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脑血流指标的影响临床观察
1
作者 张云海 谢维 +1 位作者 柳松涛 邓梦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针刺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择选104例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具体时间段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之间,分组方式根据治疗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进行干预,研究组是针刺治疗干预。结... 探讨针刺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择选104例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具体时间段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之间,分组方式根据治疗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选择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进行干预,研究组是针刺治疗干预。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较之后确认,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更好且对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少(P<0.05);研究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好(P<0.05)。结论 针刺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机体脑血流指标,恢复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针刺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脑血流指标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太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邓梦华 张天舒 陈军飞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在对太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SHAP分析了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了有支付意愿和没有支付意愿居民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太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最... 在对太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SHAP分析了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了有支付意愿和没有支付意愿居民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太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最重要的3个因素为学历、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意愿;单个居民之间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呈现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有支付意愿和没有支付意愿居民之间的影响因素差异显著;总体而言,增强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大生态补偿政策的宣传可以提升流域居民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支付意愿 XGBoost SHAP 可解释机器学习 太湖流域
下载PDF
胸腺肽α_1及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邓梦华 潘永 +2 位作者 张斌 林旋 徐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胸腺肽α1和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arsheⅡ评分、CD14+单核细胞H...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胸腺肽α1和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arsheⅡ评分、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明显升高(P<0.05),APACHEⅡ、MarsheⅡ评分平显著下降(P<0.05),入住ICU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胸腺肽Α1 乌司他丁 CD14+单核细胞HLA-DR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9
4
作者 邓梦华 马明远 +2 位作者 陈次滨 江浩波 张云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3-1725,共3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相关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初步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液体治疗。方法选取NYHA分级≥Ⅲ级或Killip分级≥Ⅱ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行P...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相关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初步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液体治疗。方法选取NYHA分级≥Ⅲ级或Killip分级≥Ⅱ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行PICCO监测后1、24、48 h测定患者的ITBVI、NT-proBNP水平和中心静脉压(CVP),计算ITBVI和NT-proBNP、CVP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 NT-proBNP水平随着ITBVI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701,P<0.05);NT-proBNP水平越高,每搏量指数(SVI)越低,呈负相关(r=-0.405,P<0.05);CVP与NT-proBNP、ITBV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82,P>0.05;r=0.054,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浓度越高,心脏泵血功能越差,心脏容量超负荷的风险越大;CV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容量负荷评估准确性差,不适合单独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NT-PROBNP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绵羊模型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外肺水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梦华 陈银结 +2 位作者 张斌 张兴胜 肖秋生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4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绵羊模型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外肺水含量的影响。方法 8只成年绵羊通过选择性结扎冠状动脉对角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左心衰模型,给予参附注射液2ml/kg静脉滴注,通过PiCCO分别监测模型建立前(C)、模型建立后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左心衰绵羊模型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外肺水含量的影响。方法 8只成年绵羊通过选择性结扎冠状动脉对角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左心衰模型,给予参附注射液2ml/kg静脉滴注,通过PiCCO分别监测模型建立前(C)、模型建立后0.5h(H)、参附治疗后2h(T2)、4h(T4)、6h(T6)的心输出量(CO)、搏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胸内血容量(ITBV)及血管外肺水含量(EVLW)。结果与模型建立前相比较,模型建立后0.5h的CO、SV、MAP、CVP下降(P<0.01)和EVLW、ITBV升高(P<0.01);与模型建立后0.5h相比较,参附治疗后2h、4h、6h的CO、SV、MAP明显升高(P<0.01)和EVLW、ITBV明显下降(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急性左心衰绵羊的心脏功能,减轻肺水肿,从而达到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 参附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血管外肺水含量 绵羊
下载PDF
能源生态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周洋 凌丹丹 +2 位作者 陈军飞 丁童慧 邓梦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5-110,112,共17页
在“双碳”目标下,提升能源生态效率对于实现碳减排和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出各城市2009—2019年的能源生态效率均值,构建地理、经济和综合3种空... 在“双碳”目标下,提升能源生态效率对于实现碳减排和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出各城市2009—2019年的能源生态效率均值,构建地理、经济和综合3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莫兰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能源生态效率和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作用关系,并对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旨在为长江经济带低碳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上看,长江经济带各城市整体能源生态效率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各城市能源生态效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总量呈缓慢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城市碳排放量存在着显著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高-高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下游城市群,低-低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上游城市群。能源生态效率和城市规模水平与碳排放量显著负相关,产业结构系数、工业集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度等几个因素与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态效率 “双碳”目标 长江经济带 空间自相关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亚低温对不同中医证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7
作者 邓梦华 张云海 +1 位作者 马天威 马明远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0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不同中医证型心肺复苏术后(Pos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6年6月-2019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组,所有患者均按照指南给予高级生...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不同中医证型心肺复苏术后(Post-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6年6月-2019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组,所有患者均按照指南给予高级生命支持,并且联合亚低温治疗,疗程为48 h.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法(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统计患者7 d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实证组低于虚证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以及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实证组低于虚证组(P<0.05);实证组的7 d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虚证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和预后,但是实证组患者改善较虚证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中医证型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术后 预后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8
作者 邓梦华 张兴胜 +3 位作者 张斌 陆锦波 张云海 马天威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和耐药情况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共分离出...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液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和耐药情况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共分离出病原菌48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9株,占18.4%,革兰阴性菌331株,68.5%,真菌63株,占13.1%。排名前几住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31.6%,胞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均达100%;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较高,占65.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加强ICU感染管理以及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价
9
作者 邓梦华 秦锋周 +2 位作者 张斌 张兴胜 陈银结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用动脉轮廓曲线连续心排量(picco)技术测得的血管肺水含量指数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picco检测的ICU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记录0 h、24 h、72 h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血管... 目的:探讨用动脉轮廓曲线连续心排量(picco)技术测得的血管肺水含量指数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picco检测的ICU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记录0 h、24 h、72 h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在各时间点是否有差异。根据入ICU时EVLWI≤7.0,≥7.0,≥12.0,≥15.0分为四组,分别计算其死亡率。结果:0时死亡组的EVLWI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24 h、72 h死亡组与存活组的EVWLI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ICU时EVLWI≤7.0,>7.0,≥12.0,≥15.0的死亡率分别为21%,50%,69%,88%。结论:早期EVLWI可以作为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随EVLWI的升高患者的死亡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 危重病患者 死亡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SobolSSA-ANP的生态补偿效果评估——以太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梦华 何泽恩 +1 位作者 程思聪 郑鸿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9,共12页
对流域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生态效果、经济水平、社会公平及政策投入4个方面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评估指标较多和专家评判时容易出现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obolSSA-ANP (sobol sparrow sear... 对流域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生态效果、经济水平、社会公平及政策投入4个方面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评估指标较多和专家评判时容易出现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obolSSA-ANP (sobol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analytic network process)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太湖流域的生态补偿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太湖流域生态补偿实施效果介于一般和较好之间,且倾向于较好;从2010年到2020年,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效果呈逐渐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提升生态补偿效果,太湖流域需加大资金投入和提升政策满意度。为此,流域可推动多主体参与的横向生态补偿政策以拓宽资金渠道,实现生态资源到生态资本的转化。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生态补偿效果的评估和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对提升流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效果评估 Sobol-SSA 模糊综合评价 网络分析法 太湖流域
下载PDF
水利大数据研究综述 被引量:41
11
作者 陈军飞 邓梦华 王慧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2-631,共10页
为了推动水利大数据的发展及其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对水利大数据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在回顾水利大数据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界定了水利大数据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了水利大数据的研究框架,并... 为了推动水利大数据的发展及其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对水利大数据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在回顾水利大数据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界定了水利大数据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了水利大数据的研究框架,并对水利大数据的存储与共享方法、分析平台、挖掘算法、数据可视化和应用等进行了探讨。结合水利大数据研究发展和应用需求,从数据集成方法、分析挖掘算法、数据安全和综合决策分析平台等方面对水利大数据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大数据 数据存储与共享 数据分析 决策平台
下载PDF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胃肠道黏膜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潘永 林旋 +4 位作者 徐杰 邓梦华 冯锦昉 张兴胜 张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3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ICU治疗组,常规ICU治疗组患者按受ICU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患者接受ICU常规治疗+血必净注射液60ml静滴,2次/d。测量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3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ICU治疗组,常规ICU治疗组患者按受ICU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患者接受ICU常规治疗+血必净注射液60ml静滴,2次/d。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h时胃张力计盐水胃黏膜pH值(pH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Hi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i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保护脓毒症患者胃肠道黏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脓毒症 胃肠道黏膜
下载PDF
PICCO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指导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肖秋生 张斌 +4 位作者 潘永 魏华 邓梦华 卫女仲 黄国敏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MAP、CI、SI、SV、EVLWI、ITBVI、GEDV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的上述指标。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24h后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每次的乳酸及碱剩余值。结果复苏前与复苏终点相比,ITBVI、GEDVI与SI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83、0.774(P<0.01);HR与SI似呈负相关,r=-0.309(P>0.05);CVP、MAP与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104、-0.025(P>0.05),相关性较差;复苏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变化(ΔITBVI)与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ΔSI)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1);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变化(ΔGEDVI)与ΔSI,显著正相关,r=0.558(P<0.05);而ΔCVP、ΔHR、ΔMAP与Δ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042、-0.382、-0.382(P>0.05),相关性较差。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液体复苏前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24h后,死亡组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液体复苏24h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明显低于复苏前(P<0.01),死亡组液体复苏前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VI、GEDV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多发伤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 多发伤 血流动力学 液体复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云海 马明远 +1 位作者 吴丹 邓梦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4-596,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高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镇静应用咪达唑仑注射液,观察组镇静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高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镇静应用咪达唑仑注射液,观察组镇静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变化。结果两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比对照组要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能减少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高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大黄联合山莨菪碱对重度创伤患者胃黏膜酸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杰 邓梦华 +4 位作者 张斌 冯锦昉 潘永 张兴胜 林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山莨宕碱对重度创伤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重度创伤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第一次测定胃肠黏膜pH值(pHi)后开始给予山莨菪碱(静脉)和...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山莨宕碱对重度创伤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重度创伤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第一次测定胃肠黏膜pH值(pHi)后开始给予山莨菪碱(静脉)和生大黄粉(灌胃),其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观察入院时及入院后24、48和72h的循环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pHi、血乳酸、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MAP、HR和pHi均呈升高趋势,且72h治疗组MAP和pHi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动脉血乳酸值均降低,48h开始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IL-6、TNF-α均升高,而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小,72h时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大黄联合山莨宕碱对重度创伤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乳酸、升高pHi以及抑制IL-6、TNF-α细胞因子的释放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山莨宕碱 重度创伤 胃肠道黏膜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制品输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明远 江皓波 +3 位作者 张云海 邓梦华 于娜 戚振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15-34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血制品输注及全身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共79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坏...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血制品输注及全身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共79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统计其血制品使用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基本纠正;组间比较:治疗组输注的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后72 h,治疗组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减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制品的使用量,考虑与其拮抗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创伤性凝血病 血制品输注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无肝素抗凝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秋生 马明远 +1 位作者 张斌 邓梦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08-3710,共3页
目的:探讨无肝素抗凝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应用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无肝素抗凝,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监测两组患者的滤器寿命、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探讨无肝素抗凝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应用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无肝素抗凝,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抗凝,监测两组患者的滤器寿命、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发生率、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下降率,观察不同静脉置管途径与滤器寿命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滤器寿命、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血BUN、血Cr下降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8 h及治疗结束时,对照组APTT、PT均长于治疗组(P<0.01),对照组出血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经颈内静脉置管的滤器寿命明显长于股静脉置管(P<0.01)。结论:无肝素抗凝出血发生率低,在危重症患者中的血液净化治疗中安全、有效,综合优势优于低分子肝素;选择颈内静脉置管途径的滤器寿命长于股静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血液净化 无肝素抗凝 出血发生率
下载PDF
2012—2014年ICU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志军 吴英 +1 位作者 叶俏霞 邓梦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07-2808,共2页
目的了解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ⅡCOMPE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 目的了解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ⅡCOMPE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 452株,排前4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04株(20.9%),鲍曼不动杆菌220株(15.2%),肺炎克雷伯菌160株(11.0%),白假丝酵母菌151株(10.4%)。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只有1.7%;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均超过4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但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3.0%。结论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病原病的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云海 吴丹 +1 位作者 邓梦华 马明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656-4660,共5页
背景物理降温方法是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主要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效果报道不一,且存在较明显的并发症。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070586.4)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 背景物理降温方法是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主要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效果报道不一,且存在较明显的并发症。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070586.4)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2019年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普通静脉降温组(n=32)和应用降温装置组(n=3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体表物理降温,普通静脉降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静脉输注低温液体(由冰箱冷藏4℃),应用降温装置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输注室温液体。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48 h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b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观察寒战、心律失常、皮肤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评估治疗1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电话随访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应用降温装置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应用降温装置组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P<0.05)。治疗1周后应用降温装置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具有快速且稳定的降温效果,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降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静脉输液装置 中枢性高热 降温效果 专利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治疗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戚振红 邱华耀 +3 位作者 陈家鑫 马天威 于娜 邓梦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期169-17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参附注射液50 m L治疗组及参附注射液100 m L治疗组,各40例。检测两组自术前3 d开始至术后4 d的纤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参附注射液50 m L治疗组及参附注射液100 m L治疗组,各40例。检测两组自术前3 d开始至术后4 d的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的水平,并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共计7 d。结果术前3 d各组凝血功能指标TT、PT、APTT、Fbg及D-D水平比较均差别不大(均P>0.05)。术后当天各组Fbg与术前3 d比较均降低(P<0.01),PT延长(P<0.05)。各组术后当天D-D水平较术前3 d均显著提高(P<0.01)。随着时间推移,各组术后第4日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后当天显著降低(P<0.05),且参附注射液100 m L组降低幅度最大(P<0.01)。术后第4日的Fbg与术后当天比较逐渐增加(P<0.05),对照组回升最快(P<0.01)。术后第5日两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DVT发病率20.00%和7.50%均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1)。结论大剂量参附注射液对于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