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肺汤调控TGF-β1/Smad2通路抗肺纤维化机制研究
1
作者 邓祥丽 陈丽娟 +5 位作者 邵梅 吴梅 杨梅 吴海茵 马信文 黄芬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研究益肺汤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NIH-3T3)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F级C57小鼠灌胃益肺汤,1次/d,连续给药3 d制备含药血清。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正常血清组、... 目的:研究益肺汤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NIH-3T3)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F级C57小鼠灌胃益肺汤,1次/d,连续给药3 d制备含药血清。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正常血清组、模型+含药血清组,给药48 h后0.1%FBS的培养基饥饿处理24 h,100 ng/μl的AngⅡ诱导造模24 h。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检测Smad2;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蛋白(ColⅠ)、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Smad2;ELISA检测细胞上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显示,造模后,α-SMA、FN、ColⅠ、Smad2的蛋白相对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益肺汤含药血清干预48 h后造模,α-SMA、FN、Smad2、ColⅠ的相对量较模型组下降(均P<0.05)。ELISA结果显示,造模后,TGF-β1的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0.05),益肺汤含药血清干预48 h后,TGF-β1相对量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益肺汤含药血清对AngⅡ诱导的NIH-3T3有一定影响,可有效减轻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降低α-SMA、ColⅠ、F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益肺汤 TGF-β1/Smad2信号通路 血管紧张素Ⅱ 肺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2
作者 邓祥丽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19年第10期00037-00037,共1页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沿阵地,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普遍重视的领域。电子书包作为实现智慧课堂的手段之一,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研究如何运用数字资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实施的前沿阵地,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普遍重视的领域。电子书包作为实现智慧课堂的手段之一,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研究如何运用数字资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境,如何运用互动技术设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来启发学生思维等问题,有助于构建优质的数学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书包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对策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探微
3
作者 邓祥丽 陈丽娟 +2 位作者 吴梅 邵梅 杨梅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04-708,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慢性虚损性肺系疾病,病因不明,证候复杂,病情常迁延不愈。从中医五脏一体观理论探析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特点可知,该病的发生归结于五脏功能失调,以肺、脾、肾为主轴,兼顾肝、心;其发病的演变规律为肺病传脾,脾虚痰瘀,...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慢性虚损性肺系疾病,病因不明,证候复杂,病情常迁延不愈。从中医五脏一体观理论探析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特点可知,该病的发生归结于五脏功能失调,以肺、脾、肾为主轴,兼顾肝、心;其发病的演变规律为肺病传脾,脾虚痰瘀,继而肺病及肾,肺肾亏虚,后期累及肝、心。痰、瘀贯穿疾病的始终,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因此,应从“五脏一体观”理论出发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整体防治,气血同调,以平为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五脏一体观 肺气亏虚 肺病传脾 肺病及肾 肝气不疏 肺病及心
下载PDF
基于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衡法”理论管窥肺痿发病机制及治疗
4
作者 邓祥丽 陈丽娟 +2 位作者 杨梅 吴梅 邵梅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的间质性肺疾病,病因不明,证候复杂,病情缠绵难愈,多归于中医“肺痿”范畴。基于首届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衡法”理论探讨IPF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的间质性肺疾病,病因不明,证候复杂,病情缠绵难愈,多归于中医“肺痿”范畴。基于首届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衡法”理论探讨IPF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联系“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观点,认为发病初期在气,气虚郁而化热伤阴,中后期入血及络,久病累及于阳,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诱病因素,血瘀贯穿IPF的整个病程。治疗上以调气活血为中心,在IPF早期益气养阴基础上,适用活血化瘀之品,以益气养阴,扶正祛瘀;中期则痰瘀同治,消瘀除痰,使瘀去痰无所倚,痰去瘀无所附;后期温阳散寒与活血化凝并行,以振奋阳气,驱邪外出,使阳复寒去而促瘀化,以达“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目的,为IPF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痿 衡法 气血 颜德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