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邓汝东 李伊为 +8 位作者 陈东风 黎晖 张赛霞 赵丹 孟令杰 周健洪 盂冬雪 张瑞 张海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1-306,共6页
为探讨补肾中药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本研究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arkinson病(PD)模型,同时设立龟板组(灌胃补肾中药龟板2g/次,2次/d,连续1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为探讨补肾中药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本研究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arkinson病(PD)模型,同时设立龟板组(灌胃补肾中药龟板2g/次,2次/d,连续1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其行为改变,再用HE、TH染色或DIG-dUTP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善明显,黑质致密部的TH染色阳性神经元增多,DIG-dUTP染色阳性率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和Bax蛋白表达减少。本文结果提示,长期龟板治疗对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龟板升高Bcl-2和降低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PARKINSON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重复注射6-羟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汝东 李伊为 +6 位作者 汪华侨 陈东风 张赛霞 赵丹 孟令杰 周健洪 黎晖 《解剖学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大鼠中脑内重复注射 6-羟多巴胺 (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高效、稳定、可靠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方法将 60 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一次打击组和二次打击组,经腹腔注射 4%水合氯醛(40 mg / 100g)麻醉,脑立体定位仪固... 目的探讨通过大鼠中脑内重复注射 6-羟多巴胺 (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高效、稳定、可靠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方法将 60 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一次打击组和二次打击组,经腹腔注射 4%水合氯醛(40 mg / 100g)麻醉,脑立体定位仪固定,于左侧黑质致密部(SNC)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分别注射 6-羟多巴胺 (6-OHDA,2 g / L,2μl),二次打击组一周后在相同位置重复注射同剂量的 6-OHDA,建立帕金森模型,观察其行为改变,通过 HE、TH 和 DIG-dUTP 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的改变及凋亡情况。结果经过二次打击的大鼠,模型成功率(旋转周数 >7 r / min)为 86.7%,明显多于一次打击组的 33.3%;HE 染色显示,二次打击组凋亡细胞的阳性率(37.12%)明显多于一次打击组(21.25%);DIG-dUTP 染色显示,一次打击组大鼠左侧中脑黑质区神经细胞肿胀的数量多 ,凋亡数量少,凋亡细胞阳性率为 20.73%,二次打击组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多,凋亡细胞阳性率达 36.03%;TH 染色显示,二次打击组 TH 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TH 细胞阳性率(18.61%)显著低于一次打击组(36.55%)。结论通过二次打击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成功率高于一次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动物模型 黑质
下载PDF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对大鼠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汝东 周贤熙 +3 位作者 周丽亭 姚玉宏 张赛霞 伍趣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对大鼠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BCCAO),利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对大鼠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BCCAO),利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蛋白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利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iNOS、Arg-1和Iba-1 mRNA表达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NOS、Arg-1和Iba-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大脑皮质iNOS、Arg-1和Iba-1阳性细胞增多,real time RT-PCR检测结果显示:iNOS、Arg-1和Iba-1 mRNA表达水平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质iNOS、Arg-1和Iba-1蛋白质表达均上调.结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大脑皮质的小胶质细胞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大鼠
原文传递
电针内关穴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诱导型NO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汝东 李伊为 +2 位作者 陈东风 杜少辉 黎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致敏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组织iNOS的表达,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iNOS...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致敏的内毒素休克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组织iNOS的表达,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电针内关穴组的肾组织iNOS的表达低于内毒素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能部分下调内毒素休克所致肾iNOS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内毒素休克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一氧化氮合酶 内关穴 电针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颈外静脉套管针穿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汝东 周健洪 汤建华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颈外静脉套管针穿刺 临床应用 静脉输液 静脉给药
下载PDF
解剖教学标本滋生白霉菌的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汝东 周健洪 汤建华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广东地区的霉雨季节长,湿度大,易滋生白霉菌。白霉菌繁殖速度快,蔓延迅速,一经感染难以根除,教学标本被腐蚀损坏。随着全国各地高等医学院校规模的扩大,目前人体标本来源越来越紧张.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如何降低标本的损毁,尤其... 广东地区的霉雨季节长,湿度大,易滋生白霉菌。白霉菌繁殖速度快,蔓延迅速,一经感染难以根除,教学标本被腐蚀损坏。随着全国各地高等医学院校规模的扩大,目前人体标本来源越来越紧张.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如何降低标本的损毁,尤其是防止白霉菌的损毁.延长标本的使用周期,迫使我们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下为我们多年总结的有效经验,以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标本 白霉菌 滋生 防治 解剖 高等医学院校 霉雨季节 广东地区
下载PDF
三叉神经标本的制作技术和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邓汝东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标本 制作技术 教学 盐酸溶液 头颅 眉弓 眼裂
下载PDF
免疫组化染色的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汝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09-109,共1页
免疫组化的染色过程中,易出现非特异性——假阳性。免疫组化假阳性发生的原因与内源性酶、组织固定、染色方法、抗体质量、组织片的质量,病理医生的经验不足等因素有关。本人通过多年的免疫组化经验和全面的分析,发现免疫组化染色过程... 免疫组化的染色过程中,易出现非特异性——假阳性。免疫组化假阳性发生的原因与内源性酶、组织固定、染色方法、抗体质量、组织片的质量,病理医生的经验不足等因素有关。本人通过多年的免疫组化经验和全面的分析,发现免疫组化染色过程的很多细节和步骤均可能影响到染色结果,提出了各环节步骤的主要注意事项,得出避免假阳性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染色 假阳性
下载PDF
双侧肾门位置变异
9
作者 邓汝东 黎晖 +2 位作者 王逸三 陈懿燃 黄俊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9-459,共1页
肾盂在肾窦内,由肾大盏汇合而成,出肾门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肾门是指每侧肾的内侧缘上的一个垂直并向前内侧开放的凹陷。正常情况下,肾门处各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是∶前方为肾静脉,中间为肾动脉,后方是肾盂[1](renal pelvis)。动... 肾盂在肾窦内,由肾大盏汇合而成,出肾门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肾门是指每侧肾的内侧缘上的一个垂直并向前内侧开放的凹陷。正常情况下,肾门处各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是∶前方为肾静脉,中间为肾动脉,后方是肾盂[1](renal pelvis)。动脉的分支往往在肾盂的后方进入肾门,肾静脉的属支在同一水平上离开肾门。在肾门的上方,肾的内侧缘与肾上腺相邻,下方与输尿管起始部相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缘 肾门 肾静脉 双侧肾 肾大盏 肾窦 肾动脉 输尿管
原文传递
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大脑皮质N6-甲基腺苷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变化
10
作者 邓汝东 周贤熙 +4 位作者 周丽亭 周奕晴 翁安莉 张赛霞 伍趣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研究N6-甲基腺苷甲基化(m6A)修饰参与血管性痴呆(VD)的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血管性痴呆模型组(BCCAO),BCCAO大鼠结扎双颈总动脉,sham组大鼠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al time... 目的:研究N6-甲基腺苷甲基化(m6A)修饰参与血管性痴呆(VD)的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血管性痴呆模型组(BCCAO),BCCAO大鼠结扎双颈总动脉,sham组大鼠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大脑皮质YTH结构域蛋白1(YTHDF1)、YTH结构域蛋白2(YTHDF2)、YTH结构域蛋白3(YTHDF3)、去甲基化酶ALKB同源蛋白3(ALKBH3)、去甲基化酶ALKB5同源蛋白5(ALKBH5)和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CCAO大鼠大脑皮质中YTHDF1、YTHDF2、YTHDF3、ALKBH3和ALKBH5阳性表达增加,METTL3阳性表达减少;RT-qPCR结果显示:BCCAO大鼠大脑皮质中YTHDF1、YTHDF2、YTHDF3、ALKBH3和ALKBH5 mRNA表达上升,METTL3 mRNA表达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CAO大鼠大脑皮质中YTHDF1、YTHDF2、YTHDF3、ALKBH3和ALKBH5蛋白质表达增加,METTL3蛋白质表达减少。结论:m6A甲基化修饰系统参与VD大鼠大脑皮质中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血管性痴呆 RNA甲基化 颈总动脉结扎 大鼠
原文传递
龟板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周健洪 陈东风 +4 位作者 黎晖 杜少辉 李伊为 邓汝东 张赛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中药龟板血清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培养,经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和CD44染色及两者双重染色鉴定后,分别从光学显微镜下... [目的]观察益肾中药龟板血清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培养,经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和CD44染色及两者双重染色鉴定后,分别从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的MSC表型特征、四甲基偶氯唑盐(MTT)染色后MSC的吸光值以及以Brdu、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后MSC的阳性细胞数变化等角度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血清条件下MSC的生长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龟板血清均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SC增殖活力和增加Brdu、PCNA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龟板血清可促进MSC的增殖而有利于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推测这可能是龟板补肾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药理学 补肾 骨髓祖代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龟板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1
12
作者 黎晖 周健洪 +4 位作者 陈东风 杜少辉 李伊为 邓汝东 张赛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益肾中药龟板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体外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血清条件下MSCs的成骨变化。应用形态学、碱性磷酸酶... 目的探讨益肾中药龟板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体外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血清条件下MSCs的成骨变化。应用形态学、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VonKossa染色、骨钙素测定等方法观察细胞成骨活性。结果形态学表明,MSCs贴壁细胞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外观。龟板组碱性磷酸酶、钙化结节、骨钙素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SCs受龟板诱导高效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可以为体内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药理学
下载PDF
龟板对植入大鼠损伤脊髓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东风 黎晖 +5 位作者 杜少辉 周健洪 李伊为 张立群 邓汝东 张赛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3-237,共5页
应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进行培养,经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和CD44(celldifferentiation protein44)染色及BrdU/CD44双标染色鉴定,将标记有BrdU的MSCs分别植入脊髓损伤体内和龟板治疗脊... 应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进行培养,经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和CD44(celldifferentiation protein44)染色及BrdU/CD44双标染色鉴定,将标记有BrdU的MSCs分别植入脊髓损伤体内和龟板治疗脊髓损伤体内。于移植后1周、2周、3周、4周和6周取损伤脊髓组织,对BrdU、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BrdU/NF和BrdU/GFAP双标染色检测移植后MSCs的存活和分化。结果发现:移植后1周,两组在移植区内都可见BrdU单位、BrdU/NF双标细胞,移植后2周达到高峰。龟板组可使BrdU单位和BrdU/NF双标细胞持续高表达至移植后6周,而脊髓损伤组BrdU单位和BrdU/NF双标细胞表达减少至移植后4周,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结果提示益肾龟板能促进脊髓损伤移植MSCs存活和分化为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神经元
下载PDF
龟板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4的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黎晖 李春 +7 位作者 陈东风 李伊为 杜少辉 周健洪 邓汝东 张赛霞 孙景波 胡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4-309,共6页
目的龟板有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作用,本研究观察龟板含药血清对MSCs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纯化,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含药血清和对照血... 目的龟板有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作用,本研究观察龟板含药血清对MSCs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纯化,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MP4 mRNA表达,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BMP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BMP4蛋白和mRNA表达相一致,龟板含药血清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SC的BMP4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论龟板含药血清以时效和量效依赖性促进BMP4在MSCs的表达,可能与龟板促MSCs增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4 原位杂交 大鼠
原文传递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雌激素α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雨 陈东风 +4 位作者 周健洪 黎晖 李伊为 邓汝东 张赛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左归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ERα)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作为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加味左归饮低、中、高剂量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 目的观察加味左归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ERα)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作为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加味左归饮低、中、高剂量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下丘脑ERα及其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ERα受体及其mRNA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减少;而加味左归饮能够提高去卵巢后下丘脑ERα及其mRNA阳性细胞数。结论加味左归饮可通过增加去卵巢大鼠下丘脑ERα表达以增强雌激素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左归饮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αmRNA 下丘脑
下载PDF
龟板促进Parkinson病大鼠黑质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易香华 吴静 +8 位作者 侯秋科 邓汝东 张赛霞 李伊为 陈东风 黎晖 周健洪 孟冬雪 张海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7-571,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分化抑制因子(Id)通路在龟板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本实验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D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龟板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分化抑制因子(Id)通路在龟板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本实验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D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龟板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PD大鼠中脑黑质骨形态发生蛋白IB受体(BMPR-IB),Smad8和Id1阳性细胞数目;用Western-blotting检测BMPR-IA、BMPR-IB、BMPR-Ⅱ、Smad1、Smad5、Smad8和Id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而BMPR-IA,BMPR-Ⅱ,Smad1和Smad5没有被检测出。以上结果表明龟板能上调6-OHDA诱导的PD大鼠中脑黑质BMPR-IB,Smad8和Id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PARKINSON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凋亡 BMPR-IB Smad8 IDL
原文传递
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伊为 邓汝东 +2 位作者 陈东风 黎晖 杜少辉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13-15,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iNOS表达的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内毒素 (LPS) 1 5mg/kg、腹腔注射D 氨基半乳糖糖 (D Ga1N) 10 0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 ,用牛珀至宝微丸干预处理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 目的 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肾组织iNOS表达的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内毒素 (LPS) 1 5mg/kg、腹腔注射D 氨基半乳糖糖 (D Ga1N) 10 0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 ,用牛珀至宝微丸干预处理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肾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牛珀至宝微丸可以使肾内iNOS表达减弱 ,肾损伤减轻。结论 牛珀至宝微丸可以减轻内毒素休克造成的肾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珀至宝微丸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肾损伤 内毒素休克 中医 内毒素 D-氨基半乳糖酶
下载PDF
牛珀至宝微丸影响内毒素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胶原纤维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黎晖 李春 +5 位作者 杜少辉 李伊为 陈东风 周健洪 邓汝东 张赛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胶原纤维表达的影响。方法 静脉注射内毒素(LPS) 1 5mg/kg、腹腔注射D -氨基半乳糖 (D -Ga1N) 10 0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 ,用牛珀至宝微丸作干预处理 ,VanGieson法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在肺... 目的 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胶原纤维表达的影响。方法 静脉注射内毒素(LPS) 1 5mg/kg、腹腔注射D -氨基半乳糖 (D -Ga1N) 10 0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 ,用牛珀至宝微丸作干预处理 ,VanGieson法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在肺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内毒素造成严重的急性肺损伤 ,肺组织胶原纤维染色显著增强 ;牛珀至宝微丸能减轻肺损伤 ,肺组织胶原纤维染色明显减弱。结论 牛珀至宝微丸能减轻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和纤维化 ,可能有治疗急性肺损伤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珀至宝微丸 肺纤维化 肺损伤 内毒素 胶原纤维
下载PDF
龟板提取物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洋 伍艺灵 +3 位作者 曹佳会 陈东风 周健洪 邓汝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s,PTE)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PC12细胞同时100μmol/mL 6-OHDA损伤24 h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凋亡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s,PTE)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PC12细胞同时100μmol/mL 6-OHDA损伤24 h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凋亡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6-OHDA组及PTE 3、30μg/mL组四组。在施加处理因素24 h后,MTT比色分析测定细胞光密度值,Amm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X/L的表达水平。用Bio-Rad Quantity One凝胶分析系统对条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MTT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TE能提高PC12细胞活力,降低PC12细胞凋亡率,并呈剂量依赖性,PTE 3、30μg/mL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龟板提取物使BCL-X/L表达增强,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龟板提取物具有抑制6-羟基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L-X/L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提取物 BCL-X/L PC12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健洪 陈东风 +4 位作者 杜少辉 黎晖 李伊为 邓汝东 张赛霞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nitricoxide synthase,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牛珀至宝微丸组。模型组静 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5mg... 目的: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nitricoxide synthase,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牛珀至宝微丸组。模型组静 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5mg/kg、腹腔注射D 氨基半乳糖(D galactosamine, D GalN)100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牛珀至宝微丸组用药7d后再作以上处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各组nNOS在不同脑区的表达。结果:nNOS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脑皮质Ⅱ、Ⅲ、Ⅳ层,海马分子层, 齿状回多形层,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分子层、颗粒层和普尔基涅细胞层。在大脑皮质、海马、脑干及小脑各部 位,牛珀至宝微丸组的nNOS阳性细胞数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牛珀至 宝微丸有部分下调内毒素休克所致广泛脑区nNOS过度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珀至宝微丸 内毒素休克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