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畜禽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1
作者 邓雄 张云常 +1 位作者 王文欢 刘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5-813,共9页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来实现。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调控宿主肠黏膜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维持肠道稳态和肠道健康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研究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与肠黏膜屏障之间的关联效...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来实现。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调控宿主肠黏膜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维持肠道稳态和肠道健康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研究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与肠黏膜屏障之间的关联效应与作用机制,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的热点——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次级胆汁酸和色氨酸代谢物,通过阐明其体内代谢途径及其对动物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调控机制,旨在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天然功能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肠道微生物 代谢产物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合成双射流冲击平板流场结构与模态分解分析
2
作者 邓雄 刘强 +2 位作者 王秋旺 罗振兵 程盼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为揭示合成双射流冲击平板流场结构特征,通过大涡模拟方法对合成双射流冲击平板流动进行了仿真,采用有限时间Lyapunov指数方法对流场的拉格朗日涡结构进行了识别,并与欧拉框架下的速度矢量和涡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合成双... 为揭示合成双射流冲击平板流场结构特征,通过大涡模拟方法对合成双射流冲击平板流动进行了仿真,采用有限时间Lyapunov指数方法对流场的拉格朗日涡结构进行了识别,并与欧拉框架下的速度矢量和涡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合成双射流两股射流交替作用下,射流核心区涡系结构较为复杂且涡量丰富,远离核心区存在一对稳定的涡结构,且拉格朗日涡结构与涡量对应较好,为合成双射流冲击冷却的布局设计提供了指导。另外,流场本征正交分解表明,第一阶模态关于激励器出口中心轴线大致对称,其能量占总体能量的35%,前6阶模态的能量占80%;根据前6阶模态所反映的流场特性,合成双射流冲击平板流场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流场结构 大涡模拟 拉格朗日涡结构 本征正交分解
下载PDF
流体力学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流动控制》为例
3
作者 周岩 彭文强 +4 位作者 程盼 邓雄 王林 黄利亚 罗振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175-178,共4页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还要全面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专业素养、道德品质等等。为了全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全面结...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还要全面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专业素养、道德品质等等。为了全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全面结合新课程标准,加大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不断根据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实践教学,适当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从而在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更好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有效性。本文以流体力学类研究生课程《流动控制》为例,从课程内容与特点、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法、课程的思政设计方法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本课程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流动控制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邓雄 卢嘉颖 《新体育(下半月)》 2023年第4期41-43,共3页
乒乓球多球训练作为教学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训练的强度和针对性方面都比单球训练强。多球训练能够增强训练的密度,能够在短时间内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短板进行强化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多球训练对于学生建立新的... 乒乓球多球训练作为教学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训练的强度和针对性方面都比单球训练强。多球训练能够增强训练的密度,能够在短时间内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短板进行强化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多球训练对于学生建立新的技术和动作更有优势,训练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相对于单球训练来说,高校乒乓球课堂教学更适合多球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多球训练 教学
下载PDF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波-激波干扰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龙泉 周岩 +5 位作者 谢玮 罗振兵 彭文强 程盼 王林 邓雄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共8页
为了减弱高超声速飞行器头激波和侧翼前缘激波的干扰,建立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激波干扰控制的仿真模型,分析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波-激波干扰控制的流场特性,探究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激波干... 为了减弱高超声速飞行器头激波和侧翼前缘激波的干扰,建立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激波干扰控制的仿真模型,分析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波-激波干扰控制的流场特性,探究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激波干扰控制的效果,开展了激励器安装位置以及激励器注入能量的参数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产生的弓形激波能使头激波抬起一定角度,减小头激波和侧翼前缘激波干扰,达到控制激波-激波干扰区热流和压力的效果;随着出口距离的增大,对热流和压力的控制效果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范围内,注入能量越高,控制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合成射流 激波-激波干扰 出口距离 降热
下载PDF
军民融合背景下军地院校开展教学资源共享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盼 周岩 +3 位作者 彭文强 罗振兵 邓雄 张凡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25-29,共5页
校际资源共享能提高优秀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各高校之间形成学科专业优势互补,从而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学习能力,对于提高高校整体的办学水平有重大意义。结合当前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大背景,探究了军事院校的管理模式... 校际资源共享能提高优秀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各高校之间形成学科专业优势互补,从而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学习能力,对于提高高校整体的办学水平有重大意义。结合当前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大背景,探究了军事院校的管理模式及学生特点,分析了当前军地院校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及军事院校特点,研究了当前军校开展资源共享教学的优点及必要性,阐明了军事院校开展教学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及有利条件。通过与地方高校开展资源共享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员的能力素质,提升高校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为军地院校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军事院校 地方高校 资源共享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研究
7
作者 张鉴源 罗振兵 +5 位作者 彭文强 梁睿琦 邓雄 王万波 赵志杰 刘杰夫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6,共11页
飞机在起降和大机动过程中,襟翼偏角过大会导致襟翼上方出现流动分离,从而使舵面效率降低甚至失效。为有效解决舵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针对无缝襟翼,探究了合成双射流不同控制参数对升力、舵效的影响规... 飞机在起降和大机动过程中,襟翼偏角过大会导致襟翼上方出现流动分离,从而使舵面效率降低甚至失效。为有效解决舵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双射流的襟翼舵效增强技术,针对无缝襟翼,探究了合成双射流不同控制参数对升力、舵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能在襟翼表面形成周期性涡结构,增强边界层底部低速流体与主流的动量交换,提高边界层抗逆压梯度的能力;襟翼处合成双射流可有效提高升力、增强舵效;当合成双射流无量纲驱动频率为3.89、动量系数为3.01×10–3时,舵效增强效果最好。此外,还设计、制作了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与机翼一体化模型,并开展了飞行试验,可实现的滚转角速度达15.69(°)/s,验证了合成双射流增强舵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舵效增强 数值模拟 飞行试验
下载PDF
“工程热力学”案例研讨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8
作者 彭文强 周岩 +3 位作者 程盼 邓雄 王林 罗振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11-15,共5页
为解决传统授课模式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主动学习性不强、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本文以《工程热力学》为例,开展了基于案例研讨式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从案例选择、学生参与讨论设计、分组汇报研讨交流等环节等对案例式研讨教学环节进行... 为解决传统授课模式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主动学习性不强、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本文以《工程热力学》为例,开展了基于案例研讨式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从案例选择、学生参与讨论设计、分组汇报研讨交流等环节等对案例式研讨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提出了针对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具体考核评价方案,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公正评价。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案例研讨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研讨交流 实践探索 热力学
下载PDF
4种荒漠植物气体交换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9
9
作者 邓雄 李小明 +1 位作者 张希明 叶万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5-612,共8页
在自然条件下我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边缘 4种主要荒漠植物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沙拐枣 (Calligonumcaput_medusaeSchrenk .)、骆驼刺 (AlhagisparsifoliaB .KelleretShap)和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Lbd .)的气... 在自然条件下我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边缘 4种主要荒漠植物胡杨 (PopuluseuphraticaOliv.)、沙拐枣 (Calligonumcaput_medusaeSchrenk .)、骆驼刺 (AlhagisparsifoliaB .KelleretShap)和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Lbd .)的气体交换、水势及其δ13 C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和沙拐枣气体交换日变化为单峰曲线 ,骆驼刺和柽柳为双峰曲线 ;其中骆驼刺属低光合低蒸腾型 ,WUEph最低 ,胡杨和柽柳为高光合高蒸腾型 ,而沙拐枣则属高光合低蒸腾型 ,WUEph最高 ;骆驼刺 (9:0 0~ 13:0 0 )和柽柳 (10 :0 0~ 14:0 0 )An 的“午降”主要取决于气孔导度 ,而柽柳午后 (15 :0 0~ 18:0 0 )的An 降低则主要取决于非气孔因子 ;耐旱机理上 ,沙拐枣和骆驼刺同属高水势延迟脱水类型 ,但是二者又有区别 ,沙拐枣通过减少水分丧失 ,而骆驼刺则通过发达的根和强大吸水输导系统来维持高水势 ,胡杨和柽柳属于低水势忍耐脱水类型 ;在试图建立起用δ13 C表现植物WUEph的关系时我们发现有δ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气体交换特征 水势 生态学特性 耐脱水类型
下载PDF
多枝柽柳气体交换特性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邓雄 李小明 +3 位作者 张希明 叶万辉 Andrea Foezki Michael Runge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0-187,共8页
在美国柽柳 ( Tamarix L.)被列为臭名昭著的十大外来杂草之一 ,而在中国 ,它则作为一种濒危物种生存状况堪忧。对多枝柽柳 ( Tamarix ramosissima Lbd.)气体交换进行研究 ,探讨其蒸汽压差 ( VPD)、叶水势、气孔导度 ( gs)和水分利用效率... 在美国柽柳 ( Tamarix L.)被列为臭名昭著的十大外来杂草之一 ,而在中国 ,它则作为一种濒危物种生存状况堪忧。对多枝柽柳 ( Tamarix ramosissima Lbd.)气体交换进行研究 ,探讨其蒸汽压差 ( VPD)、叶水势、气孔导度 ( gs)和水分利用效率 ( WUE)之间的联系 ,结果表明 ,柽柳之所以能在沙漠生存又能在美国河岸地带疯狂扩展 ,主要原因可能是 :1柽柳属地下水湿生植物 ,发达的根系能直达地下水。 2柽柳适应性生境很广 ,作为一种阳性树种 ,柽柳非常耐旱 ,能够在很低的叶水势 (ψ)条件下 ( - 4.5 9MPa)进行光合作用 ,而较低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又反映出其耐阴湿的特点。 3灵敏的气孔适应性调整 :其 gs对 VPD的灵敏性随着干湿季其体内的水分状况变化而变化 ,调整蒸腾速率 ,从而影响其 WUE;gs与 ψ成显著正相关 ( P≤ 0 .0 5 ) ;gs与 WUE显著相关 ( P≤ 0 .0 5 ) ,但只有当 gs处于正在下降的时候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交换过程受轻微限制时 ,可得到水消耗和 CO2 吸收的最优协调 ,WUE达到最大值。这些适应性调整可能是柽柳能在美国河岸地带疯狂扩展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表明 ,柽柳完全能够适应荒漠生长环境 ,因而导致柽柳在我国处于濒危状况的根本原因不是传统认为的干旱的自然环境 ,而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枝柽柳 气体交换特性 水势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效率 地下水湿生植物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4种荒漠植物气体交换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25
11
作者 邓雄 李小明 +2 位作者 张希明 叶万辉 赵强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5-452,共8页
研究了 4种荒漠植物 (胡杨、疏叶骆驼刺、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 )气体交换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①外界环境因子中 ,无论是对光合速率还是蒸腾速率 ,光照强度都是最重要的主导因子 .其次是气温 .大气湿度与植物的... 研究了 4种荒漠植物 (胡杨、疏叶骆驼刺、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 )气体交换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①外界环境因子中 ,无论是对光合速率还是蒸腾速率 ,光照强度都是最重要的主导因子 .其次是气温 .大气湿度与植物的蒸腾速率成负相关 ,影响程度因不同植物及其环境因子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②在气温越高的地方 ,荒漠植物的温度生态位 (包括最适温度和极限温度 )也随之增高 .③水分胁迫影响气温和叶温的差异 .4种植物都能调整其叶温 ,使之低于沙漠地区的极度高温 .图 4表 3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荒漠植物 气体交换 环境因子 关系 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寄生植物菟丝子防治外来种薇甘菊研究初探 被引量:34
12
作者 邓雄 冯惠玲 +4 位作者 叶万辉 杨期和 许凯扬 曹洪麟 傅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利用寄生植物田野菟丝子(CuscutacampestrisYunker)作为外来杂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的生物防治手段,研究了田野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野菟丝子寄生于薇甘菊30d左右,薇甘菊单株叶片数、地上茎... 利用寄生植物田野菟丝子(CuscutacampestrisYunker)作为外来杂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的生物防治手段,研究了田野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野菟丝子寄生于薇甘菊30d左右,薇甘菊单株叶片数、地上茎长度和生物量开始减少,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Fv/Fm也开始降低。经过约2个月时间,以上的几个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均显著降低。在野外自然状态下,田野菟丝子由最初撒播面积约0.01m2,很快发展到20m2左右的大块面积,离侵染源中心的最大扩散距离达到5m以上。田野菟丝子寄生可以严重影响薇甘菊茎叶生长及开花结实,可望成为根本上解决薇甘菊危害的一种生物控制技术,而且也可以缓解药用菟丝子资源匮乏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提出有关田野菟丝子与其寄主相互关系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田野菟丝子 寄生植物 寄主
下载PDF
四种荒漠植物的光合响应(英文) 被引量:56
13
作者 邓雄 李小明 +3 位作者 张希明 叶万辉 Andrea Foezki Michael Runge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8-605,共8页
研究了胡杨 (Populus euphratica Oliv)、疏叶骆驼刺 (Alhagi sparsifolia B.Keller et Shap)、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bd)和头状沙拐枣 (Calligonum caput- medusae Schrenk)等四种塔克拉玛干荒漠植物的光合响应曲线 ,结果表明... 研究了胡杨 (Populus euphratica Oliv)、疏叶骆驼刺 (Alhagi sparsifolia B.Keller et Shap)、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bd)和头状沙拐枣 (Calligonum caput- medusae Schrenk)等四种塔克拉玛干荒漠植物的光合响应曲线 ,结果表明 :1四种植物中 ,疏叶骆驼刺光呼吸 (Rp)和 CO2 补偿点 (Γ)最高 ,净光合速率(An)以及水分利用效率 (WUE)最低 ;而 C4植物头状沙拐枣无论 Rp 还是 Γ 都最低 ,它的 An、光补偿点(L CP)及光饱和点 (LSP)都显著高于其它 3种植物 (P≤ 0 .0 5) ,而且因为非常低的蒸腾速率 (E) ,沙拐枣的WUE也较高。 2 4种植物都为喜光植物 ,但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根据它们光曲线中 LCP以及暗呼吸速率 (Rd) ,4种喜光植物的喜光顺序列为 :头状沙拐枣 ,疏叶骆驼刺 ,多枝柽柳 ,胡杨。 3柽柳光合响应曲线与日变化中的 An,gs等值差异较大 ,可能是该植物的温度生态位较其它三种植物范围较窄 ,设置的 2 5℃不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或者是在这个温度下气孔对光强变化的不敏感。 4综合前人的结果表明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发育阶段以及经过一定的诱导处理 ,胡杨可以因诱导而表现出一些 C4植物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光合响应曲线 C4植物
下载PDF
重庆气矿高压采气管线堵塞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雄 梁政 +2 位作者 张艳玲 文绍牧 邵天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0-93,共4页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为加快产能建设步伐,节省投资,采取建设高压采气管线、实现无人值守的建站方式来开发补充开发井,但管线投产初期受井下脏物较多、地形复杂、运行压力高、冬季地温低等因素影响,致使高压采气管线...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为加快产能建设步伐,节省投资,采取建设高压采气管线、实现无人值守的建站方式来开发补充开发井,但管线投产初期受井下脏物较多、地形复杂、运行压力高、冬季地温低等因素影响,致使高压采气管线冬季频繁堵塞,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为此,对该气矿高压采气管线投产以来导致管线堵塞的各种因素——地形、脏物或积液、天然气组分及工况、地温、输送压力和温度、保温材料、高压采气管线管径、流速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在井下适当节流、添加抑制剂、用电加热、采取保温措施及参数优化配置等防堵措施,确保了高压采气管线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西南油气田公司 重庆气矿 高压 采气管线 堵塞 分析 防堵 措施
下载PDF
策勒高产棉实验区两种棉花叶片不同生育期气体交换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雄 李小明 +1 位作者 曾凡江 张希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1-366,共6页
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高产棉实验区 ,在同样的气候、土壤、灌溉和栽培管理条件下 ,对秦远 4号和晋棉 2 1叶片 4个生育期的气体交换特征进行了测定。测试结果表明 ,两种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在不同生育期的排列为 :花期>铃期 ... 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高产棉实验区 ,在同样的气候、土壤、灌溉和栽培管理条件下 ,对秦远 4号和晋棉 2 1叶片 4个生育期的气体交换特征进行了测定。测试结果表明 ,两种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在不同生育期的排列为 :花期>铃期 >蕾期 >吐絮期。秦远 4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 An)和气孔导度 ( gs)明显高于晋棉 2 1 ,最大光合速率 Am( light)和光量子效率 ( ф)也明显高于晋棉 2 1。两种棉花叶片的光合能力与各自的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晋棉 2 1叶片的水势在花期和铃期显著低于秦远 4号 ,其蒸腾速率 ( E)和气孔导度 ( gs)也明显低于秦远 4号 ,我们推测这是造成两者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建议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棉区对这两种棉花应该采用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策勒 高产棉实验区 棉花叶片 生育期 气体交换特征
下载PDF
屋顶绿化的功能、特点及其在我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邓雄 彭晓春 覃超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9-101,共3页
综述了屋顶绿化的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并将它与地面绿化相比较,总结了其土壤基质、植物选择、考虑因素等特点。简单回顾了屋顶绿化我国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了它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及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明了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 屋顶绿化 功能 特点 现状
下载PDF
低渗产水气井间歇开采制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雄 王飞 +1 位作者 梁政 张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8-161,共4页
对于低渗气井,一方面,由于产层渗透率低,产量低,采用常规连续排水采气工艺和优化工作制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排水采气效果;另一方面,低渗气井连续开采过程中,井口气嘴难以达到临界流生产状态,气井产能和携液能力受到干线外输压力的影响较大... 对于低渗气井,一方面,由于产层渗透率低,产量低,采用常规连续排水采气工艺和优化工作制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排水采气效果;另一方面,低渗气井连续开采过程中,井口气嘴难以达到临界流生产状态,气井产能和携液能力受到干线外输压力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没有增压设备,依靠井网本身的压力外输的气田。为此,结合我国低渗气井生产实际,根据低渗气井的压力变化规律,系统建立地层产能和压力下降和恢复模型,确定合理的开关井制度,确保低渗低产气井的合理开采和科学管理,对低渗气井的潜力发挥、提高排水采气效果和最终采收率,以及增强气田管网气外输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井 排水采气 间歇开采制度 优化
下载PDF
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管柱三维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雄 梁政 余孝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57,共4页
随着钻探工作向深部地层发展 ,高温高压深井越来越多。深井测试是继地震勘探、岩屑录井、取心和电测之后唯一能直接测得地层流体特性和地层参数的方法 ,也是提高勘探、开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根据高温高压深井测试求产工况下测试管柱... 随着钻探工作向深部地层发展 ,高温高压深井越来越多。深井测试是继地震勘探、岩屑录井、取心和电测之后唯一能直接测得地层流体特性和地层参数的方法 ,也是提高勘探、开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根据高温高压深井测试求产工况下测试管柱内外流体流动的实际情况和管柱在井中的受力、变形状况 ,建立了测试管柱求产工况的三维力学分析模型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测试管柱载荷、内力及变形等参数沿管柱轴线的变化规律 ,为深井测试管柱的设计和施工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深井 管信 测试 力学分析 受力分析
下载PDF
实例解析灭火救援圈理论中消防最优化问题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雄 康青春 +1 位作者 常江波 马占全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7年第5期564-567,共4页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理论是以跨区域灭火救援为背景,针对现阶段我国消防管理现状,以重特大危险源为主要处置对象建立的消防救援理论,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最优化配置物资。对如何利用多目标规划实现圈理论的优化,从某市的灭火救援优化实例...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理论是以跨区域灭火救援为背景,针对现阶段我国消防管理现状,以重特大危险源为主要处置对象建立的消防救援理论,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最优化配置物资。对如何利用多目标规划实现圈理论的优化,从某市的灭火救援优化实例,探讨"圈"半径的确定及资源配置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救援 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 优化模型 MATLAB
下载PDF
生物入侵的适应性进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雄 杨期和 +2 位作者 叶万辉 冯惠玲 曹洪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9期204-210,共7页
生物入侵给世人提供了很多种群快速适应性进化的经典模型和生动实例。从入侵种的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基础、生理生态特征、繁殖适应特征以及入侵种的适应性进化的影响等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入侵种的适应性快速进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 生物入侵给世人提供了很多种群快速适应性进化的经典模型和生动实例。从入侵种的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基础、生理生态特征、繁殖适应特征以及入侵种的适应性进化的影响等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入侵种的适应性快速进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文中更强调入侵种的推动入侵事件进程的内在特征以及入侵种与其所处生物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理解入侵事件中影响入侵成败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适应 基因型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