸腕功能稍欠充分,1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需再次手术,1例患者发生皮瓣坏死,脱痂后瘢痕形成。结论:将数字医学技术辅助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设计应用于手部微型创面修复中,通过术前精确的评估与设计,指导皮瓣的切取,不仅能有效减轻供区损伤,还能显著提高皮瓣存活率,使手部微型创面修复效果更好、患手功能恢复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技术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手部微型创面修复 皮瓣危象
下载PDF
Drilog与Welleader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晓清 王智明 彭劲勇 《煤矿机械》 2017年第6期139-142,共4页
自主研发的Drilog随钻测井系统由随钻测量仪、工程参数测量仪及随钻电阻率伽马一体化测井仪组成;自主研发的Wellead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由涡轮发电机短节、有线柔性短节、以及导向短节组成。2个系统配合用于勘探开发中,对提高钻遇率有重... 自主研发的Drilog随钻测井系统由随钻测量仪、工程参数测量仪及随钻电阻率伽马一体化测井仪组成;自主研发的Wellead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由涡轮发电机短节、有线柔性短节、以及导向短节组成。2个系统配合用于勘探开发中,对提高钻遇率有重要作用。介绍了2套系统组合在某油田X井8.5英寸井段的使用过程,通过实时数据研究,分析了轨迹控制、动态轨迹测量、导向工具时效、随钻测井质量等应用效果。统计结果显示系统的钻进效率高,测量数据准确,证明了2套系统在定向井作业中的测井质量优良,实时地质导向效果良好。本次高难度作业为2套系统推广积累了应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系统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地质导向 油田应用
原文传递
红藻氨酸致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内Se maphorin3C、Se maphorin3F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晓清 郑金瓯 +1 位作者 余璐 陈子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轴索导向分子Sem aphorin3C(Sem a3C),Sem aphorin3F(Sem a3F)mRNA对颞叶癫痫(TLE)大鼠海马神经轴索环路重建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侧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KA)制作TLE大鼠模型,用N issl染色及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致痫后1d... 目的研究神经轴索导向分子Sem aphorin3C(Sem a3C),Sem aphorin3F(Sem a3F)mRNA对颞叶癫痫(TLE)大鼠海马神经轴索环路重建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侧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KA)制作TLE大鼠模型,用N issl染色及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致痫后1d、1w、2w、3w、4w大鼠海马的齿状回(DG),CA1区、CA3区神经细胞丢失程度以及Sem a3C、Sem a3F mRNA的表达。结果KA致痫后1d始出现神经元丢失,至4w神经元丢失明显增多。KA致痫后1w,Sem a3C、Sem a3F mRNA在海马的CA1区、Sem a3F mRNA在海马的CA3区表达明显下降,持续至3w(P<0.01),4w时恢复至正常(P>0.05);Sem a3C、Sem a3F mRNA在DG的表达,Sem a3C在CA3区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KA致痫后海马CA1区神经元下调Sem a3C、Sem a3F mRNA的表达,CA3区神经元下调Sem a3F mRNA的表达,可能促进TLE大鼠海马神经轴索环路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氨酸 颞叶癫痫 Semaphorin3C Semaphorin3F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合并癫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晓清 郑金瓯 +2 位作者 梁志坚 何建明 梁秀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合并癫痫患者中,癫痫与MS病程、脑电图(EEG)和磁共振(MR)的关系,以及对抗癫痫药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5年3月间确诊为MS合并癫痫的住院患者中,癫痫的临床特点,EEG,MR特点,癫痫与E...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合并癫痫患者中,癫痫与MS病程、脑电图(EEG)和磁共振(MR)的关系,以及对抗癫痫药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5年3月间确诊为MS合并癫痫的住院患者中,癫痫的临床特点,EEG,MR特点,癫痫与EEG-MR的相关性,预后及对抗癫痫药的反应。结果121例MS中10例(8.29%)合并癫痫,其中2例癫痫在MS确诊前出现,1例在MS确诊2年内出现(早期发作组),7例在MS确诊4~11年内出现(晚期发作组);早、晚期发作组扩展功能障碍EDSS量表(评分分别为3.0±1.80及5.76±3.1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痫年发生率分别为0.25±0.38及2.13±1.38,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癫痫与EEG-MR相关。晚期发作组6例用抗癫痫药治疗,其中4例癫痫反复发作。结论癫痫可在MS病程中出现,多数在MS晚期发生;癫痫发作频率及预后与MS病程,神经功能损害相关,癫痫发作与皮质-皮质下斑块病灶相关,MS晚期部分患者对AEDs反应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癫痫病程
下载PDF
167例眼肌麻痹损害部位与病因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晓清 郑金瓯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的损害部位与病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167例眼肌麻痹的病变部位与病因的关系。结果眼外肌病变病因包括肌营养不良,甲亢性肌病,老年性眼睑下垂;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病因包括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周围神经损害病因包...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的损害部位与病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167例眼肌麻痹的病变部位与病因的关系。结果眼外肌病变病因包括肌营养不良,甲亢性肌病,老年性眼睑下垂;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病因包括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周围神经损害病因包括Tolosa-Hunt综合征,海绵窦区动脉瘤,海绵窦区肿瘤,眶部血栓性静脉炎,脑炎,后交通动脉瘤,糖尿病性眼肌麻痹,Miller-Fisher综合征,癌性多颅神经炎,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核性损害病因包括脑干梗塞,脑干出血,脑干脑炎,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Wemick脑病,放射性脑病;核间性损害病因包括多发性硬化,脑干梗塞,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核上性损害病因包括脑干梗塞,脑干出血,脑干脑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病因包括脑干肿瘤,脑叶肿瘤,脑叶梗塞,脑叶出血,脑炎,动静脉畸形;眼内肌麻痹病因包括脑干梗塞,肺癌。结论眼肌麻痹的病因复杂,与损害部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损害部位 病因
下载PDF
Drilog~随钻测井系统深度跟踪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晓清 蒋荻南 卢华涛 《石油矿场机械》 2017年第3期18-22,共5页
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随钻测井系统Drilog~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从随钻测井的深度跟踪基本原理与分布式系统架构入手,阐述了其深度跟踪子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公式论证,研究了大钩高度和大钩载荷的测量原理和标定方法,分析了钩载滤波... 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随钻测井系统Drilog~已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从随钻测井的深度跟踪基本原理与分布式系统架构入手,阐述了其深度跟踪子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公式论证,研究了大钩高度和大钩载荷的测量原理和标定方法,分析了钩载滤波算法的优化方法。介绍了深度跟踪系统在测量手段改进、算法优化、系统设计优化等方面的工作,总结了该系统在现场的应用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深度跟踪 分布式系统设计 技术
下载PDF
常规MR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晓清 李成颖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3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79例,SWI检查+常规MRI检查)和对照组(81例,常规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微出血(CMB)检出情... 目的探讨常规MR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79例,SWI检查+常规MRI检查)和对照组(81例,常规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微出血(CMB)检出情况、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CMB检出率和出血检出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MRI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SWI(P<0.05)。观察组的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病死率、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能够准确检测CMB,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SWI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下载PDF
一种基于WITSML的随钻作业数据远程传输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晓清 卢华涛 尹博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7期40-40,67,共2页
由中海油服自主研发并得到成功应用的随钻测井系统Drilog实现了从作业现场到作业基地数据中心之间,实时传输随钻作业数据。本文以其实时数据传输模块为背景,阐述了一种基于WITSML的随钻作业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WITSML 随钻测井 分布式系统设计
下载PDF
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晓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3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 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病死率和脑卒中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病死率和脑卒中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8.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和再发脑卒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动脉溶栓 颈内动脉系统 脑梗死
下载PDF
以核间性眼肌麻痹为单独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20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邓晓清 郑金瓯 梁志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8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核间性眼肌麻痹 脑干梗死 临床分析 单独 磁共振血管造影 眼球震颤 临床表现 常见病因 多发性硬化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硅基二氧化硅波导的应力和偏振相关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晓清 杨沁清 +2 位作者 王红杰 胡雄伟 王启明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96-1200,共5页
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硅基二氧化硅光波导的应力分布 ,结果表明波导主要受横向压应力影响 ,而且应力主要集中在芯区和包层的界面附近 .根据波导的应力分布 ,得出波导的折射率分布 ,并使用 ADI全矢量方法求解出波导的模式折射率 .比较考... 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硅基二氧化硅光波导的应力分布 ,结果表明波导主要受横向压应力影响 ,而且应力主要集中在芯区和包层的界面附近 .根据波导的应力分布 ,得出波导的折射率分布 ,并使用 ADI全矢量方法求解出波导的模式折射率 .比较考虑应力和未考虑应力的波导模式折射率可以得出 :波导的双折射效应主要是由于波导应力引起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相关性 数值分析 有限元 应力 硅基二氧化硅波导 双折射效应
下载PDF
硅基二氧化硅波导的双折射效应补偿理论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晓清 杨沁清 +2 位作者 王红杰 胡雄伟 王启明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03-1307,共5页
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硅基二氧化硅波导的两种偏振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采用应力释放槽和调节上包层热膨胀系数都可改善波导的偏振相关性 .采用应力释放槽可以释放波导中的由于硅衬底与二氧化硅热膨胀系数失配造成的压应力 ,可以... 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硅基二氧化硅波导的两种偏振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采用应力释放槽和调节上包层热膨胀系数都可改善波导的偏振相关性 .采用应力释放槽可以释放波导中的由于硅衬底与二氧化硅热膨胀系数失配造成的压应力 ,可以影响芯区附近的应力分布 ,但是只有释放槽的深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改善波导的偏振相关性 ,增大槽的宽度也在一定程度改善偏振相关性 ,但效果较差 .调节波导上包层的热膨胀系数可以很好的解决波导的偏振相关问题 ,而调节波导的其它层的热膨胀系数对波导的偏振相关作用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折射效应 补偿理论 硅基二氧化硅波导 偏振补偿 应力释放槽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邓晓清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3期407-408,共2页
目的:探究血管性痴呆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 目的:探究血管性痴呆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和H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和HD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管性痴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痴呆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阿托伐他汀钙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临床分析
14
作者 邓晓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1期83-85,共3页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对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拉克索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采取普拉克索,有显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普拉克索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玻璃-PDMS微流控芯片制备工艺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莉莉 余冬冬 +3 位作者 邓晓清 王升高 李艳琼 汪建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玻璃为基片的微流控芯片在制备方面存在制作成本偏高及加工周期较长等问题.本研究以廉价的载玻片为微流控芯片基片材料,以铬膜为牺牲层,通过优化光刻和湿法刻蚀工艺,得出较为优异的湿法刻蚀条件,制备出了较佳结构的玻璃微沟道.将其与P... 以玻璃为基片的微流控芯片在制备方面存在制作成本偏高及加工周期较长等问题.本研究以廉价的载玻片为微流控芯片基片材料,以铬膜为牺牲层,通过优化光刻和湿法刻蚀工艺,得出较为优异的湿法刻蚀条件,制备出了较佳结构的玻璃微沟道.将其与PDMS进行不可逆封接后,获得了玻璃-PDMS芯片.该工艺简单,且有效地降低了芯片的制作成本.电渗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电渗性能稳定、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PDMS 电渗 电泳
下载PDF
红藻氨酸致癫痫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的动态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家容 吴原 +4 位作者 郑金瓯 邓晓清 梁秀琳 李佳荃 陈志颖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三种不同亚型nNOS、iNOS、eNOS在红藻氨酸(KA)了致癫痫SD大鼠模型中不同部位和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KA点燃癫痫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在致痫1、7、14、21和28d各个时间点,观察大鼠癫痫发...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三种不同亚型nNOS、iNOS、eNOS在红藻氨酸(KA)了致癫痫SD大鼠模型中不同部位和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KA点燃癫痫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在致痫1、7、14、21和28d各个时间点,观察大鼠癫痫发作后的行为学变化,脑电图描记,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三种不同NOS(nNOS、iNOS和eNOS)的表达。结果注射KA后大鼠出现癫痫发作,7~28d可见癫痫慢性自发发作。EEG表现为尖、棘波节律,7~28d仍可见痫性活动。KA致痫后1d,nNOS在CA1、CA2、CA3区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7d时开始出现下降,在cA2、CA3区14d后又出现增多,在颞叶从1d开始就持续高水平的表达,而在齿状回和丘脑不同时间点nNOS阳性细胞表达都很低。iNOS在1d时各区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之后在CA1、CA2、CA3区及颞叶阳性细胞出现减少,而在齿状回及丘脑7、14d有所下降,之后又出现高表达。eNOS在KA致痫后1d在CA1、CA2及齿状回区表达较对照组增高,7d时出现下降,之后叉出现增多,但eNOS阳性细胞在CA3区却表现为癫痫发作后1、7d时出现少,在14d以后才大量出现,并逐渐增加,在颞叶及丘脑,1d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7d时才开始表达增高,并持续高表达至28d。结论KA诱导癫痫发作大鼠脑内不同类型NOS在不同的时间和部位表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大鼠
下载PDF
采用TEOS和H_2O源PECVD方法生长氧化硅厚膜(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红兵 王红杰 +5 位作者 邓晓清 杨沁清 胡雄伟 王启明 廖左升 杨基南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3-547,共5页
开展了使用 TEOS和 H2 O混合物进行 PECVD生长 Si O2 膜的研究工作 .氧化硅折射率分布在 1.45 3±0 .0 0 1的范围 ,且随偏离中心距离基本不变 .薄膜厚度是中央大 ,边沿薄 ,其厚度相对变化不超过± 1.5 % (5 1mm衬底 ) .利用 TEO... 开展了使用 TEOS和 H2 O混合物进行 PECVD生长 Si O2 膜的研究工作 .氧化硅折射率分布在 1.45 3±0 .0 0 1的范围 ,且随偏离中心距离基本不变 .薄膜厚度是中央大 ,边沿薄 ,其厚度相对变化不超过± 1.5 % (5 1mm衬底 ) .利用 TEOS源 PECVD,并结合退火技术 ,摸索出厚膜氧化硅生长工艺 ,已成功地在硅衬底上生长出厚度超过 15 μm氧化硅厚膜 ,可用于制备氧化硅平面波导器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PECVD 薄膜 生长 半导体材料
下载PDF
KA致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原 庞家容 +4 位作者 郑金瓯 李佳荃 邓晓清 梁秀琳 陈志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在不同部位和致癎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KA组再按癫癎发作后1d、1周、2周、3周和4周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注射K...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在不同部位和致癎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KA组,KA组再按癫癎发作后1d、1周、2周、3周和4周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注射KA后,观察大鼠癫癎发作后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3种不同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nNOS和eNOS)的表达。结果:KA注射后,大鼠出现严重的惊厥,癫癎发作后1d、1周即有大量的凋亡细胞出现在海马齿状回、CA1,CA2和CA3区,2、3周时下降,第4周出现另一个高峰,凋亡在齿状回和CA3区最明显。癫癎发作后早期即有大量的eNOS,iNOS和nNOS出现,另一方面,nNOS在齿状回表现为低表达,eNOS阳性细胞在齿状回、CA1、CA2区的表达也与凋亡的出现基本同步,而在CA3区却表现为癫癎发作后1d和1周出现少,在2周后才随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加,结论:凋亡参与KA致大鼠癫癎发作后神经元死亡过程,eNOS,iNOS和nNOS与癫癎发作后早期的神经原凋亡相关,iNOS与齿状回癫癎后迟发的神经原凋亡可能有关;nNOS与CA2和CA3区的癫癎后迟发的神经原凋亡可能有关;eNOS对KA致大鼠癫癎发作后CA3区神经元凋亡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海马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下载PDF
CaCu_3Ti_4O_(12)巨介电常数多孔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华 王聪 +3 位作者 周密 邓晓清 余冬冬 王升高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74-76,共3页
通过固相合成及常压烧结的方法,以淀粉为造孔剂制备了CaCu3Ti4O12(CCTO)巨介电常数多孔陶瓷材料,采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其合成与烧结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该CCTO多孔陶瓷的适宜烧结温度为1075℃,试样结晶完整,... 通过固相合成及常压烧结的方法,以淀粉为造孔剂制备了CaCu3Ti4O12(CCTO)巨介电常数多孔陶瓷材料,采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其合成与烧结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该CCTO多孔陶瓷的适宜烧结温度为1075℃,试样结晶完整,孔隙率大,大孔与小孔之间形成交错分布的开气孔结构,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U3TI4O12 多孔陶瓷 巨介电常数
下载PDF
红藻氨酸致癎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原 庞家容 +4 位作者 郑金瓯 邓晓清 梁秀琳 李佳荃 陈志颖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癎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在不同部位和致癎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KA组,KA组再按癫癎发作后1天、1周、2周、3周和4周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KA注射后,观察大鼠...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癎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在不同部位和致癎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KA组,KA组再按癫癎发作后1天、1周、2周、3周和4周不同时点分为5个亚组。KA注射后,观察大鼠癫癎发作后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不同部位、不同时点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KA注射后,大鼠出现严重的惊厥,在癫癎发作后1天、1周和4周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以齿状回、丘脑和CA3区明显(P<0.05)。结论:细胞凋亡贯穿KA致癎大鼠癫癎发作后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